演示实验 探究物理的一方沃土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i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做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以三维目标为根据,以自激提问为抓手,以自主学习为方式调动学生参予与实验.
  关键词:主动探究;能力培养;自激提问;学生主体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中学物理教材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课时长短和器材条件,将课堂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随堂实验.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共有演示实验37个,分组实验43个,随堂实验34个.其中演示实验作为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了趣味性和科学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比分组探究,在时间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演示实验教学与探究教学、自主学习并不矛盾,它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又能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启迪思维.
  如何开发好课本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激发自主学习,培养探究能力,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1 以三维目标为根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起导向和调节作用.新课程提出了对学生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教师在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前,必须先了解该实验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根据其教学作用和三维目标来细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探究能力.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使用目的:(1)引入新课,激发求知欲;(2)形成物理概念;(3)探究物理规律;(4)验证物理定律.
  例如: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一节中,为探究什么因素决定声音响度,安排了“敲音叉,弹开乒乓球”的演示实验如图1.目的是探究物理规律.细化教学目标(1)理解响度与振幅关系;(2)初步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方法中的“转换法”;(3)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围绕这个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呢?并让学生作出猜想.
  (2)演示实验:两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同一部位,倾听响度的不同,同时观察振幅是否相同.
  学生:音叉振动时的振幅看不见,不能确定振幅是否相同.
  教师:有什么办法将音叉的振幅放大?
  学生:将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水花溅起的高度;撒些尘土在音叉上,看尘土扬起的高度…….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好,这些方法都是将音叉的细微振动,传递给其它物体并放大.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去间接测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扬起尘土的实验思想是对的,但不卫生,可以改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研究音叉的振幅.
  (3)两位学生上台合作演示实验,师生归纳结论.
  对这个演示实验,笔者没在简单重复课本上的操作,而是采用了边演示、边提问、边讨论的教学方法,变教师演示为师生共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地增强.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
  又如:“电压”一节通过演示“水果电池”的实验来激趣生疑,引出新课如图2.这就要求:(1)演示效果好,要出乎学生意料,引起探究的兴趣;(2)用时要短,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指向新课.因此,笔者在授课前作了如下准备:(1)用多种水果在其不同部位进行实验,寻找最佳实验效果;(2)预先连接好部分电路,一排发光二极管,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同时优化了教学程序;(3)设计好迅速过渡到新课的教学语言.
  这种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器材简单,操作迅速,现象生动有趣,出乎意料,使学生的认识矛盾很快上升为思维动力.
  因此,教师在处理演示实验时,对其进行分级归类,明确作用,优化课堂,使演示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分析等各环节上紧扣三维目标,推动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2 以认识发展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思维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果设计教学过程时,能按学生认识发展的程序编制,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其主动思考探究,使思维向前发展.
  例如;九年级物理“内能”一节,教材在介绍热传递的概念之后,提出了“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问题,紧接着安排两个演示实验:(1)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2)空气推动瓶塞时,内能减少,最后分析两个实验得出结论.
  对第二个实验,笔者作了如下教学程序的设计.
  师: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会增大,温度升高;反过来,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其内能和温度又会怎样?(如图3)
  学生猜想:(略)
  师:如何判断气体温度是否变化?
  生:(1)测量实验前后空气的温度;(2)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其它物理现象来反映,如液化.
  生:第(1)种方法不易测量数据,第(2)种方法较好.
  两学生上台合作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
  学生交流分析原因:温度没有降到足够低.
  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用更易液化的酒精滴入瓶中,瓶塞塞得更紧实,迫使气体推塞子做功更多,降温更多.
  学生再次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本教学设计中,笔者由逆向思维引出第二个实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考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对比一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照课本内容进行演示和分析,学生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就难以闪现了,将失去一个提升学生能力、展现学习魅力的难得的过程.
  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实质而发展的,如果我们设计的实验教学程序能遵循认识规律,就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以自激提问为抓手,促进解决问题
  问题是创造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在设计演示实验教学过程时,常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使其成为“自激”状态,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给调动起来了.为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例如:在探究“响度与振幅”前,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桌子、门、音叉等.体验到响度不同,却看不到微小的振动.诱导学生自激提问:“怎样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以便观察?”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逐步把提问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什么樣的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实施这个实验来解决问题?”、“如何观察实验?”、“怎样增强演示效果?”等.
  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后,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而解决一个问题,其认识和能力就向前发展了一步.
  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问题,那也只好由老师提出,使之成为“受激”状态.促使学生沿着认识的程序发展,步子的大小、快慢,取决于具体的学情.
  4 以自主学习为方式,调动参与实验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观众,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演示实验,不能是单纯的教师演示,而应组织学生参与其中.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思考、交流,设计实验,甚至让学生上台代替教师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演示实验,这样做既可以满足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又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但要注意,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要选择一些较安全难度适中的实验,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高考物理选择题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凸显灵活应用,机械而繁琐的数学运算不是物理试题的考查本意.从物理方法的角度分析,借助定性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合
摘 要: 通过对直线运动中追及相遇问题的实例分析,从而找到正确处理该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追及;相遇;实例;分析;方法  追及相遇问题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運动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也是高考的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追及相遇问题常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试题复杂、灵活多变.要处理好这部分习题,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处理这部分习题时极易出现错误,
摘 要: 临界与极值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假设法、模型法、数学解析法等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找到题目突破口,合理分析物体运动状态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可扩展学生思路,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临界;假设;模型;数学解析  临界与极值问题一直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其中临界状态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时,发生这种质的
摘 要: 当人们躺在舒适的电热毯上享受着电流的热效应带来温暖的同时,也遭受着看不见、无感觉的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如何让电热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能减少它产生的电磁辐射呢?如果采用先对折然后再环绕的办法,将带给我们一款能够方便取暖而又无电磁辐射的电热毯.  关键词: 热效应;磁效应;电磁波;辐射  自从电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发现通电的物体会发热,即电流具有热效应,像我们生活中的电炉子、电热毯等应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理工学科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初中物理的学习已成为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机械式、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许多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学好物理,如何运用物理,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如何更好地攻克物理难题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难点.通过对当今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简要提出几种应对初中
“例析法”即举例分析方法。“例析法”教学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巩固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特点。针对性是指针对某一元件、某一设备和某种故障进行分析;逻辑性是指从元件作用
摘 要:验证型实验在查找电路故障、判断电路情况、论证电路规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遇到比较难的电学问题时,用实验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电路故障;电路情况;电路规律  物理实验,从其功能上大致分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开放型实验、操作型实验、验证型实验等.灵活地应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将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学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以人教版NSEFC Students Book 2 (2007年4月第2版) Unit 5 Music第一课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策略及必要性,表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使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革新,优化了英语阅读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阅读教学
名师工作室,汇聚省市、区名特教师引领教师厚积新知识、新理念,丰富教学内涵;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彰显教育教学特色,助推
所谓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整体质量。它包括思想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