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与陪伴:亲子关系的探讨与反思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片《东京物语》拍摄于1953年的日本,而《狗十三》则拍摄于2013年的中国,虽然拍摄年代相距较远,拍摄的国别也不同,但这两部电影都在亲情与残酷人生夹杂的故事中,通过虽然平淡却能引发心灵潜流的叙事手段,刻画了压抑环境下内心痛苦矛盾的人物群像,引发观影者对现实中亲情关系的深入思索,让我们体会到,依靠与陪伴才是亲情的最可贵的本质。本文结合影片叙事模式及视听语言,从时代差异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于当代的家庭、亲情和亲子关系展开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亲子关系 反思 依靠与陪伴
  《东京物语》一片,讲述了平川周吉和平川登美夫妇在古稀之年,由于思念远在东京的儿女以及晚年生活单调寂寞,从尾道动身前往东京,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东京,却受到了子女的冷遇。大儿子幸一是小诊所的医生,因工作繁忙无暇陪伴老人,老人不得已前往大女儿志泉家居住。作为一个美容院的主人,她埋怨父母在家增添负担,影响生意,将父母打发到热海难以休息的廉价旅馆。旅途的劳累与喧闹在某种意义上间接导致了登美的去世。在冰冷的城市中,唯一让二老感受到温情与关怀的却是一个“外人”——二儿媳纪子。她陪同老人游玩,照顾老人留宿,在母亲去世后,她是唯一留在家里陪伴孤独的父亲多日的人。平川登美生前曾说过,在纪子家的那一晚是自己在东京最快乐的日子。
  于情于理,在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观念影响下,平川夫妇的子女们的行为必是为人们所谴责的,也是不可理解与宽恕的。但对于同为东亚文化圈下的,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他们传承了中国道德观念中的“礼”“义”“忠”“勇”,却唯独对“孝”有着与我国不同的认知。有人曾说过,文学也好,小说也好,它与时代的关系肯定是极为密切的,可以说任何文学最终总是要在它和时代的关系中衡量它,判断它。文字如此,电影亦然。
  因此,日本电影中的儿女的行为乍一看似乎难以理解,但细细思考,造成观众理解困难的原因有二:一個是时代不同造成的时空差异,另一个则是国家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若是能将自己代入影片,设身处地地考虑,或许能够理解一二。
  《东京物语》拍摄于1953年的日本。今日的东京与那时的东京,不可同日而语,这从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空镜头中可见一二。20世纪50年代的东京,正在从“二战”的创伤中挣扎着站立。一眼望去,没有漫画里的蓝天白云,只有几个高耸的烟囱粗重地喘着气;没有想象中的摩天大楼,著名的银座也不过是低矮的楼房上多伸出了几块广告牌而已。街头路人的脚步匆匆,神色紧张而严肃。我们随着导演小津安二郎的视角,将镜头推进至平川一家。老夫妇引以为傲的读医学的大儿子,发现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医生;女儿的二层楼房,白天是人们进进出出的美容院,晚上就是她与丈夫的家;儿媳纪子更是如此,独自住在一间狭小的包间里,连招待父亲用的清酒都要向邻居家借。子女们置身于战后的东京,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那个时代的东京鲜活的缩影。在旷日持久的战乱中,在不计其数的轰炸中,无数家庭几近破灭,他们的家庭能得以保全已是一大幸事。他们就像钢筋水泥世界里的蝼蚁,像战后满目疮痍的东京,在拼命地发展经济。儿女们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不顾一切地去工作,去赚钱,来维持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庭。当儿女的笑脸下隐藏着的是为生存奔波的巨大压力,穿着体面的和服的肩上承担的是急于恢复家园繁荣的沉重责任,看似不那般紧要与必需的亲情,自然在重重阻力下,被越拉越远,越扯越薄。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所说的“二战”以后,日本传统的大家庭趋于瓦解与崩溃的原因了。
  于此之外,日本人对于孝道的不同认知,也是造成儿女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的原因之一。笔者暑假去日本游玩时,听导游说道,自己去岳父岳母家拜访时,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时间,且时间规定极为清晰明确,拜访时间到了应立即离开,不多打扰。更令笔者惊诧的是,日本的孩子长到二十岁都应自己搬出居住,若是子女还住在家中,则需定期向父母缴纳租金。日本人眼中的亲情,更像是我们眼中的恩情,像一张蛛网,尽管相互交织,却如蛛丝一般,一根根明晰得很。纵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不过多的麻烦与打扰。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人情味”不浓,这也是日本社会的一大特点。当我们看到影片中老人和子女之间频繁的颔首道谢,时刻不忘各种谦词、敬词的使用,彼此脸上挂着的客气的笑容时,这并非虚情假意,而是传统观念的产物。笔者注意到,老人们到达子女家中,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不给人添麻烦是最大的善意,也是人与人之间最舒适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老人的到访,的确为儿女增添了一些额外的负担,再加上在那样一个特殊时代里人们挣扎着生活的境况,儿女们“不孝”的行为,放置于本国的文化背景与当时的时代特征之下,尽管儿女们的行为无疑是不合适的,却也是能理解的。
  人们在提及《东京物语》时,不免提及那句经典的台词,“东京可真大啊”“是啊,要是失散了,可能一生都见不到了呢”。当老夫妇二人置身于偌大的东京城,不无凄凉地说出这句话时,他们是担心东京城市规模之大,人潮汹涌会将彼此冲散,还是担忧东京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人事纷繁复杂,会将老两口与子女间的距离愈扯愈远,几近失散呢?
  在影片《狗十三》中,李玩的父亲与继母常年把她寄养在外公家,老人们对李玩的关心爱护是可见的,但老一辈人年龄的巨大差距和观念的落后,在李玩情绪敏感起伏的青春期中,又能在精神上给予她什么支持呢?本应做她精神上的导师的父母,在小狗爱因斯坦走失后,却拿一只相似的狗来充数。李玩不承认便是不懂事,便以拳脚相加。最后,李玩在路上偶遇了走失的小狗,却不再相认了。李玩这样的行为,在许多中国家长的眼里叫作“长大”。有太多的家长注重保障孩子的物质条件,以让子女吃好穿好为养育孩子的标准。其实不尽然,在子女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更加需要的是父母在其尚未成形的精神世界上筑起坚固的堡垒,完善他们的三观,塑造他们的人格。孩子们不懂得物质的优劣,很多家长们给孩子穿大牌名牌,说到底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虚荣心。孩子们只知道衣服可以穿上保暖,鞋子可以用来走路。父母陪伴在他们身旁一起读故事,一起堆沙子,孩子的心灵会充盈得多。   对于老去的父母,他们面对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自己逐渐变得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一种老去的无力感正在快速吞噬着他们,就像《东京物语》里的台词一样:“我们回家吧。我们看过东京了,也看过热海了,是时候回家了。”在中国,有些老人选择像《东京物语》中平川老夫妇一样隐忍,在子女面前永远保持着岁月静好、生活舒畅的样子。他们需要的不是儿女买东西以表孝心,而是牵着他们的手一点点前进,像当初他们领着我一样。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论是子女儿时父母的教育,或是父母老去后子女的孝心,精神的交流与肉体的陪伴远比物质的堆砌重要得多。
  对于亲子关系,应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体悟。幼年时,父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是天然的无条件的依赖,不论有什么样的委屈,扑进妈妈怀里,就是雨过天晴;青年时,父母是我们生活的底色,是身后值得信赖的支持,遇到成长的波澜时,探询他们的经验,就是海阔天空;中年时,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慰藉,是在辛劳后守候着你的存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回家喝一碗母亲做的粥,就是风平浪静。
  我们与父母最佳的关系是“依靠”,而不是“依赖”。在周杰伦的《稻香》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这里所用到的“依靠”绝非是押韵的缘故。在子女遇到困境与低谷时,家里暖黄的灯光,灶上氤氲的蒸汽,父母可以做你低沉时无私的避风港;在子女在自己领域小有成就时,家里父母的笑颜,长辈亲切的劝勉,父母可以做你得意时的忠实的倾听者,一边由衷为你开心,一边又劝你戒骄戒躁,这是“依靠”。反观一些“啃老族”,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巨婴,堂而皇之地把父母亲情当作自己碌碌无为的借口,用着父母的积蓄去挥霍青春、浪费生命,这是利用父母的“心甘情愿”对亲情的透支,对父母的绑架,这叫作“依赖”。子女在有着自己独立生活的前提下,将父母放在心里,让父母做我们心灵的后盾而不是生活的刀枪。是因为有着父母的支持,我们感到心安,敢于放手一搏。而不是事事依赖父母,让父母做我们的刀枪,为我们在生活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尽管人们常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我認为,爱是因相互给予而美好的一种存在,亲情也不例外。子女与父母相互依靠,彼此有着独立的生活。父母给予你人生的经验,你带给父母时代的新潮;父母提供给你物质的资源,你回报给父母成长的希望——这样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亲情的温暖和美好,而非让人喘不过气的捆绑与压力。
  亲子关系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东京物语》中,平川的家庭与亲情,“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清酒带着黄连的苦味”。小津安二郎以平淡如水的视角,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反思,也有平静过后的凄凉。《狗十三》中,曹保平聚焦中国式“爱的教育”,展示了成长过程中个体复杂的内心和情感世界。用平实真切的镜头叙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同身受的疼痛与真实的共鸣。
  作 者: 张子佩,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影视评论。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出台后,教育界形成了又一批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浪潮。“核心素养”“诗意语文”“本色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批判性思维”“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各种语文教育热点层出不穷。群文阅读与作家、作品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路遥作为陕北作家,其作品具有相通性。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群文阅读形式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改变了以往单篇阅读其作品的传统形
期刊
摘 要:2020年春节期间,宁浩用一部短片《巴依尔的春节》将人们带回20世纪90年代的北方工业城镇。短片缘起于广告,借用以时代为基础的造梦手段,将传统节日与破碎家庭进行碰撞。本文以罗伯特·麦基的重要论著《故事》为出发点,对于影片的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塑造进行分析,力图求证出导演是如何通过对于标志性符号的选择,一步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似乎很遥远却又很熟悉的20世纪的。  关键词:《巴依尔的春节》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目的,必须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精心选用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建立健全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标准和教学评价机制。如此,大学语文课就能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以情动人,达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之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课程思
期刊
摘 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以说是将所有的美描绘到了极致,而此新格律诗的英译也有很多版本,译者们也为使目标读者充分感受到此诗歌的美,并将读此诗歌作为一种享受而做出不懈努力。此外,诗歌翻译在“音美”方面的处理也一直广受译者关注和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则以“音美”论为视角,从韵律、节奏和声音词的翻译三个方面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寻诗歌翻译中的“音
期刊
摘 要:《水之乡》是斯威福特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斯威夫特通过主人公汤姆梳理了芬斯区两大家族的发展史,反省了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人们在与自然疏离的过程中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行为。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的伦理关系,彰显了他对自然、对人物命运的伦理关怀。  关键词:斯威夫特 《水之乡》 伦理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写作延续了英国文学的人文主义关怀传统,大多以普通
期刊
摘 要:通过夸父与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我们看见中国与古希腊人类生成神话罕见地分享了一种共通的悲剧性:以人与兽的冲突为基点,向人与神、人与命乃至人间一切冲突辐射开来,而又具有中希原始文明的不同印记。它作为一种起点或指向,启发着后世文明路径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神话 古希腊神话 人类生成 悲剧性  人类各种族文明渐进开辟的路径虽然不同,却不约而同地以神话作为始创时期文化的表征方式。如果说创世神话标志
期刊
摘 要:赛珍珠在《大地三部曲》中展现旧中国的混杂状态,印证了别现代理论中时间空间化和发展四阶段理论。在中国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中,人民功利性的敬神观、知识分子的矛盾和女性的转型是《大地三部曲》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的三个痛点。在别现代理论的视角下,三者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值得探讨。小说中“和解”阁楼的构建和小说结构的回环呼应为中国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启发。  关键词:《大地三部曲》 别现代主义
期刊
摘 要:论体文是中国古代重要文体之一。从创作主体、文本数量、品质及影响等方面来看,其创作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阶段:溯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独立于魏晋南北朝,繁盛于唐宋,元明清时创作热度衰减。这一文体在先秦时期以诸子论辩为主,汉代实用性强烈,魏晋南北朝时玄理与美文同在,唐宋时由理论性转而兼具现实性与文学性,元明清之际,创作走向史实与纯理论融合之路。  关键词:论体文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现实意义  论
期刊
摘 要: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2018年新作《唯一的故事》将感情纠葛和时代背景融汇于小说之中,青年保罗与已婚妇女苏珊的扭曲婚外恋被放置于西方性革命时期,小说用鲜活的情感与道德的纠结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性革命与男权文化的冲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小说反映出来的爱情与婚姻、家庭与家暴、责任与伦理道德等现实社会问题。从保罗和苏珊人生悲剧可以窥见作者对西方性革命的反思。研究阐释了在男权文化背景下
期刊
摘 要:《奥赛罗》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威尼斯和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塞浦路斯,其中塞浦路斯更是成了这故事的主要场景,矛盾冲突的集中点。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如此设置并非随意而为,塞浦路斯这个岛屿似乎是精心挑选来作为奥赛罗和苔丝蒙迪娜的悲剧舞台。因此文本将结合塞浦路斯的相关历史背景对戏剧进行深入分析,试阐释塞浦路斯与《奥赛罗》的关系。  关键词:《奥赛罗》 塞浦路斯 战争 宗教冲突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涉及很多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