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鱼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魚的存在历史可以说比我们人类存在的历史还早。在远古时代,鱼与先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最早的食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繁衍、火的利用、工具的发明和族群的迁徙等,都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鱼文化堪称中国文化史上历史最久、应用最广、功能最多、风俗性最强的一个文化体系。
  原始祖先们的劳动都以融入自然界为目的。他们手中描摹的对象包括浮云,游鱼等自然景物,借以自然界的力量,他们相信有一种超力量主宰着这个世界,于万物寄托自己的情感。鱼类不仅作为图腾崇拜对象客观地存在过,而且在宗教、习俗和艺术等方面都留有深长的印记。通过对鱼的崇拜以及鱼纹的刻画这种形式吸收自然的精髓。鱼纹及其确切的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愉悦感。人面鱼纹充分反映了原始居民渴望与鱼类动物互相转化和互相融为一体,能够顺利超脱生死轮回的各个境界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想借助鱼作为沟通天地、生死、人神的强烈愿望。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天”即是自然,“人”就是所有文化的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造物文化与自然万物和自然规律的融合,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一种特有的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形态面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儒、道、释各家学说之中。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而更偏重于人,道家倡导“天人合一”则偏向于自然的天,中国佛教倡导“天人合一”则偏向于佛学之“天”。但总的来说,诸家都是在“天人”的维度中探索文化、艺术问题。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思想体现和灵魂与精神所在。对传统艺术起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先人们主张自然物与人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的浑然一体境界,远古时代的祖先,虽然不具有成熟的设计思想,但自从“人猿揖别”过后,中华先人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开始携带着一定程度的审美文化因素苏醒、萌芽并发展。原始社会的鱼纹就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性。从出土的远古器物的鱼形纹样中可以看出,原始鱼形纹饰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信仰,随着历史的演进,已逐步摆脱了纯自然观念的束缚,演化为人类精神领域中的神灵的象征,而又转向民间大众的生活,并借助寓意形成了吉祥纹样的体系,以亲切、自由、美好的意念表达着人们的种种理想和愿望 。从起初原始人主张崇拜自然,到后来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一切造物活动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而史前鱼形纹饰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物化的主要产物之一。
  鱼纹在造型寓意上除了与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有关外,还包含对“阴阳”观念的延伸。古人对阴阳观念表达,多用魚的形象作为载体,阴阳鱼以传递四季轮回、寒来暑往,阴阳交替的信息使者的形象而存在。大体上阴阳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阴阳鱼是以“太极”图形为代表的,造型上是将整圆以“S”形线分割划分成相同的且相互融合的两个部分酷似两鱼相交的情景。“两鱼相交”被道家寓意为生命万物轮回不息的阴阳宇宙观,用鱼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了“太极”的代表符号——在一个圆中两个黑白分明、等形等量的鱼形相互环抱、首尾相追逐。两鱼相互追逐体现出了世间万物永无止境的运动着,围绕着圆,两个鱼形,两种力量,在不停地旋转中相互追逐,融合,分离,体现出了世间万物轮回交替的运动规律。造型上两个半圆是两条首尾相顾的鱼形的形态,消除了由一整破二而造成的两个半圆相互间的对峙,使阴阳鱼图案在均衡之中显示相互的融合。运动与静止,对立与统一,在阴阳鱼图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色彩上虽然黑白分明,是明显对立的两部分,但阴阳鱼纹的完美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崇高,而是和谐融合的优美。纹饰中一阴一阳、一雌一雄的两条鱼永无休止的追逐,运动。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追求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命与自然的执着与情怀,“阴阳鱼”的内在成就是它显示出中华民族要在宇宙万物之中寻找我们的生存之本和谐与统一世界观。
  从现代哲学的观点看,这是相当具有系统思想的哲学观念,万物统一于“太极”,“太极”隐含着对立统一的因素,万物归一,多元统一,天人合一,天道人道统一,世间万物构成了一个大系统,生化发展,衍生演进,与时俱进。
  鱼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阐释了远古先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一思想不仅对远古器物上的鱼纹艺术影响深刻,在现代设计上也有着直接影响,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鱼形纹所运用的浪漫主义特征是写神重于写意,写意重于写形,不以形为桎梏,“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观念,当今设计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希望通过设计引导大众珍视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设计引导生活,通过设计启发大众思索。人们在自然中获得启发,从而产生想法,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设计出艺术品,继而通过艺术品将这一思想继续传承下去,这是设计师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殷伟 任玫,中国鱼文化,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
  [2] 陶思炎,中国鱼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 郑军 ,中国传统鱼文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
  [4] 杨永波,鱼形纹的传统象征性与现代装饰性流变研究,硕士论文,2010年6月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其他文献
摘要:生产完全控制了音乐类型、消费者的品味以及产品被“聆听”的方式。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已经完全商品化了,可预测的音乐类型的微小变化可以确保“核心”标准化,同时满足在音乐消费者中寻求新奇的欲望。文化工作者不仅仅是“过滤”对他们没有意义的文化对象,相反,文化材料的象征价值是通过解释性知识框架进行文化建构的,这些解释性知识框架是由调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而产生的。文化中介的作用是通过对品味和愿望的反身监
期刊
摘要: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戏曲是由舞台上的演员扮演角色,在歌舞动作中展开冲突。它是属于俗文化的通俗艺术,戏曲艺术是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各种艺术因素中,是以塑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为它的审美中心。  关键词:戏曲 豫剧 舞容歌声 动人以情 时空自由  戏曲艺术虽是从表演艺术来的,它也跟所有别的艺术一样,必须拿生活做根据,没有生活的根据,戏曲同样是不能
期刊
那座大山喚作祁连山,“祁连”意即“天”,也有“天山”之称。李白曾赋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祁连山下有座小城唤作凉州。凉州,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对这座山的记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放学回家的路,始终向着大山,走了许多年也没有走到,它永远那么近又那么远。山上有一座白塔,小时候觉得白塔很神秘,我想说不定有一位白娘子一样的美人在里面呢!我真的在小时候以为山的另一边住着神仙,他们腾云驾雾,掌管
期刊
【摘要】玉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为提升玉雕艺术提出了新的标准,本文通过雕刻技艺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基础,传统文化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灵魂,创新发展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途径的论述,来阐明现代玉雕艺术应深化技艺与玉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玉雕 技艺 文化 融合  当今社会的空前繁荣安定已为玉雕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并逐渐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背景。在现代文化艺术思潮的推动下,玉雕艺术呈
期刊
摘 要:经世致用是儒家经邦治国的指导思想。清初,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经历明末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和现实的亡国丧家,决定从根本的思想上寻找原因并试图改变王学末流带来的弊端,重新回归到实学,注重经世致用。这一思潮兴起于清军入关之后,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末趋于衰落,有着其丰富的具体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后世也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初;经世致用;内容;特征  一、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的
期刊
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本应骄傲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时代的变革,一代又一代的更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却越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而水旱灾情则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故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的水神、旱神。而“魃”作为其中之一,其语义却由最初的天女旱神转变到现今的“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甚至是“僵尸之王”;其语义色彩也彻底转变为了贬义。  关键词:旱魃 语义嬗变 鬼神文化  说到“魃”人們总是立刻联想到中国古代致旱的怪物——旱魃。就连《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魃”字的解释也是:“传说中造成旱灾的怪物。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也在不断进步,艺术衍生品便是这种时代的产物,它结合了艺术和商品的双重特性和价值于一身,也是当今“艺术大众化”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艺术衍生品拉近了大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 距离,使得艺术能让更多的人们近距离接触,艺术衍生品在我国它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关键词:艺术衍生品 设计 创意  一、艺术衍生品概述  艺术衍生品的流行与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区域游戏正是让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各种能力、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形成,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知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
期刊
摘要:目前网络类自制节目正在逐渐兴起,而如何做到使网络自制类视频节目在激励的业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是现在新媒体研究中的一大重点问题。本文主要是以爱奇艺推出的现象级自制节目《奇葩说》作为例子,探索其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对其发展方向和成功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传播理论;成功模式;网络视频节目  一、网络视频节目的发展背景  (1)国家政策的影响。十二五中,明确提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