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广告语研究述评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诱导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广告宣传中的商品。换句话讲,广告语翻译具有“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特点,这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的三种行为相吻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语言行为理论对广告翻译的诸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对广告语言的模糊性,广告语言的说服力,广告语言的艺术效果及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失误四个方面影响的研究进行客观回顾和评述,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推进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广告语言的模糊性;广告语言的说服力;广告语言的艺术效果;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失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世界各国商品涌入我国市场。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和促销的手段,广告翻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诱导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广告宣传中的商品。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差异,这就为广告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当今很多学者对广告翻译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为出发点的研究,也有以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核心的研究。除此之外,从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广告翻译的研究也有很多收获。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句子的意思,言外行为指的是对句子深层的研究,言后行为是探讨通过这句话所带来的效果。广告是通过句子本身和句子中的隐含意思来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中的商品,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换句话讲,广告语言翻译
  具有“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特点,这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的三种行为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做出指导。
  通过搜素中国期刊网CNKI, 分析国内外10篇期刊文章发现,我国学者运用语言行为理论对广告翻译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广告语言的模糊性,广告语言的说服力,广告语言的藝术效果及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失误。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通过对10篇文章中的研究思想作以了解,并从中得到新的启发。
  二、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广告语的研究综述
  (一)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广告语言的模糊性
  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奥斯丁所提出,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面,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其中,言后行为根据其语用功能又包括断定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及宣告类。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广告语表面上是一种“非交互性(non-reciprocal)”的话语,从本质上来讲,它仍属于是对话性的,是广告发起者与潜在购买者之间的对话。程辉(2012)从言语行为中的断定类,指令类,承诺类及表情类四个方面一一分析了广告中的语言模糊性的变现和成因。首先,断定类句子语言模糊性的表现。他指出言外行为中的断定类句子所表示的命题有真假,说话人有责任保证诉述命题的真实性。第二,指令类句子语言中的模糊性表现。这种句子一般是祈使句,祈使句不表示判断,所以本身不具有真值,这也就形成了广告语的模糊性。第三,承诺类句子中语言的模糊性表现。作者认为承诺性句子可以看作是广告人对自己的一种请求,从而造成广告语中对某商品效果描述上的夸张或不确定。第四,表情类句子中语言的模糊性表现。这种广告往往添加了广告人自己的某种情感态度。表情类句子本身不直接表示判断,因此没有真值。文章最后,作者总结造成这些模糊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客观世界的事物的类属边界是不清晰的,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是渐变的,这就形成了商品类别描述的模糊性;二,广告为了追求形象的艺术表达效果,需要用模糊性词语;三,广告本身“鼓动性”的交际功能需要模糊性词语来表现。
  不同于上述研究的是,王芳(2012)则从言语行为中的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广告语的模糊性成因,通过对广告文本的分类,比较和解析,总结出广告语中模糊性语言的使用趋势。她认为直接言语行为下广告语呈现出的字面意思或言语形式分别与其具体的话语含义及功能形成统一。消费群体可以从句子的字面意义判断其话语意义的真假性。如断定类句子常用描述性语句,其真假值是不确定的。而表情类句子参杂说话人主观的情感判断,因此也没有真值性。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广告语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模糊性语言。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不但要考虑到具体的语境,也要征求听话人所持有的某种共识。因此对于此类言语行为中隐含内容的理解,消费者总是不自觉的将广告语言与其所处的具体消费环境和个人消费经历联系起来。由于受到广告语中不充足的语言信息,不清晰的语境及消费者不确定的理解的影响,广告商便利用模糊语言来促销商品,误导消费者的求购心理。
  (二)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广告语的说服力
  广告就是借助媒体来宣传自我形象或推销产品的一种语体,是一种新兴的文艺语体,包括散文,诗歌及戏剧等形式。广告语体的言语行为方式丰富多样,从而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彭浩(2008)从言语行为中言外行为的断定,指令,承诺及表情功能出发,将广告言语行为与这四种具体功能表现相联系,把广告中常用句子分为表述句,指令句,承诺句,表情句及陈述句,进而探讨电视广告艺术片中言语行为的说服力。第一,表述性广告直接指出了商品的特点及益处,这种广告类型使用极为频繁,常见于断言性和赞美性的广告语中;第二,指令性广告常用建议性语言,运用情感因素,使广告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第三承诺性广告直接利用标题承诺商品的某种好处,标题所带来的新鲜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第四,表情性广告通常是说话人在已有陈述的前提下表示态度,来进一步加强语气。由于情感语言的融入,唤起了消费者对某产品的共鸣,由此使广告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最后作者又提出陈述性广告以告知公众对时效性信息为主要内容,采用这种广告的先决条件是广告信息本身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或真实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汪阳(2011)运用塞尔对言外行为提出的五大分类标准,基于对来自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十五则房地产广告的语料分析,将每篇房地产广告中的英语句子进行划分,并结合梵迪克(1977)的言语行为顺序对其所体现出的劝说功能进行分析和描述。分析结果显示仅阐述类和指令类言语行为出现在房地产广告中,其中阐述类的使用占到总数的74%。结合Dayag(2001)对阐述类言语行为的六种分类,即阐明事物;描述或说明一件事物或事情;用统计数字提供信息;发现命名某事物;解释或说明一个观点;对一系列事情进行例证或举例。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广告中阐述类言语行为的绝大部分属于阐明类。作者指出阐明类言语行为总是先提出一个总观点或主命题,其他如描述说明,列举例证等言语行为则为其提供详细信息来支持主命题,进而增强广告的真实与可信性。文章最后作者又把菲律宾房地产广告所使用的言语行为顺序总结为五种,并指出阐述类言语行为+指令类言语行为是常用类型,反之亦然。
  Ciprian-Vioral Pop(2010)则广告中的承诺性言语行为为角度,结合奥斯丁的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理论,通过对文中所列举的广告中存在的五种承诺语言作以分析,因而得出广告语言行为的实现并非只是一种言外行为,而是多种言外行为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并指出广告语中言后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消费者情感与认知的改变,但最重要的是使消费者的求购行为发生变化。另外,笔者从言语行为中“合适条件”这一概念出发,指出通过言语实行某种行为的语句虽没有真假,但有合适与否的三个标准,即必须存在一种具有一定规约结果的公认的规约程序;这种程序包括有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说出特定的话;特定的人和环境必须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适合执行所產生的特定程序;该程序必须正确完整执行。作者认为其中执行某一言语行为的意图或话语表述是广告语中承诺忠实性表现的重要“诚意条件”。
  (三)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广告语中的艺术效果
  较一般言语行为而言,广告语中最大的特点是其鼓动性与劝说性。因此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广告语言中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也随处可见。张美君(2009)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文中具体例子,论述了英语广告中“双关”这一修辞手段在言语行为方面的表达技巧和方式,分析了广告制作人如何利用语言技巧传达广告主的意图,以及广告语言对消费者的思想,行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广告语的语句翻译分析,一方面得出“双关”在增强广告艺术效果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广告商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所产生的广告中的歧义也是值得关注的。
  广告语的幽默性也是其艺术效果表现之一。向丹(2009)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论述了幽默语言在中的语用功能,并从语用功能等效的角度对文中幽默广告语的翻译做出了分析。首先,笔者认为在广告言内行为(广告商制作发布广告),言外行为(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及言后行为(消费者自发购买商品的举动)中,幽默语在广告语言内行为中的使用可以使广告更加新颖独特。其次,作者以言外行为的五种具体分类为依据,概括出广告语中幽默语言的使用就是利用言内行为,实行表述,指令类等的言外行为,并产生购买产品的言后行为。最后,作者指出最优的广告语翻译是言外行为与言内行为的完美结合,这种翻译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言内行为美的转换与言外行为的统一,二是言内行为美的舍弃与言外行为的统一。
  (四)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广告中的语用失误
  广告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差异,广告语中语用失误的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一些受到社会非议,甚至禁播的广告,其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也越来越被学者所关注。
  唐淑华(2009)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分别对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及明星代言广告的语用失误做出了具体分析。首先,作者结合施事行为的“合适条件”指出广告想要取悦公众,其言语行为就必须满足取悦于所有人的“合适条件”。另外,广告语言的施事行为的真实性也决定了广告语中语用失误的产生。广告商必须能够提供证据或原因证明其诉述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才能尽量避免广告语中的语用失误。其次,修辞手段的恰当使用与否也直接影响语用失误的产生。第一,不少广告商误将吹牛,夸大当作一种修辞手段使用,进而产生消费者对广告的误读与误解。第二,广告中有效使用“移情”的修辞手段,也可以得到听话人的认可,并拉近与听话人的距离。最后,作者指出广告商有效地使用间接言语行为也可以避免语用失误。一是由于间接行为更为礼貌,二是间接言语行为更利于广告人自我保护。
  张爽,解秀琴(2010)则分别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言两个方面分析了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效,并重点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和语境对广告翻译的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使用语言表达言外之意,行使言后效果都离不开语境。同样,广告翻译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本身含义,抓住言外之意,才能成功将源语译入目标语。其次,结合奈达的相关对等理论内容,作者指出广告翻译应以源语为基础,考虑目的语接收者的接受程度,并找到源语在目标语中的对等语言描述出广告商的真实意图,也可以减少语用失误的产生。文章最后提出广告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实失效和社交语用失效是造成语用失效的两个重要原因。
  三、思考与建议
  总的说来,上述十篇文献均从言语行为理论及语用学角度出发,分别对广告语的语言模糊性,说服力,艺术效果及语用失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广告语言模糊性,说服力及艺术效果的研究中,学者多将言外行为的具体语用功能分类与广告语的语句特征作以对比分析。在广告翻译语用失误的研究中,学者多以言语行为中的“合适条件”和间接语言行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语境的概念,对语用失误的具体原因做出了探讨。
  结合上述研究,我们也可以做出如下思考: 第一,从以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多关注广告语中语言层面上的问题,但对广告中的语篇建构及文本体裁的研究却不多见。笔者认为可以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内,言外及言后行为的相互关系对广告语篇的连贯性与文本的多样性作以分析。第二,学者主要探讨了广告语中语言模糊性及语用失误的成因,却没有进一步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第三,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看,广告语的研究不仅可以语用学领域出发,其反映出语言问题,语体问题及跨文化问题也是文体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第四,上述研究多以研究广告语言本身为主,而针对语言对消费者心理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却极为罕见,将目标消费者作为研究调查的出发点,这也不失为心理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作者简介:王春梅(1991-),女,甘肃省兰州市人,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对于《礼记·曲礼》中“礼不下庶人”的训解,自汉贾谊以来,多数学者赞同将其解释为“礼不及(至)庶人”义。其实,从原经文与郑玄注及孔颖达疏作解,此句应联系上文解为庶人没有资格与条件行前文提及的乘车礼,而不是与其后文“刑不上大夫”连缀作解。本文将从经文字词句义角度进行说明。  关键词:礼记;礼;庶人  “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①汉初贾
四大致场景区分rn一、“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rn作者在开头就简单地表明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手,为什么值
摘要:山水画写生和山水画创作是山水画学习中重要环节,山水写生不仅为山水创作做好素材和技法准备,对挖掘绘画者艺术个性、提炼创作语言、培养创新思维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好的山水写生过程也就是对景创作的过程,二者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关键词:写生;山水画;山水画创作  中国山水画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山水画学习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和组成部分。但三个阶段的内
也许是思想在不断成长、在蜕变,所以,虽然这是我第四次红安行,但似乎觉得每一次都是真正的第一次在参加红安行...每到单位组织红安行的时候,我都是很想参加的,只不过从最早到
期刊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参照组,以及实施气温阳汤联
目的:研究定悸通脉汤与胺碘酮联合使用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00例纳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
摘要: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言学,将语言学知识与自己的爱好相结合,在兴趣中学习到更有趣的知识也是一种乐趣。流行音乐对于年轻人并不陌生,甚至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出现,我将结合流行音乐歌词谈一谈语言的修辞用法,挖掘出更丰富的语言魅力和语言学的有趣之处。  关键词:流行歌曲;超常规;修辞;陌生化  现在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之余,对于休闲娱乐的追求和热爱越来越多,流行音乐成为放松的娱乐项目之一,之所以称之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