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情感化及时有效的评价
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思想品德现象。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学生听得两腮绯红,双眼冒光,这样的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学生,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而没有积累、仅靠书本满堂灌的教师,课堂教学机械僵硬、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然,其执教经历在学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迹,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若能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教师设计的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空间上舍远求近。
三、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纵观全套教材选取的100多篇素材,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仅丰富多采、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这些素材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催化剂,又是道德行为的捍卫者。 回顾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學,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
四、思想品德课堂应该重视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既不表扬,也不做任何评价。学生有些失落感,这样调动不起学生可他积极性。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评价用语要丰富,用得具体、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在新课程改革和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进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再走老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师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的出路,与时俱进。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情感化及时有效的评价
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思想品德现象。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学生听得两腮绯红,双眼冒光,这样的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学生,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而没有积累、仅靠书本满堂灌的教师,课堂教学机械僵硬、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然,其执教经历在学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迹,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若能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教师设计的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空间上舍远求近。
三、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纵观全套教材选取的100多篇素材,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仅丰富多采、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这些素材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催化剂,又是道德行为的捍卫者。 回顾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學,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
四、思想品德课堂应该重视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既不表扬,也不做任何评价。学生有些失落感,这样调动不起学生可他积极性。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评价用语要丰富,用得具体、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在新课程改革和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进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再走老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师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的出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