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在校大学生是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通过培植“防艾社团”,探索一条全新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可持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模式,乃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防艾社团;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27-02
序言: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性行为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由高危人群转向了普通人群。在校青年学生是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需要。打破传统,通过“防艾社团,”探索一项更加适合边疆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新模式,才能更好的遏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与流行,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 背景分析
至1987我省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中,发现大批MDS感染者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市历来是我省艾滋病的高发区。近年来由于有国际、国内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加大力度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改变干预措施,使艾滋病性病的流行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增加等,使得目前艾滋病性病的流行趋势、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性行为已经取代静脉注射吸毒成为了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由高危人群转向了普通人群。而在校学生则是普通人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作为滇西片唯一的医学院校,应结合我市、我校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强化,培植一个“防艾社团”,并打破传统,在专业教师的管理、監督下主要通过“防艾社团”,对我区和我校实习医院地区的在校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艾滋病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由我校为中心向周围学校辐射的“由点到面”的宣传教育格局并不断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模式。
2 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在校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目前,中国大学生一般为18~25岁,已步入青年中期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阶段。生理急剧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特征。大学生作为一个趋于成熟的独立个体,在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性心理发展却趋于激烈的时期,所面临的性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性心理面临的性问题,当代大学生在性心理发展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理发育提前,性心理发展前倾,性观念开放和性行为公开化。应该说在校大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出于“性活跃”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2.2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8%左右,而且大学生对于性的态度逐渐变得宽容,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结婚对象是否有过婚前的性行为,在这种形势下性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导向性非常重要。性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基本性知识的讲授,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消除对性的神秘感、恐惧感,解除性无知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重要的是对预防性病、艾滋病,减少未婚怀孕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性健康教育不仅不会促使性行为提前发生,或增加已有性行为的次数,相反有证据表明,性知识较多的青少年倾向于推迟性活动,并更加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识等的性健康教育虽然并不能有效遏制大学生恋爱中的性行为,却可以减少因不当性行为而感染、传播艾滋病的危险,避免给大学生造成的身心伤害。
3 “防艾社团”培植的方法、作用和意义
3.1“防艾社团”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我校作为滇西片唯一的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从在校学生或者红丝带志愿者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强化,培植一个特色鲜明、功能突出,以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性健康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防艾医学社团”。
3.2培植的方法
3.2.1从在校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自愿组成“防艾医学社团”并对社团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
3.2.2在专业人员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参与下,由“防艾社团”的同学,定期对我区各所中学的学生,“面对面”的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培植各中学的“防艾社团”。
3.2.3安排即将实习的“防艾社团”的同学,对实习当地的1-2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流行情况调查并及时反馈给学校。
3.2.4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生动、科学、严肃的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敢正视性,正确对待性和性知识,懂得性行为是目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强调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是避免因性途径感染MDS的最有效手段。
2.5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有的实施者都要确保以“平等、宽容、关爱和坦诚”的心态进行;正确面对AIDS患者/HIV感染者,强调不能对他们产生恐惧、躲避和歧视的心态;要求给予他们关怀并积极鼓励进行药物治疗。
4 作用和意义
打破传统,在专业教师的管理、监督下主要通过“防艾社团”,对我区和我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艾滋病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由我校为中心向周围学校辐射的“由点到面”的宣传教育格局并不断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模式。
4.1通过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8%。
4.2通过干预后,学生对性行为和性知识有了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包括对安全套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4.3通过干预后,学生能更加正确认识和对待AIDS患者/HIV感染者并给予他们关怀,鼓励进行积极的治疗。
4.4通过干预后,在各个干预学校的学生中建立了新“防艾社团”,不断巩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果。
结语:总而言之,充分利用我校资源优势,通过培植“防艾社团”,打破传统,探索一条全新的,对在校学生进行可持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模式,乃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防艾社团;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27-02
序言: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性行为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由高危人群转向了普通人群。在校青年学生是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需要。打破传统,通过“防艾社团,”探索一项更加适合边疆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新模式,才能更好的遏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与流行,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 背景分析
至1987我省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中,发现大批MDS感染者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市历来是我省艾滋病的高发区。近年来由于有国际、国内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加大力度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改变干预措施,使艾滋病性病的流行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增加等,使得目前艾滋病性病的流行趋势、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性行为已经取代静脉注射吸毒成为了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由高危人群转向了普通人群。而在校学生则是普通人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作为滇西片唯一的医学院校,应结合我市、我校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强化,培植一个“防艾社团”,并打破传统,在专业教师的管理、監督下主要通过“防艾社团”,对我区和我校实习医院地区的在校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艾滋病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由我校为中心向周围学校辐射的“由点到面”的宣传教育格局并不断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模式。
2 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在校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目前,中国大学生一般为18~25岁,已步入青年中期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阶段。生理急剧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特征。大学生作为一个趋于成熟的独立个体,在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性心理发展却趋于激烈的时期,所面临的性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性心理面临的性问题,当代大学生在性心理发展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理发育提前,性心理发展前倾,性观念开放和性行为公开化。应该说在校大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出于“性活跃”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也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2.2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8%左右,而且大学生对于性的态度逐渐变得宽容,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结婚对象是否有过婚前的性行为,在这种形势下性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导向性非常重要。性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基本性知识的讲授,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消除对性的神秘感、恐惧感,解除性无知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重要的是对预防性病、艾滋病,减少未婚怀孕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性健康教育不仅不会促使性行为提前发生,或增加已有性行为的次数,相反有证据表明,性知识较多的青少年倾向于推迟性活动,并更加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识等的性健康教育虽然并不能有效遏制大学生恋爱中的性行为,却可以减少因不当性行为而感染、传播艾滋病的危险,避免给大学生造成的身心伤害。
3 “防艾社团”培植的方法、作用和意义
3.1“防艾社团”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我校作为滇西片唯一的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从在校学生或者红丝带志愿者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强化,培植一个特色鲜明、功能突出,以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性健康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防艾医学社团”。
3.2培植的方法
3.2.1从在校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自愿组成“防艾医学社团”并对社团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
3.2.2在专业人员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参与下,由“防艾社团”的同学,定期对我区各所中学的学生,“面对面”的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培植各中学的“防艾社团”。
3.2.3安排即将实习的“防艾社团”的同学,对实习当地的1-2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流行情况调查并及时反馈给学校。
3.2.4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生动、科学、严肃的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敢正视性,正确对待性和性知识,懂得性行为是目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强调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是避免因性途径感染MDS的最有效手段。
2.5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有的实施者都要确保以“平等、宽容、关爱和坦诚”的心态进行;正确面对AIDS患者/HIV感染者,强调不能对他们产生恐惧、躲避和歧视的心态;要求给予他们关怀并积极鼓励进行药物治疗。
4 作用和意义
打破传统,在专业教师的管理、监督下主要通过“防艾社团”,对我区和我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艾滋病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由我校为中心向周围学校辐射的“由点到面”的宣传教育格局并不断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模式。
4.1通过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8%。
4.2通过干预后,学生对性行为和性知识有了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包括对安全套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4.3通过干预后,学生能更加正确认识和对待AIDS患者/HIV感染者并给予他们关怀,鼓励进行积极的治疗。
4.4通过干预后,在各个干预学校的学生中建立了新“防艾社团”,不断巩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果。
结语:总而言之,充分利用我校资源优势,通过培植“防艾社团”,打破传统,探索一条全新的,对在校学生进行可持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模式,乃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