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一个自然段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到課文《藤野先生》第5自然段,有些学生提出了疑问:这个自然段没有必要写,应该删掉。他们的理由是:这段主要讲作者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受到当地民众“优待”的情况,与课文的主题关系不大。
   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课文《藤野先生》的主题是什么。
   课本第24页注解⑥说“鲁迅原是为了寻求救国的道路到日本学医的”。可见课文的主题是通过回顾“我”在日本求学的经历,体现了作者鲁迅学医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刚才讲到第5自然段主要是写作者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受到的优待。那我们来具体分析本段内容。
   第5自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话“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是本段的中心句,意思是说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可划为第一层;剩下的后面几句是第二层,它从两种蔬菜“北京的白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以及“我”都是因为稀少而受到了优待,来具体解说中心句,即第一句。
   怎么可以看出那两种蔬菜受到了“优待”呢?第5自然段对此作了较具体地解说。比如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用“红头绳”而不用草绳“系住菜根”,可见当地人对白菜很重视;另外那白菜运到浙江后,名字都变得高雅了——“尊为‘胶菜’”。而“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受到的“优待”也不差,“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温室”里多舒服,何况还是“请进”去,而不是“扔进去”的,简直把那芦荟视为贵宾。名字同样变得不俗了——“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这两种蔬菜确实是受到很好的“优待”,原因都是稀少。我们在感受作者用语准确的同时,也领略到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再看句子“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指代什么?联系前文,“这样的优待”指代“物以稀为贵”的优待。
   为什么说“我”受到“优待”的原因是和那两种蔬菜一样“物以稀为贵”呢?课文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说“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利害”现在写作“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这可见“我”在仙台受到的优待确实是因为“物稀”,而不是其他原因。
   而因为“物稀”而受到的优待,作者的感受怎么样?作者的感受很平静。第5自然段第1句中的“罢”就说明了这点。“罢”是表平静的语气词,在句中是仅此而已的意思。它用在此处,表明作者对自己受到的这种“优待”,觉得没什么稀罕的。
   此时,问题可能又来了:在仙台,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者受到优待才会觉得稀罕呢?联系当时的背景,当仙台的中国人很多的情况下,如果还能受到当地日本人的“优待”,作者一定会觉得稀罕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说明了我们中国强大。强大国家的民众,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受到人们的“优待”——尊敬。那自然就会觉得稀罕乃至自豪了。
   言外之意,当时我们中国很弱小。何止弱小,还常常被欺挨打!《藤野先生》的写作背景是1904—1906年。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受到东西方列强的宰割。课本第23页注释中提到的“日俄战争”(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主要在中国进行,而清政府竟屈辱地宣布中立)就可以说明这点。也就是说,一个受列强宰割的国家的民众,是不可能受到其宰割国——日本民众的真正“优待”。所以在作者看来,这种“物以稀为贵”式的“优待”,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同情,甚至可怜。因此作者当然谈不上高兴,更说不上一丝的自豪,也就只能是“罢”——没什么稀罕的,乃至些许悲哀。
   而这些许悲哀,寄寓着作者对祖国强大起来的热切期望啊!
   那么课文第5自然段又是如何具体描述“我”受到的优待呢?“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不收学费,还替“我”操心食宿,受到的待遇确实不错。
   而我们从中还能感受到什么?还能感受到作者在仙台学医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比如本段中写到,住的方面“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蚊子多到几乎让人难以入睡的程度——“居然睡安稳了”;再比如吃的方面“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是啊,仙台的生活条件确实很艰苦。而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作者开始是在东京学医的。东京是日本的国都,各方面的条件显然要比小市镇仙台好得多。可为什么作者鲁迅先生要离开条件好的东京,到条件艰苦的仙台呢?
   东京各方面的条件的确要比仙台好得多,但作者在那里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能安心地学习。
   何以见得?课文第2自然段中写道:“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和作者一样来日本求学的其他中国留学生“学跳舞”“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不要说安心看书学习,就是闲坐聊天也是不可能的。这样作者便有了“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想法,于是便来到了仙台。
   还要补充一点,中国留学生的其它行为,也是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之一。课文第1自然段说:“……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清国留学生”不伦不类、附庸风雅的装扮,让作者感到丑陋之至——“实在标致极了”。因为这些人其实不是来日本求学的,而是来追求时髦的生活方式。留学日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这在想要学医救国的鲁迅看来是不可思议和不可饶恕的,自然就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以至于对东京产生了失望的情绪——“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离开东京,离开那帮“清国留学生”也就成为必然。
   那么,现在把上述内容综合起来梳理一下,再来看看第5自然段,它是否与文章主题——体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系?
   第5自然段与文章主题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比如鲁迅先生在本段第1句对受到的“优待”所表露出“仅此而已”的平静感受,就是对国家弱小而表现出的无奈和悲哀,就是对国家快点强大起来的殷切期望。这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而本段所叙述的“我”在仙台学医的生活条件,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为了学医救国、不怕条件艰苦的可贵品质。这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总之,如果说本段第1句语气词“罢”是鲁迅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体现的话,那么本段所讲的甘愿到艰苦的仙台来学医的内容,就是鲁迅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行为表现。所以本段凸显了文章的主题——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第5自然段是不寻常的一段,是不能删去的。
其他文献
作为《水浒传》中名篇之一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经典的篇目,现被编入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一单元。该篇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典型特质,比如注重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相当娴熟地运用伏笔照应等艺术手法……  所以教授该文时,我们往往指导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去解读林冲变化的性格,提醒学生关注小说中诸多关乎人物精神风骨的细节描写,其中有些细节描写就
“想下课吗?不想?大会还有安排呢,现在我们就下课吧。”随着一阵掌声,我与孩子们摆手告别。刚退到讲台侧面的我就被参会听课的朋友们围住了,“这课上得真是好!”湖北省教研室中语科主任夸了一句;“我多次听你的课,太有趣了!还吵架呢!”广西教研室的老朋友也打趣地对我说。我一边点着头,一边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想等着聆听大会后面的内容。谁知刚一坐下,身旁的一个来自河北的小伙就悄悄地向我发问了:“胡老师,这课我也上
曹勇军,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市中语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开发出“经典夜读小组”“玄武湖明月诗会”“校园戏剧节”“古诗词吟唱节”等系列语文校本课程,践行生活化语文的教育追求。应邀在全国各地开设讲座和观摩课300余次节;发表论文《用故事构建我们的专业生活》《通向春天的读书课程——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读书课
自2014年起,高考语文全国卷的默写填空题部分的考法发生了一次质变。从以前单纯的前后句补写题,改变成了理解性补写题,更加突出了对名句名篇理解的考查,纠正了大批学生机械性记忆的弊端。一个理解性默写填空题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描述语部分;一是空缺部分,也就是待考生填写的部分。这两部分结合于一个题中,形成了某种关系。研究这种关系,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助于考生的应考。   一、对应关系   空缺处需填
长期以来,我们实际上一直将“作文”与“作文教学”混为一谈,我们大都只看见了“作文”,没有注意到“教学”——重在让学生学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正如培养飞行员不能一上来就让他去驾驶飞机,而必须先进行动作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力、抗过负荷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然后才进行初教机飞行训练一样,写作教学也应当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学生个体成长以及社会需要的根本要求将写作技能合理拆分进行教学,使学科、学生与
一、研读《课程标准》,从单篇走向“专题”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凸显了两大亮点:一是凝练和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二是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组织方式——学习任务群。这就指引并决定了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突破单篇教学的常态,要敢于在学科课程中拿出相对独立
目前,学生对课堂的厌倦现象比较普遍。课堂的模式化、传授知识的机械性、课业负担的繁重性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对课堂的厌倦。其实,学习和其它活动一样,应该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让求知活动变得愉快起来,把死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应当是一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课堂的活力从哪里来?只要稍动脑筋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作用和教师指导作用,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便是快乐课堂的一个有效思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是
一、“弃妇”:评价立场的失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王先生原意是想剖析作者与生活的关系,笔者这里借用来是想说明,在文学接受中读者解读作品时,既要做到“入乎其内”,又要做到“出乎其外”,即读者除了要运用感同身受、设身处地、
引进散文化叙事方式,不能“原装改进”,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散文化叙事方式告别戏剧化叙事方式,将大量日常生活现象写进文艺作品中,这本身具有革命性意义,但不少作品却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就是烦琐性问题。如,崛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派,其代表作品,萨罗特的《趋向性》、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布托尔的《变化》等等,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如罗布·格里耶的《窥视者》,作品围绕一个旅行推销员在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任何时候都是学校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永恒话题。为了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12年开始进行“四导一评”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现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导一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导、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