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中,如何"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如何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服务,是我们新的探索方向。基于对市场的考察,结合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育目标,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的总路径,并拓展到"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各个领域,以期最终实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积极学习、创建高品质人生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语文 教改 职业化
  在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现象,就是语文教学在当今职业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在教学实践中,成了中职教育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语文教学真的走到了中职语文教学的终点了吗?显然不是。
  当今社会上的大批劳动者,在生活上、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劳动者的劳动素质、社会公德以及对祖国文化、文字的认同感等等。这些都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一旦发展起来,必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团结、稳定的"痼疾"。
  对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建设文化的高地,形成对现代化的伟大促进力。而新的出路在哪里呢?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表明,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的时代,为语文教学提出职业化的新方向、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1.教材选文的职业化倾向
  新的教材首先应该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的实际。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们也应该客观分析社会的要求、时代的特征和当今学生的心理实际。
  1.1 中职学生首先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期
  这个过渡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却又自以为成熟的矛盾,这一矛盾处理不好最终必将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在甄选教材选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对于青春的诉求,对于成长的渴望。
  1.2 职业化倾向的选文思路
  传统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筛选的都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甄选过的经典大家的经典著作,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基本很少有共通性,因此,学生们在理解和感受上存在极大的心理差距。鲜活的、时代感强、贴近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教学材料才能使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出现新的面貌,才能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们职业素质的提升。
  2.传统选文的职业化发掘
  传统教材选文陈旧,但是面对今天的教学现实,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也要像鲁迅先生提倡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当今语文教改,就是改变以往的知识点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和真正素质提升的方向上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思路就应该注重教材的内容,而非形式;我们必须让孩子在情感与理智上深入把握教材,而不单单是字词的了解。
  所以传统选文的职业化新发掘,我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的职业化挖掘。
  2.2 教材内容的现实化。
  2.3 教学活动的新设计。
  为了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为了让孩子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设计更加具有参与度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活动课程的职业化设计
  中职语文关注点是时代和社会,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建设。因此语文课也可以走出教室,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活动课程设计。比如近来在社会上极为盛行的挫折教育、团队组织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自由氛围中,深刻感知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特征,广泛搜集资料,组织形式活泼的团体活动课,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游戏里感知真实的社会,在嬉笑中认识现实的"坚硬",在挫折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4.课外辅导的职业化眼光
  语文的教学阵地在生活里。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最大的危机就是把自己的教学活动局限于45分钟之内。为了探索相应的教育模式,力图开发课外辅导的新阵地:
  4.1 采用多形式进行职业化教育,如举办职场故事会、职业人辩论会等
  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辞传达教育的内容,远胜教师教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效果。
  4.2 强化文学性社团建设
  社团活动是职业院校一种重要的学生教育内容,在这里学生挥洒激情、成就自我。让他们通过更加直观、更加亲切的各种形式,认知社会、感悟生活、创造人生。
  4.3 加强文宣阵地建设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认识人生、探索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里接触到的同学与老师,成为他们接触人生的重要方面。
  4.4 校园文艺节上的宣传阵地
  校园艺术节的举办,是当今各个学校采取的素质教育重要举措之一。在这里孩子们得以挥洒青春、激扬活力、展示个性、塑造成功。
  多种形式的职业素质教育阵地,可以为校园营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净化校园空气,极大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我相信,未来的中职语文教学必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我国培养爱工作爱生活、开朗积极、守纪和谐的社会主义合格职业人。
其他文献
【摘要】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样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数游戏带有故事情节或竞赛因素,并将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融为一体,很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关键词】游戏 中学体育 融为一体  进行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战胜对方、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并且巩固学生已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和技巧;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
期刊
【摘要】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这样课堂就更加有效。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 活跃  当我走上了三尺讲台后,在教海波浪冲击中,深深感受到教书道路不易。经过新课改培训,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我有以下的认识:我的数学教学就是以自我讲解训练
期刊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一个殿堂,不如说它是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一片土壤。一味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是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保护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习动机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可笑的问题应该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综合运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
期刊
【摘要】合理使用数学教材,从课程资源的思考,课程资源的疑问,课程资源的运用几个方面来阐述。由于学生的个性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前不光要备教材,更要背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来背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怎么样使用它,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挑战。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老师上得怎么样,而是学生怎样学。  【关键词】数学 合理使用 教材  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间存
期刊
【摘要】语文多媒体教学是传统黑板板书式教学的必要补充,它有其独特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笔者认为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选择,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教学 反思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
期刊
1.注重情感因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地理思维,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缺乏生动活泼和地理情趣。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
期刊
【摘要】《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是不是"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的形象;《窦娥冤》的创作目的是否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窦娥冤》中悲剧意义。  【关键词】窦娥 传统社会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杰出的作品,当代学者认为它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概括了整个元代的黑暗统治,
期刊
我的语文教学可不可以给每个孩子带来"福祉"呢?于是,在近两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采用国家管理模式来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明显:今年我班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在六年级语文毕业质量监测评估中活片区一等奖。暑假期间,时间较闲,今日把这一管理策略梳理成文,也作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吧。  使用这种管理策略,首先得建立一个强大的竞争机制:总统(语文科代表)组阁,若内阁(中队长、小队长)运行不力,连总
期刊
【摘要】动词,英语学习中一种十分活跃的词,当其作谓语时,既反映了不同时间内动词的时态,又由于其主语的执行与接受,而体现了动词的语态;然而动词还可作除谓语以外的其他任何语言成分--即非谓语,从而将非谓语动词to do/V-ing/V-pp的各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非谓语动词,现将学生使用中易混淆的知识列举出来,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谓语 to do/ V-ing / V-p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