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探本 言通文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教学往往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痛点所在,传统的语文课堂常因对文、言、意的剥离而削弱对文言文文本价值及意蕴的深度挖潜和整体把握。宣沫老师在《桃花源记》教学中,立足文本,通过营造时空感、倡导诵读风、锤炼鉴赏力,实现了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本、文学乃至文化的自然融合,也为诊治这一痛点提供了教学范式。
   关键词 文言文;文本对话;文言学习;文意解读
  学习了宣沫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桃花源记》,启发颇深。尤其是他以此课的教学为例对中学文言文教学做出了一次范式探索。笔者将其概括为“溯源探本,言通文顺”。“溯源探本”是教学方式,在保留文言文文本况味的前提下,切中时下文言文教学“言不通”“文难顺”的弊端,达到“言通文顺”的教学效果。既实现了文言合一,又勾连起现代文与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常态,这既是教学技能,更是教学智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营造时空之感,凸显文本对话的深沉价值
  在教授本课前,宣沫老师整理了作者陶渊明的年谱,将陶渊明的一生完整地呈现给学生。我们常说:知人论事。只有洞悉人物的生平经历和遭遇,我们才能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才能理解人物行文行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宣沫老师在这份年谱中,重点突出了对陶渊明人格、处世态度产生较大影响的时间和事件:陶渊明在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任彭泽县令,十一月言“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印绶,作《归去来兮辞并序》;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公元419年),陶渊明居南山“园田居”作《桃花源记并诗》;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陶渊明五十六岁,居南山“园田居”,时年六月,刘裕篡晋,称宋,即皇帝位,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元永初,渊明更名为“潜”,作《五柳先生传》等。这些补充资料,使一位距今1600余年的人物具备了栩栩如生的形象,从而“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获得对作者的一生较为全面的整体认知,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为深入学习文本,展开文本对话奠定了深广的基础。
  文言文教学若不能通过这种时空之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敬畏的精神去品读,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无益于学生感受文本背后折射出的作者深邃的精神光芒。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正是在这个方面有所缺失,教得浅、教得散、教得单一而机械。可以说宣沫老师通过课前预习环节的精妙安排,使得本堂课的教学具备了难以企及的厚度。
  二、倡导诵读之风,承续文言学习的优良传统
  诵读是我们文言文教学包括古诗教学常用的方法。但读什么、何时读、如何读,则成为诵读是否有效、能否与文本有机融合的关键。在“读”的处理上,宣沫老师的做法又体现出了他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以第一段诵读为例,他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诵读,第二组关注字音与句内停顿,第三組关注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
  关于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三个小组在诵读上的分工也是别具匠心的。在诵读中,字音、停顿的处理体现的是对基本句意、文意的把握,而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的处理则体现出学生对文本情感、主旨、思想的理解。三组同学各有分工,并且在读后互相点评,在交流中阐释自己的理解和诵读的处理方式,比较不同方式的效果。同时,将诵读与文本紧紧联系在一起。
  例如,“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中的“中无杂树”如何断句。有同学认为应是“中/无杂树”,也有同学认为应是“中无/杂树”。争执不下时,宣老师提出,让学生各自用这两种断句完整地诵读“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句。通过诵读,让学生感知其类似骈文规整对仗的特点,从而明确“中无/杂树”的断句方式,体会其富有节奏、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
  涵泳工夫兴味长。在课堂上,宣老师没有泛泛而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具体而微、指向明确的读。比如“忘路之远近”句中“忘”字的重读处理,“复前行,欲穷其林”句中“复”“穷”的重读处理等。因此,每一处读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文气、读出文意,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的理解。
  三、锤炼鉴赏之功,形成文意解读的独特韵味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宣沫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鉴赏的环节。这个环节可谓是另辟蹊径,匠心独运。作为一则叙述类文本,宣老师的教学呈现了一个有关叙述视角的解读思路。例如,在解读盛情款待渔人部分,宣老师提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由前文的渔人视角转换为源中人视角。宣老师提出这几句连续无主语,后补充主语读给学生听,问学生有何不同。
  学生答:连续无主语,说明“设酒杀鸡作食”一连串的动作是连贯流畅的,是没有停顿的,充分说明了源中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桃花源中淳朴的民风。
  宣老师问:补充上主语后呢?
  学生答:连续无主语,句式简约,补充后破坏了原句的连贯性、紧凑感和流畅度。
  更见宣老师文本鉴赏功底的是他设计的一个问题——桃花源中人究竟因何“不复出焉”?可否在“不( )复出焉”的括号中加上一字,表明原因。看似只是增添一字,但增添什么字,取决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也能展现出学生的价值取向。经过思维的激发,学生相继在括号里加上了诸如“敢”“愿”“屑”等字。不同的字加在句子里,完全可以折射出学生的思维路径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语言表达以及文意鉴赏锤炼扎实的过程。
  课堂最后,宣老师披文入情,抛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桃花源到底有没有?你愿意住吗?如果有而不愿,如何改造它?二是为什么独独是“桃花”?而不是别的什么花。
  第一个问题在虚实之间,联系到宣老师在课前预习时整理的陶渊明年谱,并藉此引导学生探究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初衷,让学生在开放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中,通过对文本离奇构思的把握,感受主题的真实,最终让学生对陶渊明隐居行为形成一种超越传统认知的新的解读——非“消极避世”,乃“人格保全”。第二个问题则是对传统文化中“桃树”所具备意蕴的探析。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让本课并非到此戛然而止,更引发出濡染着浓郁文化意味的文本再读,从而使得这堂课达到更加具有思想渗透力和文化张力的教学效果,可谓余韵未了。
  四、立足共生之道,探寻文言教学的别样范式
  文言文教学需紧紧依托文本,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它应是一个超越时空、自由灵动而又具备特定时代价值的文学样本和文化形式。
  宣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没有局限在对字词句的讲解及对陶渊明关于理想社会、美好生活图景的描绘的分析上,而是整体观察,大胆舍弃,精心切入,小心求证,带领学生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与学生共学共生。
  在文意疏通时,他采用多样化诵读的教法,不仅在课堂上直接展示,而且给学生留足品味、咀嚼的文本资源,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且初步体悟难以名状的文本幽思。在文本分析时,通过切分表述,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然后,重点抓住插叙、补叙部分,分析叙述视角的变化,言之有物,思之有根,从而使本课教学呈现出独特的角度和难得的深度。
  整节课下来,宣沫老师和学生一起从文字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化,教学环节设置层层深入,起承转合巧妙,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文言文教学范式,而这一切莫不得益于他自己对文本反复的深入阅读,他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发现,也读出了自己的未解,是一段真实的师生共生的学习经历。
  《桃花源记》是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名篇,因了此文,桃花源在一千多年的时光沉淀中愈发蕴蓄出一种超越时代和现实的魅力,宣沫老师本课的教学在遵循文言文文本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文学魅力和文化魅力,给我们思考文言文教学如何与各类文学形式相连通,从而探寻中学文言文教学更加有效的方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启发。
  [作者通联: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白居易辑《白氏长庆集》成,曾附诗一首:“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疑问,就是前句的“风情”究竟该当何解?是男女相爱之情,还是美刺教化的国风精神?这关乎文章主旨,值得讨论。  一、关于对“男女爱情”之说的辩驳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写道:“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依此说,“风情”便是男女相爱之情了。
《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一语,对句中的“三尺微命”,目前笔者见到的有如下几种释义。  (1)人教社新课标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指地位低下。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微命,犹如说身份卑微。王勃做过虢州参军,所以这样讲。”这一注释,对句义的整体理解似是而非。说“似是”,是由于王勃在这里自谦自己“地位低下”是合理的。就语境而言,上下文也是
语文教学应落实“启思”“励行”的教学目标。“启思”即是开掘学生的心智潜能,培养学生敏锐性、开阔性、深刻性、辩证性、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励行”即是引导学生学文做人,从读书求知中汲取为人处事的精神养料,增长处世智慧、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应对困难与人生挫折的自信、提高正确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本文以《窦娥冤》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拓展延伸法”有效落实“启思”“励行”的教学目标。  一、
近日,读罢重庆市一考生的《浮尘不拂 珍珠难露》这篇基于全国高考Ⅱ卷写作的满分作文后,笔者发现该篇作文所暴露出的极其严重的“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问题在学生作文中比较普通,这个问题无论是在高中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还是在高三复习应考中,都被大多数教师(包括高考时有既定阅卷任务的教师)在不经意中忽视了。虽然作为考场作文,这种毛病在所难免,似乎可以原谅,但作为对今后作文教学的指导就不能容忍了。因为它对提高高中生
阅读文本,首先要能读懂文本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信息都不是直接传递给读者的,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等于文本呈现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借助推理、联想等手段,结合相关的语境,获取文本字面意义以外的信息。我们通常把这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称为“含义”。如果说散文这样的文体是最自我的一种文体,那么小说这种文体追求的是“无我”的境界。作者会把自己的意图和创作目的隐含得很深。这就
作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吴立岗老师在《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须关注的三大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7期)一文中就明确地归纳作文存在“六无”问题:“学科无地位”“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教材无序列”“老师无方法”“学生无兴趣”。吴老师的这种提法正道出了作文低效甚至无效的多种因素,然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没有非常系统非常专业的写作教
一、删与留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的,翻译时便可删去。  例1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句中,“夫”为发语词,翻译时要删去。再如:“怅恨久之”中的“之”也可删去。  留。古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朝代名、官名、器具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
面对只有千字的《合欢树》,无论是初读,抑或是重读,只要你用心,一定能触动你的心弦。史铁生用最简洁、明净的语言表达了最为深沉的情感。  关于其主旨,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钱虹教授曾言:“《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动人乐章。”有的教学参考中也将《合欢树》的教学目标定为:感受母子深情,珍惜亲情,学会感恩。支持母爱说的学者们认为《合欢树》是古今中外歌颂母亲的千百名篇佳作中的代表。但
从小到大,我对父亲感到的只有惧怕和厌恶。我惧怕他的眼神,他瞪人的时候,眼神像一对锋利的剑扫过来,让人不寒而栗;我厌恶他的表情,整天板着一张脸,就像一块没有感情的木板。  他不轻易笑。我时常幻想:他笑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便不断地去做认为会令他高兴的事:例如在他下班回来时冲好一杯茶送到他面前,抢着做家务,努力地学习……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做到多好,他依然是那张板着的脸。于是,我绝望了,不再
书本式台灯    这是荷兰设计师Roderick Vos设计的一个创新型的台灯。台灯的两边支架就像两本书的样子,灯罩被夹在两个“书本”的中间,这样灯光就不会向四周扩散,因而自己在看书的时候不会影响到旁边休息的人。更巧妙的是这款台灯可以放置到书本中去而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便于移植的花盆    当我们移植花草的时候经常要小心翼翼地移植出花草,然后栽到大的花盆或者土地里。移植的过程中要是损伤了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