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的核心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人才,肩负着艰巨使命。把握研究生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充分与必要性特征,了解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缺失的原因所在,从研究生角色特点出发探析创造性思维培养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是时代的灵魂,是科学技术研究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其中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本科生教育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则更强调独立创造的科研技能,特别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行为总与创造性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存在离开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活动。[1]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现代化建设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建设,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
  
  创造性思维相对于常规思维,是指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思维活动。[2]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是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晶。具有独特性、灵活性、综合性、灵感状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等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最积极的思维形式,是人类思维的最后归宿,是创造力的源泉。[3]
  创造力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以适当知识、技能为基础。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创造发展的最佳时间段。首先,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一般在24—40岁之间,处于成年期,生理发育完全成熟,具备健全的脑机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第二,研究生的认知、情感和人格发展都日趋完善,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受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较小,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第三,研究生经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长时间的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建立了较为连贯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加之其阅历的相对丰富,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构建知识基础。第四,研究生的学习模式相对自由宽松,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这也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沃土”。
  
  二、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期上张正江笔者著文提出:“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具有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而中国研究生最缺乏的是创造性思维品质。”[4]因而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极为迫切。
  (一)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对研究生提出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呈现多元化态势,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教育部2005年文件提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及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类举措,均强调了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是社会进步对研究生提出的重要标杆。
  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因而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同时,研究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也在无形中加大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随着社会对“学历”追捧的水涨船高,人们对研究生也相应抱有较高的期待,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在选拔“高精尖”人才的同时,自然少不了创新能力的考核。
  (三)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特征,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和直接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形成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不少出重大成果的导师,他们的成就都有研究生的贡献。因此,研究生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是研究生自身发展成长的内在要求。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除了要深入掌握本门学科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还要求能进行独立的论文写作与科研创新。但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呈下滑趋势,例如2008年江苏省共抽检硕士研究生论文2361篇,其中“优秀”论文306篇,占总数的13.0%;“良好”的1292篇,占54.7%;“合格”的669篇,占28.3%;“不合格”的94篇,占4.0%。这其中多数论文存在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同时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学术造假事件二连三被曝光,在研究生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于当代的研究生来说,除了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更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创造性的思维头脑,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影响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创造性思维一直是中国研究生的一个“软肋”,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国外大学校长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是“勤奋有余,创新不足,敢于冒险和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缺失,除了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社会背景下的教育体制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简要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1、陈旧的教学理念。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往往非常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为基本目标,对学生只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因而采用灌输式、应试式的教育模式,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5]受此影响,学生往往习惯于墨守陈规,缺乏怀疑和挑战精神。他们虽然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却不会进行灵活运用,创造性思维便无从谈起。
  2、片面的应试制度。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仍采用传统的笔试面试,按考分进行择优录取。这样的考察方式只片面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不够;复试环节又都流于形式,没有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试。应试模式与按分录取的体制,使得众多具有个性和创新但应试能力不强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形成一种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
  (二)高校现行体制的制约性
  1、缺乏自主的高校治理。高校长期以来由政府管制,学校办学自主权小,在自身规划发展中显得极为被动,高校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也束缚了学校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官本位”的色彩浓厚,压抑了学术自由与学术创造,使得高校内部缺乏自由民主的创新氛围,缺乏科研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良好平台,制约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以单学科培养为主,因而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某一专业相关度极大的课程为主。此种课程设置虽然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在相对狭窄的学科视野内进行研究生教育,无法为研究生拓展综合技能提供保证。课程时数的多与冗长,内容的陈旧与重复,类型的单一与狭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滞后的教师与方法。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外高校相比,还相差甚远。师资上,研究生规模扩招造成师资比例失调,造成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力不从心;导师水平的局限同样影响研究生创造性的发展;再加上还有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对研究生实行“放养”培养,忽视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法上,教师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讨论、试验、调研等方法多处于辅助或次要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启发、研讨不够,师生互动不足,难以做到教学相长,无法满足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20世纪兴起于美国的创造学认为,创造性不是天赋的,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而一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共同起作用,因此本文结合研究生特点与研究生教育,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建议:
  (一)外部因素
  1、创新培养,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应大力推进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将研究生创造力开发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严格考核制度等方面,为研究生思维创新发展制造条件。首先,要在研究生培养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更新前沿教材;其次,限制教学规模,实行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使研究生在主动参与,能动性地课程方向建构中提升创造性思维。第三,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计入学分,形成规范化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研究生提供多领域、高起点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创新思维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最后,灵活变化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要能依据不同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评价机制,要综合研究生多方面表现,重视创新发明,提高对研究生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核。
  2、导师引导,启发研究生创造灵感
  研究生同本科生相比,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自主研究。因此导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导师不仅要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对研究生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导师要有独特新颖的思维法和工作经验,并且能够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导师要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为研究生制定阅读书目,增加研究生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储备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视野。导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如智力激励法[6]、强制联
  想法[7]、怀一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8]等,发散学生的智慧,鼓励其想象发挥,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宽广的发展空间。导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学风,规范学生的学术道德,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9]
  3、营造氛围,创建民主创新环境
  高校应创造环境来激励研究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使得研究生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学校要定期外聘专家学者定期进行学术报告,为研究生灌输前沿理论与信息,使学生不仅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要在校园里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在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和完善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其次,社会上的人才观和用人标准也制约学校的创新教育,从而制约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政府要大力提倡科技创造,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保障人才的创造发明,为研究生群体开辟绿色通道。要增加款项为高校配备充足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实验技术设备,并设置奖励机制促进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社会要提升对研究生创造的认可,积极配合高校开展研究生“产学研”项目,将研究生创造发明指标作为招聘录用的必要条件,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提供就业保障。
  (二)内部因素
  1、转变观念,增强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创造性能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始起点。创造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逐步建立并逐步发展的。因此研究生首先要端正学习动机,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我。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现自身潜在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才能。其次,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破除对专家、权威的迷信和创造的神秘。适度的怀疑可以使研究生保持思维的独立性与求真性,也可以使大学生保持意识的能动性和进取性。只要相信事在人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机会。再者,要能够把学习动机和学习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的活动。[10]最后,要培养发现创新的敏锐视角,能广博地接纳问题,同时也能够灵敏地发现问题,以高度警觉捕捉创造的机遇。
  2、储备知识,增强创造实力
  没有积累和继承,就没有创造,任何创新发明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不能坐等创造性思维灵感的到来,也不能无依据地胡思乱想,而是应该在努力学习规律性知识和丰富各种课外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建树。研究生培养既不同于本科生主要依靠传授方式获取知识,又不同于一般科研人员主要依靠工作实践,而是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系统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论文工作实践,着重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本领。因此,研究生首先要学好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构建专业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研究生也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以适应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需要,使自己达到具备多学科综合优势,具备较强知识衍生能力,令创造性思维开发“如鱼得水”。
  3、发展个性,塑造创造品质
  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创新与个性不可分,良好的个性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要主动发掘自身优势,针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挖掘,时刻保持创造的热情。但是创造不是简单而轻松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中将遭遇许多不可知的挫折和挑战,另研究生屡屡碰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丧失创造的自信心。因此,研究生要经常性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克服怕苦畏难的心理,增强信心,树立“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拼搏精神,逐步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对于创造中的失败,要善于冷静地分析原因,变换思维方式,寻找新方法、新路径予以突破。此外,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也要克服浅尝即止的自满心理,切忌因好高鹜远而半途而废,也不要因现有成绩沾沾自喜,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严谨务实的作风,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创造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郭黎岩.心理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197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三版:249
  [3]张文华.论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10—312
  [4]张正江.中国研究生最缺乏什么?—兼与杨允菲教授商榷[J].复旦教育论坛,2006(4):56—58
  [5]易珊 黄文明.创新学习:研究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15—20
  [6]张庆林 邱江.思维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230—232
  [7]张庆林 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108—110
  [8]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109—248
  [9]杨荣敏 王让会 吴鹏飞.浅析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65—67
  [10]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二版:2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仍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从“真知灼见”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货币的“形式因”不能成为“目的因”;货币的“生命力”在于奖励勤;要有我心中的道德律;努力劳动才有货币“抽象物的价值”;了悟“公分母”侵蚀人性;要有“分享而非独占”的“心性之体征”;货币可以“双性”相容;金钱不应是道德唯一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货币;伦理;思考    后
期刊
摘 要:高职新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观念滞后,导致他们不能适应高职英语的学习。本文探讨转变高职新生英语学习观念的路径。教师要帮助新生尽快树立新的学习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新生; 学习观念;转变路径    语言学家Horwitz 认为学习观念是受学习者以前学习经历的影响,而另一些则是在他们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所形成的。学生观念可包括以下几点:
期刊
摘 要:教高[2006]16号文件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卓有成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任务和高职教育实现高校职能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四册三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之一是了解一些关于随笔、杂文的文体知识,提炼和概括文章的观点。教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到这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和主张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有历史局限性,不一定完全合理、正确,有的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论述类文本;知识导引    一、《拿来主义》知识导引    1、关于作者的了解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
期刊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师生友好交往、互动的情况下进行。本文分析了本院艺术系09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师生和谐互动的有效策略,以提高艺术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互动;有效策略;教学效果    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
期刊
摘 要:色彩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重要的基础科目之一,采取阶段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进行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研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提倡以兴趣的培养入手、积极培养感性的能力、利用各种手段的训练方法是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功课及提高这门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印象主义的色彩理论为教学依据,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情感性体验能力为教学切入点,逐步介入冷暖造型、补色造型的色彩理论的学习,最终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数学教育测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学数学教育测量必须为数学教育目的服务。针对目前我国教育现状,要努力提高数学测试水平,力求数学教育测量标准化;要正确认识和使用考试结果,并且妥善处理好与考试有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测量;数学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评价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离不开考试,特别是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的高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高质、适时、针对性强的设问前提、基础的,本文将高质、适时、针对性强的设问称为巧妙的设问。文中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主要谈了巧妙设问的三大重要性和四个操作要领,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培养会问会学的一代新人。巧妙设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利用学生的差异,使学生达到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效达成政治教学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思路:在题目设置上,变“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在内容要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基于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在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在日常训练中,注意多学科的融合;在设计手段上,处理好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的关系;在毕业设计指导方面,采用和设计部门合作的“双师制”。  关键词:课程设计;引导;改进   
期刊
摘 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会计学课程已成为独立学院经管类的必修课程。当前,独立学院会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大量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以及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把知识传递模式、知识传递规律运用于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工作中,尝试地从知识传递视角研究会计学教学,探寻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知识传递模式;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创新    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将大学的智力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