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缺失及对策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时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但由于教育文化、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等原因,大学生中存在着就业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涯规划意识薄弱、求职中存在依赖心理、行为被动,就业自主能力不足等方面。高校应该通过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路、利用引导服务活动以及实习实践锻炼来多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
  
  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关注的重点,学生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学校与社会各界也纷纷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在“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特征,对大学生更加主动、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就业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各级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只能是为大学生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大学生才是实现就业的“主体”,而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就业主体性缺失问题,亟需培养、提高。
  
  一、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主体性是指人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本质特征,其基本表现就是人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2]培养学生的就业主体性,能够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主动精神,发挥更大的主体潜能。在就业工作实践中发现,就业困难的学生多集中于主体性不强的学生。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缺失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
  1.生涯规划意识薄弱。表现在对自身缺乏全面认识,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求职目标模糊、应聘标准不够清晰。在2009年对300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有25.43%的同学“对未来的目标不清楚”,15.19%的同学“暂时未考虑”。对未来缺乏合理的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主体性的发挥。
  2.求职中存在依赖心理。学生中对于求职就业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等、靠、要”思想,对自己能通过努力找到理想的工作缺乏信心。[3]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所学专业就业范围窄”、“就业竞争不公平”等是阻碍求职的主要因素,有些同学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主要依赖于运气、机会或者“贵人相助”,而不是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3.求职中行为被动。求职未成功的同学开始求职的时间相对较晚,对于求职准备不充分。投递简历主要通过“海投”的方式,针对性不强;寻找就业信息主要依赖网络或者老师及家长提供的就业机会,信息渠道较为单一;很少挖掘潜在的就业机会;获得的面试、offer数量较少,几乎没有对面试过程进行跟进。
  4.就业自主能力不足。这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应聘技巧,不懂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问题解决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不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及时调节和处理,面对选择时不能理性做出决策。
  
  二、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缺失的基本原因
  
  1.教育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成长。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得家长及学生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定位。对于读书以外的事情缺乏尝试,而父母正好“越俎代庖”,代理了学生学习之外的大部分事情。而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也还是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般不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缺少了主体性培养和发展的土壤和机会。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安排,但进入大学阶段,突然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控,学生的成长进入“断乳期”,有些学生一时不知所措,在迷茫中随波逐流。在求职与就业中也很难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消极地等待着被安排和被选择。
  另外,因为中国的集体主义和家族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往往将家族的使命和父母的愿望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以外在的功利目标为导向,忽略自己的个人兴趣。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学生在就业时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需要,盲目攀比,期望过高,难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导致就业困难。
  2.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也影响着主体性的发挥。
  大学生的心理阶段正处于从未成熟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内心往往呈现主体性心理和依赖性心理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大学生内心的不稳定。[4]一方面,由于自身成长的需要,他们不断进取,积极探索,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发展主体意识和形成主体心理;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主体性的建立和发展充满了曲折和考验。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也可能对自己或社会悲观失望,导致主体失落。职业选择时更需要对个体对职业和社会的相互了解,可能会受到拒绝或挫折,这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放弃自我的主体地位,转而依赖他人。
  3.以往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客体”角色定位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旧有的“统包统分”就业政策使得很多人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进入职场的“包票”,毕业时国家的分配方案决定了每个人的职业归宿,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并不具有主体地位。现有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将大学生定位为就业的主体,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发展负责。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工作中,社会、家长甚至学校还往往会将大学生定位为“客体”,忽略大学生理应具备的主体性责任,使得部分学生将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上。
  
  三、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提高的可行举措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早、专、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促进学生就业主体性的发挥,首先要启蒙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主动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负责的精神。当前各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都给予了相当高度的重视,以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就业指导,这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抹杀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规划”的现象。比如课程所学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具备理论性和系统性,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从“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从“要学生规划”转向学生自己“要规划”。[5]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共性教育和个性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得出自己的结论,确立学生在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强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丰富生涯规划课的形式,充实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兴趣能力、行业前景、人脉关系确定自己进入什么行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单位性质,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选择单位的发展周期,根据自己的行为风格选择单位的管理风格,根据自己的求职条件选择单位的实力规模。高校应该整合多方力量,避免让学校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孤岛”,抓住契机,快捷、深入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服务。
  2.引导服务活动“高、实、细”。
  学生的就业主体性欠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高校需加强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凝聚共识,弘扬正气,积极引导学生中多种思想和思潮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积极与家长、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自主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这一人生成长的“断乳期”,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自我成长的权利。
  行之有效地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模式,进而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要把引导发展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结合起来,把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结合起来,把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在政策中融入教育,在活动中蕴含教育,在管理中体现导向,在服务中潜移默化。[6]引导同学们要自我培养,让自己逐渐成为有理想、有激情的优秀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实习实践活动“练、新、活”。
  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教学、规范体系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逐步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锤炼,提升了自我,进而实现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由“外求”向“内求”、由“被动”向“主动”、由“就业”向“创业”转变,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学生从“寻找岗位”转向“创造岗位”。[7]实现了这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性就达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性迫在眉睫,这需要就业工作者究其原因,出其对策,整合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性。只有转变教育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引导和实践管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意识和就业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开大学生创业的崭新局面,最终实现大学生的满意就业。
  
  参考文献
  [1]易玉梅.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就业指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
  [2]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8).
  [3]彭远威.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4]张虎彪,易彬彬.浅议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主体性的缺乏[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5]朱以财.主体性人本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新视野[J].职教论坛,2008,10(下).
  [6]李卫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的讲话,2009-10.
  [7]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489071218164613_ctdzb_031.
  
  作者简介:
  弓建华,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郭智芳,女,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就业政策分析。
其他文献
期刊
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研究和地质环境的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地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技术保证,地质勘查、地质研究等都离不开地质实验测试的支持.本文就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地质
【摘要】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能力培养的三个不同层次为:其一是较低层次,满足企业短工需求和季节性劳动力需求;其二是中间层次,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技能,可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其三是高层次,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具备岗位技术技能和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若干学校在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略知学校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层次。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能
梁市综合报道  8月27日,广州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宣布——近日,中央批准任学锋同志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广州市委书记。自6月27日万庆良接受组织调查,广州市委书记这一职位在长达60天的“空缺”之后终于尘埃落定。任学锋在国企的工作经历、起任天津市副市长后的工作经历,都切中了广州市委书记这一岗位的需求。  据任学锋简历显示,他工科专业出身,从政后的履历集中在经济前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安装行业也快速发展,但是其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而财务部门在建筑安装公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关
期刊
近日,“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柯桥区三家企业捧回“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联合绍兴文理学院、绍兴金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理工大学均喜获二等奖,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则联合天津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获得三等奖。  今年获奖的三个项目皆由柯桥本土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共同研发完成。特别是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联合绍兴文理学院共同
5月6日,省林草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宋尚有主持会议并讲话.rn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
期刊
在科技的推动下,无损检测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中呈现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内部构件存在的隐患,形成具有针对性的
文章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透视了中国高校在突发事件的偶然性、突发事件的边界、应对模式和控制机制等所存在的四个理论误区,分析了产生这些误区的理论和社会根源以及由此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