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硕士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教育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提高体育硕士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对体育硕士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论题展开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采用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精神、提高导师创新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激发研究兴趣、开设研究型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方式等基本观点,旨在为体育硕士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体育硕士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教育观念;科学精神;研究型课程
  
  我国的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其自身培养人才的特点,它不同于注重体育专业基础教育的大学阶段的体育本科教育,体育硕士生更注重创新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不断加强在经济、科技、国防、教育和体育上的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我国的体育硕士生要融入世界,要缩短与发达国家体育硕士生的差距,如何对我国体育硕士生进行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全面和迅速提高我国体育硕士生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硕士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论题展开深入浅出地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硕士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一、重视运用“更新教育观念”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目前在我国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理论创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自主创新等几个方面。然而,体育硕士生教育的创新,其观念创新是先导,而确立与建立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与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相适应的、与现代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科技发展客观需要相适应的体育硕士生创新教育理念,是体育硕士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体育硕士生创新教育的实施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把为体育硕士生创设和营造的社会创新实践环境、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学科创新发展环境、自我创新研究环境与严格的体育硕士生教育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为体育硕士生的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重视运用“树立科学精神”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目前多数体育硕士生具有为国家的体育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思想,都想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也有少部分读硕者的动机不纯,致使他们都普遍缺乏一种体育科技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尤其是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和科研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缺乏一种为体育科技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求实”、“求索”、“求知”、“求新”的科学精神,而一名体育硕士生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毫无疑问,他是很难在平凡的体育科研岗位上去安心、精心和用心地开展研究工作,也就很难在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和有所成就。通常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探求客观世界的本质,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辨证性,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和辨证的方法,在未知的领域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事物。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必備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也是由科学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是由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这一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由此可见,没有科学精神也就没有创新和创造的动力源泉,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何谈具有创新激情和创造欲望,而一个没有创新激情和创造欲望的人又何谈具有科学新思维、新理念、新发明和新创造。众所周知,硕士论文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所以,我们在选拔和培养体育硕士生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考察和培养体育硕士生的科学精神,尤其是在考试和选拔体育硕士生时,更应在笔试和复试(面试和口试)中,对体育硕士考生进行科学精神的考查,了解考生的体育事业心、科研进取心和社会责任心,看他们是否具备成为一名未来体育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思想素养,也就是体育科学家的潜质,这是十分重要的。在考试和选拔体育硕士生中,我们更应该把对科学精神的考察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上来看待,这也是由体育硕士阶段专业研究、未来体育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这一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应该把那些勇于献身体育科学研究事业,甘于寂寞、甘于清贫,专心于探索未知体育事物的体育科学人才选拔出来加以培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重视运用“提高导师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作为体育硕士生导师,应积极地参加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和国际体育学术会议,广泛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带领体育硕士生在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开展前沿性与创新性的研究,也才能提高体育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相反,如果硕士生导师自己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进取心,尤其是主动开展创新性研究的意愿不强,那么,体育硕士生也自然会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问题还在于对体育硕士生的培养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体育硕士生导师的激励保障机制,如建立体育硕士生导师“能上能下的竞争遴选”上岗机制;建立体育硕士生导师“以质量指标代替数量指标”考核计算工作量机制。同时,应建立硕士生导师的课题与体育硕士生的培养相结合的机制,使体育硕士生的培养与导师的高水平研究课题相结合,从而,才能
  通过这些措施来尽快提高我国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重视运用“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目前我国的文理科体育硕士生最缺乏的更高深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的专门训练,尤其是科学的哲学方法的训练。由于受硕士论文的创新性特点和要求所决定,所以,对体育硕士生掌握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的要求也相当高,特别是运用科学的哲学方法认识深层次未知问题和未知事物,解释和分析问题或事物内在性质、特点、规律和逻辑关系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相当高,也就是运用这一方法来求证、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相当高。目前我国的体育硕士生对科研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普遍高于对科学的哲学方法的掌握程度,部分体育硕士生由于科学的哲学方法相关知识的局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硕士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怎样理解科学规范和体育硕士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目前我们对体育硕士生的硕士论文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一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体育硕士论文的标准是:第一,开展原创性的体育研究和前沿性的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以此,体现对新知识的新创造和创立新理论(新学说),尤其是要超越体育学科前沿。第二,比较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体育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主体;第三,对新知识具有理解、创造和运用的能力,具体地说,应该具有概括、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能力。第四,掌握了对高深体育研究应具备的应用方法。由此可见,我们在体育硕士生的教育中,应该让他们深入了解体育硕士论文的科学规范和要求,多加强对体育硕士生的科学规范意识和知识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和懂得“体育硕士论文需要创新,而创新更需要科学规范”的道理。
  
  五、重视运用“激发研究兴趣”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论文选题过程也是体育硕士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但是,如果不注重鼓励体育硕士生挑战体育学科前沿、冲击未知体育研究领域,那么,体育硕士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就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如果在选题过程中,导师仅仅做到鼓励体育硕士生去挑战体育学科前沿和冲击未知体育研究领域,这还远远达不到预定的目的,因为,对于硕士生并不感兴趣的体育研究选题,即使硕士生做了选择,但这种消极的思维状态带给硕士论文的研究是不利的,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消极心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激情的,而在没有创造激情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是很难迸发出智慧的创新思维火花,而没有智慧引领的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导师应该尊重体育硕士生的研究兴趣,对研究兴趣较高又切合实际条件的前沿性体育研究课题,应该积极鼓励硕士生自主做出选择。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有了对研究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转化为一种创造研究的内在动力,激发出一种创造力,所以,导师在体育硕士生教育中,应该通过为体育硕士生多介绍体育学术研究前沿成果、未知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去启发和诱导体育硕士生的创造思维,引起他们对探索未知和新知体育论题的浓厚兴趣。
  
  六、重视运用“开设研究型课程”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研究型课程的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硕士生的教学应该体现体育硕士阶段研究生的教学特点,而采用“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最佳选择,作为硕士生导师的更应该在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应该采用符合体育硕士生层次特点的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学术前沿讲座、学术沙龙等多种教学方式,让硕士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中,使创造思维得到训练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可要求碩士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能够了解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同时,在交流中多征求导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以此来检验理论假设的成立情况,而这种把学生变为研究者的教学方法对于硕士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也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体育硕士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七、重视运用“开展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体育硕士生的创新素质
  
  作为体育硕士生就应该把体育社会实践作为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的源泉,不断地深入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去,在服务于社会和体育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当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生下到运动队里时,他们可以在为运动员开展运动生理、运动生化有关知识的咨询中,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感受、训练体验、训练状态,尤其是身体训练前后的反应,还可以了解运动员心理的生理机能变化情况。进行身体和心理机能检测、运动机能评定等工作。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生还可以到有深厚体育文化积淀的民间和民俗体育文化之乡、体育文化历史遗址等地开展体育科学考察和调研活动。目前,我们仍有部分体育硕士生缺乏体育社会实践的能力,不善于走向社会,去主动地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体育社会实践,由于选题思路局限,所以给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常出现依赖导师选题或查阅文献资料后进行“闭门造车”选题的局面。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硕士生的人才培养方式来看,主要以导师指导、协助学生选题、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和解决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为主,还比较缺乏为硕士生拓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途径。由此可见,为了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硕士生的创新教育水平和保证体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我国设有硕士点的高校是否可以联合发起在我国建立体育硕士生长期固定的体育社会实践基地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批优秀的体育运动基地和全民健身先进社区,为我国的体育硕士生提供参与体育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和了解社会的场所,也为我国的体育硕士生开展以体育社会实践为主要特色的自主创新性研究和拓宽硕士论文选题渠道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郑南宁.用科学精神培养和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6
  [2]伍一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5
  [3]孙辉.体育博士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当代教育科学,2007(21):2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人格魅力、课堂话题的选择以及学生的进步体验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情感因素;外语教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了两个主要的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皮亚杰和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主要研究认知过程,在教育方面强调更多地关注课程教材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统一性问题,
期刊
摘 要:装饰图案设计不同于再现性的西画,而是通过形与色构成的韵律和气氛去感染和熏陶人的感情。写实和写意变形是可以互相交流沟通的,在装饰图案中“形”是客体存在的外部形式,“神”是内在的精神,装饰图案变形的根本是“意”,情感与想象是必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写实;写意;意象变形;装饰图案    一、写实变形装饰图案设计的情感基础  写实是基于写生的基础之上的。写生是图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感知对象的一种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公共课程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本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第一,切准大学语文的爱国主义主线,对大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传统道德、正确人生观教育。第二、切准大学语文的美学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熏陶和文学审美教育。第三、切准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的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爱国主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接受理论为依据,以萨瓦里翻译原则为切合点,对文学作品翻译是“必须译成与原文同时代的作品”还是“必须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时代适应性问题,从而为文学作品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翻译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接受理论;文学作品;时代适应性    引言    翻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它是原文作者、原文、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
期刊
摘 要: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都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多用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多用真诚和得体的非语言形式,就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文化修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教师    一、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1、多运用赞赏性语言  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期刊
一、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低效的成因    根据国内学者针对大学新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获知,有98%的学生认为中学阶段英语词汇的学习收获不大,有67%的学生认为中学阶段词汇是最难学的语言项目。基于此,笔者对本校两届高一新生(2007届和2008届,中考成绩在90分至118分之间)的英语学习情况也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调查表明,由于高中英语新教材在选材上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时代气息,开
期刊
摘 要:新农村建设把地方农业院校推上了历史舞台,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五重五轻”倾向,地方农业院校应采取“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操守教育;科学规划专业、课程设置,适应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体现地方特色,并与创新结合起来”等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地
期刊
摘 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期望以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社会体育学生在社会体育领域就业少;就业趋向仍然以体育教师为主;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社会需求    1998年,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加了社会体育专业,对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440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家庭、学校、社會及自身等方面分析与师范生焦虑感相关度较高的因素,同时参考衡量焦虑感强弱的两个指标,即主观幸福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师范生中的分布情况,以确定师范生焦虑感的诱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尤其强调了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感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焦虑感;师范生;原因;建议;教育学视角;分层随机抽样法    焦虑是当今社
期刊
摘 要:管理出战斗力。但管理的要素和方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精确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管理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管理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一、新形势下加强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军队院校时代发展的需要  由学历教育向岗位任职教育转变,已成为21世纪军校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战略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军队院校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