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顺其自然”(2)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几届全运会前后,负面新闻的曝光一届甚于一届:唯“金”(金牌、金钱)是图、假球黑哨、幕后交易、年龄虚假,退役名将参赛……全运会乱象迭出,已不是当年那个民众喜闻乐见,为之激动雀跃的体坛盛会。在本届赛会开幕前,对全运会的质疑达到高峰,这个国内体坛级别、水平和规模最高的综合型运动会,陷入赛事本身缺乏关注、负面新闻成为焦点的尴尬境地。
其他文献
在富饶的江西赣东北有这么一句话:湖因县而得名,县因湖而扬名。这个湖就是鄱阳湖,而这个县也就是鄱阳县。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畔,素有物华天宝,千湖之城的美誉。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活跃着一支开拓奋进、勇于攻坚的队伍,这支队伍便是鄱阳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这支队伍也是一个特别讲奉献,特别讲纪律的集体。  鄱阳县是江西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县。县域面积广,人口数量大,社会形势复杂。加之近年来得
期刊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人到中年,故乡却遥不可及,回家的思念只能在梦境中出现,那种情景让人总想用文字表达,那种思绪便化作一首首词作迸发。  当年近半百的陈与义静坐在青墩镇僧舍前的阁楼上,看一轮明月悄悄从树梢爬出,故乡洛阳的一草一木都生灵活现地展现在他脑海,半生的颠沛流离都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政和三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
期刊
廉思,一名中国学者,首次提出“蚁族”的概念,2007年以来持续追踪研究青年问题,并于2013年推出以“城市新移民的崛起”为主题的中国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这也是廉思首度以年度藍皮书形式发布自己的深度研究成果,并计划此后于每年5月份定期出版当年主题下的青年蓝皮书。  此书延续了廉思课题组以往对社会青年群体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蚁族和城市新白领是此书关注的三个青年群体,并将这三个
期刊
9月25日,身为“60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正式履新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自此,除了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之外,河南省又多了一位院士担任大学校长。  张改平,原任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1960年12月26日生于河南内黄。1989年,他以出国人员留学考试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选派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获英国哈特大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1994年于英国伦敦大学
期刊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援引美联社报道,跨领域的“麦克阿瑟天才奖”24日公布今年的24位得奖人名单,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作家、律师、统计学家和摄影家,其中43岁华裔安吉娜·李·达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因让人了解自律和毅力对学业成绩的重要性而获奖,该奖奖金625000元。  目前为宾州大学研究心理学家的达克沃斯,成长于新泽西州樱树丘市(Cherry Hill),她的双
期刊
对于全运会转型,我们不妨带着这样的心态:不用着急,也没法子着急。转型势必涉及利益调整,只能一步步进行。对于体育本身,不能丢掉的是对体育的美好情怀。本届全运会上,竞技体育中所展现的力与美,以及人类超越极限和人性光辉的一面,还是打动了许多人。这就是希望,只要你认为体育能产生审美效应,能激越情怀,我们就有理由去期待中国体育的未来。
期刊
全运会进入第三天,体育道德、体育尊严和体育精神天天受到挑战和亵渎。公平、公正、尊重、尊严,乃至不罢赛,不消极比赛,都是体育比赛的原则,也应该成为共识。即便有委屈,也应该赛后通过正常途径申诉。即便背负着锦标和奖金的重压,也应该保持成熟冷静的心态,一旦失衡,后果堪忧。
期刊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以下称中顾委)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因病于9月26日凌晨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8岁。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标志性人物,对于34年前掀开的改革开放新时代而言,于光远无疑是其中一个标志性人物。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于光远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经济学,由于涉猎甚广,也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915年出生的于光远,早在1942年就开始专业
期刊
全运会不只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全民参与的盛会。借助于体育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办赛理念,于无形中悄然渗入到人民的生活 里。因为他们,越来越多的人,从关注体育明星开始,一步步靠近体育,热心体育,成为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人生路上勇敢追逐梦想的人。
期刊
公交车上持刀杀人、小旅馆内相约自杀、大学生坠楼身亡……对于这些令人惶恐抑或深感遗憾的事件,似乎有两个关键词引人关注——年轻、厌世。  本该在追梦的季节却匆匆告别梦想,在盛开的花季却过早凋谢,不论伤人还是自杀,各方解读时常常将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因心理脆弱而产生的“厌世”情绪。然而,追本溯源,分析每一例个案,那些令人震惊的极端事件、匆匆而去的灰色身影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大环境?深藏着哪些令人心痛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