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会计文化传承和中国会计软实力的提升是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另辟蹊径,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提炼、总结和绘制了传统会计文化的基因图谱,认为中国传统会计文化主要由诚实文化、技巧文化、节俭文化、谦和文化、稳健文化、仁义文化等文化元素组成。同时分析了中国传统会计文化存在的竞争意识较弱、冒险精神不强、科学性探索不足、缺乏对规则的尊重等潜在的文化缺陷,以及应该采用的提升中国会计软实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文化; 传统基因; 继承; 软实力; 提升路径
  一、弁言
  与西方相比,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和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无疑是相对落后的。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会计学术界在国际会计论坛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在会计学科发展中没有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原创意义的学术成就,而且还反映在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思想既落后于国际发展趋势,亦滞后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要求。对于这种现状,从解释主义哲学的角度讲,可以将之归因于历史趋势的一种延续,并从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多个角度作出相应的分析。不同角度的原因解释,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政策主张。比如,喻梅(2009)认为,中国近代会计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工商业不发达;刘永泽、王觉(1994)认为,会计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落后的经济环境孕育不出发达的会计学;而余秉坚(1994)则把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及僵化的会计管理模式视为中国会计落后的重要原因。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我国会计界对于会计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大多是在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的,人们通常会把中国会计学科的落后和中国会计管理水平的低下归咎于中国商品经济的落后和现代工业经济出现的时间晚于英国等西方国家。从历史逻辑上看,这一思路及其结论是符合某些特定历史事实的。因为中国的现代工业确实落后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并由此导致了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的相对落后。但是,这一分析思路也存在着明显缺陷,无法在历史逻辑上实现自洽。因为中国的现代工业经济虽然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的商品经济、价值计量工具等这些与会计的产生有着直接联系的经济业态却曾经远远地领先于西方国家。比如,在中国的宋朝已经出现了纸币“交子”,白银完全货币化,同时宋朝的城市商品经济已经超过农村经济的比重,其重商主义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相似,而且文化繁荣,科技发达。正如韦尔斯所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①。可是,为什么在中国却没有孕育出复式簿记的记账技术和标志着现代会计学诞生的会计准则体系呢?而这两项会计学科的基本知识事实上和现代制造工业并没有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会计学科发展进程中一定还存在着经济因素之外的另一种力量,而且这一力量不仅影响着会计的发展进程,甚至可能左右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这一力量应该就是中国的文化。关于文化与会计发展之间的演进关系,美国会计学家普雷维茨(G.J.Previts)、斯科特、莫里诺(B.D.Merino)、利特尔顿、Hufstede(1980)和Gray(1988)等在其相关论著中都有所涉及。我国著名会计史学家,也是中国会计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之一郭道扬教授在其《会计史研究》(第三卷)中更是极富远见和精辟性地指出,“就复式簿记演进过程而言,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发展所经历的路线,也基本上是复式簿记传播与演进所经历的路线,在两者之间,前者对后者的促进、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表明,与其说会计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毋宁说是文化复兴与发展的后果更为贴切和准确。因为社会文化越是专门化,越是需要会计(William Baxter,1961)。而帕乔利的簿记著作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葛家澍,2012)。
  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与思想界却忽视了对文化与会计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也疏于对会计文化的凝练和总结,以至于对于文化以何种机理影响会计的发展,至今都缺乏深度的分析和系统性的学理总结。基于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历史逻辑分析和理论上的演绎与提炼。
  二、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基因图谱
  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边界上非常宽泛。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等都曾经基于自身的立场而对“文化”作出过不同的定义,并由此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如体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婚嫁文化、居住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事文化、武术文化等等。按照通常意义上对于“文化”的理解,所谓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②,具体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但是不包括“物质文化”。本文所讲的文化及其和会计相互之间的理论分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中国具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并延绵五千年至今,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并非都和会计有关。换而言之,会计文化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相对于国家文化而言的一种亚文化。在理论上,会计文化应该具有职业性、普遍性和时序稳定性的特点。所谓职业性是指会计文化是在会计职业中体现出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用于规范和引导会计行为,履行会计职业责任。也因此它和其他职业文化如教师文化所强调的“教化”思想有着显著的区别。所谓普遍性是指会计文化是由多数会计人员的行为特征、理念思想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也就是说,是众多会计人员有意或者无意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共性的文化性格和职业形象。比如,我们通常见到的会计师都善于思辨和精算,做事严谨等,都是会计人员代表性的职业形象。这些体现会计职业要求的文化特质在会计人员行为中经过不断的强化、重复,最后被固化和稳定下来,最终形成了会计职业的文化特征。至于会计队伍中少数人的“怪异举止”、“不合群”的行为,不可能成为会计职业的文化符号。所谓稳定性是指会计文化具有时序上的连续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会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通常不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更不会像流行歌曲、娱乐文化那样风靡一时,昙花一现。   如果按照上述对于会计文化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会计文化。因为中国一直到20世纪初期之前都没有独立的会计师职业,自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会计职业文化。但是,没有独立的会计文化并不意味着在文化层面上中国就没有与会计相联系的文化成分或者具有某些会计职业特征的文化基因。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广泛的以账房文化、管家文化、师爷文化、幕府文化、晋商文化、徽商文化、商号文化等为标识,而且与会计职业紧密相关的文化形态。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账房先生、管家、师爷、幕僚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会计形象的代表者③。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会计文化散见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植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在绘制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图谱时,不能单纯依靠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某些账册事实的稽考来完成。因为账册的形式和记述的内容,只是表明某些会计事实的物具,并不代表独立的会计文化观念和会计职业形象。而对于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凝练和总结,我们主张从《论语》、《孟子》、《荀子》等这些古典文献,《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这些文学作品,以及诸如“结绳记事”、“齐王听计”等历史典故中去搜寻、筛检出具有会计职业特质的文化碎片,然后由此来绘制出相对完整的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基因图谱。文化模式深刻地蕴含在一个社会的核心道德观念之中(约翰·R.霍尔,1993),而且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的传续主要是通过经典文献、文学作品而不是通过专业教育或者口头传授来完成的,因此传统的经典及文学作品中理应包含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比如,《三国演义》引申出的“关公文化”④、《水浒传》所反映的“反叛”精神就已经包含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和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与手段。
  按照上述分析思想,通过对有关文学作品、历史典籍的研读,我们从中检索出了如下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并且又具有会计职业特性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传承至今,并且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倾向。可以说,它们是中国传统会计文化基因图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构成因素。
  1.诚实文化。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在军事领域,推崇“诡道”,所谓“兵不厌诈”。而对于会计行业来说,“诚信”则是其职业之基、信念之本(葛家澍,2012)。朱■基曾经手书“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寄语会计人员。但是,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所谓的“诚”,其实并非指会计职业中的诚信,而更是君臣之间、亲朋之间的忠诚和诚实。换而言之,就是要对上级、雇主、朋友忠诚,不能背叛。这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最普遍的价值观。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里的“诚”显然不是针对经济领域而讲的。当然,如果将这种观念延伸到会计领域,也可以把它近似地理解为今天的“诚信”,不做假账。不过,这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因为在古代的中国,店铺、作坊的信息是不需要公开的,也没有现代的纳税制度,账簿信息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私人信息,所以,无所谓信息加工和信息披露中的真实性问题。现代会计的“诚信”职业理念,更大意义上还是资本市场发展和信息公开化制度下的一种产物。
  2.技巧文化。整个中国传统都非常重视技巧、技艺。普通民众阶层强调艺不压身,都希望掌握一些技艺。所谓“家有资产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成为从古到今中国人的普遍信条。这种意识和价值取向反映在会计行业中,就使得古代中国的店铺、商帮中都非常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比如,在晋商中,要求学徒要善珠算、精楷书。平时管理账务者,回答钱柜收进、支出银钱的数目要一清二楚。所谓“买卖常算,庄家常看”。中国古代民间这种对于技巧的崇拜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的职业观念。所以,在中国会计行业中,一直就存在着“铁算盘”的精神追求,而且即使是现在,各种诸如点钞比赛、心算比赛等技能性的竞赛也是非常普遍的。这应该是中国独有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可以说,中国的会计学科虽然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但是中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却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甚至可能还有所超越。
  3.节俭文化。“克勤于帮,克俭于家”。节俭是中国又一个影响深远而普遍的理财思想。有些人甚至是“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可以说,古代的中国把节俭持家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目前,这一习惯是否能够定义为优良的文化传统,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讲,可能大家会存有争议,但是从会计职业上讲,它促使会计人员更加重视成本控制,从而有利于从内涵上寻求利润增长的积极意义却是值得肯定的。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对中国会计职业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因为在中国,会计人员通常把成本控制列为自己职业的第一要义,而且中国会计职业界把成本控制的经验形象地总结为对“跑、冒、滴、漏”的控制。可谓在世界会计职业界都是非常经典而且又具有中国特色的。
  4.谦和文化。在经济世界中,利益冲突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对竞争对手的态度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以进攻性的姿态主张压制直至消灭对手,而中国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商道则是主张包容和融化对手,强调“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在这种思想的长期浸淫和影响下,中国会计职业中也具有明显的“和合”文化的色彩。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面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往往出于“和谐”、“不愿得罪人”等考虑而不敢拒绝,从而使得一些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日常生活中会计人员常常以平和甚至是拘谨的姿态出现,很少张扬和外露。
  5.稳健文化。稳健主义是国际会计界公认的会计职业信条之一。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会计职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从会计职业中生长出来的专业性的稳健主义思想。但是,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稳健却是中国文人社会的传统习惯和价值取向。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哲学上的中庸之道。如《周易·系辞下》称:“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意即办事要有始有终,凡事小心谨慎,才能不犯错误。所以,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普遍反对极端主义、冒险主义,而哪怕这种极端行为的背后可能蕴含着重要的创新与进步。当这种社会思想延伸到经济领域之后,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店铺理财、财务管理等也同样具有了非常明显的稳健主义色彩。其中尤为典型的就是“量入以为出”、“细水长流”的思想。这和现今国际会计准则中稳健主义原则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切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连锁餐饮、零售、CRO(医药研发外包)、软件外包以及电子商务成了投资界的宠儿。
厚德、博学、笃行、创新。2014年5月16日,由西南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承办的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地方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会在西南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地方工科院校分会会长、北京工业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杨松令教授主持,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强教授、《会计之友》杂志社笑雪总编及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内蒙古、云南、浙江、河南、山东和四川等地的10余所工科院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张强副书记介绍了
本文结合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并对维修的对策进行探讨。
受国家扩大内需和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的拉动,重庆市水泥价格自2008年8月开始一路走高,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2009年3月一度达到了420元/t,比2008年同期高出16.67%,但随着四川水泥企业恢
【摘 要】 借鉴国际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经验,我国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思路做出了选择,即所得税的税收导向和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相结合。文章从这两个导向出发,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两个导向的具体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以两个导向为标准,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所得税法  2013年1月1日起,我国的小企业开始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上的规范
目前国内外石材锯机加工设备发展现状及对比情况如下:意大利等石材加工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锯石机锯片多采用主轴两端支撑方式,锯片支撑刚性好,加工精度高。与单片锯石机相比,组合
随着当今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模具在产品制造加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模具设计能力也成为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橡胶模具作为其重要一员不容忽视.
为推动中国法务【司法】会计理论与实践创新,活跃法务(司法)会计学术氛围,提升法务I司法)会计研究和实务水平,促进法务(司法)会计事业快速发展,由中国法务(司法)会计研究会筹委会与湖南
美国TurnerDesigns公司推出新款潜水传感器。该传感器可装载在耐腐蚀性、高耐久性、聚甲醛塑料外壳中,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该潜水传感器为包含6个传感器的C6P潜水传感器,标
【正】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但根据仲量联行亚洲商业地产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80%接受调查的企业表示,与其他地区相比,企业更加关注亚洲地区。虽然44%的受访者表示,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