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为选题,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数学课堂倾听与对话的有效建议,以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具体表现为: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在认知上不能产生从不懂到懂,知识逐渐积累的心理过程;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激发学习兴趣,也没有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教师单纯地通过课本进行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减轻心理压力。
  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生活中的实物,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进而发现、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生本对话,阅读教材,感受新知,结合经验,建构新知
  除了完成教学前期的师本对话,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生本对话,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联系生活实际全方位、个性化、立体化地解读教材。强烈好奇心会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思考,从而形成新知。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以已有的知识、經验为基础,通过新知与旧知的有效整合,在头脑中建立特有的知识框架,为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书本,并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积累提出相关的问题。在第二天上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并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再次阅读书本,以解决下列问题:第一,此前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第二,这些平面图形各有哪些性质?第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可以互相转化吗?如果可以,该怎样转化?
  此时,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思考,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通过一步步地猜想与验证,最终得到三角形面积的结论。由此可见,把课堂留给学生,教师只需要在旁适时地加以引导,最后再深层次地加工、整合、记忆与延伸这些知识,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反思性学习促生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学习很认真,人也聪明,可是成绩就是上不去。通过访谈和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具有相同点,就是缺少自我反思。还有些学生能听懂课堂上教师讲的数学例题,可是课后作业稍加变化,就不会解答了。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出示题目:“一个三角形,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求它的面积。”
  学生1回答:“5×2÷2=5(平方厘米)。”
  教师问:“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学生1回答:“我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
  教师问:“其他学生还有补充吗?”
  学生齐声回答:“没有。”
  由上可知,学生对自己解题方法正确与否的判断,往往按部就班地套用了以前的经验。可见,学生的思考欲望不强。
  这时,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但在做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教师问:“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求它的高是多少?”
  学生1回答:“5÷5=1(厘米)。”
  学生1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能触类旁通。
  学生2回答:“5×2÷5=2(厘米)。”
  学生1回答:“教师,我的答案与他的不一样,谁对谁错?”
  教师反问:“你想过你的算法与他的区别吗?”
  学生1回答:“没有。”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普遍现象,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意识,不能自主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分析、判断、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上述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即学生缺乏自省意识,也没有自省习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由此可见,自省对学生真正领悟数学知识十分必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尽量综合学生各方面的条件和特点,拟定好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师应建立一个健全良好的评价机制,达到建构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提升学生知识内化的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意识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积累及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江西省教育厅赣州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垃圾分类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乱扔垃圾不可取》一课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安全小故事是本课的切入点。板块二安全小课堂,列出垃圾分类的益处,指明知识点。板块三的安全小提醒,旨在提醒孩子们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思维与解题方法,并在问题的解决中灵活运用,提升学科素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落实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实际,从不同的方面具体阐述了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基础——扎根教材,构建体系  教材不仅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其包含了很多重要的
摘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竖式,对于竖式的写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都充滿了疑问,计算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算理,掌握写法,感受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笔算 运算模型  笔者参加了象山县第八届学科骨干教师评比,在课堂教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内容,符合新时期语文课程价值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采用有效的培养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运用能力  一、注重语言积累,夯实语言文字运用基础  语言积累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本前提,所以在小学语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助力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如
要想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打破固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改变传统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理解人生,积累资料,巧妙构思,为锻炼学生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一、引导观察,学会倾听,善于积累  积累作文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为丰富写作内容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也与实际生活有着较大关联。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信息情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启数学学习的大门。教学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学生 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将新知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高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及教学主体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应地改革,但是校园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教学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安全事故的类型,探究了这些安全事故和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这些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 安全事故 预防  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也引发了一
小学语文是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的综合学科,而诵读经典是展现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经典作品中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正处于培养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鼓励他们在这一阶段诵读经典,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因此,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典诵读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经典一般是指具有权威性、典范性且经过长时间验证的
通过教学实践可见,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常常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一些喜欢运动的学生,只要让他们外出活动,教学什么内容都行;愁的是那部分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受不了体育课堂的枯燥和无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陈旧和落后,部分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也不能在体育课堂上感受到乐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体育课堂教学,让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