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的故乡情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这个熟悉而亲切的字眼,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回归故乡,是多少身处异乡的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然而,对于出生入死、转战南北、过着戎马倥偬军旅生活的军人来说,返乡则更有一番别样的情意。
  开国上将杨得志,1911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乡(今属株洲县),因生活所迫,14岁就到湘赣交界的安源煤矿挖煤,半年后又回到境况依旧贫寒的老家。回家不久,杨得志为了谋生第二次又跨出家门,远走衡阳,挖山筑路。1926年11月,年仅15岁的杨得志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料这一走竟成了他与家人的诀别。1930年秋,杨得志所在部队经过他的家乡——湖南醴陵县南阳桥乡三望冲村,他原以为这是看望家人的机会,但因担任红四军一师通讯警卫排排长的任务在身,没能请假回家去见亲人,也没有遇到能替他捎口信回家的熟人。新中国成立后,家乡的地方干部时常派人向他汇报家乡的建设情况,并热情地邀请他回家乡看看,那绵长而浓厚的思乡之情一次次牵动着将军的心……
  
  
  首次回乡祭先辈叙乡情
  
  1950年1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和陕西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偕夫人申戈军及女儿华荣、柏华从西安回到了湖南老家。
  听说这位身经百战的兵团司令要回家乡,方圆数十里的父老乡亲闻讯而至,乡亲们特意派了四人轿前来迎接。
  杨得志见了哈哈笑道:“我是乡里人,过去我帮人抬过轿。现在我不作这个孽,把别人的肩膀当路。”他与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边走一边拉家常来到了三望冲村。
  杨得志回到家里后,得知父亲、大姐、二姐和弟弟都不在人世,叔叔也在当年讨饭时给地主家的恶狗活活咬死,杨得志感到异常悲痛。他顾不得沿途的车马劳顿,第二天一大早就登上祖坟山去拜谒祖辈、父辈坟墓。他在父母的坟前肃立许久,早年与父母相处的苦难情景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母亲陈氏,勤劳、善良,待人宽容,先后为杨家生育14个孩子,这些孩子多在饥寒贫病交加中夭折。母亲于1921年因难产早逝。
  父亲和叔父都是乡村的穷铁匠。一年四季挑着风箱、火炉、铁砧,走村串户,靠打铁挣点钱勉强维持养家糊口。
  杨得志从小跟父亲学打铁。白天他随父亲到各家各户打镰刀、锄头等农具,夜间铺点稻草,露宿在人家的屋檐下、门洞旁或大树下、古庙里。天长日久,父亲得了风湿病,无钱请医购药,疼痛难忍时,用大锤猛砸地,砸得地上一个又一个的深坑,额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由于生活所迫,年少的杨得志便与哥哥杨海堂去安源煤矿挖煤,因挖煤也挣不到钱,半年后兄弟俩又无奈地回到了家里。后来海堂哥随大人们一同去衡阳修路。不久,捎信回家叫杨得志也去修路,父亲先是不放心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工,沉闷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同意他去。
  临行时,父亲非要送他一程不可。父亲替他背着行李,两人默默地朝前走着,他望着父亲那清瘦的面孔,那已弯曲了的腰背,心里十分凄凉。父亲这么大年纪了,带着几个不懂事的弟妹,日子是多么难熬呀!他劝慰父亲:“爹,你等着吧,日子好过一点,我马上就回来。挣了钱也会及时带给你的……”“孩子,”父亲满噙泪水望着他说:“我担心你年纪太小,在外面遭人欺负,你那火暴性子我晓得……”
  到了一个岔路口,父亲在一棵老榆树下站着,成串成串的泪珠从被炉火烤成酱色的脸颊上滚落。他把行李递给杨得志,又帮他扣好衣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嘱咐说:“孩子,你要做个有志气的人!记着爹,有空就回来!”想不到,他这次与父亲分手竟成永诀……
  
  杨得志此次回乡正值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在家乡与父老乡亲度过了一个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他还给当地干部群众作了一场报告,忆过去战斗岁月,广大穷苦老百姓跟随共产党打天下闹翻身;谈现在翻身得解放,广大干部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建设新中国。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赢得阵阵掌声。
  数日后,杨得志踏上回程,带着圆梦的满足,带着依依乡情,同时还带着50多名经他挑选的可以入伍的青年农民回到部队。
  
  再次回乡察民情恤民生
  
  1957年秋,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带着一名警卫员又一次回到了家乡。
  这次回乡,杨得志察觉到某些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低,工作方法粗暴。特别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耕作技术方面,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搞了不少强迫命令,群众意见比较大。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坐下来做做工作。他主动向合作社支部书记刘细丰和社长颜全交提出,要和合作社的全体党员见见面、谈谈心。他俩很快将全社36名党员喊了拢来。
  杨得志和颜悦色地和大家拉家常,不时叫警卫员给大家上烟沏茶。大家左一声“志公”,右一声“志公”,无拘无束地讲出了心里话。当他听到有的党员干部作风粗鲁,动辄训人打人、罚跪群众后,便语重心长地说:“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我当班长,上级规定我们连每人每天要砍7000斤柴。第一天下来每个战士只砍了2800斤,连里的排长便殴打士兵,结果柴越砍越少。这事被毛主席知道了,立即下令‘废除肉刑’。现在你们还要打人,那怎么行呢?”
  接着,他又说:“还有人提出‘家中无闲人坐,路上无闲人走’的口号。我不晓得你们凭什么说人家是闲人。如果一个妇女要生崽了,他的男人急急忙忙去请接生婆,而他的胸前又没挂上‘我是去请接生婆’的牌子,你们就会强迫他去挑塘泥,这下不就苦了他家生崽的婆娘罗!”杨将军的生动比喻,使大家既开心笑了,又后悔办错事而羞愧难言。在谈到个别农民不愿入社时,他叮嘱说:“要做好工作,人的脑袋好比机器,哪个部件出了毛病就要修理。入合作社也是一样。你们搞蛮的,把机器搞坏了,修理就更麻烦了。正确的方法是:你们在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要想办法认真把合作社办好。合作社办好了,人家自然就愿意来嘛!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关心群众,注意工作方法。”
  杨将军入情入理的教育疏导,赢得到会共产党员们热烈的掌声。
  
  支援家乡建设动真情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杨得志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后,工作更加繁忙,抽不出时间回家乡探望,但是他总在心里惦记着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希望经常有家乡的人来他那里走走。不论是求援、走访,还是探亲、看望,他都高兴接见,热情款待。
  1975年春插前夕,原株洲县渌口区委书记易迪生和三望冲大队支部书记王选华等4人,前往武汉军区看望杨司令。
  杨得志知道家乡人要来,就早在门外迎候。他一边把家乡的客人迎进屋里,一边说:“到我这里来,至少得住半个月时间嘛!”
  平常家里来客来访,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这回客人落座后,杨得志却对警卫人员说:“他们是我家乡来的父母官,今天下午例外,不受时间限制。”
  “我哩家里扮禾还是刈夹子吗?”杨司令一句家乡土话开场白,惹得坐在他身边的秘书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来。
  “咯有么子好笑的呀,我哩家里扮禾就是刈夹子嘛。”他又重复一遍。
  几句地道的家乡土话,把紧张、拘谨的气氛驱散了许多。接着,他关心地询问起家乡的建设情况。从生产、生活问到修路、绿化;从农业问到工业和其他副业;从社员的工分问到口粮和纯收入以及农村教育、卫生等情况。
  为了表示家乡人民对将军的一片心愿,易迪生和王选华他们来时特意带了家乡的土特产——一条腊狗和几块腊肉给杨司令。杨得志感到家乡父老乡亲的盛情难却,便吩咐说:“我们家里留一腿狗肉、一块腊肉,其余三腿狗肉和腊肉分给司令部其他同志,大家有福同享嘛!”
  这一天,杨司令把子女们都喊到家里和家乡的客人共进晚餐。席间,他对生长在外地,没有回过家乡的孩子们说:“他们几位是我家乡的亲人。湖南株洲县南阳桥乡,是你们家乡。你们参加工作,填履历表上的籍贯就是填那个地方。”
  易迪生对杨司令说:“家里很快就要春插了,我们想明日就回去。”杨司令心里明白,留客不在农忙时,便笑着说:“你们迟不来,早不来,选了我留不得客的日子来。这样吧,明天我陪你们看看武汉的名胜风景再走。”
  以后,杨司令得知家乡运输机械困难,就想方设法,为家乡买了一台货车和几台拖拉机,算是为家乡的建设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1986年10月17日,在中央军委办公室里,杨得志接见了两位来自湖南株洲地区的党史工作者。亲切交谈后,他戴上老花眼镜认真细致地审阅《杨海堂烈士传》。
  杨得志深情地回忆起参加革命的一幕:杨海堂既是杨得志的兄长,又是他参加革命的引路人。
  那是1926年夏天,杨得志接到海堂哥从衡阳的来信,他按信上所说,赶到衡阳去修公路,赚到的钱除开支生活费外,还可以寄点钱给父亲。1927年年底,突然传来了共产党的起义部队到达广东韶关的消息。正巧,杨得志他们的工地也迁到离韶关不远的郴州,附近的农民纷纷起来打土豪,声势越来越大,不少土豪劣绅逃之夭夭,筑路工地的老板和工头也溜之大吉。海堂哥和工友们商量一番之后,于次年1月集结了23名筑路工带上杨得志,前往韩家村投靠了驻在该村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海堂哥被分配在师部特务连,杨得志则分在师部当通讯员。
  杨得志噙着眼泪审完稿后,对家乡的党史工作者语重心长地说:“不要突出写个人,要以毛泽东思想为红线,多写集体的作用。我写的回忆录《横戈马上》,就是尽量写党的领导,突出集体的智慧。”随后,他应家乡党史工作者的要求,又欣然题写了“继承先烈遗志,再展四化宏图”和“实事求是,以史鉴今”的题词,以勉励家乡的史志编研工作者,秉笔记载英烈事迹,弘扬英烈革命精神。
  杨得志挂念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他详细地询问了家乡的经济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家乡人兴味盎然地介绍了这几年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老将军欣慰地笑了。
  责编/文波
其他文献
一位36岁男性军人,因咳嗽、胸痛15年且久治未愈而就诊。患者曾于1969—1972年参加国防工程,从事坑道掘进,1971年开始咳嗽、胸痛,先后在三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近几年,在我省部分地区的温室、大棚黄瓜上发生了严重的蔓枯病,产量和品质都大受影响。 1 症状 黄瓜蔓枯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和蔓,有时叶柄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上多从叶缘
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繁荣和安全的主导因素,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政治博弈的重要内容,新能源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各国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大了促
会议
本文首先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了多层面的低碳发展试点,如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低碳县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为全面实现低碳转型、建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红细胞精氨酸酶作为铅接触指标的价值较高,可以反映接触铅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尚未见到低铅作业者红细胞精氨酸酶活性变化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某印刷厂接
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的目标,分析了"双控"的重要意义,选择确定了浙江省"双控"工作的节能目标、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并为实现双
他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还曾多年担任《新天地》杂志的前身——《老人天地》的编委。2008年8月24日,他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  魏巍老人走了,让我们走进他鲜为人知的家庭,走进他和妻子携手相伴的62年岁月……     硝烟中萌生的爱之花     魏巍原名魏鸿杰,1920年3月6日,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期,魏巍在郑州东大街关岳庙
本文回顾分析了2012年国内炼焦煤市场运行情况,进而针对国内目前钢材市场的供大于求及价格的低位盘整状况,预计2013年一季度国内炼焦煤价格大幅上调的趋势很难再现。
将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与dl-15-甲基-前列腺素F_(2a)(15-m-PGF2_(2a))联合使用抗早孕34例,其中8例用Tam前、后用放射免疫法作血清激素测定。在另一组18例早
三硝基甲苯(TNT)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但其对人体有无诱变性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就82例TNT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