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的爱与人生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还曾多年担任《新天地》杂志的前身——《老人天地》的编委。2008年8月24日,他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
  魏巍老人走了,让我们走进他鲜为人知的家庭,走进他和妻子携手相伴的62年岁月……
  
  硝烟中萌生的爱之花
  
  魏巍原名魏鸿杰,1920年3月6日,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期,魏巍在郑州东大街关岳庙小学就读,受年轻女教师蔡芸芝的熏陶和影响,他爱上了文学。
  中学时代,魏巍便主编过《芦笛》、《铁笛》周刊。后来他依靠勤工俭学又读了几年师范。此时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但魏巍是个热血青年,不想被旧思想观念束缚,为了逃避婚姻他离家出走了。时值1937年抗战爆发,17岁的魏巍满怀报国壮志,怀揣几本书和刚创作的长诗《黄河行》偷偷爬上一列货车,辗转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不料没被收留。他接着又扒货车返潼关,渡黄河到山西临汾,终于在马牧村找到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干校,干校录取了他。
  此后,魏鸿杰将笔名“魏巍”用作正名。1938年初,一一五师干校并入延安抗大。1938年4月,魏巍在延安入党。从延安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老一团一营任教育干事,后调一分区政治部任通讯干事。
  1944年春节期间,魏巍和战友一同访问“冀中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大娘。跨进大门见织布机旁坐着一位年轻姑娘,正神情专注地织土布。见有客人来,姑娘放下手中的梭子笑着起身,让座倒水,然后跑到外面,将正发动群众做军鞋的李大娘找了回来。魏巍后来知道,姑娘叫刘秋华,是李杏阁的堂孙女。她1925年生于一贫苦农家,是家中的长女。17岁那年,父亲在鬼子“扫荡”中惨遭杀害,弟妹幼小,母亲体弱,淳朴勤劳的刘秋华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担任村妇女自卫队指导员。
  不久,部队驻地转移,魏巍恰巧被安排住进了刘秋华家。年轻的心总是敏感的,渐渐地,两人都有一种说不清的亲近感,但谁都没有讲明,毕竟是子弟兵与老百姓的关系。魏巍整天跟随部队搞战地报道,刘秋华则忙着站岗放哨做军鞋,接触的机会不多。 再后来,魏巍随部队开赴新的战场,刘秋华也带着弟弟参军,她被分配到《前线报》社做收发工作,人虽不经常见面,但在战争硝烟中萌生的爱情之花已愈开愈艳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此时魏巍接到命令,火速到冀中军区第七分区任宣传科科长,刘秋华的家乡就在第七分区的驻地,恰好她也要回一次家,于是,两人结伴同行。月色如水,他们边走边聊,整整走了一夜。“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最美好的一夜,直到那个夜晚,我们才彼此捅破了这层纸。” 魏巍多年以后这样回忆。
  1946年3月19日,在平绥线上一个叫下花园的小车站,魏巍与刘秋华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没有鲜花美酒,但有战友们真挚的祝福。那时魏巍26岁,刘秋华21岁。
  
  为“最可爱的人”而感动
  
  婚后,同那个时代的许多革命伴侣一样,夫妻俩虽然都在一个军区但聚少离多。1947年春节后,刘秋华生下了大女儿魏欣,而此时的魏巍正随部队攻打石家庄,连个电话都打不通。直到3个月后石家庄战役彻底结束,魏巍才在部队休整期间抽空赶回家看望妻女。
  魏巍的心在战场上,一篇篇诗作在战火中飞扬,鼓舞着战士们奋勇拼杀。刘秋华不但要行军打仗,还要带孩子,也是居无定所。只有打完了一次仗,夫妇二人才能小聚一次。
  1949年夏,组织上安排魏巍担任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骑兵团的政委。由于刘秋华身怀六甲,魏巍把她留在陕西咸阳,自己投入到了改造旧军队的工作中。身在咸阳的刘秋华生下二女儿魏平,身边没人照顾,硬是喝了一个月的稀粥。
  新中国成立后,夫妇俩先后进入北京,并在部队驻地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家。同为老革命,刘秋华完全有条件走上领导岗位,但身为魏巍的妻子,她还是为丈夫的事业作出了牺牲——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贤内助。
  1950年5月,魏巍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1年2月,魏巍奉命赴朝鲜调查美军战俘营的情况,调查结束后,他要求留下来进行3个月的战地采访。魏巍来到志愿军前线部队,耳闻目睹了许多撼人心魄的英雄故事。正是这次深入采访,使他进一步了解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与伟大,也正是这次深入采访,使他回国后写出了那篇不朽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破例用头版头条,大字标题发表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报纸送进中南海,朱德总司令连声称赞“写得好”,毛泽东主席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
  刘秋华虽是作家的妻子,但同普通读者一样,发表后才见到这篇文章。当她满怀深情一字不落地从头到尾读完,已是泪流满面。别人读这篇文章落泪,多半是为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感动,而刘秋华读这篇文章,在被“最可爱的人”感动的同时,也为丈夫感动和骄傲……
  当晚,刘秋华特意买了一瓶酒,做了几盘可口的菜,执意要敬丈夫一杯。魏巍笑着说:“要敬,也该敬我们的那些战士啊!”刘秋华说:“战士们该敬,你也该敬,因为你也是一名战士,也是一位最可爱的人!”
  
  可爱的妻儿可爱的家
  
  面对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魏巍无比感激。多年来,魏巍不知道菜市场在哪儿,不知道家里的钱放在哪儿,甚至不知道孩子上几年级。这些家庭生活中的琐事,都由妻子操劳着,魏巍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和创作上。
  魏巍曾发表过一首诗《塞外晚歌》,是专门写给刘秋华的。诗里洋溢着一腔柔情:“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魏巍充满深情地说,当年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现在,妻子就是家中最可爱的人。
  魏巍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孩子们眼里,魏巍是个好爸爸,儿女们跟这个在外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大作家成了亲密的朋友。魏巍每每有新作问世,他们都要振振有词地点评一番,提出意见和父亲商榷,搞得魏巍总因为太讲民主而后悔不迭,因为在家里他怎么也找不到在外面那种风光的感觉。
  儿女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虽然不在二老膝前,但儿女们每逢节假日必回家团聚。两位老人说,儿女们虽然都有自己的事业,但即使他们飞到天涯海角,有父母在,那里还是他们最可爱的家。
  大多时间,魏巍与妻子相依为伴,相扶相搀,品味着悠然清闲的幸福生活。夫妇俩还亲自动手,在自家小院空地上种萝卜、栽大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悠悠南风里,看看豆荚摇铃、丝瓜爬藤,都让魏巍生出许多回忆和感慨。
  2007年11月,魏巍被确诊为肝癌,手术后一直住在医院里。2008年8月24日晚7时,这位可爱的老人走完了他88岁的人生之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女儿魏平悲伤地说:“父亲离世时全家人都在他身边,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从他平静的表情里可以感觉到那一刻他很从容、坦然。”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一、季节:只要能剥皮的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2—4月进行驳枝发根快,出苗时间短,但影响母枝的结果:季节驳枝,是指在收果后至降温前的这段时间(8—11月)进
扶贫贷款“嫌贫爱富”,这是记者在川、陕10多个市、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抱怨。 自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发布后,扶贫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由“八七”扶贫攻坚时期主要强调
甜椒茄子苗期猝倒病药剂防治尚春明苏慧兰郝俊星吕佩珂茄果类蔬菜苗期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引起的一种在育苗阶段常易发生且为害十分严重的病害。在生产上,除应加强苗床管理,避
本文在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指出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我国的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的目标,要着眼于世界和中国能源变革的大格局
一位36岁男性军人,因咳嗽、胸痛15年且久治未愈而就诊。患者曾于1969—1972年参加国防工程,从事坑道掘进,1971年开始咳嗽、胸痛,先后在三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近几年,在我省部分地区的温室、大棚黄瓜上发生了严重的蔓枯病,产量和品质都大受影响。 1 症状 黄瓜蔓枯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和蔓,有时叶柄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上多从叶缘
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繁荣和安全的主导因素,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政治博弈的重要内容,新能源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各国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大了促
会议
本文首先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了多层面的低碳发展试点,如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低碳县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为全面实现低碳转型、建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红细胞精氨酸酶作为铅接触指标的价值较高,可以反映接触铅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尚未见到低铅作业者红细胞精氨酸酶活性变化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某印刷厂接
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的目标,分析了"双控"的重要意义,选择确定了浙江省"双控"工作的节能目标、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并为实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