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跨文化改编与对外传播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春晚》登陆央视荧屏;次年2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重新剪辑的50分钟时长的《春晚》国际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其所覆盖的26个亚洲国家播出①,成功实现了这一国产纪录片的对外播出,也开启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讲述中国”的步伐。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上,纪录片《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力压2013度众多行销海外的优秀纪录片,荣膺“最佳中国题材奖”。究竟这样一部具有鲜明文化特征和烙印的国产纪录片被西方主流电视机构重新剪辑之后,在影视文本层面进行了怎样的重新编码?在重新编码之后,对于《春晚》所呈现出的本初的意义有着怎样的保存与流失?以《春晚》为借鉴,我国的国产纪录片经过瞄准海外地重新改编与对外发行之后,又究竟能否让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元素得以积极保留?我们今后又将如何更好地实现纪录片的跨文化改编与对外传播?这是值得纪录片研究者和跨文化传播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一、《春晚》主旨:歌颂主创,记录时代,维系情感
  其一,《春晚》着力歌颂了主创人员对电视艺术文化的执着追求。作品通篇以纪录为手段,呈现了几代中国人在不懈追求电视艺术精品道路上的执着与坚韧②,在整个纪录片的叙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叙事主干——以2012龙年春晚为切入点,真实、细致、全面地呈现出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一台电视文艺盛宴的筹备过程,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出了春晚主创团队的工作状态以及整场晚会的形成过程。纪录片全面地展现了2012年春晚从筹备之初到顺利直播结束的完整过程,真实地再现了晚会主创团队创作与斟酌晚会每一环节的诸多细节,并通过大量的人物访谈,将不同时期的春晚创作者们对于不同时代文化的理解、对于我国电视艺术的执着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整部纪录片对于个案的选择也非常考究,从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家杨丽萍、宋祖英,到为晚会不辞辛苦反复彩排的《龙凤呈祥》团队、《年夜饭》团队,从最终没有能够登上春晚但为了梦想付出过努力和汗水的小品演员杨建伟,到带着儿时艺术梦想圆梦春晚的艺术家李玉刚,都凝聚着每一个人对这台电视文化艺术盛宴孜孜以求的态度和精神。
  其二,纪录片呈现了春晚对时代变迁的准确传达。该片将春晚寓意成了一部记录时代影像的珍贵相册,浓缩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凝聚着一个国家30年的发展和变化。“那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激情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变化开始出现在人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对美好生活和高尚文化的向往,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强烈需求”,通过解说词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一种节目形式是如何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应运而生的,清楚地表明了春晚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着鲜明的特征,而在纪录片中,春晚恰恰被寓意成了一个载体、一个记录者,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和更迭。另一个层面,春晚对时代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被纪录片真实地再现了出来。春晚所传达出的精神与思潮往往能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地发展,引领中国文化不断地繁荣,也引领时代精神不断地与时俱进,“时代在影响着春晚,春晚也在引领着时代”。
  其三,纪录片的情感落点选择在了春晚作为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作用。“相约三十年,春晚装点过的那一个个除夕之夜,笑声、歌声、掌声、泪水,构筑成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感动;体味三十年,春晚是幸福团圆的期盼,是游子归家的温暖,是四海同心的夙愿,是家国和兴的祝福;回望三十年,春晚凝聚起海内外华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流逝的是时间,留下的却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幸福记忆。”整部纪录片的结尾用简明扼要却又饱含情感的语言将情感释放升华到最高处。
  二、国际版改编:简化叙事模式,增加戏剧效果




  《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呈现出了与原版截然不同的风貌和特征。在影片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剖出了几个连续的问题:“每年的春晚有着怎样的幕后故事?表演者是怎样脱颖而出的?什么秘诀让这台晚会经久不衰?要如何留住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③”随即又使用了一个对于春晚的总体评价开启了整部纪录片:“对中央电视台来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对于表演者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事关个人事业的成败。④”简单明确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和概念界定,清楚地道出了这一国际版纪录片所要着力讲述和呈现的主要内容,而整部影片也始终服务于开头的这一组简明扼要的信息,逻辑清晰,叙事简单。
  国际版较之原版的第一大改动,是重新刻画了晚会主创人员与春晚之间的关系——为春晚增加了一层“双刃剑”的外衣,把春晚与主创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更加微妙、更加复杂。片中从开头开始便几次出现这样一类短语:“make or break careers”(成就或毁灭事业)、“double-edged sword”(双刃剑)等等,直接将春晚夸张成了艺术家的“双刃剑”。这其中最典型、最直接的体现是李玉刚这一案例:在呈现李玉刚的排练状态的时候,旁白使用了这样几组句子:“他的表演必须精益求精;他已经声名远播;出现任何差错,都意味着自毁前程⑤”把春晚这台晚会暗喻成了一把艺术家的“双刃剑”——成功则大红大紫,失误则一败涂地,力图用这样一种虚夸性的叙事编码把春晚描述成一台“不容有失”的晚会。在这台全国关注的晚会上,成功,则会成就中国艺术家的艺术事业;失败,则有可能使他们一无所有。换句话说,国际版没有将重点放在对于主创人员艺术素养和态度的赞颂上,而是把同样的情节嫁接给了春晚“不容有失”、“庄严神圣”的性质上,让春晚这台晚会的立体感和吸引力陡然提升,也为整部纪录片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性的效果。   其次,国际版极大程度上消弭了原片极具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叙事方式,选择了一种更为紧凑、更为线性化的叙事方式:沿着2012年龙年春晚的筹备过程,展现出春晚这样一台超级晚会的形成过程。为了突出这台晚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整部影片着重展现了李玉刚、杨丽萍等主要参演对象的节目排练与准备过程,保留了导演团队对于晚会整体效果的严格要求与把控,并展现出了所有主创对节目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和职业精神。与此同时,国际版纪录片还广泛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视听语言手法,将导演哈文、塔沟武校团队、胡启志、李玉刚、杨丽萍等重点叙事案例交错剪接,整体上将晚会从筹备伊始到顺利播出的完整过程予以顺叙性展现,具有较强的真实感。这种改编极大地简化了叙事模式,并规避了许多插叙、倒叙的方式,使得全片整体更为流畅与直观;同时,在剔除了社会性、历史性较强的片段之后,全片变得更易于国际受众理解。
  第三,在国际版《春晚》中,情感的释放点选择在了归家的团圆和家国的凝聚上,并着力渲染了这台晚会在所有华人心目中的感召力和内在凝聚力。从这一层面上讲,纪录片整体情感的落脚点与国内版较为一致,基本做到了对原版的保留与还原。一方面,作为一种普世性情感,“回家与团圆”被直接予以保留。整部纪录片的第一个片段讲述的正是歌手李玉刚提前回家过年的情节,从这一情节开始,国际版《春晚》开始着重把“春晚”和“回家团圆”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创作型歌手徐子崴与他的作品《好久没回家》的创作背景在国际版的纪录片中被最大限度地得到保留;与此类似,演员胡启志通过春晚的表演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并且得以享受到一家人团圆时刻的情节也同样被保留并呈现出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家国情怀和根的意识是一种更具中国文化特色与烙印的特质性元素,因此纪录片没有予以过分的渲染和刻画,而是在影片的最后予以客观性的保留。在整部《春晚》国际版的最后,解说直截了当地将春晚比拟成了重要的“纽带”(ties),并称春晚能够“维系起每一个家庭和整个国家,维系起演员和所有的观众,也维系起海内外的全体华人”。在影片的情感层面,国际版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与还原,既包括具有文化交集的、普世性的“回家”的情结,也包括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烙印的“家国情怀”与“寻根意识”——这样的改编使得整部纪录片在更适宜国际受众接受与解读的前提下,积极地保留住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烙印。
  三、中国文化内核实现海外传播
  考虑到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有限的了解和对于“春节晚会”这样一个“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的浓厚兴趣,为了更好地实现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传递普世价值,国际化的影像表达被普遍运用于国际版纪录片之中。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国际版在叙事上对于2012年龙年春晚的筹备过程给予充分着重,而对于春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弱化处理。对于异文化群体受众而言,“春节”和“春晚”并不能唤起文化层次的深层认知,三十年的春晚历程也并不具有感召力和情感共鸣性。所以,整部纪录片剔除了原版《春晚》错综复杂的时间和历史的特殊叙事方式,采用一种更为透明化、简单化的表达,将原本错综复杂的叙事重点转换成了对于单独一台晚会的筹备全过程的呈现,清晰明了,简单易懂。这样的改编是一种对于文化通约原则的积极践行,使得影片能够在更广的国际范围特别是非华语区进行良好的国际传播。
  不过,尽管纪录片采取了更为国际化的改编,使之更易于自身的国际传播,但与此同时仍然积极而巧妙地在文本层面保留住了中华文化内核性的元素——回家团圆的感召和文化寻根的意识,并且针对中国内核文化中普世性的和特质性的不同元素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还原与保留。一方面,国际版《春晚》客观上还原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家和为贵”、“崇尚团圆”的元素。“回家”和“团圆”作为一种普世性情感诉求,海外受众同样能够理解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每一个华人对于亲情的向往和家庭的思念,进而更容易更直接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而且这种文化特征及其保留方式也较为合理,不会引起较多的文化误读或文化观念冲突。另一方面,家国的凝聚力和华人的寻根意识既是中国文化内核的元素,又是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情感元素,非中华文化区的受众不尽然能够完全理解,然而国际版《春晚》的改编过程中,这一层面依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地保留与呈现。纪录片的结尾之处巧妙保留住了文化“个性”层面的意义——传统文化中“根”的情结得到了客观的还原,春晚的纽带作用传递出了华人的凝聚力、家国情怀和寻根意识,也传递给了异文化受众。
  结语
  《春晚》及其国际版的成功播出,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给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和值得借鉴与反思的价值。它能够证明,中国本土纪录片完全具有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和价值,国内自主创作的纪录片经过合理的重新改编之后,完全有能力在海外进行传播。更深一层讲,它还能够证明,在我国纪录片题材的影视作品选择接受西方主导的国际文化贸易模式、接受西方主导的国际受众收看偏好和审美需求、接受受众本位的跨文化改编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在文本层面保留住具有高度文化特征的内核价值,比如“家国情怀”,比如“寻根意识”,我国拓展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影视国际传播完全具有可能性,但需要本土的创作者具有更强的本土文化认同感、更强的本我文化底蕴、更强的文化差异敏感性,才能够在实现国际传播的前提下保留住一些中国文化中本质的、内核的价值与思想,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受众能够正确客观、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使得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建构。(作者供图)
  「注释」
  ①纪录片《春晚》国际版隆重献映[OL],http://jishi.cntv.cn/2013/01/31/ ARTI1359627049761332.shtml
  ②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春晚30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
  ③引自国际版《春晚》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时所配中文字幕。
  ④同③
  ⑤同③
  ⑥同③
其他文献
在巴黎繁华的香榭丽舍大道与乔治五世大街交汇的街角处,中国游客经常在一家大商店前排起长龙,来来往往的当地人则会对此投以惊奇的目光。如此火爆的场面甚至导致了在一段时期内,这家商店不得不对来自远东地区的客人群体采取限购令:每本护照的持有者不得购买两件以上的某品牌产品。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居然出现在法国这个所谓崇尚自由的国家,让人产生仿佛身处法国荒诞派戏剧大师尤内斯库某部剧中场景的错觉。  一天,我路过这家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第二期“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有来自非洲12个国家的17名学生,均为政府官员或媒体机构骨干,年龄在20-35岁之间。为了解中国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结合当地需求改善中国对非传播,笔者在他们毕业回国之前,对他们进行了访谈。  非洲人接触国外媒体情况  受访非洲学生普遍认为本国民众愿意使用各种媒介,接触最多的是广播电视,其次报纸,再次网络。互联网不够发达,年轻人接触网络多些;城市互联网发
期刊
对境内外智库机构涉华研究结论进行报道和传播,是中国媒体涉外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不同智库机构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到对地方案例的关注,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及突发事件,越来越零距离、无障碍、快时效地进入国际社会视野。从国情实际出发,对源于境内外智库机构和意见代表的涉华舆论加强针对性研究,在新闻传播实务中突出危机发现、问题切入和主张形成,通过
期刊
美国不仅重视利用大众传播塑造美国形象,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积极设立并赞助多种面向其他国家精英人群的交流和培训项目,以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方式传播美国文化,增进项目参与者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项目参与者对美国的好感。据美国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①,2011年由美国政府赞助的交流和培训项目总共有223个,涉及305万多人,美国政府在这些项目上的花费超过21亿美元。  在旨在影响他国精英的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所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三中全会”,也是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决心和改革举措的重要窗口,国内、海外都给予了持续高度关注,可以说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中国新闻之一。  对于外宣新闻工作者而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传媒格局中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世界对中国新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球化使得国与
期刊
开展对外传播,海外社交网络是不容忽视的舞台与阵地。为什么这么说?几个简单的数据呈现出海外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全世界最大在线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拥有11亿注册用户,其中近一半用户每天登陆;18至34岁的脸谱使用者中,有一半在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账号;推特(Twitter)注册账户6.45亿,每日新注册人数13万……  如何利用海外社交网络开展对外传播对中国主流媒体而言尚是一个新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在钓鱼列岛问题上的得寸进尺,中国乃至国际对此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对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以“钓鱼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105份中文文献,其中101份是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而在2000年之前,只有4份相关文献,其中两份还都是日本历史学者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等岛屿历史和归属问题》一书的中文译本。由此可见,中文研究和解释钓鱼列岛问题的文献近年来才逐步丰富。而以外语对外说明
期刊
变化的世界与传播生态,要求我们不仅要转变国际传播方式方法,还要强化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传播,向世界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求与其他价值体系的交集,进而服务于国家与民族的更大利益。  现状  经过数十年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的国际传播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和国内舆论场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  这种落差,在国内舆论场体现为时而信心爆棚、盛气凌人,时而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在国际舆论场,
期刊
在尼日利亚影视爱好者萨米努(Saminu Alhassan Usman)的印象中,中国电影都是飞来打去的功夫片,情节简单,不懂中文也可以理解,看起来很过瘾。至于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却了解甚少,因为在当地媒体与中国有关的报道中,大多为政经类题材。  来到北京之前,35岁的萨米努在位于首都阿布贾的自由电台(Freedom Radio)担任政治社会类记者。根据两国之间的交流协议,他从去年9月开始在中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公布之后,被外界称为“惊艳”。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决定,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各种解读和猜测。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时间表定在2020年,因此,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都是贯穿整个对外宣传的一大主题。特别是2014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相关外宣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觉得,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宣传和解读,核心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