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英雄祖先崇拜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壮族重要的历史人物侬智高,在壮族民众的祖先记忆中占有非同一般的位置。云南省马关县马洒村的田姓家族与王姓家族以祖传实物和历史记忆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他们的祖先与侬智高之间的族源关系,这是当地壮族人民英雄史观的体现。同时,这一英雄史观又影响到人们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在此,历史记忆与英雄祖先崇拜互为主体的关系得以彰显。
  [关键词]历史记忆;英雄祖先;侬智高
  [作者]罗彩娟,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人类学博士。南宁。53000l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109-008
其他文献
[摘要]要探究中国民族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关键还是要从长期以来民族研究应该是“政治化”亦或“文化化”的争辩中去探究,这其中就涉及到“西方话语霸权”、中国民族理论体系“失语症”、中国话语权等诸多问题。实际上,民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客观实体,本身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进行民族研究,孤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脱离中国的语境,从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概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壮族人民行文说话有复式思维的特点,比较分析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句式与英语民族的直线思维句式之差异,认为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文体结构最大特点是骗偶重述句式,并举例说明壮族文化典籍中骈偶重述句式的三种英译方法。  [关键词]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布洛陀》  [作者]黄中习,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广州,51052l;陆勇,广西百色学院副教授。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以龙脊壮族聚居区为个案研讨壮族乡约制度的起源及其民族特色。壮族乡约制度既是壮汉民族法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长期以来壮族民族习惯法发展的产物。与汉族地区相比,龙脊壮族乡约制度在本质、组织形式以及具体内容上都具有浓重的壮民族特色。  [关键词]乡约制度;壮族;龙脊  [作者]付广华,中央民族大学2009级博士生,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2 [
期刊
[摘要]和西方世界的伊甸园一样,《山海经》、《淮南子·坠形训》等记载的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既是人类最美好的记忆和向往的一处地上乐园,也是远古先民崇拜的神圣宇宙空间——天地之中所在地。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田野调查结果表明,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是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以大明山为原型神化而成的天地的中心、神话的乐园。其具体位置就坐落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北回归线经过的广西中部平原地区,神树建木所处的位置就在大明山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有的金秀石牌文及石牌话分析入手,归纳出石牌习惯法之违法规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成因及局限性和进步性,解析其与当代国家法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辅助国家法构建和谐稳定社区。  [关键词]石牌习惯法;违法行为;惩处方式;村规民约  [作者]李远龙,法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照宇。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天琴是广西南部壮族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神坛走向现代艺术殿堂的演变过程,如今已发展成为壮族一项绚丽的文化艺术品牌,唱响神州大地。壮族天琴文化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三个层面,系统阐释壮族天琴文化的定义及其哲学、宗教、民俗、审美等内涵,旨在丰富、拓展和深化天琴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壮族;天琴文化;定义;内涵  [作者]李妍,广西民族
期刊
摘要:文章考察了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问题,结合具体个案民族文化主题项目“印象”刘三姐”对旅游环境导向中的民族文化和符号进行了以文化整合过程和结构的解析,以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山歌的原生、再生、衍生方式加以阐述了传承问题。  关键词:文化整合;传承;社区;旅游;“印象·“刘三姐”  作者:范文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64;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期刊
【摘 要】 《布洛陀经诗》包含着丰富的、独具性别特征的宇宙万物生成思想,即认为布洛 陀和姆六甲作为“伯乜”在万物起源中有交感作用,在万物存在中有规范作用,在万物发展 中有动力作用。“伯乜观”促使壮族哲学始终关注“对立而又同一”的问题,也增强壮族哲 学和文化的性别意识,因此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伯乜观”;布洛陀经诗;性别哲学  【作 者】罗志发,百色学院政法系主任,副研究员。
期刊
【摘 要】 集多位壮学学者多年研究成果、即将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 一书,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的理论和视野,采用人类学 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考察和综合研究,以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活态的盘古文化事象,与 古籍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相印证,揭开了厚重的历史尘封,展现盘 古神话源于“盘古国”的史实,及其经汉族文人加以采录、整合、提升,使
期刊
【摘 要】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学根源有三个向度。文化就其与民族的关联而言,它既是 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又是民族自觉凝聚的精神源泉。文化在历时性的传承中,经过民族的 不断选择与认同,积淀为共时性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文化变迁大 致包括三种不同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 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深化的内在机制。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