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一概而论.分层教学模式能有效增强数学教学效果,使学优生、普通生、学困生均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初中
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其教学质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质量,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初中生接触数学的时间已经较长,涉及的知识逐渐深入,他们基本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个体差异也不断凸显,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潜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由高到低的原则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近年来,分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其具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成长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有效解决个体差异和整体施教的矛盾.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设计层次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并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能兼顾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第二,释放学习主动权.在应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数学知识划分为几个层次,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掌握主动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自主探究,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分层时,中等层次的教学内容属于教学重点,而中等层次的内容是低等层次教学内容和高等层次教学内容的纽带,教师通过进行循序渐进的层次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同,这就能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据学生特点合理分层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均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教学方式.这虽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常导致学优生认为内容过于简单,难以得到提升,而学困生无法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内每名学生的特点,依据他们近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情况,合理划分成A、B、C层次,并将分层教学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安排各小组的人员组成,使各层次的学生人数均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灵活分配学习任务,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的差异性,使得每名学生均能在课堂中发挥自身价值,从中收获知识,而且合理的分层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也能让组内A层次学优生带领和辅导B层次、C层次学生,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负担.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每名学生的表现,定期调整学生分层,以确保相关教学工作始终贴合学生的当前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对全班学生均采取统一的教学目标,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看法,常出现学优生不断受到夸赞和肯定,而学困生只受到批评和责骂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也需要分层次地为学生设计适宜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并设置对应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较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均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义,学会寻找对应边、对应角,并能使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确保学困生和普通生都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对于部分学优生,教师应提出更高的教学目标,如教师让学优生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面积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优生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需要将分层理念融入对学生的评价中,基于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各个层次中有进步的学生均予以表扬,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
(三)课前预习采用分层教学
预习是初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环节,也是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重要机会,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学习内容,使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均存在差异,他们的预习质量高低不一.在课前预习时,教师也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前预习要求,具体如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初步了解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能够看懂例题.对于基础普通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除了了解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外,还需要尝试解答教材中简单的课后练习内容,以加深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了解教学重难点,寻找解题规律,归纳解题方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分层指导学生预习,具体如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初步了解正弦、余弦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解决简单的习题.对于基础普通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题目,如教师可以画出不同角度的锐角三角形,让学生用a、b、c表示出对应函数,或者教师可以提出问题:sin 45°=?sin 60°=?让学生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准备三角函数相关的应用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索、总结、归纳,从而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四)布置作业采用分层教学
布置作业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措施之一.教师在设置作业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类型,具体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和拓展题.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选做题要求普通学生基本掌握,并鼓励学困生进行挑战;拓展题要求学优生基本能够完成,并鼓励普通学生勇敢挑战,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努力打破当前限制,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题目作为作业,如基础题:(3a+2c+6b)+(4b-2a-3c);(4x2+1+2x)-2x-x2+1[]2.选做题:若A=4a2b-ab2,B=2ab2+2a2b,求6A-2B=?拓展题:以(a+b)作为一个因式,合并同类项:4(a+b)2+2(a+b)-7(a+b)+3(a+b)2.教师将作业难度层层推进,能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使各层次学生均能收获知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努力突破自我,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采用分层教学
以往初中数学多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评价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评价的反馈效果不理想.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下,教师难以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极易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挫.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也应重视对分层教学的应用,以实现个体差异性教学评价,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日常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层次化评价内容.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预习、复习、课堂表现、学习方法纳入对他们的教学评价中.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纳入课堂表现、合作学习参与程度、自主学习态度等.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纳入学习意志力、知识拓展等.在进行期中、期末综合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上述不同层次的评价内容和考试成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层次化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让每名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点,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而且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层次化教学评价不仅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使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层次教学计划.
三、结束语
分层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可以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合理地对他们进行分层,再依据层次的不同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课前预习任务、作业任务等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分层教学不仅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予以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荣树.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41,243.
[2]韩丽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32,142.
[3]秦爱东.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62-63.
[4]兰兴琴.基于分层教学模式谈初中数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54.
[5]樊慧娜.互聯网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国际公关,2019(10):138.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初中
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其教学质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质量,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初中生接触数学的时间已经较长,涉及的知识逐渐深入,他们基本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个体差异也不断凸显,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潜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由高到低的原则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近年来,分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其具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成长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有效解决个体差异和整体施教的矛盾.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设计层次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并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能兼顾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第二,释放学习主动权.在应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数学知识划分为几个层次,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掌握主动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自主探究,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分层时,中等层次的教学内容属于教学重点,而中等层次的内容是低等层次教学内容和高等层次教学内容的纽带,教师通过进行循序渐进的层次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同,这就能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据学生特点合理分层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均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教学方式.这虽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常导致学优生认为内容过于简单,难以得到提升,而学困生无法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内每名学生的特点,依据他们近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情况,合理划分成A、B、C层次,并将分层教学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安排各小组的人员组成,使各层次的学生人数均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灵活分配学习任务,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的差异性,使得每名学生均能在课堂中发挥自身价值,从中收获知识,而且合理的分层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也能让组内A层次学优生带领和辅导B层次、C层次学生,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负担.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关注每名学生的表现,定期调整学生分层,以确保相关教学工作始终贴合学生的当前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对全班学生均采取统一的教学目标,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看法,常出现学优生不断受到夸赞和肯定,而学困生只受到批评和责骂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也需要分层次地为学生设计适宜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并设置对应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较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均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义,学会寻找对应边、对应角,并能使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确保学困生和普通生都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对于部分学优生,教师应提出更高的教学目标,如教师让学优生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面积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优生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需要将分层理念融入对学生的评价中,基于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各个层次中有进步的学生均予以表扬,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
(三)课前预习采用分层教学
预习是初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环节,也是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重要机会,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学习内容,使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均存在差异,他们的预习质量高低不一.在课前预习时,教师也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前预习要求,具体如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初步了解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能够看懂例题.对于基础普通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除了了解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外,还需要尝试解答教材中简单的课后练习内容,以加深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了解教学重难点,寻找解题规律,归纳解题方法,等等.
例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分层指导学生预习,具体如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初步了解正弦、余弦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解决简单的习题.对于基础普通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题目,如教师可以画出不同角度的锐角三角形,让学生用a、b、c表示出对应函数,或者教师可以提出问题:sin 45°=?sin 60°=?让学生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准备三角函数相关的应用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索、总结、归纳,从而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四)布置作业采用分层教学
布置作业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措施之一.教师在设置作业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类型,具体可分为基础题、选做题和拓展题.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选做题要求普通学生基本掌握,并鼓励学困生进行挑战;拓展题要求学优生基本能够完成,并鼓励普通学生勇敢挑战,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努力打破当前限制,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题目作为作业,如基础题:(3a+2c+6b)+(4b-2a-3c);(4x2+1+2x)-2x-x2+1[]2.选做题:若A=4a2b-ab2,B=2ab2+2a2b,求6A-2B=?拓展题:以(a+b)作为一个因式,合并同类项:4(a+b)2+2(a+b)-7(a+b)+3(a+b)2.教师将作业难度层层推进,能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使各层次学生均能收获知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努力突破自我,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采用分层教学
以往初中数学多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评价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评价的反馈效果不理想.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下,教师难以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极易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挫.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也应重视对分层教学的应用,以实现个体差异性教学评价,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日常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层次化评价内容.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预习、复习、课堂表现、学习方法纳入对他们的教学评价中.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纳入课堂表现、合作学习参与程度、自主学习态度等.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纳入学习意志力、知识拓展等.在进行期中、期末综合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上述不同层次的评价内容和考试成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层次化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让每名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点,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而且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层次化教学评价不仅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使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层次教学计划.
三、结束语
分层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可以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合理地对他们进行分层,再依据层次的不同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课前预习任务、作业任务等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分层教学不仅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予以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荣树.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41,243.
[2]韩丽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32,142.
[3]秦爱东.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62-63.
[4]兰兴琴.基于分层教学模式谈初中数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54.
[5]樊慧娜.互聯网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国际公关,2019(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