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真理论及其活的灵魂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入了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议论文,难度并不太大,但是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立人的意义,当为语文教學的最高宗旨,至今尚未得到一线教师真正的理解。学术刊物上的解读文章寥寥无几,网上的说课、教案实际上是将其当作一般议论文。不少解读和教学设计不约而同地从形式逻辑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论点的“论证”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该文所在单元乃是真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辩证逻辑的具体分析。这一单元的教读课文是这样编排的: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这一单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雄人物出现的偶然性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是必然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原理,用到中国来,只是行动的普遍性指南,不是教条。它必须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相结合,特殊性是对普遍性的丰富和深化。教条主义者生搬硬套,自命为“钦差大臣”,好像拿到了圣旨,对中国革命瞎指挥,导致革命损失重大。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当然是要学习的,但光凭“本本”,脱离革命实践,是“最危险的”,有的还成了“叛徒”。照搬经典“本本”却犯了错误,那么比“本本”丰厚的正确思想应从何而来呢?毛泽东的回答是,正确思想,也就是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来的。在三十多年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把反对教条主义提升到了真理论、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又过了十多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历史转折重大关头,对这一思想的及时发挥,成为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角,实践真理论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阅读这样的文章,最高目标不仅仅在于重温党的思想建设历史,亦不在于记诵其中的原理、警句,更重要的是让新一代从中学习其立场、观念和方法。立场是中国主体立场,观念是实践真理论,方法是对一切问题具体分析。作为课文,这是经典中之经典。落实到议论文,是辩证法的具体分析。这一方法不但是新时期立国之本,而且是青少年立命立魂之本。在面临西方纷至沓来的教育思潮时,我们亦当以此为准则,开放、批判地吸收,总结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建构中国教育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具有重新启蒙的划时代意义。
  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体现着实践真理论和辩证分析的最高境界。很可惜的是,这一切没有得到充分透彻的理解。
  一线教师大抵停留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称本文、本单元、本册的教学“重点是论证方法”。他们心目中的“论证”就是根据论点,选择与之相一致的论据。论据分为事例和事理,比较聪明的教师把重点放在“从事理上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这里包含着两个关键:第一,“事理”;第二,“层层深入”。怎么实现这两个步骤呢?几乎所有的教案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分析”。其中一则这样说:“从论证结构看,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但是,教案中的分析在具体操作时却成了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段落大意(自然段落或组合段落),然后将其联结起来。这明显既未分析,亦没有层次可言。有些教师似乎不满意,乃将“分析问题”归结为“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着眼。这应该没错,但读者期待的是怎么分析,下文却是“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这就把“分析”变成了“论述”。这说明教案的编写者并不明确:第一,分析和论述的差异;第二,分析论述和论证的关系。
  论证是先有论点(命题),然后选择与之相应的事例事理,在局部的论述上,是有道理的,是必要的,与论点不合,就无法论述。而严格说来,其功能并不是论证,充其量只是说明。论证最起码的要求是全面性,而选择事例、事理,本身隐含着:第一,选择与论点一致的事例和事理,就意味着排除与之不相符的事例和事理,肯定是不全面的;第二,段落大意的联结、延续,只能是单层次的平面滑行,而层次,顾名思义,不是平面的,是深化的进程。至今教科书上关于议论文的理论仍然停留在形式逻辑上,依据这样的理论,很难真正理解文章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高度。
  从世界观来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从方法论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一是在统一的表面揭示矛盾;二是在矛盾中揭示其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不管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得出结论,都以矛盾为纲,在矛盾中进行,不断提出与论点相反的观念或事例,在矛盾的转化中,从正面到反面,再综合出新的观点。这就是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这种正反合模式作螺旋式上升的典范。正是具体分析的彻底贯穿,使得文章具有“活的灵魂”,“活”就“活”在分析不止,观念不是停留在初始的命题上,而是不断向表层以下层层深入。
  就笔者所涉猎的教案和解读来看,讲分析,却不知道分析的对象是事物、事理的矛盾,更不知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相反方面的规律。许多教师并不明确,分段是表面的现象罗列,正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强烈反对的甲乙丙丁、1234、ABCD此类“开中药铺”式的排列。而分析的对象“矛盾”不在表面,它是隐性的、内在的,是深层的,这不仅是方法论,而且是宇宙观。
  二
  其实,本文就是提出问题(文章的主题),也是在矛盾中提出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提出论点,不是简单地宣布,而是从分析中抓住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反对党八股》中说:“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毛泽东提出论点,是在世界哲学史上千头万绪、五花八门的哲学思想中,抓住了主要矛盾,从相反的两个方面提出:“天上掉下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脑子里固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如陆九渊心学观“吾心即是宇宙”。这就非常简明又非常深刻。真理既不完全是从客观来的,也不完全是从主观来的,将客观与主观相互矛盾的两方面都排开了,真理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是把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统一起来的条件。
  这是文脉的第一层次。
  文章往下写,接着分析矛盾,其中隐含着对新矛盾的回答,人的主观和客观统一了,主观和客观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呢?答案是不平衡。归根结底,主要方面还是社会存在,即客观是主要的,正确思想只能是客观的反映,所以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这是有哲学理论根据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正是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毛泽东才指出,人的主观思想与社会客观的对立,客观存在是主要的。这就是认识论中最根本的原则:存在决定意识。
  这是文脉的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和第一层次,不是段落大意那种平面的拼接,平面的拼接是谈不上层次的,层次是从属性的、连锁性的、系统性的。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内在矛盾的分析的深化。文章接下去说: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这里又提出了矛盾的另一层次:正确思想属于精神范畴,改造社会的力量是客观的,属于物质范畴。精神转化为物质,有个条件,那就是“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转化为客观的革命的力量。
  论点又深入了一层,这是第三层次。
  文章接下去又揭示了“思想”这个范畴存在的矛盾:感性认识还不是思想,要转化为思想需要量的积累,用哲學的语言说是“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发生了质变,感性认识就转化为理性思想。认识的这个阶段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这是文脉的第四层次。
  但是,矛盾分析还没有结束,新的矛盾提出来了:思想是有了,但文章的主题是人的“正确思想”,经过所谓事例和事理“论证”过的,写到了权威的、经典的“本本”上的,成为政策的,是不是就能算正确思想呢?是不是还可能不正确呢?文章说这样的思想“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还可能是有错误的。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理论不能证明理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因为语言作为声音和符号的局限性,理论不能全部表达无限的感性经验。就是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也要牺牲极其大量的信息,这是经验上升到思维的必要代价。但是思维的初级形态免不了具有片面性。谚语说,理论是苍白的,生活之树常青。正因为这样,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理论,其正确性不能由理论本身来充分证明,理论只能由实践证明。毛泽东概括人的社会实践,除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还特别增加了科学实验。原因在于,哪怕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使取得了数学的证明,在没有得到实验证明之前,都只能是假说。实践可能证明,也可能证伪。
  文章说,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思想、经验,还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由物质到精神,而这只是矛盾的一方面,矛盾的另一方面在于,形成的思想、经验还可能是错误的,因而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其特点与第一阶段由客观到主观相反,是从主观到客观(物质)。
  这两个相反的认识过程,是矛盾分析的第五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两个质变也并不是平衡的,实践是第二次质变,这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全部过程就是矛盾的过程:“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而且不是一次性的,“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这是矛盾分析的第六个层次,是文章最为深刻、最为关键的层次,也是文章的主题所在。这样,结论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三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把实践真理论说得那么雄辩,成为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许多教师的解读和教案还是违背具体分析的基本原理。
  当然一些聪明的教师都接触到了“辩证”思维,指出文章对“有关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不搞片面性和绝对化”,这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接下去说“文章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面论证”就有问题了。如果作者对辩证思维有起码的了解,则第二部分如从反面论证,还可能接触到辩证法的对立面的分析,可形式逻辑的“论证”的观念却鬼使神差地又把思路引回“例证法”上去了。作者的意识边缘出现了“正反对照关系”“从正面、反面的论证推进到正反两方面”,但性质是什么呢?即使推进到了分析矛盾的辩证法的边缘,结果却又退回到“对比论证”上去了。   这样的错误令人扼腕,原因在于,从理论上讲,这种“论证”即使是“对比论证”,也不是分析。分析的矛盾是内在的,是事物本身的,无须也无从选择,而论证的对比材料是从外部选择的。在《反对党八股》中,对于党八股来源的分析,并没有从外部去选择什么正例和反例,而是分析五四运动“本身”:反对封建主义的老八股、老教条,发展到了它的反对方面,产生了新八股、新教条。矛盾转化的条件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其“本身”:
  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走向反面的原因是五四运动自身的、内部的矛盾:“这就是说,洋八股或党八股,是五四运动本来性质的反动”。这是自身内部矛盾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本身”的思想方法,片面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绝对化的方法。
  这就是说,实践并不是共时性的,而是历时性的。因而实践的证明也是矛盾转化,即从正面走向反面的条件,层次已经深化了很多,但是,彻底的分析是无止境的。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其中的关键词是“日取其半”,意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經历漫长岁月。不断分析,思想就不断深化,观念就随着矛盾的转化不断衍生。五四运动本身的矛盾继续分化下去,就成了相互矛盾的“两个潮流”:一是正面的,继承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且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加以发展;二是反面的,形式主义向右的发展。
  在正面的这一侧又发生了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这就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当然,分析正反面并不是一切,同时还要综合二者,才能得出结论:“党八股这种东西,一方面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因素的反动,一方面也是五四运动的消极因素的继承、继续或发展”。凭什么说这“并不是偶然的”呢?因为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走向反面是必然的,是规律性的。
  不难看出,分析和论证最大的不同在于,论证的论点是固定的、静止的,结论就是前提,因而很难是活的,弄不好就是僵化的、死的。而分析的论点,作为前提,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发展的,是运动的,按辩证法来说,就是在连锁性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结论是前提的发展和衍生。形象地说,论证好像一节竹子,即使不断生长变粗也就是一节,而分析则如一棵大树,可以不断延伸分化出枝干和花叶来,因而是活的。
  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批评当时的干部不懂辩证法,不懂具体分析矛盾。如今文章入选语文课本,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重温当年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实际上更是为青少年确立实践真理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构明辨是非的主体,建构中国青少年主体的立身之本、立思之本、立人之本。
  这对于今天的干部,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国门大开的背景下,思潮风云变幻,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废真理、无是非的思潮甚嚣尘上,受到冲击的不仅是青少年,而且是整个教育界。读懂了这样的文章,只是认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联系当前的教育界,应该有所反思。如今是不是仍然有毛泽东所批评的教条主义风气,拿着欧美某些教育思想当作绝对真理,完全不加具体分析就生搬硬套呢?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其他文献
书名:唐胄养优文化读本  作者:唐捷 符勇  出版单位: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44381857  价格:39元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也是培育、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和摇篮。我们要以民族的、地域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建设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灵魂的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成立于2005年,22名语文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兼职教研员2人,22%的老师获得过省级优质课证书,50%以上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各类教学大赛。这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如果把她比成一座茂密森林,那么每个语文老师都是一株参天耸立的大树。优秀的个体构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多年来,我们语文组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尤其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富有价值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问题是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优质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
写作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能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个体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考作文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了我国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本文通过对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作文试题(主要是全国卷)的分析,梳理高考作文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学生写作能力考查的发展路径,以期
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名巷,这里诞生了三位中国语言学大家:“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新文字倡导者瞿秋白、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周有光。一巷三杰,令人称奇。三位语言学大家不仅是左邻右舍,而且出生年代等距地相差7岁:1892年(赵元任)、1899年(瞿秋自)、1906年(周有光)。  去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常州工学院几位语言学教授的陪同下,我终于踏上了一巷三杰的语言小道,内心洋溢着朝圣、敬畏的情怀,踩在三米见
我国古代写作教育的正统观念是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将人格、精神涵养放在首位,追求道德、学问之文,而非单纯的辞章之文,或者说是追求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的统一。只有把握这一理念,才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可言。  一、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立足于人的言语精神涵养,是古代写作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便是重言语精神涵养的杰出代表。后世凡论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多年语文教材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即从“教读”到“白读”再到“课外阅读”,以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要求在教读课型中,要“授人以渔”,“扶”着学生,帮他们学得阅读方法,获得阅读体验;在自读课上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能力;在以单元课文为支撑的拓展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名著阅读”板块等“课外阅读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与老教材相比,有不少变化,写作模块是其中变化较大的一部分。老教材对写作模块也分单元、辟专题,但只给写作任务,只出作文话题,不作写作理论介绍;新教材则一改老法,不再将写作理论知识视为教师教学的后台储备,而是直接前置于课本页面,作为课堂教学的显性知识,并以之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理论既已成为教材的组成内容,成为向学生传播的知识,理论体系本身的科学性、表述的严谨性就不能不讲究。本
教授须以学习为本位……然余谓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一定之成法,所谓“因材而教”“因势利导”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亦非漫然无途辙之可寻,必曰以学生自动学习为本位;不能自动,然后辅导;辅导不足,然后启发;启发不足,即参用注入,亦无不可。易词言之,时乎辅导,则辅导之;时乎启发,则启发之;时乎注入,则注入之。要其归必导学生以自动研究之途,养成其自进学习之兴趣而已。  ——孙
“学者散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新宠。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吴冠中等文学界、哲学界、戏剧界、美术界著名学者的散文进入各级各类新课标教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从文学向文化的扩展。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并且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自然清新,质朴深刻,卓然自成一家。英国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就曾高度评价吴冠中的散文:“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使吴冠中在艺坛上占有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