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鼻子流血了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鼻黏膜已经充血、肿胀,擤鼻涕的力气太大了,鼻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秋冬季节,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多了许多鼻出血的患者,其中有不少是儿童。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得了什么怪病。
  都是干燥惹的祸
  正在读幼儿园小班的文文,一回到家就开始流鼻血,吓得妈妈赶紧把她带到附近的医院。结果医生告诉妈妈,这是天气干燥引起的,不严重。
  入秋以来,天气逐渐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速度加快许多,鼻腔容易因缺乏水分而干涩发痒,引起出血。另外,气温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鼻内毛细血管为了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也出现了反复扩张和收缩。小儿鼻内毛细血管娇嫩,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也会引起流鼻血。
  对策:做好润燥工作,少吃炸煎及肥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和果汁;平时可在孩子的鼻腔涂一点石蜡油、甘油,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发烧时流鼻血不用慌
  韬韬已经感冒了好几天,今天他自己刚擤了一下鼻涕,就开始流鼻血,妈妈以为病情恶化,火急火燎地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常见症状。
  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都很容易引起发烧,当孩子发烧时,全身的皮肤黏膜血管都会发生充血、肿胀,鼻黏膜也不例外。如果鼻黏膜已经充血、肿胀,擤鼻涕的力气太大了,鼻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对策:采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即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轻轻地擤,能擤出多少就擤多少,不要勉强用力擤。
  鼻子里的小怪物
  妈妈发现诺诺最近总是莫名其妙地流鼻血,量并不多,可是有一股怪味,带到医院检查时,医生从诺诺的鼻腔里取出了一颗泡烂的黄豆。
  孩子好奇心重,有时会将一些细小的物体塞入鼻腔,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黄豆等。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也会因感觉鼻子痒,习惯性地用东西去抠鼻孔,不知不觉就把一些纸团塞进去了。这些塞进鼻孔里的小东西,孩子自己取不出来,又容易忘记,常常就遗留在鼻孔里,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会引起鼻腔黏膜感染、糜烂导致出血,有的异物较为坚硬,也会造成鼻黏膜外伤性出血。
  对策:教导孩子不能把东西塞进鼻孔里;孩子在玩细小的物体时,家长应多留心观察;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如果发现异物入鼻,尽快送至急诊科处理。
  其他疾病的早期症状
  晗晗这几天总是断断续续地流鼻血,原本以为是小问题,哪知送至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可能是血液病,要求进一步检查处理。
  患血液病时,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一些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肿瘤的症状也会表现为鼻出血。到医院检查流鼻血时,最好做一个体检,看看除了鼻子之外,身上其他部位有没有出血点,如果其他部位有小的出血点,很多情况下是血小板少。血常规的检查也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对策:积极配合医生处理,争取早发现早治愈。
  处理鼻出血时4要点
  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都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止血,家长在实际中,应牢记以下4点——
  冷静安抚孩子。孩子年龄尚小,突然流鼻血,往往手足无措、惊恐大哭。家长首先要镇定,安抚孩子,可引导孩子做缓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放松。
  仰卧不可取。因为仰卧时鼻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很容易刺激胃导致呕吐。要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提醒孩子把流入口的血液尽量吐出。
  不用异物止鼻血。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流鼻血,便随手用纸巾卷好塞进鼻孔,以为可以起到止血作用,但事实上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干净的纸卷还有可能会引起炎症。
  紧压鼻翼。孩子的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家长可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压迫双侧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鼻子上,以助止血。若出血量不大时,可以用冷毛巾来敷孩子的前额和后颈,使血管收缩延缓出血。
其他文献
孩子上幼儿园后问题多多,归纳起来就落实到两个方面:心态和技能。  心态是指同家长的分离焦虑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技能则包括吃饭、穿衣、解决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  心态和技能存在逻辑关系:技能好,会带来成就感,促进心态好;反之则会带来挫败感,导致心态差。  心态篇 如何让妈妈的爱延续到幼儿园  对处于陌生环境里的宝宝,熟悉的玩具、布偶用品,具有绝对的心理寄托与安慰的意义。可是大部分幼儿园老师不喜
宝宝的脸粉嫩嫩、肉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捏一捏。但这种表示亲昵的动作,却会给宝宝带来不少的健康隐患。读完下面的内容,以后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别人捏宝宝的脸了。  隐患之1 损伤腺体,口水长流  成年人很少流口水,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将分泌出来的唾液吞进肚里,口水不会流出嘴角外;但是宝宝口腔容量小、深度浅、舌短而宽,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不会调节过多唾液,所以口水经常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外界的刺激会加
作为一个3岁男孩的母亲,我非常排斥填鸭式教育。Johnson快一岁的时候,母亲便总对我说,对面家比他小几天的孩子,又会背哪首唐诗了。我每次的回应都是,唐诗也好宋词也罢,我都不打算让孩子过早背诵,我要把“不学无术”路线至少走到上小学。  是的,我那个时候,总觉得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要读那么多年那么多年的书,中间再无喘息之机。在这之前,让他尽情玩就够了。唐诗、宋词,家里书柜倒是不少,但从来没有起过让孩子
天气热了,自然要有热的玩法。  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冰块都是豪豪夏天最离不开的宝贝玩具。  冰块大营救  我提前将豪豪最喜欢的玩具小青蛇冻在冰块的中间,把塑料盒、盐、水、勺子、刷子等工具都准备好,然后让豪豪找出里面的宝物。  豪豪小有经验地用勺子装着水,不断地淋在冰块上。过了一会,冰块的表面慢慢融化,宝物的模样就显露了出来。“是小青蛇。”豪豪试图从小青蛇的头部将它抓出来,可小青蛇还是可怜地困在冰块
假期里,我带桐桐去老家玩,同去的还有大她两岁的小表姐。小表姐活泼开朗,深得桐桐喜欢。在乡下的那些日子,她俩天天腻在一起。而全程陪伴的我,也因此有了机会,观察桐桐如何学习交往。  渴望交往  几乎每天早晨,小表姐都要奶奶打电话到桐桐这边,邀桐桐一起玩。接到电话的桐桐,则每每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小表姐那里,嘴里不停嚷着“快穿好看的衣服”“穿新鞋子”“去找姐姐”……  和小表姐在一起,小家伙明显比跟我们在一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骨折。由于孩子表述不清,加之有时骨折疼痛和变形不明显,有的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求医时间;有的家长急于护理,在送医过程中,给孩子按摩、热敷,造成二次伤害;在骨折的后期护理时,也很容易陷入误区。    求证时要小心  儿童骨折多为创伤性骨折。当发生摔伤后,如出现肢体不能自如行动、部分功能缺失或者完全丧失、局部出现明显肿胀、颜色改变等,都可能是骨折。家长在检查
猜一猜:  1.河马为什么总爱泡在水里?  2.《孩子》素质教育完全图册的童话连载中,有位以河马为原型的小主人公,它叫什么名字呢?  3.河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河马  工具准备:  1.小剪子一把。  2.小刻刀一把。  3.做垫板用的厚纸板一块。  剪纸方法:  剪子和刻刀并用,细小的空白用刻刀,长线、外轮廓用剪子。  顺序和步骤:  先刻里面花纹,后剪外面轮廓;从里到
看到各类高考状元访谈,他们的父母经常不约而同地说到一点:“孩子很自觉,从小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安排,我们很少插手。”不可否认,“计划性”应当是状元们能够胜人一筹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计划性”的。  两个小朋友  在我今年教的这个班里,有两个对比鲜明的男孩子,同样是6岁的年纪,我们暂且叫他们L和M吧。  M的作业每天都会按时交来,几乎一字不错。L的作业偶尔会忘带,时常出一点小错。根
写达芬奇人物传记时,要做一个达芬奇的剪纸画像;做动物调研报告,要画一幅动物的画像;刷数学题目,得找很多数学游戏涂色纸来练习。  前些日子带憨憨参观了一家艺术中心,里面有个艺术教室,教学方式很有意思,它将艺术和数学、英语、科学等融合在一起,比如憨憨参加的那堂折纸课,就是教孩子一边折纸一边学单词。    回想起来,美国学校有个比较称赞的地方是,他们将艺术和其余学科结合得很好。从憨憨幼儿园到如今上小学,
不知从何时起,米米养成了这些习惯:睡前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整理好放进书包,自己剪指甲,每天张罗着喂家里的鱼。这些事情不是我要他做,是他自己想去做。  一开始,我只是问他:“你明天想带什么去幼儿园?是小汽车还是恐龙?”当他拿起恐龙放进书包的时候,我马上高兴地表示赞同:“小恐龙应该会很开心,因为可以跟你去幼儿园认识新伙伴;而且,你那么有计划性,做了那么多准备,明天就可以直接拿着书包去幼儿园了。”听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