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英语交际失误例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人说英语时的交际失误。认为这些失误主要是由四方面造成的,分别是由于发音不对导致的失误、词汇误用导致的失误、话语失策导致的交际失误及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导致的失误。
  [关键词]英语 交际失误 语音 词汇 话语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80-02
  在二语习得中,偏误(errors)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偏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任何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不完美都可以算得上是偏误。比如刚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没有冠词这个概念,所以会说出“*That is book”这样的句子。但这样的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并不会构成沟通障碍。在此,我们想把研究的视角范围缩小一点,即我们仅仅专注于那些对交流造成阻碍的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这种在语言交际中的失误(gaffe)也就是语误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对象。
  一、语音引起的交际失误
  由于发音不标准而造成的交际失误是比较多的,只要发音错误碰上特定的语境就会造成交际语误。比如一个中国人想坐公交车回学校,他问一个美国人:
  C:Excuse me. Where is the bus?
  E: Are you looking for the bathroom?①
  这里造成误解的原因是这个中国人发音bus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bath。难怪会引起误解。
  造成发音不准而闹笑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
  (一)英汉发音系统的差别
  比如有人总是把英语的think发成sink。原因在于汉语没有类似于“th”这样的音。对于那些汉语没有的发音特征,中国人区分起来比较吃力,比如“sheet”和“shit”,“beach”和“bitch”等,发得不好,意思就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汉语里没有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分。其他的例子还有如“coke”和“cock”不分、“pool”和“poor”不分等等。
  (二)学习者自己方言的影响
  有些发音是学习者的方言造成的。比如一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和一个美国人讨论某一话题的时候,也学着美国人那样用插入语“you know”。但是由于这位学者来自湖北方言区,所以实际的发音是“you low”。这样也使这位美国人误以为是“you’re low”(你人品低下)的意思。国内西南官话区的一些方言鼻音“n”和边音“l”不分,是造成这样的语误的主要原因。
  类似这样的发音失误还有一些,比如有的地方“f”和“h”不分,唇齿音“f”的发音听起来像是“h”。有的地方翘首音“r”和边音“l”分不清楚。这些特点在他们学习英语的发音时都会有体现。
  (三)误认拼写导致的失误
  比如一位中国学生到美国的必胜客去用餐。他看见菜单上有“Super Supreme(超级至尊)”,于是大声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个super super me”。服务员一脸茫然,直到他把这个词拼写出来后才明白。显然他把“supreme”看成了“super me”。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把“To let”看成是“toilet”,
  把“idol”看成“idle”等。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再说,即使我们的汉字,也有很多形状相似的容易让人混淆。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平时我们要做个细心的人,注意观察甄别字形类似的词语。
  二、词汇方面的交际失误
  用词方面的失误也是非常多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知道多义词的边缘意义
  一个词语是个多义词,有其核心意义,也有其边缘意义。学习者掌握了词语的核心意义,但是没有搞懂词语的边缘意义,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下面是一段关于“wear”的语误。一对中国夫妻来到百货商店,想买一瓶男士香水。正在闻样品的时候,一个女售货员走过来热情地打招呼,然后问:
  E:What do you usually wear?
  他回答说:
  C:This is what I wear every day, business casual.
  其实售货员的意思是“你平常用什么香水”。但是这个中国人错以为是问“你平常穿什么衣服”,所以他回答“商务休闲装”。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wear”有其核心意义,即“穿、戴”等,如“Wear a coat”。然后像“Wear a watch”属于其中间意义。但是“wear a perfume”(带着一股香水味)却是其边缘意义。很多学习英语者只知道“wear”的前两个用法,但是却不知道它的边缘意义的用法,从而造成失误。
  (二)没弄懂词汇的语境意义
  有个笑话是关于“give me five”的。一个在美中国人去看球,身边的黑人看得很高兴,然后就转头对他说“give me five”。结果他想都没想就直接给那个人5美元!其实这个黑人的意思是“击掌”(因为击掌要用5个手指),很多人看球看得兴起的时候都会这样。但是这个中国人理解成了“给我5美元”的意思了。症结在于不知道“five”在这样的语境下是什么意思。英语里的数字后面经常是没有“块、点钟、英尺”这样的单位的(被省略了),所以怎么理解一定要看语境。
  (三)代词误用
  最突出的问题是she 和he不分。另一对比较容易弄错的代词是“this”和“that”。“this”表示近指,“that”表示远指。但是英语和汉语的近指和远指区分的原则是不同的,英语的近指与远指是以物理远近的标准来区分的,而汉语除此以外,还可以以心理上的远近来区分。比如:
  C:I like this building.   E: Really? You like the building? This building is too old.
  C: No. I mean the red building right there.
  以上对话中,这个中国人指着对面的红房子说:“我喜欢那个房子。”但是美国人误以为是说他们所在的楼房,因为英语的“this building”一定指的是说话人所在的楼房,“that building”一定不是说话人所处的楼房。所以在上面的语境中,第一句应该使用的代词是“that”而不是“this”。
  三、话语失策引起的交际失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一个外国人指出一个中国人没有明白的道理或者忽略的事实,中国人一边点头一边说:“I know. I know.”其实正确的应答应该是“I see”。这也是典型的交际失误,属于话语中应答失策造成的。话语失策引起的交际失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母语影响
  据说一位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初到美国时,没有听清楚别人的提问,于是他就问:“what is your problem?”他想说的意思是“你刚才问的什么问题”,但是他的表达实际意思是“你有什么毛病”。关键在于汉语的“问题”对应多个英语词,如“question”“problem”“issue”“point”
  等等。像上面所说的“I know”的回答也是受到的汉语的影响,因为汉语回答别人的提醒时说:“哦,我明白了。”于是有的人就想当然地把它直译为“I know”,其实“I know”的回答是很不礼貌的。
  (二)惯性表达
  有些英语表达用习惯后,就形成了一种惯性,到最后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就用了。比如我们喜欢说:“thanks. You too!”一般在美国的饭店里,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会打招呼,他们在吃完后可能对没有吃完饭的人打招呼,比如说“Enjoy your lunch”,这时有的中国人想也不想就回答“thanks.You too”。这就很可笑了,因为别人都已经吃完饭了。
  (三)礼貌语缺失
  英语的礼貌语不太丰富,但还是有一些的。而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时候有的只是注意是否传达了基本意思,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口吻是不是礼貌、柔和。比如中国人用的最滥的词就是“Want”。比如经常可以听到中国人说“I want this”或“I want that”,很少听到说“I would like to…”,也极少有“I was wondering…”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听起来非常生硬。
  (四)不精通语法规则
  这是一个美国房东与中国房客之间的对话:
  E:Did you eat anything yet?
  C:No.
  E:So you didn’t eat anything.
  C:Yes.
  E(有些犹豫):Did you eat?
  C:No.
  估计这个房东会比较抓狂,因为最后他还是不知道这个中国人吃饭了没有。这个就涉及到语法规则问题,英语中回答“是”还是“不是”不看上句别人说了什么,看事实本身,汉语就要看上句别人说了什么。所以如果别人问:“你不喜欢这个,对吧?”汉语应该回答:“对,我不喜欢这个。”英语应该回答:“不,我不喜欢这个。”(No, I don’t like it.)
  除了肯定否定外,还有很多失误是跟时态、虚拟语气的使用有关的,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四、背景知识缺乏导致的交际失误
  学习一种语言,其实也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离不开文化,特别是外语学习学到高级阶段时尤其要重视文化的信息。比如初到美国的人购物时看到“Mail-in rebate”(先付全额再退差价的邮寄退款折扣方式)时,他们觉得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就是不知道整个短语的意思。这是因为中国以前还没有这样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关于文化背景知识,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属于广义上的文化。比如我们去超市买东西,结完账后售货员一般都要问:“Do you want some cash back?”有的人以为这是赠送的钱,就回答:“as much as possible!”其实售货员想问的意思是:“你需要从你的银行卡取一些现金吗?”并不是要白送你钱。在美国这样的商业做法很普遍,在超市买完东西结账时也可以取钱。
  (二)文化常识
  文化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打喷嚏,一个中国学生打喷嚏后就有旁边的白人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他以为这人是想跟他“传教”之类的,很明显是误会了别人的意思。
  在文化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很多,比如看到女性不要追着问别人的年龄,看到人家没有结婚不要追问为什么还没有结婚。看到人家年纪大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喊人家“Grandma”或“Grandpa”,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特别老。到别人家里做客,如果主人没说,千万不要自己主动参观人家的卧室,因为这是很隐私的地方。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中国人由于语音、词汇方面的问题及话语失策、背景知识缺乏导致的四种类型的交际失误。只有充分地了解这些类型,我们才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或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注释:
  ①这里的对话中C表示是中国人,E表示是母语为英语者。下同。
  【参考文献】
  [1]Cruse,D.A.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Blackmore,D.Linguistic Form and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the Explicit and the Implicit[A].In Leo Hickey(ed.)The Pragmatics of Style[C].NY:Routledge,1989. [3]Wilson,D.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要]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摄影行业已经全方位地实现了数字化报道,促进了新闻摄影的进步与创新。但同时存在新闻摄影活动不真实和低质化等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对策加以解决,推动新闻摄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新闻摄影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J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62-02  现代化的数字网络技术开发并应用到社会生活
期刊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到了非常广泛的领域之中,对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广告更是受到了受众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在品牌塑造、产品口碑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和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广告进行分析,揭示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代广告产生的深刻影响,提出虚拟现实技术下广告的发展之路,从而使广告能够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得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颖性、趣味性、能引起共鸣,是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也制约了网络用语的存在时间及其生命力。网络语言是否需要规范化作为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从网络语言自身的生命力可以得到一定启示。  [关键词]网络语言 生命力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68
[摘要]民族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建构过程,互动对其产生影响。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但加强了民族群体内部的互动,而且为民族间的互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两种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民族认同既包含了少数民族群体对自我身份与文化的认同,又扩展到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的认同,双重的归属感由此被激发。本文试图分析少数民族的旅游发展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并思考基于一种表演性的民族特色展示怎样作用于民族旅游中的互动过程。
秋冬季节除了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干。皮膚脱屑、瘙痒、粗糙甚至皲裂。怎样科学处理“干透”的肌肤?日常又要做好哪些防护?  正确用药  一旦皮肤出现干燥、开裂等现象,要根据破裂程度正确用药。  破裂程度较轻(口子小、疼痛小),每天用温水泡洗后,再涂抹一层油脂性软膏,脂膜的保护可以减少皮肤中的水分丢失,使皮肤得到滋润,破裂也会随之消除。皮肤破裂严重,可以依次按照下面三个步骤处理:  药膏粘贴:用愈裂膏或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建筑中使用的防水材料是一种能使建筑物具有防漏、防渗功能的材料,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传统防水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突出了新型材料的特点.新型的防水材料是
新时期我国步入了信息化社会,本文就结合大型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大型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为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几点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