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相对滞后,物质极大丰富与信仰道德的缺失形成强烈的反差。30多年来我们一路狂奔,现在到了呼唤加强信仰体系、重塑社会道德体系,加强信仰建设的时候了,因为信仰和道德是人们生存的灵魂。
漫画家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学生,他在解释风流才子李叔同为何出家成为弘一法师时说过一段精彩的话。他说过: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待在第一层,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一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我们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就属于这样的人。还有一类人,人生的欲望很强,脚力很大,在一层不甘寂寞,在二层楼尤有余力,于是呢,躲到三层去,这就是宗教徒。
弘一大师就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到灵魂蜕变的典型代表。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我们这颗心,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生命的状态。
心态决定生命的状态
苏东坡是有名的才子,佛印是得道的高僧,两人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有一天,两人在打坐时,苏东坡问佛印:“以大师的慧眼,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道:“你像一尊佛。”苏东坡一听自然十分得意,他看到胖胖的佛印禅师在那打坐,便调侃道:“但我看大师的样子,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到此话,只是淡然一笑。
苏东坡认为自己终于占了回上风,回家就跟妹妹苏小妹炫耀此事。没想到苏小妹说:“你又输了。佛印说你像尊佛,那说明他有一颗佛心,看谁都是佛;你说佛印像牛粪,说明你的心中是牛粪。”
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那么,佛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呢?是慈悲之心、仁义之心、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大爱之心、喜舍之心;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之心;是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灿烂的,大地是慈爱的,人间是温暖的。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阴影,所见皆烦恼。
所以说,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心态,而一旦选择了心态,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命运,选择了不同的生命形态。
再来看一看一位以良好心态改变世界的伟人。他非常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有许多的“能”与“不能”:
他的头不能活动,他的手不能活动,他的脚不能活动,他的肩膀不能活动,他的脸部表情不能控制……他不能说话,他不能吃饭,他不能阅读,他不能写字,他不能洗澡,他不能穿衣,他不能游泳,他不能旅游,他不能打球……大家猜到他是谁了吗?
从这些“不能”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弱者,但我们绝对不能说他是生活的弱者,而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因为:他能发现黑洞蒸发性,他能推论黑洞的大爆炸,他能建立宇宙模型,他能出版《时间简史》,他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他能成为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大家猜到了吧?对,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神奇的物理天才史蒂芬·霍金。
霍金是一个运动神经元症患者,这个病症夺去了霍金绝大部分的行动能力,使他有种种行为上的“不能”。20多年来他一直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就是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境遇下,霍金却在科学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杰出成就。他的书或许没有多少人能看懂,但是你一看见他的照片就会明白,霍金不仅是智慧的英雄,更是人生的斗士。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东西了吗?”
面对这样一个突兀而有些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但却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对待身体遭受的噩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他没有抱怨、没有怨恨、没有厌世、悲观、放弃,而是在一颗充满感恩的心的指引下,以一种澄明、豁达的心态坦然面对身体的残障,从而能够超越生命的局限,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伟大科学家。
霍金是一个典型的因心态而改变命运的人,但我们大多数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心态往往会被外部的环境所操纵,心随境转。世界有多大的诱惑,我们的烦恼就有多少;人生有多大的欲望,我们就有多大的不安。
佛教里有一句话叫做“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是凡夫众生”。这个物就是指人的精神活动以外的一切现象,眼睛所见的一切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耳朵所听到的一切声音,身体所接触到的一切物质现象等等。外部世界的一切境界影响着我们的心,总是被境所转,看到喜欢的东西,起贪心;不喜欢的人和事,就起嗔心;看到邻居的车子比自己好,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起嫉妒心;遇到喜欢的异性起痴迷心……心随境转你就会被外部世界所牵引,就会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境随心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毁誉得失,你就能如如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光明的、喜悦的;他的外部世界一定是灿烂的、温暖的。
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才是阳光的心态呢?
相信自己 放大心量
给大家讲一个禅的故事:
一天,一位云水僧前来参访归宗禅师。
云水僧请问归宗禅师说:“禅师!什么是佛呢?”归宗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云水僧说:“这,不可以告诉你,告诉你,你也是不会相信的。”
云水僧听后马上说:“不!禅师!我是诚诚恳恳地来向您问道,您的话,我怎么敢不信呢?”
归宗禅师点点头说:“好!你既然肯相信,你靠过来,我告诉你!”然后归宗禅师就把嘴巴贴在云水僧的耳朵上,说:“你就是佛啊!”
云水僧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放声大笑说:“我就是佛!哈!哈!我就是佛!”
归宗禅师刚刚告诉那个云水僧,“你就是佛”! 2500多年前,佛陀经过艰苦的修行,最终在一棵菩提树下成道,证得无上圆满的正等正觉。佛陀在成道的那一刻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发现了人世间的最大秘密,那就是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你们能不能成佛啊?那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我们天天在讲,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啊?一个是福德具足,一个是智慧具足。福德从哪里来?福德在为众生服务中来,我们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佛教所做的一切都是培福。诵经也好,拜佛也好,吃住也好,打坐也好,念佛也好,不管是南传的,藏传的,汉传的,一切的修行仪式和仪规都只是增长自己的智慧。一个人开悟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仅仅就像瞎子睁开了眼一样,也还是要到民众中,到社会中,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来庄严自己的国土,培植自己的福德。没有众生一切菩萨都不能成佛,自古菩提属于众生,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是成佛的菩提华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阳光心态,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为什么天天这么多苦恼、这么多烦恼?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有人问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
人往往因为外部世界的纷繁变化而失去了自性,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世间的好坏丑恶都在一念之间,如果你把这一念集中在消沉和忧郁中,你的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这一念集中在积极、乐观、快乐、创造和精进中,你的生命将会阳光灿烂!
所以,如同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佛一样,一定要相信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我曾经是,今后也一定是,能够是一个心灵充满阳光的人!
佛教里讲福报,有的人福报大,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别人终其一生努力都很难得到的东西,对于他来说都轻而易举。福报从哪里来呢?从心量中来,心量小的人,他的福报一定很小;心量大,福报就大。
心量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心量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心量决定了我们生命的高度,心量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最后归宿。
开启智慧 拥抱阳光
众缘和合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佛教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自因和助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离开助缘而独立存在。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比如一棵树的长成,除了种子这个主因外,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还需要时间,没有这些助缘,这颗种子永远不可能长成树苗。
人生也是这样,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长大成人的。我们的父母、师长、家人、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社会的各色人群,还有天地万物,这些众缘和合才成就了今天的生活,离开了他们,就没有我们精彩的人生。
当我们懂得了缘起性空,众缘和合的道理,我们就能够把那颗执着自我的心,培养成感恩奉献的心。
寂天菩萨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生。”世间一切的快乐都是利他产生的,世间一切痛苦都是自利而产生的,所以你要获得快乐的话,就要学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如果什么事情都只想到自己,痛苦便产生了。让自己快乐是智慧,让别人快乐是慈悲。一个拥有慈悲的心灵,必然是充满阳光的心灵。
幸福源于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就是积极的、乐观的、包容的、平常的心态。
有两位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样的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学习登山,大家想一想,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心态造就幸福的人生,消极的心态导向失意的人生。阳光心态是乐观、积极的,反之则是悲观、消极的。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唉,只有半杯水了,马上就空了。”乐观者会说:“哈,还有半杯水呢!再有半杯水,杯子就满了。”
有阳光心态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和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和珍贵,能把繁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和干练。
那么,如何才能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呢?我送大家十六个字“相信自己,放大心量,增长智慧,拥抱阳光。”
只要走,总有到家的时候
经常有信众对我说:“听师父开示,当时心能安定下来,但过不了几天又变了。”修心本来就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磨砺过程,唯有将一个一个的当下串连起来,才能成为永恒。只有走一步,才能离家近一步;走两步,才能离家近两步……只要走,总有一天会到家。
鉴真法师有一天在郊外,随行他的有一个小和尚,他看着满天飘飞的柳絮,他请教鉴真:“师父,我已立志成佛。但人就像风中之絮,无法抵挡外界变化,情绪起伏,随境流转,不知所终。”鉴真说:“不要阻挡风,愿将此身化为风;不要阻挡雨,愿将此身化为雨。顺其自然,念头可百转千回,心境应始终如一,理想便不会沦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不断证悟的过程。这个寻找,不是向外部世界去寻找,而是要向内心寻找,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转变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要学会放下,学会感恩,学会包容,学会慈悲……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发现自己,来完善自己,来超越自己。通过修心来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美丽、充满爱和关怀的世界。
漫画家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学生,他在解释风流才子李叔同为何出家成为弘一法师时说过一段精彩的话。他说过: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待在第一层,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一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我们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就属于这样的人。还有一类人,人生的欲望很强,脚力很大,在一层不甘寂寞,在二层楼尤有余力,于是呢,躲到三层去,这就是宗教徒。
弘一大师就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到灵魂蜕变的典型代表。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我们这颗心,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生命的状态。
心态决定生命的状态
苏东坡是有名的才子,佛印是得道的高僧,两人经常在一起参禅论道。有一天,两人在打坐时,苏东坡问佛印:“以大师的慧眼,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道:“你像一尊佛。”苏东坡一听自然十分得意,他看到胖胖的佛印禅师在那打坐,便调侃道:“但我看大师的样子,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到此话,只是淡然一笑。
苏东坡认为自己终于占了回上风,回家就跟妹妹苏小妹炫耀此事。没想到苏小妹说:“你又输了。佛印说你像尊佛,那说明他有一颗佛心,看谁都是佛;你说佛印像牛粪,说明你的心中是牛粪。”
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那么,佛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呢?是慈悲之心、仁义之心、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大爱之心、喜舍之心;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之心;是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灿烂的,大地是慈爱的,人间是温暖的。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阴影,所见皆烦恼。
所以说,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心态,而一旦选择了心态,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命运,选择了不同的生命形态。
再来看一看一位以良好心态改变世界的伟人。他非常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有许多的“能”与“不能”:
他的头不能活动,他的手不能活动,他的脚不能活动,他的肩膀不能活动,他的脸部表情不能控制……他不能说话,他不能吃饭,他不能阅读,他不能写字,他不能洗澡,他不能穿衣,他不能游泳,他不能旅游,他不能打球……大家猜到他是谁了吗?
从这些“不能”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弱者,但我们绝对不能说他是生活的弱者,而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因为:他能发现黑洞蒸发性,他能推论黑洞的大爆炸,他能建立宇宙模型,他能出版《时间简史》,他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他能成为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大家猜到了吧?对,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神奇的物理天才史蒂芬·霍金。
霍金是一个运动神经元症患者,这个病症夺去了霍金绝大部分的行动能力,使他有种种行为上的“不能”。20多年来他一直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就是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境遇下,霍金却在科学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杰出成就。他的书或许没有多少人能看懂,但是你一看见他的照片就会明白,霍金不仅是智慧的英雄,更是人生的斗士。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东西了吗?”
面对这样一个突兀而有些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但却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对待身体遭受的噩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他没有抱怨、没有怨恨、没有厌世、悲观、放弃,而是在一颗充满感恩的心的指引下,以一种澄明、豁达的心态坦然面对身体的残障,从而能够超越生命的局限,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伟大科学家。
霍金是一个典型的因心态而改变命运的人,但我们大多数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心态往往会被外部的环境所操纵,心随境转。世界有多大的诱惑,我们的烦恼就有多少;人生有多大的欲望,我们就有多大的不安。
佛教里有一句话叫做“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是凡夫众生”。这个物就是指人的精神活动以外的一切现象,眼睛所见的一切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耳朵所听到的一切声音,身体所接触到的一切物质现象等等。外部世界的一切境界影响着我们的心,总是被境所转,看到喜欢的东西,起贪心;不喜欢的人和事,就起嗔心;看到邻居的车子比自己好,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起嫉妒心;遇到喜欢的异性起痴迷心……心随境转你就会被外部世界所牵引,就会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境随心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毁誉得失,你就能如如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光明的、喜悦的;他的外部世界一定是灿烂的、温暖的。
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才是阳光的心态呢?
相信自己 放大心量
给大家讲一个禅的故事:
一天,一位云水僧前来参访归宗禅师。
云水僧请问归宗禅师说:“禅师!什么是佛呢?”归宗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云水僧说:“这,不可以告诉你,告诉你,你也是不会相信的。”
云水僧听后马上说:“不!禅师!我是诚诚恳恳地来向您问道,您的话,我怎么敢不信呢?”
归宗禅师点点头说:“好!你既然肯相信,你靠过来,我告诉你!”然后归宗禅师就把嘴巴贴在云水僧的耳朵上,说:“你就是佛啊!”
云水僧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放声大笑说:“我就是佛!哈!哈!我就是佛!”
归宗禅师刚刚告诉那个云水僧,“你就是佛”! 2500多年前,佛陀经过艰苦的修行,最终在一棵菩提树下成道,证得无上圆满的正等正觉。佛陀在成道的那一刻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发现了人世间的最大秘密,那就是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你们能不能成佛啊?那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我们天天在讲,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啊?一个是福德具足,一个是智慧具足。福德从哪里来?福德在为众生服务中来,我们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佛教所做的一切都是培福。诵经也好,拜佛也好,吃住也好,打坐也好,念佛也好,不管是南传的,藏传的,汉传的,一切的修行仪式和仪规都只是增长自己的智慧。一个人开悟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仅仅就像瞎子睁开了眼一样,也还是要到民众中,到社会中,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来庄严自己的国土,培植自己的福德。没有众生一切菩萨都不能成佛,自古菩提属于众生,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是成佛的菩提华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阳光心态,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为什么天天这么多苦恼、这么多烦恼?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有人问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
人往往因为外部世界的纷繁变化而失去了自性,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世间的好坏丑恶都在一念之间,如果你把这一念集中在消沉和忧郁中,你的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这一念集中在积极、乐观、快乐、创造和精进中,你的生命将会阳光灿烂!
所以,如同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佛一样,一定要相信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我曾经是,今后也一定是,能够是一个心灵充满阳光的人!
佛教里讲福报,有的人福报大,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别人终其一生努力都很难得到的东西,对于他来说都轻而易举。福报从哪里来呢?从心量中来,心量小的人,他的福报一定很小;心量大,福报就大。
心量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心量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心量决定了我们生命的高度,心量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最后归宿。
开启智慧 拥抱阳光
众缘和合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佛教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自因和助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离开助缘而独立存在。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比如一棵树的长成,除了种子这个主因外,还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还需要时间,没有这些助缘,这颗种子永远不可能长成树苗。
人生也是这样,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长大成人的。我们的父母、师长、家人、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社会的各色人群,还有天地万物,这些众缘和合才成就了今天的生活,离开了他们,就没有我们精彩的人生。
当我们懂得了缘起性空,众缘和合的道理,我们就能够把那颗执着自我的心,培养成感恩奉献的心。
寂天菩萨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生。”世间一切的快乐都是利他产生的,世间一切痛苦都是自利而产生的,所以你要获得快乐的话,就要学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如果什么事情都只想到自己,痛苦便产生了。让自己快乐是智慧,让别人快乐是慈悲。一个拥有慈悲的心灵,必然是充满阳光的心灵。
幸福源于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就是积极的、乐观的、包容的、平常的心态。
有两位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样的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学习登山,大家想一想,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思维者,实行积极思维、喜欢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心态造就幸福的人生,消极的心态导向失意的人生。阳光心态是乐观、积极的,反之则是悲观、消极的。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唉,只有半杯水了,马上就空了。”乐观者会说:“哈,还有半杯水呢!再有半杯水,杯子就满了。”
有阳光心态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和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和珍贵,能把繁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和干练。
那么,如何才能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呢?我送大家十六个字“相信自己,放大心量,增长智慧,拥抱阳光。”
只要走,总有到家的时候
经常有信众对我说:“听师父开示,当时心能安定下来,但过不了几天又变了。”修心本来就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磨砺过程,唯有将一个一个的当下串连起来,才能成为永恒。只有走一步,才能离家近一步;走两步,才能离家近两步……只要走,总有一天会到家。
鉴真法师有一天在郊外,随行他的有一个小和尚,他看着满天飘飞的柳絮,他请教鉴真:“师父,我已立志成佛。但人就像风中之絮,无法抵挡外界变化,情绪起伏,随境流转,不知所终。”鉴真说:“不要阻挡风,愿将此身化为风;不要阻挡雨,愿将此身化为雨。顺其自然,念头可百转千回,心境应始终如一,理想便不会沦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不断证悟的过程。这个寻找,不是向外部世界去寻找,而是要向内心寻找,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转变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要学会放下,学会感恩,学会包容,学会慈悲……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发现自己,来完善自己,来超越自己。通过修心来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美丽、充满爱和关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