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一般地讲,是抽象而枯燥的。幼儿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策略,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节奏的把握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帮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感知、理解并进一步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巧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3-0057-04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学习的过程、规则、方法、资源等进行选择、使用和调控,帮助幼儿完成学习任务,其中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师应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以支持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一、目标策略——主体性和操作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幼儿园数学活动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理解和应用。
数学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数学活动幼儿应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面的培养。大班数学活动《玩扑克》的目标是这样的:
(一)在玩玩、学学、比比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理解其在数学不等式中的含义
(二)乐意在数学游戏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体验玩扑克的快乐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该活动的目标明确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以幼儿的学为出发点,包括了认知、操作技能、思维、情感与态度几个方面。数学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大班幼儿处在动作水平的思维向抽象水平的思维过度的过程,“玩玩、学学、比比”强调了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理解其在数学不等式中的含义”为数学领域的内容,是这节数学活动的知识点;“乐意在数学游戏中大胆思考和尝试”、“体验玩扑克的快乐”表明了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的状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要求。该目标的表述具体、到位,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材料策略——适宜性和简约性
皮亚杰提出“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动手去操作。”、“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材料的准备是幼儿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每个教学活动实施的必要支撑。
数学活动《玩扑克》的活动准备为:
1.教具: 1~10的扑克牌,1~10的数卡,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2.学具:10以内的任意6张扑克牌。
3.环境创设:贴有大于号、小于号的椅子8张,圈16个。
4.小朋友玩过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
5.快节奏音乐。
扑克牌做为生活中常见的娱乐用品,容易收集,教师利用扑克牌上数字、颜色、图案的特点,可以与孩子玩许多有趣的游戏,发展幼儿认数、排序、分类、相邻数、组成、加减等许多知识。数学活动的材料投放需注意适宜性,材料与孩子本阶段发展的目标要保持一致。大班幼儿已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对数学等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从扑克牌比大小引出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的活动。在首次教学实践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投放了颜色、图案相同的扑克牌,数字分别为1~10共10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10张牌显得多了,幼儿在抓牌时容易散落,在玩玩、比比的过程中,10张牌的操作也影响了活动的节奏,因此,在下一轮的实践中,教师果断地决定给幼儿1~10以内的任意6张牌,前面出现的问题就解决了。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对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教师受抢椅子游戏的启发,用贴有大于号、小于号的小椅子结合做操用的塑料圈,创设成比大小的游戏场地,玩了许多好玩的游戏,如师幼站圈比大小、幼儿单人站圈比大小,以及合作拉手站圈比大小等。游戏的材料准备不费力,但其中却隐含了教学的目的。
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包括学具和教具两方面,幼儿操作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充分让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在教具准备时要注意材料为教学所用,而不能教学为材料所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形式的多样性与教学活动的整合,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我们在肯定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不能唯“电”是从,应当结合每个教学活动的特点及需要,选择高效的材料。如在《玩扑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PPT课件制作的数字和大于号、小于号等,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卡片来代替,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钻研以及对幼儿学数学特点的研究上,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数卡和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操作简便,并且同样能达到演示的效果。
三、内容策略——趣味性和挑战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充满趣味的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且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儿童多半有混杂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应增加活动本身的趣味,使儿童有新发现的感觉,儿童的学习动机必须尽可能建立在唤起对所要学习的东西的兴趣与内在动机。
遵循趣味性原则,活动前教师给幼儿预知了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与幼儿原先玩的比大小游戏不同的是——教师加入了体态、语言和规则:
游戏时,两人将牌藏在身后,然后同时说:“比呀比大小”,接着各出一张牌后举起来,分别大声宣布:“我是几!”再说出“几比几大”、“几比几小”,或者是“几和几一样大”。要求比过的牌各自收回,每轮依次出不同的牌。 活动的开始就以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导入,生动有趣的游戏将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在比大小的基础上自然地导入到大于号、小于号的学习。对新知识的学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引导幼儿在多个数学符号(加号、减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中观察比较,发现大于号、小于号的特点,探索大于号、小于号的使用方法,形成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
为了帮助幼儿巩固新经验,又进行了多层次互动游戏,如师幼互动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抽一张扑克牌和教师一起玩。中间椅子上有一个>号(或<号),两边各有一个圈。音乐开始后,两人就围着椅子转,音乐停,各出一张牌,大声喊:“我是几”,然后每人站进一个圈里,下面的小朋友帮我们检查,站对了就给我们拍拍手。然后是幼儿多人游戏、集体玩游戏,根据游戏人数,增加椅子和圈的数量,玩听音乐站圈比大小。此时,幼儿在全情投入中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游戏规则,并且理解了大于号、小于号在不等式中的含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幼儿进行初步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思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特点,数学活动《玩扑克》鼓励和引导幼儿“跳一跳摘果子”,在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方面做了很有效的尝试。
为了达到思维的挑战性,接下来的游戏是两人合作游戏。请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各自举出一张牌,小朋友看他是几?另一个是几?两人手拉手,加起来是几?等会儿的游戏时就像这样是合作的,音乐一停,找一个小朋友手拉手,两个人必须站到一个圈里,注意拉手后加起来的数字是几,不能站错哟!规则是:每玩一次游戏都必须换一个朋友。幼儿已经掌握10以内加法,这个游戏就是两人的牌加起来去与另两人比大小再站圈。每个幼儿的6张牌中,有一张牌的颜色做了加工,比另5张牌颜色略深,用这张牌去与其他幼儿的牌相加得出的是10以内的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每一次都会换一个朋友拉手,算不同的加法题,同时还要注意另一对组合的得数,比大小站对圈,这样就加大了思维密度,教师还有意缩短每次音乐间隔的时间,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做加法、比大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四、方法策略——节奏性和敏感性
教学节奏指教学中各环节在时间、顺序、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安排,凸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玩扑克》较好地把握了活动的节奏,在活动开始的玩扑克牌比大小游戏导入课题,以及教学环节之间的过度,都以较短的时间带过,而在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时,教学节奏就有意放慢。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比大小的基础上自然地导入到大于号、小于号的学习。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张数卡,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用什么符号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幼儿讨论后,教师又提供给幼儿5个数学里的符号(加号、减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小于号的特点,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讨论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方法。大于号大的开口向前,对着大的数字,小的尖角对着小的数字。小于号的尖角向前,对着小的数字,开口对着大的数字。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大的数,尖尖角都对着小的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慢速度,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讨论,互动交流,幼儿自主发现,获取经验,建构知识。
为帮助幼儿巩固新经验,教师设计了多层次互动游戏,这其中就出现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即最后的两人合作游戏——做加法比大小,游戏时经常出现椅子两边的幼儿加法算出的数字一样大,形成了幼儿所说的“平局”,而椅子中间的符号是大于号或者小于号,不这样等式就不能成立了。此时教师表现出教育的机智,也就是教育的敏感性,面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教师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而是有意放慢教学节奏,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将出现“平局”的一组幼儿留在场地中间,其余幼儿坐下来讨论。有的小朋友说:“把中间的大于号或小于号拿走,换成等于号。”教师没有否定幼儿的回答,启发幼儿思考:“老师没带等于号,如果中间的符号不换,可不可以换人,或者可不可以换牌?”幼儿在老师的启迪中很快想出了小组内互换或与下面的小朋友互换,解决了“平局”的问题。
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数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帮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感知、理解并进一步运用数学知识。幼儿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教学节奏安排做到疏密有序,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提供及时、适当的启发引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得到初步的数学启蒙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巧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3-0057-04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学习的过程、规则、方法、资源等进行选择、使用和调控,帮助幼儿完成学习任务,其中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师应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以支持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一、目标策略——主体性和操作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幼儿园数学活动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理解和应用。
数学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数学活动幼儿应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面的培养。大班数学活动《玩扑克》的目标是这样的:
(一)在玩玩、学学、比比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理解其在数学不等式中的含义
(二)乐意在数学游戏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体验玩扑克的快乐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该活动的目标明确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以幼儿的学为出发点,包括了认知、操作技能、思维、情感与态度几个方面。数学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大班幼儿处在动作水平的思维向抽象水平的思维过度的过程,“玩玩、学学、比比”强调了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理解其在数学不等式中的含义”为数学领域的内容,是这节数学活动的知识点;“乐意在数学游戏中大胆思考和尝试”、“体验玩扑克的快乐”表明了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的状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要求。该目标的表述具体、到位,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材料策略——适宜性和简约性
皮亚杰提出“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动手去操作。”、“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材料的准备是幼儿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每个教学活动实施的必要支撑。
数学活动《玩扑克》的活动准备为:
1.教具: 1~10的扑克牌,1~10的数卡,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2.学具:10以内的任意6张扑克牌。
3.环境创设:贴有大于号、小于号的椅子8张,圈16个。
4.小朋友玩过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
5.快节奏音乐。
扑克牌做为生活中常见的娱乐用品,容易收集,教师利用扑克牌上数字、颜色、图案的特点,可以与孩子玩许多有趣的游戏,发展幼儿认数、排序、分类、相邻数、组成、加减等许多知识。数学活动的材料投放需注意适宜性,材料与孩子本阶段发展的目标要保持一致。大班幼儿已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对数学等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从扑克牌比大小引出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的活动。在首次教学实践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投放了颜色、图案相同的扑克牌,数字分别为1~10共10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10张牌显得多了,幼儿在抓牌时容易散落,在玩玩、比比的过程中,10张牌的操作也影响了活动的节奏,因此,在下一轮的实践中,教师果断地决定给幼儿1~10以内的任意6张牌,前面出现的问题就解决了。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对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教师受抢椅子游戏的启发,用贴有大于号、小于号的小椅子结合做操用的塑料圈,创设成比大小的游戏场地,玩了许多好玩的游戏,如师幼站圈比大小、幼儿单人站圈比大小,以及合作拉手站圈比大小等。游戏的材料准备不费力,但其中却隐含了教学的目的。
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包括学具和教具两方面,幼儿操作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充分让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在教具准备时要注意材料为教学所用,而不能教学为材料所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形式的多样性与教学活动的整合,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我们在肯定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不能唯“电”是从,应当结合每个教学活动的特点及需要,选择高效的材料。如在《玩扑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PPT课件制作的数字和大于号、小于号等,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卡片来代替,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钻研以及对幼儿学数学特点的研究上,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数卡和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操作简便,并且同样能达到演示的效果。
三、内容策略——趣味性和挑战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充满趣味的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且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儿童多半有混杂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应增加活动本身的趣味,使儿童有新发现的感觉,儿童的学习动机必须尽可能建立在唤起对所要学习的东西的兴趣与内在动机。
遵循趣味性原则,活动前教师给幼儿预知了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与幼儿原先玩的比大小游戏不同的是——教师加入了体态、语言和规则:
游戏时,两人将牌藏在身后,然后同时说:“比呀比大小”,接着各出一张牌后举起来,分别大声宣布:“我是几!”再说出“几比几大”、“几比几小”,或者是“几和几一样大”。要求比过的牌各自收回,每轮依次出不同的牌。 活动的开始就以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导入,生动有趣的游戏将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在比大小的基础上自然地导入到大于号、小于号的学习。对新知识的学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引导幼儿在多个数学符号(加号、减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中观察比较,发现大于号、小于号的特点,探索大于号、小于号的使用方法,形成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
为了帮助幼儿巩固新经验,又进行了多层次互动游戏,如师幼互动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抽一张扑克牌和教师一起玩。中间椅子上有一个>号(或<号),两边各有一个圈。音乐开始后,两人就围着椅子转,音乐停,各出一张牌,大声喊:“我是几”,然后每人站进一个圈里,下面的小朋友帮我们检查,站对了就给我们拍拍手。然后是幼儿多人游戏、集体玩游戏,根据游戏人数,增加椅子和圈的数量,玩听音乐站圈比大小。此时,幼儿在全情投入中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游戏规则,并且理解了大于号、小于号在不等式中的含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幼儿进行初步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思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特点,数学活动《玩扑克》鼓励和引导幼儿“跳一跳摘果子”,在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方面做了很有效的尝试。
为了达到思维的挑战性,接下来的游戏是两人合作游戏。请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各自举出一张牌,小朋友看他是几?另一个是几?两人手拉手,加起来是几?等会儿的游戏时就像这样是合作的,音乐一停,找一个小朋友手拉手,两个人必须站到一个圈里,注意拉手后加起来的数字是几,不能站错哟!规则是:每玩一次游戏都必须换一个朋友。幼儿已经掌握10以内加法,这个游戏就是两人的牌加起来去与另两人比大小再站圈。每个幼儿的6张牌中,有一张牌的颜色做了加工,比另5张牌颜色略深,用这张牌去与其他幼儿的牌相加得出的是10以内的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每一次都会换一个朋友拉手,算不同的加法题,同时还要注意另一对组合的得数,比大小站对圈,这样就加大了思维密度,教师还有意缩短每次音乐间隔的时间,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做加法、比大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四、方法策略——节奏性和敏感性
教学节奏指教学中各环节在时间、顺序、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安排,凸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玩扑克》较好地把握了活动的节奏,在活动开始的玩扑克牌比大小游戏导入课题,以及教学环节之间的过度,都以较短的时间带过,而在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时,教学节奏就有意放慢。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比大小的基础上自然地导入到大于号、小于号的学习。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张数卡,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用什么符号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幼儿讨论后,教师又提供给幼儿5个数学里的符号(加号、减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小于号的特点,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讨论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方法。大于号大的开口向前,对着大的数字,小的尖角对着小的数字。小于号的尖角向前,对着小的数字,开口对着大的数字。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大的数,尖尖角都对着小的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慢速度,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讨论,互动交流,幼儿自主发现,获取经验,建构知识。
为帮助幼儿巩固新经验,教师设计了多层次互动游戏,这其中就出现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即最后的两人合作游戏——做加法比大小,游戏时经常出现椅子两边的幼儿加法算出的数字一样大,形成了幼儿所说的“平局”,而椅子中间的符号是大于号或者小于号,不这样等式就不能成立了。此时教师表现出教育的机智,也就是教育的敏感性,面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教师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而是有意放慢教学节奏,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将出现“平局”的一组幼儿留在场地中间,其余幼儿坐下来讨论。有的小朋友说:“把中间的大于号或小于号拿走,换成等于号。”教师没有否定幼儿的回答,启发幼儿思考:“老师没带等于号,如果中间的符号不换,可不可以换人,或者可不可以换牌?”幼儿在老师的启迪中很快想出了小组内互换或与下面的小朋友互换,解决了“平局”的问题。
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数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帮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感知、理解并进一步运用数学知识。幼儿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教学节奏安排做到疏密有序,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提供及时、适当的启发引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得到初步的数学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