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观察生活,并形成一定的感想,再把这些内容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清楚的表达出来,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体现,传统语文写作课内容大多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顾,而电影写作课则用一种学生现场看清楚,想明白,再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观察,准确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关注细节 结构清晰 写作方法
听过许多公开课,但是给人的感觉很累:上课的老师唯恐学生回答不出自己所要的内容,在40分钟内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标,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追问时步步紧逼;而听课的学生要尽力地配合老师,从山重水复走到柳暗花明;台下听课的老师一面为上课的同行捏把汗,一面又抽丝剥茧似地去体会较为繁复的教学环节,以求领会其设计的巧妙。而这堂课却是给人最舒服的一节课,不论上课的老师、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在一种轻松而愉悦地氛围中悄然度过,不仅欣赏了一些或细腻或精彩的电影片段,并且学会了如何去欣赏电影,那就是关注情节和细节。以至于上课老师说“下课,起立”时显得那么地突然和不舍。
一、课的设计
课的设计十分简单,一共四个环节:导语、关注细节和情节、写电影片段的细节、续编电影结尾情节。首先导语就值得令人玩味。师:“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生:“不喜欢!”师:“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引得台下一阵笑声,笑声当中又不乏无奈。但是一堂课下来,大家都发现原来作文是有东西可写的,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能写,都会写,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当然这个“发现”是指发现电影中的生活中的细节。这样的导语不仅将写作与电影结合起来了,同时也是一个当堂的学情分析,引起了所有语文老师的深思。其次,接下去的三个环节结构清晰,课堂节奏容易把握,学生比较轻松,因为原本就是一些学生会的东西,只是缺少一种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所以只需老师轻轻一点拨,便能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当然恍然大悟的还有在座的老师,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所教的都是学生会的东西,特别是写作,大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只是程度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语言优美,言辞流利的。初中阶段是否还有必要去强化一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还是更应该侧重于学生如何把文章写深厚上?这种深厚不仅是文章的字数篇幅,更是内涵和情感的深厚。而学生所缺少的往往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积淀。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感的体验往往一瞬而逝,当时没有抓住写作的契机,也就风过水无痕般过去了。但是电影却能够以其独特的形式将这一瞬变为永恒,甚至唤起人们内心更丰富更深刻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情的共鸣。把电影当作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二、课的选材
这节课的环节结构虽然简单,但是他的选材却着实不简单,在浩瀚如海的电影中选取的这三部经典电影:《穿横条纹的男孩》《看上去很美》《鸟!鸟!鸟!》,中外都有,题材也不同,而且攫取的是电影中精彩的片段,如此看来这后面的不仅是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更是上课老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课不简单,人更不简单。当然一节课当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环节之间的小结和过度,有些比较生硬,有些根本缺失,但是却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掌声。一堂课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课的内容和形式上,而在于背后的故事。
三、教学设计理念
很多老师对于作文教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急于改变学生写作现状,但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些希望一堂写作课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而贪多,有些则为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将写作细分环节而教学贪精,而其实效果都不明显。因为写作不是方法的叠加,也不是能够切割的思维过程,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老师甚至消极地把写作归于天分,而无教法。种种现象倒是更能激起一批有积极教学态度地老师去执着探索尝试。这堂电影与写作的课,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和思考。不管是今天上课的老师也好,还是我们自己都应该朝这条路上去走,尝试改变总比安于现状好,有了希望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所以看似简单的教学设计后面有着的是一个老师的理念和追求。
附:《电影与写作》听课记录
朝晖中学 杨晓迪
(一)导语
你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
学生大部分说不喜欢,因为选材,因为字数。
你喜不喜欢看电影,喜欢看哪种电影,为什么?
学生都喜欢,喜剧,惊悚
你会看电影吗?怎么看?
(二)播放电影《穿横条纹的男孩》片段,你看到了什么?
请学生介绍电影主要内容。一个德国男孩和集中营中穿横条纹的男孩的相遇。
学生:看到两个孩子的友情,看到了两个男孩的差异,穿着,玩耍和工作,一个男孩想玩篮球但是要工作,失去自由。
教师:你有没有关注风景的差异,语言的差异,表情的差异。
教师:有没有动作的差异?
学生:偷着吃东西,舍不得浪费。
教师:还有什么差异?
学生:我看到了心里的差异,从语言上,这里很危险。
教师:有没有动作差异?
学生:德国男孩很随意,犹太小孩很谨慎。
学生:扔球的动作,德国小孩从上往下扔,犹太小孩递球,不敢扔,知道围墙的重要性。
教师:皮肤上的差异。
学生:一个生活优越,一个很瘦很苍白。
教师: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再回顾一下电影。
看完之后教师总结,看电影需要注意情节和细节。
(三)播放电影《看上去很美》片段,注意男孩动作和心理并把这些用你准确的文字写下来。(150到200字)
学生没看清楚,再放一遍。给六到七分钟写。
学生写,教师来回视察指导。
学生互相推荐展示各自习作,并进行点评,教师略加点评。
(四)出示电影《鸟!鸟!鸟!》电影短片(隐藏结尾),请学生看完之后续说影片结尾部分。
学生:发表各自看法和根据。
教师:出示影片结尾,在笑声之中结束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钦瑞.作文教学的反思与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
【2】吕金花.打造新型语文课堂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2017(14)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观察生活,并形成一定的感想,再把这些内容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清楚的表达出来,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体现,传统语文写作课内容大多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顾,而电影写作课则用一种学生现场看清楚,想明白,再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观察,准确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关注细节 结构清晰 写作方法
听过许多公开课,但是给人的感觉很累:上课的老师唯恐学生回答不出自己所要的内容,在40分钟内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标,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追问时步步紧逼;而听课的学生要尽力地配合老师,从山重水复走到柳暗花明;台下听课的老师一面为上课的同行捏把汗,一面又抽丝剥茧似地去体会较为繁复的教学环节,以求领会其设计的巧妙。而这堂课却是给人最舒服的一节课,不论上课的老师、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在一种轻松而愉悦地氛围中悄然度过,不仅欣赏了一些或细腻或精彩的电影片段,并且学会了如何去欣赏电影,那就是关注情节和细节。以至于上课老师说“下课,起立”时显得那么地突然和不舍。
一、课的设计
课的设计十分简单,一共四个环节:导语、关注细节和情节、写电影片段的细节、续编电影结尾情节。首先导语就值得令人玩味。师:“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生:“不喜欢!”师:“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引得台下一阵笑声,笑声当中又不乏无奈。但是一堂课下来,大家都发现原来作文是有东西可写的,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能写,都会写,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当然这个“发现”是指发现电影中的生活中的细节。这样的导语不仅将写作与电影结合起来了,同时也是一个当堂的学情分析,引起了所有语文老师的深思。其次,接下去的三个环节结构清晰,课堂节奏容易把握,学生比较轻松,因为原本就是一些学生会的东西,只是缺少一种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所以只需老师轻轻一点拨,便能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当然恍然大悟的还有在座的老师,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所教的都是学生会的东西,特别是写作,大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只是程度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语言优美,言辞流利的。初中阶段是否还有必要去强化一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还是更应该侧重于学生如何把文章写深厚上?这种深厚不仅是文章的字数篇幅,更是内涵和情感的深厚。而学生所缺少的往往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积淀。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感的体验往往一瞬而逝,当时没有抓住写作的契机,也就风过水无痕般过去了。但是电影却能够以其独特的形式将这一瞬变为永恒,甚至唤起人们内心更丰富更深刻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情的共鸣。把电影当作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二、课的选材
这节课的环节结构虽然简单,但是他的选材却着实不简单,在浩瀚如海的电影中选取的这三部经典电影:《穿横条纹的男孩》《看上去很美》《鸟!鸟!鸟!》,中外都有,题材也不同,而且攫取的是电影中精彩的片段,如此看来这后面的不仅是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更是上课老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课不简单,人更不简单。当然一节课当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环节之间的小结和过度,有些比较生硬,有些根本缺失,但是却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掌声。一堂课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课的内容和形式上,而在于背后的故事。
三、教学设计理念
很多老师对于作文教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急于改变学生写作现状,但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些希望一堂写作课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而贪多,有些则为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将写作细分环节而教学贪精,而其实效果都不明显。因为写作不是方法的叠加,也不是能够切割的思维过程,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老师甚至消极地把写作归于天分,而无教法。种种现象倒是更能激起一批有积极教学态度地老师去执着探索尝试。这堂电影与写作的课,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和思考。不管是今天上课的老师也好,还是我们自己都应该朝这条路上去走,尝试改变总比安于现状好,有了希望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所以看似简单的教学设计后面有着的是一个老师的理念和追求。
附:《电影与写作》听课记录
朝晖中学 杨晓迪
(一)导语
你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
学生大部分说不喜欢,因为选材,因为字数。
你喜不喜欢看电影,喜欢看哪种电影,为什么?
学生都喜欢,喜剧,惊悚
你会看电影吗?怎么看?
(二)播放电影《穿横条纹的男孩》片段,你看到了什么?
请学生介绍电影主要内容。一个德国男孩和集中营中穿横条纹的男孩的相遇。
学生:看到两个孩子的友情,看到了两个男孩的差异,穿着,玩耍和工作,一个男孩想玩篮球但是要工作,失去自由。
教师:你有没有关注风景的差异,语言的差异,表情的差异。
教师:有没有动作的差异?
学生:偷着吃东西,舍不得浪费。
教师:还有什么差异?
学生:我看到了心里的差异,从语言上,这里很危险。
教师:有没有动作差异?
学生:德国男孩很随意,犹太小孩很谨慎。
学生:扔球的动作,德国小孩从上往下扔,犹太小孩递球,不敢扔,知道围墙的重要性。
教师:皮肤上的差异。
学生:一个生活优越,一个很瘦很苍白。
教师: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再回顾一下电影。
看完之后教师总结,看电影需要注意情节和细节。
(三)播放电影《看上去很美》片段,注意男孩动作和心理并把这些用你准确的文字写下来。(150到200字)
学生没看清楚,再放一遍。给六到七分钟写。
学生写,教师来回视察指导。
学生互相推荐展示各自习作,并进行点评,教师略加点评。
(四)出示电影《鸟!鸟!鸟!》电影短片(隐藏结尾),请学生看完之后续说影片结尾部分。
学生:发表各自看法和根据。
教师:出示影片结尾,在笑声之中结束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钦瑞.作文教学的反思与探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
【2】吕金花.打造新型语文课堂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