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的背景,从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的BIM应用技术实训平台搭建、学院—系部—专业—课程四级联动实训制度的建立、融合现代企业文化的实训环境建设三方面论述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措施,以构建更为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  土建类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181-03
  高职土建類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真实场景的实验实训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应用,从而在校内就可以学习到施工设计等实际工种的真实工作技能和经验,进而培养协作、独立工作能力,进入下一步熟悉土建类专业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软件的运用,各项施工工艺技术、各类项目管理应用软件及各种工具的使用。因此,实验实训是土建类高职院校较为重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而作为实训有效载体的实训基地,更是土建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的背景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2年理论知识教学和1年工程项目实习实训的“2+1”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形成了较好的运行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如果辩证地来看待这种模式,就会发现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如果不能很好地监控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大三年级就有可能成为学生教育的“真空时期”,尤其是当一些社会化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目的异化、忽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而过分看中对于工作操作技能的学习,就会造成创新创造能力弱化、职业素养不足、价值观趋向培养等诸多问题。学校对学生没有比较好的监督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也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与提高,造成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受到局限。同时学生对学校和工作缺乏责任感,造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和毕业初期流动性大,过多的人才流失使企业也无法从合作中受益。
  为了开辟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径,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践和探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土建类高职院校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起更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
  土建类专业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的龙头专业,是广西高职类优质专业、自治区优势专业。该专业开办以来为广西地方建设行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累计为7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毕业生遍布广西建筑施工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建设主管机构,是广西建筑领域的主力军,深受建筑企业欢迎,专业群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该学院以土建类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高层次发展为新目标,通过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搭建育人平台、共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等方法,深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从广西全区建筑企业聘请相当数量的高级工程师、高级设计师、高级规划师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外聘兼职教师,打造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较高技能水平的校企合作“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同时深度围绕“广西教学名师”这一学校高层次人才品牌建立大师实践教学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运用真实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实验实训,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二、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广BIM技术应用。大中型建筑等以国有资金为主要投资来源的大型项目集成应用BIM的比率未来要达到90%以上。随着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场业态革命正在悄然进行着,建筑行业将逐步走向全过程BIM,这对我们当前进一步结合行业实际,推动传统建筑业淘汰落后发展方式,提升建筑企业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对接行业前沿,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发展,先后建成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实训室,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学生教学、项目科研、社会考生培训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学院BIM技术应用已覆盖建筑全专业教学,已建成国内首家基于云平台的全专业正向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建筑全过程,2019年3月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校”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学院还获评广西首个5G网络覆盖试点高校,人工智能(AI)与5G网络为BIM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围绕BIM技术应用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的BIM应用技术实训平台搭建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优势,积极开展院系二级BIM技术应用的校企合作,先后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2016年学院与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共同成立BIM技术应用中心、与香港互联立方共建BIM工程大数据基地;2017年开设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应用方向),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编写出版《BIM技术应用—— Revit土建教程》《BIM技术应用—— Revit机电教程》等专业教材,开发BIM课程资源,丰富校企共建BIM应用技术实训平台实训资源内容。2018年学院与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建BIM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心重点在施工应用、规划与建筑设计、装饰装修应用、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交通与市政应用、设备设计与施工应用、信息管理与虚拟建造、运维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全面覆盖学院教学系部,涵盖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实现了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的应用。校企共建BIM协同平台,在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运维管理、大数据、课题研究和培训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产业导师兼职授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BIM课程教学与实训,形成“一个企业导师+一个校内教师+若干学生”的新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BIM应用技术实训平台。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BIM应用技术实训平台,通过外培内训,不断提升教师BIM技术应用水平,极大推动了BIM技术在学院的推广应用。学院目前拥有广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专家库专家20人,其中工程总承包模式与BIM应用领域专家3人,BIM模型多专业综合应用领域专家2人。校企共建完成全国首家基于云平台的正向全过程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BIM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通过超融合技术将计算资源集中整合,利用云管理平台进行服务器/云桌面/云应用的管理、调度、分配,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以校企双方合作共建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现有在校生3087人,其中2016级1014人,2017级960人,2018级1113人。专业教学以获取高水平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线,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自2017年增设BIM技术应用方向,2018年全面普及BIM课程Revit土建高级应用,至今已培养具备初步BIM应用技能的学生约1120人。
  社会服务方面,面向校内外职业技能提升需求者,提供BIM技术技能培训平台。学校与广西BIM技术发展联盟共同举办全国BIM应用技能等级考评及培训工作;出版《Revit建筑建模实训》等教材4部;开展“基于私有云平台下的高校BIM中心建设研究”等BIM相关厅级课题8项;参与编写《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等地方BIM相关标准6部;参加各级各类BIM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围绕“BIM+”开展研究与实践,通过深度校企融合搭建“政、行、校、企”协同平台,利用新一代通信技术成果,重点在“BIM+装配式”“BIM+VR”及BIM技术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等领域开展专业团队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为中小企业及社会培训做好技术服务,为提升广西BIM技术应用水平提供建院方案。
  (二)学院—系部—专业—课程四级联动实训制度的建立
  学院—系部—专业—课程四级联动实训制度主要涉及如下内容:学院层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成立院级BIM技术应用与研究中心。系部层面,各系结合优势专业设立BIM技术应用与研究分中心。专业层面,2016年开始专门培养BIM专业人才,为适应市场对建筑业信息化人才需求,新增了两个与BIM应用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和BIM技术应用方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层面,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均开设BIM技术应用相关课程,BIM技术相关概念已深入学校师生头脑。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BIM技术实践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学院—系部—专业—课程四级联动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教师;在BIM技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采取“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提升了学院BIM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同时,强化“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的实训模式。“以训为主”即覆盖全体学生以实训课程训练为主要内容,基本能够满足初级证书考核要求;“战训结合”即利用学校实际在建项目分专业实训科目为训练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实训项目实践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中级证书的考核要求;“真题实战”即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真实工程实训项目,甄选优秀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后续高级证书考核打下坚实基础。
  (三)融合現代企业文化的实训环境建设
  建筑类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是土建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前沿阵地。同时,实验实训室对学校办学而言,是“引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产研结合的一个实验性契合点。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于实验实训环境有着一定要求: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和体验领先职业设计生活的场所;为教师在教学之外提供一个设计职业实践的舞台。为此,打造以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多元性、前瞻性为特色的建筑类实验实训室。
  图1所示为学院所打造的设计工坊五大区域板块图。该实训室的建设参考国际标准的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布局及设计,建设愿景与目标为:为学生提供国际标准+广西领先职业体验场所,为教师提供生产型职业技能实践及提升平台,为建筑设计专业提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物质载体,从而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
  设计工坊五大区域主要为:一是设计工坊区。这个区域让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和体验领先职业设计生活的实验性场所,是师生设计职业实践的全新“舞台”。依托设计工坊区,师生校园内实践体验将全方位接轨领先的职业设计实践环境。二是技术服务区。该区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与交流支撑、建筑设计成果即时输出的重要“端口”,充分完善教学交流与实践的便捷配套。三是机房控制区。该区是全方位灵活开放智能系统的“管理内核”,可以实现工坊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成为全校智能化信息化运营的实验场所和标杆。四是会议评图区。该区是校企合作、兄弟院校办学合作的全新智能平台,方便全校师生与合作企业及兄弟院校实现更为便捷的对话交流。五是前厅展示交流区。该区是师生作品交流和展示的“舞台”,学校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可以真正实现学院建筑设计品牌窗口营建和建筑设计交流氛围的全面提升。
  硬件条件和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人文环境,优越的实验实训环境和场所为师生教学提供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而开放式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的完善,则保障基于产教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正常、有序开放。
  校企深度融合的土建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学生教育培养的需求及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转型的用工需要融会贯通后的创新与实践,以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模式将逐步推广,校企双元共同培养全专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型建筑业人才,以缓解自治区市场新型建筑业应用人才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建东,杨文军.构建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
  [2]倪伟国.构建工学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南通中专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教育,2013(48)
  [3]贺灵童,李晓芬,琚艳芳.上半年宏观政策与资讯风向[J].施工企业管理,2016(8)
  [4]于晓晶,张震,孙逊,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第二课堂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建类高职院校跨企业培训基地(中心)构建的论证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JGW015);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开放性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为例”(GXGZJG2018B046)
  【作者简介】黄兆康(1955—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成因及对易错题进行提前干预的重要作用,提出直观实物演示、题目对比、预设易错点等提前干预对策,以解决概念模糊、解题思路不清、题目理解偏差等问题,降低计算错误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易错题 提前干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37-02  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学科
本文结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过程,论述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推进教学的途径,认为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扫描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1例,均给予双能量CT扫描。结果:金标准确诊痛风性关节炎71例,非痛风性关节炎20例;双能量CT
目的:通过旋转准直器角度模拟准直器角度误差,探讨准直器角度误差对单中心多发脑转移瘤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计划Gamma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1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国际地位持续提升的基础上,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和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GPS的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和健全,在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上,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在测绘工程当中的普遍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测绘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也为GPS技术的趋于成熟和完善提供了契机。
本文结合福州市闽侯县新区甘蔗道路工程案例,分析了喷播植草护坡、锚杆格构梁和挂网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在道路高边坡防护加固中的应用,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以2019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分析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考命题情况,认为高考命题呈现突出时代主题,涵养家国情怀;凸显育人功能,检测关键能力;关注全面发展,重视核心素养;理论联
【摘 要】本文论述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构建常态化实习实践体系,提出通过强化互惠教研合作、重构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多元化评价等夯实常态化实习的基础配套措施,阐述分层逐段推进校外的见习、试实习和集中实习,以及校内角色启蒙、技能训练和实习反思分层,校内、校外交叉同步,相互融合,动态调整,协调发展,从而构建常态化实习实践体系。  【关键词】系统论 常态化实习 实践体系 互惠教研 教育实践技能  【中图分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遇到的三类困难,即在理解概念、掌握算理、实际应用时存在困难,分析其成因并分享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学习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42-02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机,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