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弭力 与罗布泊的生命之约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ya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之处常常只有几步,
  这几步能挺过来,就意味着成功。
  
  2005年3月2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作为“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负责人,王弭力登上高高的领奖台,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
  这一天,许多10年中一道并肩作战的老伙计都从天南海北赶了过来,含着笑,含着泪,相拥庆贺,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容易啊。这10年中,哪怕有一次退缩,也不会有今天。”
  
  罗布泊
  
  10年前,王弭力带着车队第一次踏上挺进“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征程。那一刻,她明白,前方的路漫长、艰险且充满杀机。然而,她很清楚,她不会失约。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管辖。罗布泊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高温、沙暴、缺水、迷路,被称为罗布泊的四大恶魔,不知吞噬过多少探险家或旅游家的生命。
  王弭力是走进罗布泊的第一个女科学家。从1995年开始,她带领团队先后6次进入罗布泊。
  “四周一片荒凉。没有水,没有路,连鸟都没有。跟着我们的车进去的鸟也都死了。50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10来天。”她至今还记得与罗布泊打的第一个照面。
  
  钾
  
  让王弭力与罗布泊结下不解之缘的,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元素—钾。她一次次踏入“死亡之海”,正是为了找寻这传说中的宝藏。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给他们的“评语”中说,钾盐是我国7种大宗紧缺矿产之一,对外依存度高达85%。王弭力领导的钾盐项目组把寻找国家急缺的钾盐资源作为科研目标,在罗布泊北部发现了超大型钾盐矿床,潜在价值5000余亿元,是继柴达木之后,我国40年来找钾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谈起与钾的往事,她就像讲述一位亲密的老友。“我搞了30年钾,非常热爱这项工作。继柴达木之后,中国能否再找到大型钾盐矿床,一直被广大地质工作者和决策部门所关注。
  “‘九五’之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柴达木盆地从事钾盐研究,多年来,通过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对比研究,认为在12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钾资源,那么,在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也应该有钾的富集。于是,说服了领导让我们实地考察,打打钻,对于罗布泊到底有没有钾矿床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这样,1995年,‘八五’课题一结束,我们项目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新疆地质矿产局、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组成)就踏上奔赴罗布泊的征程。”
  
  团队
  
  “10年找钾的历程中有许多难忘的记忆。关于艰难,关于失败,关于成功,关于恐惧,甚至关于死亡,但没有一次记忆是关于退缩。10年当中,我的团队中,没有一个人向我抱怨过,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打退堂鼓的话。这是最让我欣慰和感动的事。我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王弭力说得深情而自豪。
  “头几年,通往罗布泊的工区没有路,一望无际的戈壁,除了雅丹和盐壳,没有任何参照物,荒凉极了。我们常常迷失方向,有多次危险。迷失方向的时候,大家都很镇静,互相鼓励,共商计策。一辆车走失了,大家自动地在原地等候。天黑了,就点起篝火,爬上车顶,用手电向远方照着、望着,眼睛都花了,分不清是天上的星星还是车灯,想方设法打各种信号,一直等到队友归来。工作生活中感人的例子太多了:打饭时,先来的把有限的肉片留给后来者;出工时,都抢着爬上车厢,把驾驶室的位置留给同事。罗布泊的夏天地面温度有六七十摄氏度,人就像快蒸发了。我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住,就坐在地上,装作看地形图,绝不说累,怕影响大家的情绪。冬天那里零下20多摄氏度,水箱都结了冰,喝水、做饭成问题。工人师傅就跳进水箱,用镐子砸冰,然后在水箱外面用火烤。水倒是融化了,但因搅起了水锈,水都是红色的。人喝了这种水,肚子特别胀。
  “1997年10月下旬,我们正准备从库尔勒出发向东奔赴罗布泊,突然得知原路线不能通行。大家都很焦急,如果耽误了工期,当年就没法工作了。于是,我当即决定改变路线,由北面鄯善闯入罗布泊。这条路我们没走过,也根本没有路,全是山脊、沟堑和沙丘,车辆在沙地上连连抛锚,需要不断地垫木杠,才能缓慢行驶。有一天,十几小时才前行了4公里,计划4天的路程,5天后还不见罗布泊的踪影,给养越来越少……尽管如此,同事们都没有动摇,明白这次进军罗布泊的分量,知道退却意味着前功尽弃。大家想出办法,百十来米就安排一个人当标志,硬是推着拉着车辆朝目标移动,历经6天6夜,终于见到大盐壳。就在那一年,找钾取得新的突破。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之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几步能挺过来,就意味着成功。这是一种信念与执著。
  “罗布泊特殊的环境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城市中久违了的人间真情。这种唇齿相依、团结协作的精神,鼓舞我们出色地完成任务。”王弭力动情地说。
  
  前辈
  
  王弭力认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便是始终将国家需求作为我们的科研目标,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罗布泊开展一系列科学考查。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中科院彭加木、夏训诚先生,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郑绵平先生等人,对罗布泊进行过实地考查,用汗水甚至生命,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前辈们的追求是王弭力的力量之源。
  王弭力的父亲王竹亭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开拓者,毕生致力于我国铁路的建设和教育事业。
  “我父亲是留学生。回国后留在交通部,主动要求到西北修铁路和公路。我少年的记忆中,铁路修到哪里,我就跟随父母走到哪里,把建设的成果留下来,再到荒无人烟的地方重新开始。我妈妈也是大学生,对父亲非常支持,带着孩子跟着父亲全国各地跑。虽然条件艰苦,但妈妈非常热爱生活,将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让我们在常年的迁徙中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有乐趣。父亲特别注意总结规律,又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从父亲身上,我吸收了无尽的营养。”
  1959年,王弭力中学毕业,毫不犹豫地填报北京大学地质系。大学毕业后,她本来可以留在北京的科研部门,但还是遵照父亲的教诲,申请到艰苦的一线去实践。从零下40多摄氏度的大庆到零上40摄氏度的湖北,从江南平原到青藏高原,她乐此不疲。
  “最近,我从一位老人的日记中第一次知道,我父亲60年前修南疆公路的时候,就曾到了若羌县,经过罗布泊,我非常感动。”追寻着父辈们的足迹,将道路继续延伸,王弭力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致敬。
  
  巴州
  
  2004年5月,罗布泊所在的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州政府为王弭力颁奖,表彰她为罗布泊钾盐资源勘查开发做出的突出贡献。
  王弭力说她多次获奖,但这个奖最让她感动,印象最深。它是社会各界对他们找钾大力支持的一个缩影。
  1995年,当王弭力第一次向地矿部申请去罗布泊找钾时,部领导都躲着她。一来当时经费紧张,二来罗布泊确实太危险。王弭力诚恳地说:“罗布泊不能再等待了。如果我们这代人再不去找,罗布泊地下的那块宝藏也许会被后人遗忘。”地矿部领导感动了,硬是挤出10万元。
  “这笔钱对于勘探罗布泊来讲实在是太少了。打井只能打100米。这决定当时进军罗布泊的装备十分简陋,我们的车都是石油部门将要淘汰的破‘解放’,一辆5000元。”
  之后,他们的壮举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让越多越多的人体会到感动是什么滋味。
  1996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弭力提交《新疆罗布泊罗北凹地钾盐矿床的发现情况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提案,受到同组科技界政协委员大力支持。当年,国家科委就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设置“罗布泊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她清楚地记得,当年,若羌县机关干部决定停发一个月工资,用来支持项目组。巴州政府、政协专门成立“钾盐领导小组”,“随时随地具体地支持、指导我们工作,解决各种困难。从车辆设备、物资供应、工作协调到经费支持,一路绿灯,处处为我们着想。这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能得到这么广泛的支持,因为我们是在为国家的需求而奋斗。它是大家共同的使命。”王弭力说。
  理论与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王弭力仍不满足,又在开矿上做起文章。
  “死亡之海”罗布泊正在发生沧桑巨变,不久的将来,它将以世界级钾肥基地的面目震惊世界。人们会永远铭记那些拓荒者的足迹。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元环全金属超高压动密封的性能和特点。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不同工作压力下油膜压力的分布曲面,及漏耗特征曲线。研究表明:粘性阻尼和最小间隙处的节流阻
2012年年底,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的《暂行办法》,以后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望实现衔接转
研究了磁控溅射生长CNx薄膜材料过程中沉积温度对应力和硬度的影响。薄膜应力在沉积温度为350℃时达到最大值5GPa,而在沉积温度为100℃时,薄膜具有较小的应力。硬度测量结果显示,在350℃时生长的
全国第一大盘、西部第一大商业物流中心、世界级商业引擎、两座400米以上摩天大楼……拥有这些的贵阳不是一个异类,它只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大跃进中最典型的代表。如果贵阳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