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分析了学员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教学管理系统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员军;个性化发展;途径
  
  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只有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学员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有的强调学员内在精神世界的培养,有的强调培养学员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学员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唯一性。每个人的生命是唯一的存在,是基于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基于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成的。因此,每个人的生命唯一地属于他自己。正如社会学家米德所说,一个人就是一种个性。其实,就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品质而言,比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世界观等,本身是人所具有的,它不是经过教育或通过培养才具有的。
  二是不可重复性。人是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是一个“进行时”。因此,生命在时间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他是什么取决于他在时间变化中所遇到的条件和现实。柏格森因此把人看作一个时间性的存在,时间在流畅,生命在绵延之中,此时的生命与彼时的生命是不同的,是不可重复的。
  三是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间不可能存在两个绝对相同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性存在着。假如说个性教育要发展人的独特性,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每一个体的生命本身就是独特的,教育无需去造就独特的生命。
  四是自我性。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属于一个共同体,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唯一的模式。我们说,每个人之间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取代的唯一性,都有其对社会独特的感受和经验,有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自我的价值和尊严。
  
  二、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推进学分制管理
  学校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规划推行学分制工作,启动了“两大模式”(大类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全面修订了大类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学分制管理的教学文件。全面推行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作为实践理论,稳步推行学分制,制定了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学籍管理规范,建立了具有约束机制的淘汰制度。
  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完善学分制,逐步建立和实施课程注册制度和课程评估制度;引入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课程竞争机制,以进一步发挥学分制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开发教学管理新模式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培养计划智能管理系统、用户事务处理系统和教学运转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保障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的推行。
  (二)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学校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做法是:借鉴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做法,选拔部分具有较强责任心、业务水平高的副教授、教授对本科生进行分组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此外,通过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校要求:导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一次。学校将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人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中,每学年进行一次,本科生导师的考核由各单位负责,考核细则由学院制定。
  (三)建立新的教学管理系统
  以学生群体为单位的教学管理是单纯统一性的特征,只有实现以单个学生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才能真正将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思想融入教学管理的行政运行之中,使得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意识,实现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努力探索以单个学生为单元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同时,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淡化并逐渐取消自然班,建立运行教学班。只有建立教学班的概念,才能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才能能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意愿选择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管理。通过新的教学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了我校教学管理模式从群体管理模式向个体管理模式的转变,教学管理手段的网络化、自动化,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个性独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观念,保障了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先学生选课,后教务排课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业,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思想。通过建立这样一种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他文献
泥土、水泥、沙子、路基、沥青、桥柱,这些粗糙的没有任何光泽的词汇,经过那些挥舞着长镐,汗如雨下,面目黝黑的修路人的打磨,就好像拥有魔法的人,挥舞铁镐,用汗水点化,才使石子、沙土和水泥变成笔直的绵延的道路。因为有了路,从此步伐和心灵都再也没有障碍。  除了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单调匮乏的物质供给,稀少的人烟,常年不能团聚的家人,无法逃避的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们想不到的。  那么,就让我们看
期刊
郁达夫早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流露着感伤、忧郁的情调,主人公大都是敏感,多愁的苦闷青年,他笔下的零余者反映出独特而鲜明的艺术人格。本文试图从郁达夫的气质、早年经历和性格对其创作心态的影响,探讨其早期作品的艺术人格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郁达夫留下了许多名噪一时、影响中国现代文坛的经典之作。他的浪漫才情通过清丽的语言跃然纸上,其早期作品往往流露着感伤、忧郁、颓废的情调,评价的声音毁誉参半。纵有不少人非议
期刊
【摘要】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少“问题学生” 。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响这些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维护“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清除他们心理上的暗影,引领他们走向光明。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现状;对策     所谓“问题学生” ,就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行为上不规范,心理上不健康或有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极易产生学业与品德上的恶化,成绩越来越差,品行越来越不端正,发生
期刊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深刻认识数学的这些特点,对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和探讨了深刻认识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针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院校的职能和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教学工作是院校最基础、最经常、最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在院校教育中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它在贯彻党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中的重要作用。    一、深刻认识高等院校教学
期刊
【摘要】论文从分析课程资源整合的本质内涵入手,提出课程资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对创新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课程整合    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改革设想也不能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广义的课程
期刊
构建高校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管理的理念    目前,国内外教育界都较为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我国教育界正在努力转变传统的以效率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的以理性为本,坚持教育管理科学化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的呼唤,是历史赋予教育的重任。  教学中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固然要从宏观上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领,更应该注意从细节着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
期刊
农事集俗    青稞田史话  玉树藏人常说:“吃肉到西部,吃粮到东部。”玉树东部地区,素以“河谷农业”著称。这里的河谷地带,虽然海拔都在3700米以上,但温暖潮湿,雨水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长江源流通天河谷地,澜沧江源流杂曲、吉曲河河谷,以及杂曲河支流子曲河河谷,都是比较集中的小块农区,也是玉树高原的“粮仓”。历史以来,当地藏胞食用的粮食,主要取自这些河谷农区。  据《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介
期刊
“红叶题诗”作为著名的婚恋佳话,自晚唐五代起,在封建社会后半期一直都有传播与创作,构成中国古典文学中优美的文学与文化现象。本文拟通过文本演变规律,探寻它的文化价值。  一、流传文本与嬗变规律  该题材的记录与创作共六十九篇,有笔记、传奇小说、诗话、元杂剧、明清传奇。收录、流传形式多样,或作为单行本的小说或戏曲,或作为小说集、戏曲集、诗话总集、笔记,或作为丛书类书里的篇目流传保存下来,偶也见于他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