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有“蜀州”第一诗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唐初王勃写的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也是我们今天能读到的题有“蜀州”的第一首诗。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即显露才华,以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他考举及第,授虢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参军,后往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探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6岁。
  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期间,—位姓杜的朋友(名已无考),赴剑南道(治所在今成都市)江原县任县尉(佐县令管理社会治安的武官),故写下这首赠别诗。
  江原县始建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先在今崇州市江源镇东,后移至崇阳镇,辖今崇州市和新津县全境、大邑县大部及都江堰市河西地区等。王勃死后十年,即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改江原县为“蜀州”(以曾一统蜀地面称“望帝”的杜宇的发祥地而名),分该地区置江原(又曾先后改名为唐隆、武隆、唐兴、唐安、江原)、晋原、新津等下属县。此时的“江原县”已远非杜少府任县尉时的那个“江原县”了。它只是蜀州的—个属县,地域也缩小了许多。
  王勃的这首送别诗的遗稿,没有题目。明代张燮编辑《王子安集》时,经过考证,鉴于“江原县”体制及辖域的先后变化,只有“蜀州”才相当于前“江原县”,便采用了以后地名(蜀州)命前地名(江原县)的惯常手法,给它补加了—个带崇敬性的题目:《送杜少府(对县尉的敬称)之(往)任蜀州》。
  首联中的“五津”,指代杜少府行将赴任县尉的地域。常嫩东晋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属崇州市三江镇人)《华阳国志·蜀志》云:“其大江自湔堰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日江首津,四日涉头津,五日江南津。”古人误以为岷江(金马河)是长江的正源,故称之为“大江”。“湔堰”即都江堰。“犍为”指领管彭山及其以下诸县的“犍为郡”。“自湔堰至犍为”是指从都江堰到犍为郡的(彭山县)境界,而不是整个犍为郡或犍为县城。津,渡口。清学者考证,“五津”依次为今都江堰市的“青城渡”滁渡)、崇州市与温江区交界的“晏家渡”冶陈家渡—苏家渡)、温江区的“三盛渡”(三渡水)、崇州市与双流县交界的“江原渡”(擦耳渡)和“新津渡”。新津县城名“五津镇”,其意即为岷江第五渡口。这五津,位于汉江原县即唐蜀州管辖的岷江地段。前已述及,崇阳镇为江原县及蜀州的治所,也就是当年杜少府赴任县尉的地方。故弄清“五津”,是解读王勃赠诗的关键。
  有人不了解上述历史沿革和地域变化,仅凭“王勃死后十年才置蜀州”为由,便断定王勃赠诗题中的“蜀州”为“蜀川”之误。殊不知四川境内,从古到今,根本没有过“蜀川县”;即使把“五津”理解为从都江堰到犍为城的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该地段上也没有过什么名为“蜀川”的州县。也有一种看法说,“蜀川”是对四川的泛指。但请不要忘记,王勃写此诗之前,是曾经旅游到过今彭州市葛仙山和成都的,博闻强记的他对其毗邻的江原县的“五津”,不可能没有知晓。好友去剑南道江原县做县尉,他又何必泛指整个四川呢?那不是给人难堪吗?
  作者:崇州市中学退休教师
其他文献
有人认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是两情相悦的浪漫爱情;有人认为是劫色劫财的骗局。现就其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试作初步辨析。    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惠王来朝……相如见而说(悦)之,因病免,客游梁……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期刊
车辐先生一无背景。二无头衔,无党无派,甚至连作协会员都不是。他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记者,以后在四川省文联做一普通工作人员,直至退休。乃一介平民布衣,有何本事招风揽月于文化界而成名?流沙河先生与他相交多年,对他综而言之概括为“写、吃、唱、玩。”车辐夫人毛氏白头与之相伴七十多年,总结为:“这个人累得、耍得、胀得、睡得、写得,结构特殊,值得研究。”    一    20世纪初叶,车辐出生在成都西东大街的
期刊
孝的内涵是爱敬。通过爱敬自己的父母为起点,培养爱心,进而爱家人、爱邻人、爱乡人、爱国人、爱天下人。在爱的扩展及升发中。不断培养良好道德,这是传统的观点。舜提出“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伊尹的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西周召康公戒成王:“有冯(凭)有翼,有孝有德”。孔子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学而》)至盂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期刊
[GK2!2]摘要:韩愈、卢仝的两首《月蚀诗》以奇崛诡怪的天象书写托讽现实政治,在韩孟诗派建构中具有独特价值。二诗共同面对两类“前文本”:一类是以《削夺王承宗官爵诏》为代表的政治文本,另一类是唐人天学文本。通过互文关系的疏证,可以考明二诗均以元和四年至五年成德镇帅王承宗之乱为本事,托讽王承宗不尊朝廷、盗据藩镇,同时批判了观望养寇的诸军统帅。不仅如此,二诗同中有异,韩愈通过对卢诗讽“天”诗句的全面删
期刊
井冈山是无人不晓的地名。现在有井冈山市,有井冈山风景区。井闭山也确实是一座山的名称。然而在1928年之前的文字记载中却找不到“井冈山”这三个字。虽然在1930年出版的《吉安县志》中记有吉安县有个井冈市,明朝时这里设过井冈巡检司(这应当是“井冈”二字的最早记载),但是。这个“井冈”却在现在井冈山东北300多里之外。因此。这个“井冈”与现代地理名称“井冈山”并不是一回事。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
期刊
摘 要:《名媛诗话》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文献的价值。它裒辑、保存了一批出于女性之手的文学批评著述,其中不乏精金美玉。二是集中了沈善宝本人的文学批评观点,对于研究她的文学活动,以及由她辐射而成的女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都是重要的切入角度。三是这些内容反映出的文学思想,是那个时代文学思想的重要侧面,也是研究女性文学、性别观念的重要视角。这些皆可补足目前批评史研究、书写之缺失
期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谢桃坊先生,是一个在词学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然最能代表其学术功力和成就的是其词学研究。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宋词辨》,这是关于宋代词人评论和词学史研究方面的专著。2007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宋词辨》的姊妹篇——《词学辨》,这是其对近百年词学研究中疑难问题的清理和探讨,收其近年的学术论文32篇,分为词体
期刊
《路痕集》是曾志强老人在他人生的“金色大厅”里纵情高唱的一支跋涉者的歌。这支歌悠远、抒情,宛如蓝天中响起的一串动听的鸽哨。  这本集子共分五辑:文稿辑、讲话辑、信札辑、诗联辑、书艺辑。颇似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五个级,和弦弹出了曾志强先生生命之歌的神圣乐章。让我震撼。让我憬悟。让我感慨。更让我迫不及待地欲给它的读者传递一个信息:“志高识远展襟怀”。  展读文稿辑和讲话辑,让我感受至深的是
期刊
近些年。成都报纸屡屡提及“浣花遨头”。其实。民众大事出游浣花溪。自唐朝玄宗、德宗年间兴起之后,直迄“文化大革命”,才被禁止。    邀游浣花溪的时地变异    “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自注:“成都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依据坡老、放翁所
期刊
由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四川教育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中的一部,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持编撰的首部四川教育通史。该书拓展了四川教育史研究的领域,填补了四川地方教育史研究的不少空白。此前,四川地区尚无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教育通史。  《四川教育史》全书约90万字,分别记述了古代、近代、当代四川教育的发展状况,全方位地勾勒出四川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全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