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君子风尚”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这一章所讲的是君子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以及善于学习的方法。首先,对待学习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做到这些,自然就对外在事物别无多求,这是其一,其二,所谓居安思危,食求饱,居求安,亦不利于身心安宁,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这里也体现出了孔子在其《论语˙学而》篇中第十三章所提出的“中庸”,追求平和的思想;所谓“过犹不及”也正是如此。因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敏于事,慎于言提供了前提条件,反之,正是因为身心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才能够达到君子学习的目标,即敏事、慎言,这些条件具备之后,是否就可以称为好学,善学了呢,接下来,孔子又提出了学的根本核心价值,“正道”思想。其实这里所指的是“德行”关系,前面所说均为“行”的各个方面,而君子好学之根本是“德”,有才,有行却无德,并非君子之学,而君子之学之根基是“德”学!
无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否依旧以孔老夫子当年的眼光以及思想觉悟去界定一个人是否能被称之为君子,但论语中对于“君子”言行所提出的要求却无一不在苏东坡的身上尽显,或许也正是因为东坡先生可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为数不多的“君子”之一,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不定与命途多舛。
二、“东坡式”生活态度之本真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而他本人却能够随遇而安,不热衷于富贵利禄,安贫享乐,思想旷达,这些种种都让我与另一个先贤联系到一起,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如果我们将事情往有趣的方向想一想,苏轼会不会就是颜回呢?可不论是与不是,这两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思想精华都是留给后世所认真吸收的。
读苏轼的词又发现了意见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没有特意的去考证过,所以,只是当作笔记记录了下来,或者是巧合,苏轼有一首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西江月: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是的,我想,琼瑶大概也是十分喜爱苏轼的吧。笔名或许出自于此?烟雨蒙蒙或许源于此?就连还珠格格当中的经典台词也逃不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从个人才华方面来看,此人可谓千古第一人,不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一点从唐宋八大家的官方排名上,亦或是其个人作品的展示上都会得到印证,且此人琴棋书画也无一不通,而且还不仅仅是会而已,是样样达到精通的水平,再次,苏轼从中年开始就对古代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到中晚年,此人在儒道释法各家学说的融会贯通与领悟上依然达到较高境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屡遭朝廷贬斥的情况下亦能清淡的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诗句。
要说到苏轼一生被贬的命运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王安石,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合才遭到一再贬黜,先说王安石其人,引用梁启超先生在《王安石传》中的语句:“古之天民折与大人者,必有其所养。观其所养,而其所树立可知也。观其所树立,而其所养可知也。荆公之德量气节文章事业,其卓越千古也若彼,则其所以养之者必素矣。”我想任公先生必然是喜爱与自己相像的人吧,质朴,平实,朴素...,如任公先生所说“天性孝友之纯笃”,然而,这种过于实在的性格却并不适合于游走于官场之间,诚然,荆公之政治,经济思想可在其变法主张中窥见一二,这说明这些边个思想自身是具有其生命力的,以往我们认为荆公在变法中多任用了图利小人之禍,但任公先生所例举荆公交友四十人平反这一说法,并指出,神宗与荆公都是变法过于急切,因而,小人钻孔,然而,事态一旦形成,发展却脱离荆公所愿,因而,任公先生说“用人若有不暇择焉,此则神宗之类累,而亦荆公之类累。”
两个人都是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也都确实是心系国家发展,百姓安康的人物,却同时又是对自己观点据理力争,不畏强权的人物,在这种矛盾交织的大环境下,必然有一方要因为皇帝的意愿做出牺牲,而这个人恰恰是苏轼,其实读越多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录,越来越了解苏轼其人之后反倒觉得这一生的接连被贬也是一种幸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幸运,只有经历这样的遭遇后还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苏轼其人的大智慧、大气魄的展现!
正如孔子所讲君子立足于世的“仁、义、礼、智、信”“仁”字当先,这或许就是苏轼教会我们的生活中的大智慧与大气魄吧!
三、“东坡式”态度对其名片诗词教学之影响作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三篇苏轼豪放之词,分别为《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一词描绘了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述了“人虽老,却依然能够焕发青春”的人生哲理,每一句又都体现出苏轼“人生哲学”中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千古名词,虽身处被贬之境,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苦楚均已溢于言表,才为后人留下这咏月怀人的千古名唱。但“诗神”的情怀兼济天下,最后仍不忘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伟大祝愿,这不正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表现么。
《江城子》一词可谓是将苏轼一生的爱国豪情、为国征战的热血表达地淋漓尽致,“鬓微霜,又何妨!”虽已年老,命途多舛,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为国为民乃当官的初心本质,这样的坎坷一生,这样的命运捉弄,最终依然可以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宏愿,这一切不都来源于他积极乐观、旷达向上的人生态度么!
正是“东坡式”生活态度的专一性与统筹性才能够为课堂教学中分析苏轼作品的中心主旨时提供更为简洁、易懂、易归纳、易理解的思路和方法。而一旦课堂教学中建立了这种作者人物特征与作品中心主旨的相关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在品析古诗词内涵中强化理解与实记,更能够为师生提供一条古诗词学习的简便、清晰的思路,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学生因死记硬背而产生的高遗忘几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这一章所讲的是君子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以及善于学习的方法。首先,对待学习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做到这些,自然就对外在事物别无多求,这是其一,其二,所谓居安思危,食求饱,居求安,亦不利于身心安宁,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这里也体现出了孔子在其《论语˙学而》篇中第十三章所提出的“中庸”,追求平和的思想;所谓“过犹不及”也正是如此。因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敏于事,慎于言提供了前提条件,反之,正是因为身心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才能够达到君子学习的目标,即敏事、慎言,这些条件具备之后,是否就可以称为好学,善学了呢,接下来,孔子又提出了学的根本核心价值,“正道”思想。其实这里所指的是“德行”关系,前面所说均为“行”的各个方面,而君子好学之根本是“德”,有才,有行却无德,并非君子之学,而君子之学之根基是“德”学!
无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否依旧以孔老夫子当年的眼光以及思想觉悟去界定一个人是否能被称之为君子,但论语中对于“君子”言行所提出的要求却无一不在苏东坡的身上尽显,或许也正是因为东坡先生可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为数不多的“君子”之一,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不定与命途多舛。
二、“东坡式”生活态度之本真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而他本人却能够随遇而安,不热衷于富贵利禄,安贫享乐,思想旷达,这些种种都让我与另一个先贤联系到一起,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如果我们将事情往有趣的方向想一想,苏轼会不会就是颜回呢?可不论是与不是,这两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思想精华都是留给后世所认真吸收的。
读苏轼的词又发现了意见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没有特意的去考证过,所以,只是当作笔记记录了下来,或者是巧合,苏轼有一首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西江月: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是的,我想,琼瑶大概也是十分喜爱苏轼的吧。笔名或许出自于此?烟雨蒙蒙或许源于此?就连还珠格格当中的经典台词也逃不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从个人才华方面来看,此人可谓千古第一人,不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一点从唐宋八大家的官方排名上,亦或是其个人作品的展示上都会得到印证,且此人琴棋书画也无一不通,而且还不仅仅是会而已,是样样达到精通的水平,再次,苏轼从中年开始就对古代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到中晚年,此人在儒道释法各家学说的融会贯通与领悟上依然达到较高境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屡遭朝廷贬斥的情况下亦能清淡的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诗句。
要说到苏轼一生被贬的命运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王安石,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合才遭到一再贬黜,先说王安石其人,引用梁启超先生在《王安石传》中的语句:“古之天民折与大人者,必有其所养。观其所养,而其所树立可知也。观其所树立,而其所养可知也。荆公之德量气节文章事业,其卓越千古也若彼,则其所以养之者必素矣。”我想任公先生必然是喜爱与自己相像的人吧,质朴,平实,朴素...,如任公先生所说“天性孝友之纯笃”,然而,这种过于实在的性格却并不适合于游走于官场之间,诚然,荆公之政治,经济思想可在其变法主张中窥见一二,这说明这些边个思想自身是具有其生命力的,以往我们认为荆公在变法中多任用了图利小人之禍,但任公先生所例举荆公交友四十人平反这一说法,并指出,神宗与荆公都是变法过于急切,因而,小人钻孔,然而,事态一旦形成,发展却脱离荆公所愿,因而,任公先生说“用人若有不暇择焉,此则神宗之类累,而亦荆公之类累。”
两个人都是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也都确实是心系国家发展,百姓安康的人物,却同时又是对自己观点据理力争,不畏强权的人物,在这种矛盾交织的大环境下,必然有一方要因为皇帝的意愿做出牺牲,而这个人恰恰是苏轼,其实读越多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录,越来越了解苏轼其人之后反倒觉得这一生的接连被贬也是一种幸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幸运,只有经历这样的遭遇后还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苏轼其人的大智慧、大气魄的展现!
正如孔子所讲君子立足于世的“仁、义、礼、智、信”“仁”字当先,这或许就是苏轼教会我们的生活中的大智慧与大气魄吧!
三、“东坡式”态度对其名片诗词教学之影响作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三篇苏轼豪放之词,分别为《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一词描绘了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述了“人虽老,却依然能够焕发青春”的人生哲理,每一句又都体现出苏轼“人生哲学”中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千古名词,虽身处被贬之境,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苦楚均已溢于言表,才为后人留下这咏月怀人的千古名唱。但“诗神”的情怀兼济天下,最后仍不忘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伟大祝愿,这不正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表现么。
《江城子》一词可谓是将苏轼一生的爱国豪情、为国征战的热血表达地淋漓尽致,“鬓微霜,又何妨!”虽已年老,命途多舛,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为国为民乃当官的初心本质,这样的坎坷一生,这样的命运捉弄,最终依然可以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宏愿,这一切不都来源于他积极乐观、旷达向上的人生态度么!
正是“东坡式”生活态度的专一性与统筹性才能够为课堂教学中分析苏轼作品的中心主旨时提供更为简洁、易懂、易归纳、易理解的思路和方法。而一旦课堂教学中建立了这种作者人物特征与作品中心主旨的相关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在品析古诗词内涵中强化理解与实记,更能够为师生提供一条古诗词学习的简便、清晰的思路,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学生因死记硬背而产生的高遗忘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