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业负担的增多,学习压力的加大,很多学生对作业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我常常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从而打破这种僵局。能不能在作业形式上做点文章,作业设计多样化,让学生乐于写作业,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与情感,从本质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些努力与尝试,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
一、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如果要让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我们就必须采取将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品尝属于他们劳动的“果子”,从而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写自己力所能及的或感兴趣的作业,从“我什么都不会做”转向“我也有能做的作业”,这对学生心理上而言会有一种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们就通过作业的分层设计出发,让学生对写作业感兴趣,同时也要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分层。根据学生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因素,动态地分为A、B、C三个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语文水平自愿报名,教师根据报名情况并征得本人同意后,还可进行个别调整;然后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布置作业量。适量、合适的作业,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2.作业难度分层。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差异的现实情况,为了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语文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C层次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层次的题型稍难一点,偏向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而A层次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運用,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来进行选择。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能力的不同,他们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肯定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在完成作业时间上也作了分层要求,目的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消化得了。比如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精美语段或古诗词时,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学生,回家继续背;本来隔天就得交的作文,有困难学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他们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二、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在作业中加入一些唱唱、画画、写写、演演等形式一定会给学生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
如学习《我的信念》时,我布置的作业如下:
爱积累的你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工整的抄写在本上。
爱讲故事的你可以把居里夫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
爱阅读的你可以去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或《守着荣誉将一事无成》。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一篇文笔优美的读后感。
并且这样的作业不必要每课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每课特点经常布置相应作业。
如学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可以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分小组进行比赛,在表演时可以用方言的形式来进行。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举两得。
三、自主积累性作业,引来源头活水
语文学习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们可以设置“自主积累性作业”。比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完成积累性作业,练笔本主要是用来写随笔。练笔本可以准备两种,一种是个人的,另外一种是全班或者是小组的。个人的本子每人每周写2-3篇,学有余力或者写作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增加写作的篇数。
四、实践性作业,提高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语文的存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后,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微薄之力。
作业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的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柳坚卫,浙江浦江县第四中学教师。
一、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如果要让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我们就必须采取将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来品尝属于他们劳动的“果子”,从而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写自己力所能及的或感兴趣的作业,从“我什么都不会做”转向“我也有能做的作业”,这对学生心理上而言会有一种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们就通过作业的分层设计出发,让学生对写作业感兴趣,同时也要树立起“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分层。根据学生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因素,动态地分为A、B、C三个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语文水平自愿报名,教师根据报名情况并征得本人同意后,还可进行个别调整;然后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布置作业量。适量、合适的作业,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2.作业难度分层。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差异的现实情况,为了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语文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C层次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层次的题型稍难一点,偏向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而A层次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運用,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来进行选择。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能力的不同,他们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肯定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在完成作业时间上也作了分层要求,目的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消化得了。比如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精美语段或古诗词时,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学生,回家继续背;本来隔天就得交的作文,有困难学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他们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二、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在作业中加入一些唱唱、画画、写写、演演等形式一定会给学生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
如学习《我的信念》时,我布置的作业如下:
爱积累的你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工整的抄写在本上。
爱讲故事的你可以把居里夫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
爱阅读的你可以去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或《守着荣誉将一事无成》。
爱写作的你可以写一篇文笔优美的读后感。
并且这样的作业不必要每课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每课特点经常布置相应作业。
如学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可以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分小组进行比赛,在表演时可以用方言的形式来进行。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举两得。
三、自主积累性作业,引来源头活水
语文学习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们可以设置“自主积累性作业”。比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完成积累性作业,练笔本主要是用来写随笔。练笔本可以准备两种,一种是个人的,另外一种是全班或者是小组的。个人的本子每人每周写2-3篇,学有余力或者写作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增加写作的篇数。
四、实践性作业,提高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语文的存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后,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微薄之力。
作业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的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柳坚卫,浙江浦江县第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