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教育,哪个重要?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朋友渐渐长大,课外继续随意读闲书,而学校里面的读书活动则渐渐正规了起来。

  何为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究竟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了解,我们不禁疑惑:是“快乐”的教育,还是教育的“快乐”?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追求的是过程快乐还是结果快乐。事实上,快乐教育一词是在19世纪中期由英国的教育改革家斯宾塞所提出,但这一观念兴盛于美国,并且依靠人才和创造力输送奠定了美国近些年来的人才体系,使得美国成为近代以来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强大国家。
  西方的快乐教育是在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萌芽状态、文艺复兴时期的重生阶段、夸美纽斯的初建阶段,最终由英国绅士斯宾塞先生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提出并被后世所熟知。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是针对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所言,他认为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实际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要采用快乐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斯宾塞先生认为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于是每天陪他唱一首歌;儿子爱运动,就每周陪着他完成一定的运动项目以及郊游远足,以获得美好的心情。快乐教育的核心在于发挥情绪的引导作用,通过情绪引导兴趣,通过兴趣激发动力,从而激发儿童的自助学习能力,提升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在美国快乐教育被称作是“have fun”,即享受教育,用一种愉悦、享受的状态来获取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享受和不竭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可以看出,西方对快乐学习的定义在于,不仅要实现结果的快乐,更要注重过程的快乐,因此,教育的作用可以被解读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快乐的知识获取方式以及快乐的学习探索过程,来提升自主和自助学习的能力,以激发创造力,实现快乐的人生。在中国,快乐教育的理念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就体现了孔子在学习与学习效率上的观点,由此看来,快乐教育并非是什么新观点。当前,快乐教育也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广泛传播,素质教育、减负、新课改、关闭课外补习和培训机构……这些成为当前中国对快乐教育的理解。
  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乏看见这样的新闻:某国的学生下午两点放学,某国国民数学水平还不如中国小学生,某国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用上课,某国上大学不用通过考试……相比于中国学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勤奋、刻苦、努力,一部分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不禁感慨,“国外的学习真快乐啊!”“如果我有钱,一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上学”“我吃了应试教育的苦,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吃这种苦”……但是,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的快乐真的是西方教育的全部吗?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在这样的一种活动中,人们创造出了一定的价值(学会了某个知识点、接触了某个复杂的题目、获得了某种新的技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等),并且享受这种价值的获得感,因此,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们去享受这种创造价值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引导孩子们去自我创造和获得这种快乐。快乐教育是“快乐”的教育过程
  快乐的教育,即教育过程的快乐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用游戏式的教育与教法、正向的引导和激发都是斯宾塞快乐教育的法宝,摒弃传统的外在式、填鸭式、管理式教育,崇尚自然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强调记忆力,无论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还是对解题思维的记忆。印象很深的是,小学阶段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抄写写记记背背,抄写成语、背诵古诗、默写全文占据了我们太多的课后时间。这样的学习过程快乐吗?从短期来看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积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死记硬背”抑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斯宾塞认为强迫性的训练制度是违背孩子的性格塑造规律的,短期取得的暂时效果是用丧失长期自由的后果换回的,这不是教育的本质。
培养丰富的兴趣,可以让孩子用一种愉悦、享受的状态来获取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享受和动力,从而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斯宾塞的“进化论”教育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为强迫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其核心之一是民主、平等和尊重。在“留学圣地”加拿大,教育的过程有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也有家长的陪伴。加拿大是一个十分重视阅读的国家,在儿童时期,学前班的老师会给孩子分发两个袋子,一个袋子里面是书、一个袋子里面是诗歌,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一些课文和诗歌的阅读任务,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完成,但是学校不负责监督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能不能主动完成靠学生和家长的自觉。另外,加拿大教育十分重视兴趣班,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政府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助,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机会上兴趣班,而且可供选择的课程项目也很丰富:游泳、音乐、美术、舞蹈、曲棍球,等等。与国内孩子上兴趣班的不同点在于:一是国外的孩子自主选择喜爱的课程。国内的孩子是父母替他们选择,“我小时候没有学舞蹈是一种遗憾,所以我让我的孩子去学舞蹈”“女孩子乐器气质好,所以给我的孩子报了乐器班”“大家都在学书法,所以我的孩子也在学”,兴趣班不是兴趣,变成了一种任务,孩子在其中体会不到乐趣,自然感受不到快乐,坚持和收获无从谈起。二是这些兴趣班与国内“孩子上班,家长在教室外等”的情况不同,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因此,在加拿大不存在“上兴趣班叫苦连天”的现象,不是“等孩子上兴趣班”,不是“逼孩子学这学那”,而是“陪孩子上兴趣班”,是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孩子学习、体验、领会其中的乐趣。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反对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国内同样也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的说法,其原因在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作用。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当今社会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一步一步扭曲了中国孩子的成长。认为快乐教育以及释放天性是骗局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中国社会对快乐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实现快乐,快乐教育与自由放任划上了等号。孩子、学生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心智上的不成熟、阅历上的不丰富和思维上的不严谨,无法判断自己是真的不喜欢没兴趣,还是因为畏难情绪作祟而没有体验到其中的快乐感,也無法做出最理智和最有利于他们未来发展的选择。斯宾塞认为,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但是好的兴趣如何转化为一生的成功呢?关键在于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来自于重复和引导。当第一次体会到快乐以后,人内心深处对于快乐、荣誉与赞美的追求会引发第二次、第三次……的尝试,快乐的过程也会带来巨大的结果效应。

快乐教育,有教育的“快乐”结果


  教育的快乐,即教育结果的价值性、收获性和满足性。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成就人的事业,是一项让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更优秀的事业,是一项在维持社会激烈竞争下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的能力的事业。教育离不开快乐,但快乐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小斯宾塞不是神童,但他取得的成就比许多神童都要大,14岁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最重要的是他活得非常幸福,他获得幸福来源于愉悦的成长过程和良好的社会价值,教育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中西教育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注重记忆力,西方教育注重创新力;中国教育强调要听话而忽视内在自制力的管理,西方教育注重孩子自主和自助能力的培养;中国课程注重课本、经验,西方教育注重生活、创造。在快乐教育起源地的英国,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私立学校提供的精英教育,一类是由公立学校提供的平民教育。公立学校是放养式管理,在校时间少——早上10点上学下午2点放学,等等,而私立学校执行的却是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上下课时间,由早晚自习的设置,与国内的时间管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与国内填鸭式教育不同的是,英国的精英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你可以选择爽到“爆炸”,只上学校安排的固定课程,除此之外,游戏娱乐还是游山玩水,抑或是睡懒觉,都是被允许的选择;也可以选择累到“猝死”,给自己安排非常多的课外学习和补习。一方面,英国老师每周布置一次作业,学生愿意交就交,不愿意交老师和学校似乎也不勉强;另一方面,火遍中国网络、收获大量迷妹的英国乔治小王子一年级的课表公布以后,惊呆了众多网友:在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通识课程之外,还有法语、宗教、计算机、戏剧、绘画、艺术和芭蕾等课程。这种区别是由中西方人才选拔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所引起的。在中国,应试教育成为当下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升学上的中考、高考,就业上的公务员考试,甚至连考驾照,都要经过各科目的考试。可以说,在中国,“考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人生选择的重要途径,“没有高考,你如何确定你能够拼得过别人?”中国的“快乐”与西方的“快乐”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斯坦福大学校园。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
英国精英教育重视培养情商,甚至胜过学业。乔治小王子就读的这所学校,核心育人理念是:善良。

  我们来看看,在快乐教育兴盛的美国快乐教育是如何实践的。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可以用“3个4”来描述——4小时睡眠,4杯咖啡,4.0GPA,这似乎与我们在美国电影中看到的美国高中生活不相符合。作为一个没有出国经历的人来说,对外国的了解一部分来源于外国影视剧作品。在《歌舞青春》中,无论是特洛伊还是加布里埃尔,积极寻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克服团队猜疑事件、时间冲突问题,甚至可以说一天24小时都在为赢得除夕夜的卡拉OK比赛而努力。这部电影渲染了青年人是如何不屑追求自己的梦想的,但是我们也不禁感叹:美国的高中生是如此的快乐与幸福,他们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考试。然而,另一本书《美国最好的高中是怎么样的》,向我们阐述了真实的美国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是被学业和课外活动填得满满当当,加州一所顶级高中的拉拉队长除了要完成在校学习任务,还要进行啦啦队训练、助教助管工作和其他校内校外活动,其中一大半的时间都用于课程内容之外的学习。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国外的教育就是轻松,每天花费一小部分的时间即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美国的大学申请政策。美国的大学申请需要综合考察多项内容,分别是:GPA(即绩点,考察初高中所有课程的成绩)、SAT(即大学申报考试)、AP课程(即高中阶段课上的大学课程)、课外活动(考察参加过的国家级、世界级比赛的情况)、个人简介,如果是斯坦福这类名校,还会考察学生的论文情况。看到这里,你是否又会觉得,做中国的学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呢?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体系,无法要求遵循同样的教育模式。仅仅看到美国学生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提倡中国学生也要减轻学习压力、减少学习任务,是不理智且不可行的。这好比你和一个放羊的人在山坡上聊了一整天,殊不知他是为了等他的羊吃草,而你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他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你却一无所获。教育的过程,切不可看表面、观表象、听一家之言。
  快乐教育不等同于放松标准,无论是“快乐的教育”抑或是“教育的快乐”,都只是人内在的心理感受而已,快乐教育如果能同时实现过程快乐和结果快乐,那固然是最好。2011年清华大学在招生中降分招收偏才与怪才,这些人才的“偏”和“怪”相对于传统的分数型选手而言,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特长和过人之处。清华大学的这一改革体现了中国教育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对快乐教育的重视,但这只是少数情况,在当前中国高考制度、社会人才选拔制度尚未进行改革的前提下,实现结果快乐的重要性甚于过程的快乐性。快乐以能力为支撑,以社会规则为框架,宽严相济,以学生自主兴趣为主,同时伴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力量,不是一味地倡导快乐,也不是推崇绝对的“虎妈”,而是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商务部于2011年启动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酒泉市成功进入国家商务部首批35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公示名单,这也是甘肃省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按照创建方案,酒泉市将在建设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将电子商务服务业培育成为酒泉市重要的新兴产业。  目前酒泉电子商务发展到什么阶段,存在什
摘要:房价关系着国计民生,房价调控则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我国政府近年来调控房价的两个重大举措,限购令和房产税的实施效果不得而知。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部分上海居民的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限购令和房产税对上海居民购房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限购令及房产税并未能够抑制居民购房意愿,有效遏制房价高速增长。由此,政府必须对限购令和房产税的实施效果重新审视,适当调整相关调控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北京与上海的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城市文化及其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求城市文化与形象的传播对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及规律,以便为更多城市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引言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种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尝试,变村庄为社区,变传统农民为社区居民。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入手,介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历程和模式以及农民利益保护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
摘要: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下简称Shibor)自诞生以来便被寄予厚望,它的出现背负着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使命。作为一款重要的短期市场利率,Shibor自身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信息需要时间来检验。本文模型分析显示,Shibor隔夜利率与一周利率存在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极具市场敏感性;三月期及更长期限的Shibor利率其波动性反映了较强的市场趋势。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摘 要:地貌深度观察是研学旅行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地理大发现”新疆天山研学行就地貌深度观察开展了实践研究:依托信息技术,虚拟与现实结合,构建整体认知;现场比较分析,现象与成因结合,发展综合思维;原理应用探究,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向人地协调。研学旅行中开展地貌深度观察,可以有效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貌深度观察;信息技术;比较分析;应用探究  地球表面地貌千姿百态、绚
摘 要:“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区域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文章以案例的形式对区域认知视角下的中国地理专题知识构建进行了新探索,分别从情境创设、深度剖析、区域探索、典型例题、拓展延伸五个维度对东北地区、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构建,以期对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认知;地理知识构建;中国地理;高考复习  一、水稻生产新突破——以东
摘 要:“新闻播报”式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文章选取“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以新闻热点“亚马孙横贯铁路计划”作为切入点和教学主线,创设新闻背景情境,设置嘉宾解说、角色体验、点评等环节,让学生在“新闻播报”式情景体验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新闻播报;情境教学  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聚焦地理核心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学生的
摘 要: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文章结合“荒漠化的防治”案例,从核心问题序列和问题体系设计及其具体的操作实施等方面探讨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核心问题;问题体系  一、问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内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
摘 要:文章以2014—2019年普通高考全国卷文综测试题“环境保护”模块选做题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试题立意、情境设计、设问形式等对“环境保护”相关试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建构“环境保护”模块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从规范阅读图文材料、规范审题、建立思维导图和有效组织答案四方面对“环境保护”高频考点进行解题思路建模。通过研究旨在为中学地理“环境保护”教学提供参考,并为学生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