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5岁的吕厚民老人从贴身的衬衣口袋中掏出名片,上面行草的字体让人似曾相识。“这是1957年时请毛主席给我题的字:吕厚民同志、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从1950年春调入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以来,他的任务便是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照相。在1961年到1964年间,他更担任了毛泽东的专职摄影记者,“毛泽东的摄影师”成就了他在圈子里的名号。“那时候他的工作是要保密的,即便是对家人也不可以透露行踪。经常我回到家看到桌子上一张字条‘我出发了’,都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也不会去问。第二天看《人民日报》上面发了毛主席的照片,下面有新华社某地电,才知道他去了哪儿。”同样也曾在“海子”(中南海)里做机要员,吕厚民的老伴刘女士这样告诉笔者。
在吕厚民早期给毛泽东所拍摄的相片中,有一张主席接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回国的照片令他印象深刻,“那名女战士叫谢秀梅,当时规定只是向毛主席献花,谁也没想到轮到她时突然就拥抱住了主席。主席一下子也很吃惊,梗着脖子有点矜持,看见她泪流满面,主席也闭上了眼睛,这是主席很少见的悲伤的镜头。”吕厚民说事后大家猜主席那时也想到了长眠在朝鲜战场的儿子毛岸英,但在当时职业本能让他迅速地将这个难得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吕厚民换装了徕卡相机,但在他看来毛主席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让人感觉到非常魁梧,“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自然中透露出伟岸”。在他的镜头中,有毛泽东同周恩来交谈的场面,也有他视察海军在军舰上的英姿,更有他在十月人民公社田头、社员家中等。这些照片选择角度好,动作自然、平易,没有前呼后拥的摆拍,反映了毛泽东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在吕厚民的记忆里唯独有一张主席摆拍照,“那是1961年在杭州,主席接见金日成前的空隙,当时要给主席拍工作照,他也挺配合,坐在办公桌前写唐诗,我连拍了几张。他把写的唐诗放下,又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看。那天的《人民日报》大字标题是《美帝必败,古巴必胜》。我又换了个角度,接着又拍了几张。标题这几个大字从照片上看得清清楚楚,说的就是当时的‘猪湾事件’。这张照片,前几年曾在美术馆展出,主席的女婿王景清看到了,专门要了这张照片。”
“我拍摄的主席照片,大多还是在现场抓拍,主席从不干涉我们拍照,我们在现场想照什么、怎么照都行,主席从来不管,随便发挥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席从来不说应该怎么照,这边照,那边照,从来不说。主席也从不刻意去做什么姿势,也从来不说你哪张照片照得好,哪张照得不好,也从不要照片。”吕厚民说一次散步主席忽然幽了吕厚民一默“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干。”顿时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文革”期间,吕厚民夫妇受到冲击,下放到江苏兴化县劳动改造。其间吕厚民曾两次上书陈述冤情,终于在毛泽东的批示下被上调至新华社江西分社任摄影组组长,得以延续自己的摄影生涯。
在吕厚民早期给毛泽东所拍摄的相片中,有一张主席接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回国的照片令他印象深刻,“那名女战士叫谢秀梅,当时规定只是向毛主席献花,谁也没想到轮到她时突然就拥抱住了主席。主席一下子也很吃惊,梗着脖子有点矜持,看见她泪流满面,主席也闭上了眼睛,这是主席很少见的悲伤的镜头。”吕厚民说事后大家猜主席那时也想到了长眠在朝鲜战场的儿子毛岸英,但在当时职业本能让他迅速地将这个难得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吕厚民换装了徕卡相机,但在他看来毛主席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让人感觉到非常魁梧,“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自然中透露出伟岸”。在他的镜头中,有毛泽东同周恩来交谈的场面,也有他视察海军在军舰上的英姿,更有他在十月人民公社田头、社员家中等。这些照片选择角度好,动作自然、平易,没有前呼后拥的摆拍,反映了毛泽东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在吕厚民的记忆里唯独有一张主席摆拍照,“那是1961年在杭州,主席接见金日成前的空隙,当时要给主席拍工作照,他也挺配合,坐在办公桌前写唐诗,我连拍了几张。他把写的唐诗放下,又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看。那天的《人民日报》大字标题是《美帝必败,古巴必胜》。我又换了个角度,接着又拍了几张。标题这几个大字从照片上看得清清楚楚,说的就是当时的‘猪湾事件’。这张照片,前几年曾在美术馆展出,主席的女婿王景清看到了,专门要了这张照片。”
“我拍摄的主席照片,大多还是在现场抓拍,主席从不干涉我们拍照,我们在现场想照什么、怎么照都行,主席从来不管,随便发挥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席从来不说应该怎么照,这边照,那边照,从来不说。主席也从不刻意去做什么姿势,也从来不说你哪张照片照得好,哪张照得不好,也从不要照片。”吕厚民说一次散步主席忽然幽了吕厚民一默“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干。”顿时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文革”期间,吕厚民夫妇受到冲击,下放到江苏兴化县劳动改造。其间吕厚民曾两次上书陈述冤情,终于在毛泽东的批示下被上调至新华社江西分社任摄影组组长,得以延续自己的摄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