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何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其表现出来的特有文化氛围通常和文本所用语言相匹配。本文以南派三叔的作品——《北京之梦》的英译本为例,旨在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归化处理,强调在面对文学翻译时,应当在文化差异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仅要达到语言功能上的对等,还要达到文化意义上的对等,以期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关键词】文学翻译;归化法;文化对等
【作者简介】梁骁,云南师范大学。
在翻译时如何处理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是翻译界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异化”与“归化”(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基准,后者则认为应以目的语为基准。原文作者南派三叔擅用大量笔墨去刻画主角的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还会加入许多极具文化特色的典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选用适当的词语,既能保留源语文章的风味,又能使目的语读者心领神会。本文就翻译时对文化意象的归化选择进行讨论。
归化法的代表人物奈达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对奈达来说,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将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到完全自然,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他提出了“功能同构”(Functional Isomorphs)的策略作为解决的方法,以求在不同体系中取得相同的效果。(马传秀,2012)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可在保留源语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替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从而达到文化对等的目的。
译者在处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时,通常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文本背景、创作年代,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等,准确把握每一个要素,才能在翻译时进行忠实、自然地转换。接下来就让我们分析归化法在本文翻译中的体现,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词和句子为例:
例1:原文:北京之梦。
译文:A Peking’s Dream
分析: “Peking”相对于“Beijing”,其文学底蕴更加深厚,产生时间更早,在西方流传范围也更广,颇有一种老北平式的语言韵味,更符合本文的基调。另外,
【关键词】文学翻译;归化法;文化对等
【作者简介】梁骁,云南师范大学。
一、引言
在翻译时如何处理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是翻译界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异化”与“归化”(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基准,后者则认为应以目的语为基准。原文作者南派三叔擅用大量笔墨去刻画主角的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还会加入许多极具文化特色的典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选用适当的词语,既能保留源语文章的风味,又能使目的语读者心领神会。本文就翻译时对文化意象的归化选择进行讨论。
二、归化翻译法与文化对等
归化法的代表人物奈达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对奈达来说,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将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到完全自然,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他提出了“功能同构”(Functional Isomorphs)的策略作为解决的方法,以求在不同体系中取得相同的效果。(马传秀,2012)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可在保留源语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替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从而达到文化对等的目的。
三、译例分析
译者在处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时,通常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文本背景、创作年代,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等,准确把握每一个要素,才能在翻译时进行忠实、自然地转换。接下来就让我们分析归化法在本文翻译中的体现,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词和句子为例:
例1:原文:北京之梦。
译文:A Peking’s Dream
分析: “Peking”相对于“Beijing”,其文学底蕴更加深厚,产生时间更早,在西方流传范围也更广,颇有一种老北平式的语言韵味,更符合本文的基调。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