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用体验哲学观和原型理论来解释There be句型的形成和发展,以期扩大There be句型的认知研究范围,更加明确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促进语言习得。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语言的体验性;交际意念;There be原型;认知经济原则
【作者简介】杨琳玲(1988.07-),女,湖南人,广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There be句型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句型之一。它的特殊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以往There be句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There表存在的解释;2.There be句型的形成机制。这些研究对于There be句型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借鉴,但对于There be句型如何形成、句型中there一词存在的理据等现今都缺少细致的论证。本文将运用体验哲学观、交际意念和原型理论对There be句型的产生和发展做更进一步的论证。
二、There be句型形成的体验哲学观
体验哲学观由Lakoff 和Johnson(1980,1999)正式确立,其基本核心是:心智是体验的,意义是体验的,思维是体验的(王寅,2005)。Lakoff和Johnson将其归纳为三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的确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认知语言学,并从此确定了后者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1.人类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法认为,一切的语言符号本身都是有意义的,它反映了人与自身、与客观世界的互动(Langacker,2008)。这句话强调了语言的体验性,人类首先对客观世界有了感知,而后通过范畴化形成了概念,将感知的经验在大脑中形成各个意象图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交流的需要形成了语言。语言表达概念,由体验而来,因而打上客观世界的烙印。
由于人类本身生理的局限性,最初感知到是关于自身和空间的概念。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來的(王寅,2005),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经历了这个过程。见下例:
(1a)He was by my side on the train.
(1b)He was by my side during last 20years.
(2a)My heart hurts.
(2b)My heart will go on.
(2c)Beijing is the heart of China.
(2d)He is in good heart and buys lots of snacks to his friends.
例(1)由具体的空间位置上升到抽象方位,例(2)则由具象的器官“心脏”到“人自身的情感”,再到“某事物的中心”,最后到“心情”。这些例句都经历了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而在概念转化成语言的过程中,人的交际意念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戴忠信(2019),人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选择,产生了劳动,从而形成社会,在与外界互动过程中,是交际意念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促成了语言的形成。下文将从体验观和交际意念出发,来解释There be句型形成的认知动因。
2. There be句型形成的体验基础。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人类最先感知到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空间概念,而后用具体的空间概念去表达抽象的时间概念。因此本文认为,There be句型的形成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1)人类感知到近、远距离的空间范围;(2)范畴化形成概念;我们将外部的空间进行大致分类,因此有了HERE和THERE的概念,此时我们虽然有了A DOG BEING THERE的概念,但还不足以形成语言表达;(3)交际意念促成表达;在劳动中交际的需要,让我们将THERE 的概念用语言系统表达出来。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我们身体的器官是逐步适应语言产出需要的(Jean Aitchison. 2011),而在我们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空间以及由空间延伸的表达是最先形成的,占语言表达很大一部分,因此基于省力原则,出现频率高的词都采用唇齿音,由此,送气加齿音的There 产生了。根据Samuel Johnson 的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There 的两个释义(其一是 in that place ;其二是和here 刚好相反的意思),there一词早期的词义是和地域位置有关的,随后出现的There 复合派生词都和地域位置有关(李杰,2005:65-73)。因此证实了本文的猜想: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法,出现在There be 句型中的只能是There。(4)形成There be构式,表达所有远距离的关系;There一词出现后,也只是表达远距离这个概念,根据人类认知的顺序,人类最先对于存在的描述就是典型的PP VP NP。
如:(4a)Under the tree is a dog.
(4b) Down the hill comes a dog.
随后,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得人类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不同的识解。加上英语音韵尾重的特点,出现了句型NP VP PP:
(5a)A dog is under the tree.
(5b)A dog comes down the hill.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对于远处物体的感知总是由大的背景再到小的物体,加上音韵尾重,因此能代替所有具体位置的抽象词There被挑选出来,与后面的VP NP PP一起构成了一个语法构式,用来指代远处事物的状态。 (6a)There is a dog under the tree.
(6b)There comes the dog down the hill.
(5)表达各个时空的存在关系。 Lakoff 和Johnson指出:抽象概念域被隐喻性地建构在直接意义域的模型上。语言表达是从物质域到抽象域的跨域映射的“表层体现”(Lakoff,1993)。There be句型起初用来表示“某个地方存在某物”,表达的是具体事件和场景。而这个“地方”在说话者的视线范围之内,随后通过思维的隐喻性,There be句型扩展到能够表达抽象方位和存在,甚至可以表达某个时间点发生或存在某物。这一过程以下例为证:
(7a)There is a river in the valley.
(7b)There is a butterfly on my stomach.
(7c)There is a doubt in my mind.
(7d)There was an accident on Nanjing Road yesterday.
(7e)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an in the northern border of China who....
三、There be 句型原型及其发展的认知动因
根据Talmy(2000), 人对外界感知是遵循以下顺序的: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背景,然后再是背景中小的物体,然而当两者进入意识后,这些小物体中,尤其是移动的物体凸显性就比大的背景要强,人的注意力此时就全部集中在小的物体上。但是出于认知经济原则,我们在描述时最容易最省力的就是从大背景到小物体。如上例(4),先描述大的方位背景,再描述大的背景中小物体的存在状态。上文已提到,由于人的认知和语言的不断发展,There be句式出现并成为构式被固定下来。然而,存在状态有很多种,静止的、向上/下运动、向左/右运动的。人的认知和思维的丰富使得语言表达也不断地精细化、多样化, There be 句型范畴也不断地扩大,然而范畴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范畴成员总会以原型为中心,向四周呈等级式的排列。那么There be句型的原型是什么?是如何发展的?要回答此问题,请先看以下几组例句:
(8a)There is a tree on the hill.
(8b) There stands a tree on the hill.
(8c) There is a man in the forest.
(8d) There lived a man in the forest.
(8e) There was an accident on the Nanjing road.
(8f) There occurred an accident on the Ninjing road.
(8g) There comes a bus.
(8h) There goes the bell.
这四组句子中,前三组的a,b两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某地存在某物,b句比a句描述的动作更加细致化,表示更加具体的存在方式,到了第四组,come和go 表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移,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所以两句意思就不能等同于There is a bus和There is the bell。所以可以推出:There 系动词 PP是There be句型原型,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化,依次出现了There 其他表存在的动词 PP的表达,根据表达存在意义的普适和切合程度,以There 系动词 PP为原型,范畴成员依次为:表存在或位置的动词:live, dwell and stand ect; 表某事件发生、发展或实现的动词:appear, occur, emerge and arise ect;最后是表示运动或方向的动词:come, go and leave ect。几类句式形成后,各自通过隐喻不断地扩展,从表达具体的空间存在状态到抽象的时间概念。
There be句型由于其表达“远距离”的抽象性,即普遍的存在概念,加之人类认知的经济性原则,在表达当下近距离存在概念时,There be 句型逐渐代替了Here be,而后者则慢慢丧失了“存在”概念,转而表达某种动作或某个过程。比如:Here is your pen,并不表示,这里有你的笔,而是表达说话者将笔给听者的意愿。因此,在日常表达中,我们会发现,即使近在眼前,我们也会用“Look, there is still a spot on the window after we cleaned it”这样的句型。
四、结语
“ 存在” 概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表达与世界关系的语言句式之一。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层次探究人类认知与语言的关系,也可为研究语言起源和形成提供例证,添砖加瓦。本文从体验哲学观和原型理论出发,解释了There be句型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动因,以期抛砖引玉,为语言起源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补充性的例证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戴忠心.Theory of Communo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yntactic Properties[J]. Advanc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2019(3):332-334.
[2]Lakof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 1993.
[3]Langacker.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Grammar[M]. Press of Oxford, 2008.
[4]李杰.存在過程的时空隐喻性——There be句型的主位问题再探讨[J].外语学刊,2005(3):65-73.
[5]Talm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2000.
[6]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语言的体验性;交际意念;There be原型;认知经济原则
【作者简介】杨琳玲(1988.07-),女,湖南人,广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There be句型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句型之一。它的特殊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以往There be句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There表存在的解释;2.There be句型的形成机制。这些研究对于There be句型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借鉴,但对于There be句型如何形成、句型中there一词存在的理据等现今都缺少细致的论证。本文将运用体验哲学观、交际意念和原型理论对There be句型的产生和发展做更进一步的论证。
二、There be句型形成的体验哲学观
体验哲学观由Lakoff 和Johnson(1980,1999)正式确立,其基本核心是:心智是体验的,意义是体验的,思维是体验的(王寅,2005)。Lakoff和Johnson将其归纳为三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的确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认知语言学,并从此确定了后者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1.人类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法认为,一切的语言符号本身都是有意义的,它反映了人与自身、与客观世界的互动(Langacker,2008)。这句话强调了语言的体验性,人类首先对客观世界有了感知,而后通过范畴化形成了概念,将感知的经验在大脑中形成各个意象图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交流的需要形成了语言。语言表达概念,由体验而来,因而打上客观世界的烙印。
由于人类本身生理的局限性,最初感知到是关于自身和空间的概念。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來的(王寅,2005),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经历了这个过程。见下例:
(1a)He was by my side on the train.
(1b)He was by my side during last 20years.
(2a)My heart hurts.
(2b)My heart will go on.
(2c)Beijing is the heart of China.
(2d)He is in good heart and buys lots of snacks to his friends.
例(1)由具体的空间位置上升到抽象方位,例(2)则由具象的器官“心脏”到“人自身的情感”,再到“某事物的中心”,最后到“心情”。这些例句都经历了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而在概念转化成语言的过程中,人的交际意念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戴忠信(2019),人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选择,产生了劳动,从而形成社会,在与外界互动过程中,是交际意念与外界交流的需要促成了语言的形成。下文将从体验观和交际意念出发,来解释There be句型形成的认知动因。
2. There be句型形成的体验基础。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人类最先感知到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空间概念,而后用具体的空间概念去表达抽象的时间概念。因此本文认为,There be句型的形成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1)人类感知到近、远距离的空间范围;(2)范畴化形成概念;我们将外部的空间进行大致分类,因此有了HERE和THERE的概念,此时我们虽然有了A DOG BEING THERE的概念,但还不足以形成语言表达;(3)交际意念促成表达;在劳动中交际的需要,让我们将THERE 的概念用语言系统表达出来。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我们身体的器官是逐步适应语言产出需要的(Jean Aitchison. 2011),而在我们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空间以及由空间延伸的表达是最先形成的,占语言表达很大一部分,因此基于省力原则,出现频率高的词都采用唇齿音,由此,送气加齿音的There 产生了。根据Samuel Johnson 的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There 的两个释义(其一是 in that place ;其二是和here 刚好相反的意思),there一词早期的词义是和地域位置有关的,随后出现的There 复合派生词都和地域位置有关(李杰,2005:65-73)。因此证实了本文的猜想: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法,出现在There be 句型中的只能是There。(4)形成There be构式,表达所有远距离的关系;There一词出现后,也只是表达远距离这个概念,根据人类认知的顺序,人类最先对于存在的描述就是典型的PP VP NP。
如:(4a)Under the tree is a dog.
(4b) Down the hill comes a dog.
随后,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得人类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不同的识解。加上英语音韵尾重的特点,出现了句型NP VP PP:
(5a)A dog is under the tree.
(5b)A dog comes down the hill.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对于远处物体的感知总是由大的背景再到小的物体,加上音韵尾重,因此能代替所有具体位置的抽象词There被挑选出来,与后面的VP NP PP一起构成了一个语法构式,用来指代远处事物的状态。 (6a)There is a dog under the tree.
(6b)There comes the dog down the hill.
(5)表达各个时空的存在关系。 Lakoff 和Johnson指出:抽象概念域被隐喻性地建构在直接意义域的模型上。语言表达是从物质域到抽象域的跨域映射的“表层体现”(Lakoff,1993)。There be句型起初用来表示“某个地方存在某物”,表达的是具体事件和场景。而这个“地方”在说话者的视线范围之内,随后通过思维的隐喻性,There be句型扩展到能够表达抽象方位和存在,甚至可以表达某个时间点发生或存在某物。这一过程以下例为证:
(7a)There is a river in the valley.
(7b)There is a butterfly on my stomach.
(7c)There is a doubt in my mind.
(7d)There was an accident on Nanjing Road yesterday.
(7e)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an in the northern border of China who....
三、There be 句型原型及其发展的认知动因
根据Talmy(2000), 人对外界感知是遵循以下顺序的: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背景,然后再是背景中小的物体,然而当两者进入意识后,这些小物体中,尤其是移动的物体凸显性就比大的背景要强,人的注意力此时就全部集中在小的物体上。但是出于认知经济原则,我们在描述时最容易最省力的就是从大背景到小物体。如上例(4),先描述大的方位背景,再描述大的背景中小物体的存在状态。上文已提到,由于人的认知和语言的不断发展,There be句式出现并成为构式被固定下来。然而,存在状态有很多种,静止的、向上/下运动、向左/右运动的。人的认知和思维的丰富使得语言表达也不断地精细化、多样化, There be 句型范畴也不断地扩大,然而范畴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范畴成员总会以原型为中心,向四周呈等级式的排列。那么There be句型的原型是什么?是如何发展的?要回答此问题,请先看以下几组例句:
(8a)There is a tree on the hill.
(8b) There stands a tree on the hill.
(8c) There is a man in the forest.
(8d) There lived a man in the forest.
(8e) There was an accident on the Nanjing road.
(8f) There occurred an accident on the Ninjing road.
(8g) There comes a bus.
(8h) There goes the bell.
这四组句子中,前三组的a,b两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某地存在某物,b句比a句描述的动作更加细致化,表示更加具体的存在方式,到了第四组,come和go 表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移,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所以两句意思就不能等同于There is a bus和There is the bell。所以可以推出:There 系动词 PP是There be句型原型,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化,依次出现了There 其他表存在的动词 PP的表达,根据表达存在意义的普适和切合程度,以There 系动词 PP为原型,范畴成员依次为:表存在或位置的动词:live, dwell and stand ect; 表某事件发生、发展或实现的动词:appear, occur, emerge and arise ect;最后是表示运动或方向的动词:come, go and leave ect。几类句式形成后,各自通过隐喻不断地扩展,从表达具体的空间存在状态到抽象的时间概念。
There be句型由于其表达“远距离”的抽象性,即普遍的存在概念,加之人类认知的经济性原则,在表达当下近距离存在概念时,There be 句型逐渐代替了Here be,而后者则慢慢丧失了“存在”概念,转而表达某种动作或某个过程。比如:Here is your pen,并不表示,这里有你的笔,而是表达说话者将笔给听者的意愿。因此,在日常表达中,我们会发现,即使近在眼前,我们也会用“Look, there is still a spot on the window after we cleaned it”这样的句型。
四、结语
“ 存在” 概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表达与世界关系的语言句式之一。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层次探究人类认知与语言的关系,也可为研究语言起源和形成提供例证,添砖加瓦。本文从体验哲学观和原型理论出发,解释了There be句型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动因,以期抛砖引玉,为语言起源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补充性的例证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戴忠心.Theory of Communo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yntactic Properties[J]. Advanc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ournal, 2019(3):332-334.
[2]Lakof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 1993.
[3]Langacker.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Grammar[M]. Press of Oxford, 2008.
[4]李杰.存在過程的时空隐喻性——There be句型的主位问题再探讨[J].外语学刊,2005(3):65-73.
[5]Talm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2000.
[6]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