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政策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双减”肯定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什么是“双减”呢?双减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简称。“双减”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名教师谈谈我对这一政策的见解和看法。
  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共同富裕
  我们所说的富裕,其追求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精神层面的富裕。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因为政策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因而要求优化分配制度;同时,“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去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未来的竞争应该更公平、分配应更合理、社会应更和谐、环境应更清洁、治理应更井然。其终极目标是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上看,我国的分配格局呈城乡差距显著和区域发展不均的现状。教育机构的垄断、资本的无序扩张、市场过度竞争带来的“内卷”,皆是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绊脚石”。加之资本市场的无序扩张,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这一切,都是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只有移除这些不可承受之重,方能让百姓真正享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近期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政策逻辑。
  所以,再来看“双减”政策。国家的教培新政,致力于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跳出内卷,将眼光长远的放到教育本身,为孩子带来他们真正需要的、能受益一生的知识。联系“共同富裕”的伟大使命,国家正在为实现,公平,公正,稳定,健康而努力。
  二、拉小贫富差距,为普通家庭创造流畅的教育通道
  “双减”政策之前,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花巨资买学区房,上培训班,而普通家庭没有足够的资金上好学校,这就导致了两极分化,阻碍了普通家庭的正常教育通道。
  就拿美国教育来说,在美国公共教育体系每况愈下之际,美国的私立学校却维持极高水准的教育水平,远远超过公立学校的各种优越性。虽然大家深知私立学校的学费昂贵,但私立学校的高质量教育绝对“物有所值”。据统计,私立学校毕业生进入常春藤名校的机会是公立学校的五倍。
  《大西洋月刊》文章进一步披露,私立学校毕业生也是常春藤名校里优秀生的主体,毕业后成就更大。难怪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的子女,都是走从私立中学进入名牌大学的路子。而穷人无法受到那么好的教育就成了死循环,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中国“双减”政策,就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杜绝这种教育两极分化。
  三、让有天资的孩子展现出优势
  众所周知,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培养孩子身心和谐活动的操作,健全人格,帮助大脑潜能的开发,回归本质的教育。
  我们知道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开朗,喜欢读书,有自信和活力,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喜欢在安静的气氛中画画,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是现在教育的主要方向。教育的目的不僅帮助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更重视人生的成长,回归教育的本质。
  在报满课外补习班、追求分数至上的今天,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将孩子培养成才的真正含义。成才,在绝大多数父母心里,就意味着考试的名次,这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上名校,继而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部分家长心里,可能认为孩子的成才意味着他将来能干一份体面出色的工作,比如当医生、律师等。还有一些父母,将孩子的成才等同于出人头地给自己长脸。至于什么是出人头地,如果问他们自己,他们恐怕也说不上
  要知道,每个孩子天资不同,秉性也不同,即使一个家庭的同一对父母生养的孩子,从出生到婴幼儿时期,其表现也不尽相同。
  后天的成长环境中,兄弟姐妹各自所遇到的待遇也各有差别。放到社会上来说,在不同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差别太大,而每个孩子今后的发展,也绝非考名校所能决定的。如果名校真的等同于更好的未来,那么在名校毕业后人生跌入低谷并从此一蹶不振的大有人在。
  而许多没有读名校的人,可能工作并不光鲜,收入也不高,但过得幸福的也大有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
  所以,教育的本质真的是要培养一个读书机器或考试机器吗?会读书会考试,就一定意味着人生从此一帆风顺,会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吗? 无可否认,真正优秀的人,各方面都优秀:不仅在学生时期学业优秀,成年之后事业有成。
  而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通过环境的影响,通过老师的指引,更好的认知自己,把自己的天资放到合适的地方发光发热,更好的为国家发展展现自己的才华。
  双减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中要求的公平的体现,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我相信双减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完善,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更多的益处。
其他文献
适宜年龄班:小班  主题活动由来:  天阅园来了小客人。是谁呀?是两只可爱的小兔子,为什么会有小可客人来呢?原来是新的学期开始了,小二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彭彭。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有些分离焦虑,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们知道孩子家里养了一只大兔子,孩子非常喜欢,于是小二班也准备了两只小兔子,希望能够陪伴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自从小兔子来了以后,它就牵动了小朋友的心。小兔子的主题活动开始了!  主题活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部编版新教材的推行,为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强化学术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越来越被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的观念与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从前语文教学中知识点杂乱、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新课标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1乐句中前三句乐段的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贯穿其中,句未都以X.X|X0这一节奏收尾,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1”,表达了对劳动
期刊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程《中华茶艺》选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类规划教材。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净化心灵、美化生活、善化社会、文化世界。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单元八《茉莉花茶的品饮与鉴赏》中的任务二《茉莉花茶的冲泡》这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对茉莉花茶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在冲泡与品饮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身心的陶冶,更重要的是感悟茶文
期刊
摘要: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以全纳教育理念来看,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同时,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学习的需要。因为随班就读学生的“与众不同”,所以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阶段 随班就读学生 心理健康教
期刊
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同的时期,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看,一堂好课的质量衡量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语文课的特有任务是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衡量一堂语文课质量的高低,首先得看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不是落到实处,换句话说,看看通过这一堂課,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是在你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
期刊
对语文教学而言,作文的指导无疑是个难点。对学生而言,作文就是让他们感到畏惧的源头。每到作文课,教师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便传来非常不情愿或不耐烦的声音:“又要写作文了!”一篇作文布置下去,好多同学都在那儿搔头摸耳,不知如何下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就应注重引导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生以端午节为主题,选择想了解的问题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一下,并以此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通过制作五彩绳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观看爱国教育视频,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制作五彩绳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2.在编织五彩绳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
期刊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
期刊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