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欣赏课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美术欣赏课;绘画;雕塑;审美观
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一个具体的施行单位。而美术教育重在审美教育,它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绘画及手工制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的传统。以此为出发点,美术教育中美术课教学的两个部分,即绘画、手工制作教学和欣赏教学,重点就是欣赏课教学。
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美术课里的欣赏课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开展。更多的时候只是“看看”,更多的时候只是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训练。所以,我们在很多学生的画作里,看到的多是技法,更多的是临摹的痕迹,看不到传统的过华丽的优秀的内涵,看不到朴素而隽永的民间美术的传承。显得菲薄没有底蕴。可是,我国可是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啊!
并且,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溪山行旅图》,还是宏大而精致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古典主义画派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光影跳跃的印象派的《日出》;无论是我国民间巧匠的陶俑、泥人、剪纸,还是非洲古朴的木雕;等等,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美”,演绎着“美”。并且,美术,就是创造美的艺术。不懂得欣赏“美”,谈何创造“美”?
所以,在此,我们来谈谈关于美术欣赏的一些组成部分,希望以此激起欣赏美的兴趣。
首先,欣赏和创作同样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美术创造意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或者间接折射。人们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的力量。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产生的愉悦。故事,一个小男孩儿,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与伦比的欢喜……
当代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个值得重视的核心思想,是肯定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按照这一美学理论,历来的文学史、艺术史都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它要求和正在促成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即从文学作品文本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建构一部人类的文学艺术接受史,专门研究艺术接受者的创造活动。或者说,读者、欣赏着的崛起提出挑战,要求重构文学史、艺术史。从这一点,侧面证明了欣赏的重要性。
一方面,美术创作不仅生产了美术作品,同时也产生了美术作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反过来,欣赏者的要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人类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各个时代最高的艺术价值圈,要求并创造着属于它的杰出的艺术家、艺术大师。
所以,创作者同时是欣赏者,欣赏者同时是创作者,这一合理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是我们的美育的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次,欣赏能够召唤出审美经验。
美术创作,通过美术的特定材料,凝聚画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画家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从而召唤欣赏者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召唤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同深受力量的,因为这通过创作而再现的美,是来自客观现实中的人人熟悉的、可能发现的美,所以无比亲切;另一方面,又因为这再现的美,绝非人人都能发现,更非人人都曾体验过如同画家那样的心灵历程,所以它又无比新鲜,它是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在双重心绪交感冲突中产生的惊喜,也是一种美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惊喜。从而唤起从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
在此,套用别林斯基谈到“典型”时说的话:“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的;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既熟悉又陌生,恰当地揭示了美术作品欣赏的审美体验。
面对罗丹的大理石像《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质和媒介透出来的艺术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艺术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感都在一种幻觉里产生,从艺术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感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的张弛、往复,就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与超越。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像她的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颌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像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的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
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创造了一系列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的图画,如《晚钟》、《拾穗者》、《倚锄男子》,都是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心酸。这是一个甘美与心酸混淆的世界。罗曼·罗兰说:“画家就是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与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我们不难从米勒的人生图画里体察到农民的善良与品质的高贵,从中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画家心中的淡淡的哀愁。
所以,欣赏者从中获得的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地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验。
最后,当我们叩响艺术欣赏的大门,我们将发现美术作品所展现出的各种不同状态,都是导向美的王国的一条条通道,在那里隐藏着一个为求索者拓展的神游的宇宙。
参考文献
[1] 别林斯基.《艺术的概念》.《罗丹艺术论》.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美术欣赏课;绘画;雕塑;审美观
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一个具体的施行单位。而美术教育重在审美教育,它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绘画及手工制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的传统。以此为出发点,美术教育中美术课教学的两个部分,即绘画、手工制作教学和欣赏教学,重点就是欣赏课教学。
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美术课里的欣赏课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开展。更多的时候只是“看看”,更多的时候只是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训练。所以,我们在很多学生的画作里,看到的多是技法,更多的是临摹的痕迹,看不到传统的过华丽的优秀的内涵,看不到朴素而隽永的民间美术的传承。显得菲薄没有底蕴。可是,我国可是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啊!
并且,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溪山行旅图》,还是宏大而精致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古典主义画派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光影跳跃的印象派的《日出》;无论是我国民间巧匠的陶俑、泥人、剪纸,还是非洲古朴的木雕;等等,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美”,演绎着“美”。并且,美术,就是创造美的艺术。不懂得欣赏“美”,谈何创造“美”?
所以,在此,我们来谈谈关于美术欣赏的一些组成部分,希望以此激起欣赏美的兴趣。
首先,欣赏和创作同样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美术创造意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或者间接折射。人们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的力量。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产生的愉悦。故事,一个小男孩儿,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与伦比的欢喜……
当代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个值得重视的核心思想,是肯定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按照这一美学理论,历来的文学史、艺术史都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它要求和正在促成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即从文学作品文本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建构一部人类的文学艺术接受史,专门研究艺术接受者的创造活动。或者说,读者、欣赏着的崛起提出挑战,要求重构文学史、艺术史。从这一点,侧面证明了欣赏的重要性。
一方面,美术创作不仅生产了美术作品,同时也产生了美术作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反过来,欣赏者的要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人类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各个时代最高的艺术价值圈,要求并创造着属于它的杰出的艺术家、艺术大师。
所以,创作者同时是欣赏者,欣赏者同时是创作者,这一合理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是我们的美育的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次,欣赏能够召唤出审美经验。
美术创作,通过美术的特定材料,凝聚画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画家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从而召唤欣赏者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召唤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同深受力量的,因为这通过创作而再现的美,是来自客观现实中的人人熟悉的、可能发现的美,所以无比亲切;另一方面,又因为这再现的美,绝非人人都能发现,更非人人都曾体验过如同画家那样的心灵历程,所以它又无比新鲜,它是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在双重心绪交感冲突中产生的惊喜,也是一种美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惊喜。从而唤起从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
在此,套用别林斯基谈到“典型”时说的话:“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的;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既熟悉又陌生,恰当地揭示了美术作品欣赏的审美体验。
面对罗丹的大理石像《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质和媒介透出来的艺术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艺术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感都在一种幻觉里产生,从艺术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感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的张弛、往复,就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与超越。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像她的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颌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像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的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
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创造了一系列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的图画,如《晚钟》、《拾穗者》、《倚锄男子》,都是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心酸。这是一个甘美与心酸混淆的世界。罗曼·罗兰说:“画家就是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与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我们不难从米勒的人生图画里体察到农民的善良与品质的高贵,从中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画家心中的淡淡的哀愁。
所以,欣赏者从中获得的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地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验。
最后,当我们叩响艺术欣赏的大门,我们将发现美术作品所展现出的各种不同状态,都是导向美的王国的一条条通道,在那里隐藏着一个为求索者拓展的神游的宇宙。
参考文献
[1] 别林斯基.《艺术的概念》.《罗丹艺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