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爱的天平一边倒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位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成龙成凤,这一现象在我国尤甚。至于子女将来能否成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不独今人如此,可以说自古皆然。据记载,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在13岁那年参加县里考试,应考的全是成年人,就数他个子矮小。于是他的父亲就让林则徐坐在自己的肩头上,听唱名受卷。主考官一看,心想: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参加考试?便给林则徐出了个上联:“子以父作马。”林则徐双眼盯着主考官,不慌不忙地说:“父望子成龙。”主考官一听,觉得这孩子实在不得了,将来准能成为国家栋梁。于是赶紧让林则徐的父亲把孩子放下来,领卷进入考场。这一年,林则徐果然考中了秀才。后来,“父马子龙”的故事便广为流传。父母心甘情愿为子女当牛做马乐为“人梯”,不求回报,是大爱的天性使然。
  当年的父母成了祖父母后,护犊之心较之过去更甚,以至有溺爱之虞。为了令孙子孙女开心,祖父母不仅付出大量心力、体力,而且往往施以“小恩小惠”。多数老人有“隔代亲”的情结,人们都能理解,然而爱一旦过度、失当就不是好事了。现实生活中,有的老人见小孩子有了过错也舍不得批评他们,还想方设法为其护短。这样非但不利于“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还可能害了孩子一生。如果祖父母对孙辈只讲亲情大爱,而不教其识别是非曲直,由此养成小孩子不良的习性,若任其发展,这难免让人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忧虑。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不当,以至出现“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后果,岂不悔之晚矣!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北京有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孙子常来看望自己,每次都要给孙子若干零花钱作为“奖励”。然而有一天,不知何故未能按惯例给已经22岁孙子零花钱的老人,竟被孙子用水果刀在脖子上连刺七刀,当场毙命。看罢这则新闻,我不禁感到一阵心寒,其很明显地暴露出家庭教育不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老年人渴望关爱的现实。在一些家庭里,我们不难发现:当人们更多地把关爱倾注于“明天的太阳”时,却此长彼消地减少了对“昨天的太阳”的关爱。“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为家庭、为子女操劳、奉献了一生的父母到了暮年,更需要子女的关怀和爱护。
  作为承前启后的中间一代人,肩上的担子显得格外重:让“明天的太阳”光辉灿烂,让“昨天的太阳”余晖隽永。敬老和爱幼在一个家庭好比是一架天平的两端,如果只在天平的一端添加爱的砝码,那么这架天平肯定会失衡。只有把敬老和爱幼有机地协调,莫让爱的天平一边倒,父母以身作则为小孩子做好敬老的榜样,以拳拳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才既利于将行孝的美德代代相传,又能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
其他文献
《老友》“专家门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栏目,是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2008年2月29日,我体检发现胆结石、无胆汁、心房颤动,心情有些紧张,便于3月3日写信给《老友》“专家门诊”求医,3月14日就收到王崇文主任医师的复信。他在信中明确指出患有慢性胆囊炎,可以非手术治疗,使我的心情舒缓下来。按照王崇文主任医师的建议,我每天坚持服用“胆乐”胶囊和多酶片,三个月后上腹胀痛和嗳气等症状逐渐消失。此后我遵
期刊
读了今年第二期《老友》杂志“养生保健”专栏中《“长寿村”的长寿秘诀》一文,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在当今太平盛世的好年月,哪个老年人不想健康长寿多活几年?但是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文章介绍了龙南县安基山林洞村老人们的长寿秘诀,并以长寿老人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四大丸”,长寿道理好记好懂又好学,对老年人具有指导意义。我镇的老干部都一致称赞这篇文章好,感谢该文的作者、编辑为老年人提供了长寿的诀
期刊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和《解放军报》文化部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书画美术作品展,2005年8月15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隆重展出,著名军旅书法篆刻家周文波创作参展的巨幅长卷《卢沟桥全狮图》特别引人注目,令许多观众叹为观止。   周文波用十几年的心血将卢沟桥上485个狮子镌刻成石印,每个狮子石印再配上一方篆刻,创作了111米的巨幅长卷《卢沟桥全狮
期刊
在人们的记忆里,唐山是一个与地震联系在一起的符号。但在我,1976年最深的印记不是灾难而是一支漂亮的花铅笔。铅笔上有一朵粉红的花蕾,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那东西叫橡皮。在这以前,我不知道铅笔可以这样美丽,我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可以修改书写错误的东西。   可我有了这样的一支笔。   那天我和小伙伴一起疯狂地跳“口袋儿”。有人远远地向我招手,我跑过去。他把一枚毛主席纪念章给我别在胸前,然后从包里掏出了这支
期刊
共和国成立时,我11岁,是一个农村小学生。共和国成立2周年,我在小学提早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那时候,我个头瘦小,但也和那些“老团员”一起,积极参加农村的土改和减租减息的宣传活动,对农民进行业余教育,教他们识字,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道理。   共和国一天天繁荣昌盛,我也一天天进步成长。1954年我考入焦作煤矿学校。共和国成立7周年时,我已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专时我学的是“煤层地下开采专
期刊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我所在的师奉命进驻北平,当时我在师文工团军乐队打大鼓。记得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上级通知我师军乐队参加开国大典的演奏。全队听到这一喜讯后,个个欢呼雀跃,都为能参加开国大典演奏而欢欣鼓舞。   受领任务后的第二天,我们军乐队到建国筹备处报到,住进北平市黄寺附近的一座旧军营内。先后报到的还有其他部队、部门的军乐队,一起组建了有200多人的开国大典军乐团,由华北军区军乐队罗
期刊
他是著名的农业考古专家、中国茶文化研究大师,他曾经多次进京给中央领导讲课,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4年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任上退下来后,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在婺源县上晓起村创“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建“上晓起新农村合作社”;修桥补路,耕田插秧,忙得不亦乐乎。几年时间里,他共投入80多万元,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了一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他要把上晓起村建造成理想中的“桃
期刊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人已正式退休,7人退居二线,平均年龄超过55岁;这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涉及金额3亿余元,是铅山县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甘于奉献、挚爱家乡、开拓创新的精神使这二者联系在了一起。这一提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就是至今仍奋斗、奉献在伦潭水利枢纽工程的一群“老兵”。      “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奉献到底”      今年70岁的彭仕华是个“老黄忠”,是这个群体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期刊
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我心潮澎湃,感受甚多,于是挥笔书写了一副国寿贺联,以表示自己感激和祝贺之情:“锦绣中华与乾坤共寿民生有幸;大好江山同日月增辉国运无疆。”横联是:“不忘国恩党恩。”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60年弹指一挥
期刊
这些年来,我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加上国家严格推行计划生育,倡导“只生一个好”,于是在不少家庭,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全家老少都围着他们转,使孩子受宠有加。我们这个文明的国度一向崇尚“尊老爱幼”,“爱幼”有余了,那么“尊老”做得如何呢?单从家庭这个范围来看,我以为“尊老”做得还是不够的。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啊,我真为他们感到庆幸。回想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哪有大人接送的?现在看看周围邻居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