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肌肤与人的延伸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介是人的延伸,技术是推动人的延伸的主要力量。技术的应用需要经过人的设计,而人的设计又与人的文化背景、内涵密切相关。是设计赋予技术以文化肌肤,文化肌肤对于人的延伸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技术是媒介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应用的震重性导致了媒介应用的双重性。由于现代技术的非人性化因素,导致了技术的沉沦。如何拯救技术的沉沦?只有把艺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形成艺术的设计,才能拯救技术的沉沦,从而使人获得最佳延伸。
  [关键词]文化肌肤;延伸;设计;媒介
  
  一、文化肌肤与人的延伸
  
  1 媒介与人的延伸
  马克思曾经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了“自然的工艺史”,即“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的形成史,而工具史、技术史或工艺史则是“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形成史”。“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形成”就是人的外化,亦即人的延伸。人的延伸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三个方面:人的肢体的延伸、人的体力的延伸、人的大脑的延伸。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人的肢体延伸的主要线索依次是石器-弓箭-陶器-铜器-铁器和钢材-橡胶、塑料和纤维-复合材料-人造器官-智能材料-……。人的体力延伸的主要线索是:火力-畜力-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人的大脑延伸的主要线索有三条:壁画-绘画-雕塑-摄影-摄像-……;象形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系统-各门具体学科-……;算筹-算盘-机械计算器-差分机-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何谓媒介,我国传播学者崔保国认为:“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是由物质、技术和人构成,与整个传播过程融合在一起。”媒介发展的线索依次是:人的身体-声音-语言-烽火、旗语、钟声等-岩画、石刻-泥板、甲骨的象形-文字、钟鼎文-拼音文字-纸莎草、竹简、木牍、绢-纸-拓印、木刻印刷、石刻印刷-雕版印刷-木活字印刷、金活字印刷-机械印刷-电报、电话-声音广播-电影-电视广播、彩色电视广播-有线电视广播、卫星电视广播-计算机、互联网-……。从媒介发展史来看,媒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的本体媒介和口语媒介阶段-书写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网络数字媒介阶段。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最初的媒介只是人的肢体的延伸,随后媒介延伸了人的眼和耳等感觉器官。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如果说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那么今天的网络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两个世纪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
  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2 设计与文化肌肤
  人的延伸与技术密不可分。无论是人的肢体的延伸、人的体力的延伸,还是人的大脑的延伸,都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科学技术不能直接成为人的延伸,它还需要经过人的设计,即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经过主动的积极的设计,才成为人的延伸。这里的设计不等同于工业设计,不是为工业产品确定形式性质的过程。实际上,设计是人的基础技能,它产生于人类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是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对事物在观念上和实际地加以组织和改造的过程。
  所有的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都是有其具体形式的,这些形式不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它是人根据自己的文化理解,根据使用的需要,结合社会的文化氛围设计的。无论哪一种设计,都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受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人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的蕴含,不同的设计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色彩。科学技术是人的延伸的直接动力,而设计赋予人的延伸以“文化肌肤”。设计是“文化肌肤”,是设计赋予技术可以感知的、具有质感的形式。文化肌肤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有形的文化肌肤,它的例子基本上随处可见。以建筑为例,建筑的设计是很能体现文化肌肤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它是由贝聿明设计的。从它的外形来看,像一把刀,直指港督府,其中体现的“文化肌肤”显而易见。对于其他技术的设计,也同样体现着文化肌肤。高速列车的抛物线形的车头,流线形的车身,给人以速度和力量的感觉。作为近代工业的典型——小汽车,它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大的差异,却有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它们在设计上千差万别,或追求豪华,或追求实用,或追求轻灵,……这些设计都体现了文化肌肤。像大众甲壳虫汽车、富康或捷达,人们关注的更少的是技术,而更多的是其“文化肌肤”,即设计。设计的文化肌肤在这里很重要。
  无形的文化肌肤是应对技术更替带给人的心理失衡的有效方法。日本在战后创造的经济奇迹,与新技术的飞速采用密切相关。在频繁的技术更替中,日本人是如何应对技术带来的心理张力扩张后的失衡的呢?德克霍夫在《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一书中指出,日本人是通过不断地设计和更换文化肌肤,即以“脱皮换羽”的形式来平衡这种心理失衡的。通过更换文化肌肤,以一种新的形式去面对新的技术变革,不会伤及日本人的社会本质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日本人就是以改变文化肌肤来适应频繁的技术更替,从而取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的。
  
  3 文化肌肤对于人的延伸的意义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同样具有一种无形的文化肌肤。现代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技术决定的,一种媒介往往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媒介的运用也有它的文化肌肤,这种肌肤也是人赋予媒介的,是人设计的。当媒介延伸了人的一种官能后,尤其是神经系统之后,这种延伸是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或因特网,在这些技术最初推出或人们初次运用时,人们的心理感受肯定是独特的,或恐怖,或紧张,或兴奋。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根据他人的经验或宣传,形成了一种文化肌肤。这样媒介在带给人延伸以后,人为它设计并赋予它以肌肤,从而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有了文化肌肤,人的延伸就不至于轻易受到伤害。
  媒介的文化肌肤,是媒介技术的使用特性、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方法以及使用规则等,在人们的文化氛围中,根据个人的文化理解,结合他人的文化理解而形成的。有了文化肌肤,延伸之后的人才会有安全感和稳定感,从而消除技术带来的神秘或恐怖感。文化肌肤对于人的延伸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媒介应用的双重性   
  媒介应用的双重性源于技术应用的双重性。
  1 技术应用的双重性
  人类发展科技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已经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自身对自然的主体地位,从而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获得了某种自由与解放。尤其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人越来越多地从体力到脑力获得解放,人越来越走向高度的自由。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代科学的发展由于理性精神的膨胀,由于功利主义的作用,成为社会建制的科学使得世界在祛魅的过程中变得机械、单调和缺乏生机。由于科技本身存在的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异化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它,人成为了科技的附属物。人越来越依赖于技术,人似乎也成了技术系统的一个环节,人被物化。在技术生产系统中,人只是随时供驱使与役用的“人力物质”。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科技的非人性化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技术的异化,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使人感到自我的残破和自我本性的剥离。人的情感、个性以及精神的丰富性被挤压了。技术成了世界的主宰,人成了技术的仆人,成为技术目的的工具。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使技术系统中的一切事物成为环环相扣的东西,离开了这个系统,它们便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人本身也被纳入技术之后,人“就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现出来的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人成了技术的异化物,人被技术这种异己力量统治着、压迫着,丧失了主动性。马尔库塞则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丧失了批判的否定的能力,现代科技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力,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2 媒介应用的双重性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新的媒介,它所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是技术推动结果。技术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推动力量。由于技术应用的双重性,媒介应用也呈现出双重性,即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并将改变人们的既有观念,重塑社会价值系统。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增强了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和驾驭自己命运的力量,在物化世界中实现了自身。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截除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生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我们纳入生活之中的每种技术延伸都能起到一种幻肢的作用,但它决不会被真正地整合到我们的身体或心智功能中,也决不会脱离我们的精神气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这表现在技术设计偏重于追求效率与功能,不惜把人纳入技术系统中,使人成为系统运转的一个环节,从而把人置于从属地位。
  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以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媒介应用削弱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另一种表现在于,随着媒介功能的越来越强大,世界被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然而与此同时,人却没有相应地越变越“大”。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纷纭复杂的世界,更多的人感到像是处身于一部已发动起来的庞大的世界机器中,而自己越活越“小”。
  由于现代媒介以技术为前提,它虽然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但这种以技术为媒介的方式增加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间接交流,人所直接面对的只是技术器具。面对面的、生动的和全方位的交流本是生活世界人性化的一项基本要求,现在却被技术所抹煞。
  
  3 人的延伸与自我截除
  麦克卢汉认为,人总是被迫用自我截除来延伸自我的肢体和感官,而这种延伸会使人麻木,直到他成为自己延伸的伺服机制。
  当人体无法探查或避免一种强大刺激的根源时,由此而带来的压力,迫使中枢神经系统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服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人的神经系统是借助麻木和堵塞感觉通道来随技术和媒介应用带来的“专门化刺激”的。这就是“自我截除”。
  任何发明和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一种技术延伸了一种感觉或官能后,会引起其他种类感觉或官能的“关闭”或位移,会要求其他的器官和其他的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任何技术形式的延伸时,必然是将这些延伸纳入自己的系统之中,必然要经历接踵而至的感知关闭或感知位移——必然要接受这种技术形式的延伸。由于不断接受各种技术,我们就成了它们的伺服系统,我们必须为他们服务,必须把我们自己的延伸当作神祗或小型的宗教来信奉,就如同那耳克索斯(Narcissus)那样。
  
  三、如何拯救技术的沉沦
  
  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效益原则,导致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离。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导引,偏离了人的根本目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这表现为人的外部世界的危机和内部世界的危机两个方面。人的外部世界的危机,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我们所已经共同认识到的不争的事实。人的内部世界的危机,即人自身的危机,是由于技术的异化导致人性的异化,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精神的萎顿。那么,怎样才能拯救技术的沉沦呢?
  
  1 技术目的论的观点——对技术的控制
  目的论即工具论的技术观把技术放在目的与手段的范畴关系中来分析和解释,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技术只是手段,它并无善恶之分,可以根据人们或善或恶的目的而被选择和控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工具论的技术观念提出了控制技术的观点,首先以技术的工具性规定为基础;其次以控制技术的不利 后果为目标;再次以道德、法律、政治制度作为控制技术的手段。
  
  2 海德格尔的观点——沉思、艺术和诗
  海德格尔并不否认工具论的技术解释,只是认为工具性的技术解释还未达到技术的真正本质。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原理出发,认为“构架是技术的本质”。技术通过物质化、效用化、对象化等等方式完成了世界的构架,它是一切存在者都无可逃避的基本事件,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的必然境遇。技术是一种架构,是人类的必然命运。
  海德格尔认为,事物、自然和世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展现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民族中,神话、艺术、宗教、科学等等都曾经是展现事物的不同方式,技术也是其中一种展现事物的方式。技术和其他的展现方式一样,都不仅仅是手段,它参与到事物、自然和世界的构造中,它参与决定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凡是使用一种技术的地方,总是构造出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凡是使用一种新技术的地方,则总是构造出人与事物的一种新关系。
  作为一种展现方式,现代技术得到了更显著的体现。它逐步推拒、取代了其他的展现方式,正逐渐完成着“纯技术的世界构造”。事物日益成为惟一地由技术决定和构造的了。在现代技术前的历史中,技术参与现实的构造是与展现的其他方式相联系的,而在现代,技术成为普遍的、对人与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加以规定的决定因素。海德格尔说“直到现代,技术的本质才开始展开为全体存在者的真理的命运。”现代技术成为了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认为,既然技术展现是人类的基本命运,是人类理性的必然的发展逻辑,并且成为人对事物、自然以及对人自身的惟一理解方式,那么控制它的要求就像要求一个大力士举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控制的必然结果是导致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从而从一种技术的架构中走入另一种技术的架构。
  海德格尔认为,要拯救技术的沉沦,应该唤起沉思的思想,在沉思中觉识技术的本质,进而觉识技术的真正危险。这是拯救技术的第一步。人在沉思中觉识,并成为存在者的看护人,这是拯救技术的第二步。“冷静”对待技术展现并为事物恢复自身性的权利,这是拯救技术第三步。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这就是海德格尔拯救技术的最后归宿。
  3,麦克卢汉的观点——艺术家是有整体意识的人
  与海德格尔以艺术和诗来拯救技术颇为相似的是,媒介大师麦克卢汉也认为“艺术是对付下一次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的、准确的超前的知识”。他说,“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他们在“塑造、分析和理解电力技术所创造的形态的力量和结构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把自己的行动和当代新知识的含义把握好的人,都是艺术家。”
  
  4 数字精英的观点——设计
  数字时代的技术精英们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带领人类走向美好的明天。他们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设计,通过人的设计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述了未来的人性化的界面和生活设计,即计算机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他还预言,“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声音”,他认为“真正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
  米切尔在《比特之城》中指出,数字化时代“大规模的、难以阻止的变化正在发生,但我们并不是被动的个体,无力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了解现实,如果我们能够揭示和探索不同的未来,我们将能够找到干预——有时是抵制——变化的机会,进行组织、立法、部署和设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对未来的设计,用计算机和通信网重新构建公共空间,也体现了设计的观点。
  埃戴森在《数字时代的生活设计》中指出,“网络赋予个人强大的权力——能够赢得全世界的观众,能够获取关于任何东西的信息。但是随着运用或滥用权力本领的日益强大,人个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行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世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她认为,数字化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和公民、大众传媒和接受者之间造成权力平衡的深刻转移。数字化将带来一系列的冲突,人们必须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冲突,为此,我们必须自己去设计数字化时代的新社会。
  
  四、艺术的设计——拯救技术沉沦的必由之路
  
  既然控制的必然结果是导致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从而从一种技术的架构中走入另一种技术的架构,那么采用控制的方法去拯救技术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既然“纯技术的世界构造”乃是人类的命运,无论是“沉思”,还是艺术和诗,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返朴归真的途径。艺术不能取代技术,艺术和诗本身也不能拯救技术。
  实际上人一旦发明了技术,并以技术建构了自己的社会和生存环境,人们用技术改造了天然的自然,使之成为带上了具有人的改造痕迹的、体现了技术力量的人工自然,人就再也走不出技术的建构。因为人主要生活在人工自然里,人也不可能放弃所有的技术,人永远只能以更新的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所谓的“诗意的栖居”“用艺术拯救技术”“艺术家的作用必不可少”,都是一种对待技术生活的积极的心态,而真正起作用的,是对技术的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设计的。真正能够拯救技术的,是把艺术和诗运用到技术的设计中去,从而设计出具有艺术性和诗意的技术,使得技术不再是事物、自然和世界的决定因素。当对技术的艺术性的和诗意的设计成为事物的主导,技术不再是决定因素时,人类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安居才真正成为可能。这种设计不是商业化的设计,也不是政治利益上的设计,不是利于自我不顾他人的设计,它是艺术的设计,是设计“全人类的肌肤”。
  技术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怎样运用。因此,对于技术的设计非常重要。设计决定着我们如何运用技术,商业的设计、政治的设计、狭隘民族主义的设计、自我为中心的设计,不同的设计会带给人类不同的技术架构。我们必须走向艺术的设计:由于“艺术家是有整体意识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它的后果并对全人类负责任,艺术的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关注。
  艺术的和诗意的设计,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体现了事物、自然和世界的另一种展现方式,即追求美、艺术和诗的、关注人类自身的展现。艺术的设计将带给人类全新的技术架构,是拯救技术沉沦的必由之路。
  
  1 艺术的设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为了真正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使人从物质到精神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更大的生存价值,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人文尺度。所谓人文尺度,是指科学技术活动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以造福人类为宗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人文尺度的精神内核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 值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为最终目的的人文精神。
  艺术的设计,将艺术融入设计,就是用人文精神来导引科学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2 艺术的设计——人与技术关系和谐的惟一途径。
  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最终价值尺度也是人,因此,艺术的设计必须回归人的全部现实生活,回归人。这要求设计从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功能主义和技术决定论的短视中摆脱出来,实现功能与形式、科学与艺术、事实与价值、传统与创新、人与自然的统一,使设计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要摆脱技术的宿命,我们不能依靠别的,只能依靠技术,不是用一种技术取代一种技术,而是让技术的界面从人的生活中隐去,使技术不再处于支配地位。技术通过构架来设计、决定和影响人,摆脱技术的设计,必须使技术成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必须普及高等教育、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使每个人都成为知识社会的合格的公民,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主体性的人。当每个人都成为技术的创新者时,技术就成了一种普通,重要的将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对技术使用的艺术设计。技术将从神坛上走入寻常人中,技术将从媒介或事物的中心,退隐到媒介或事物的“肌肤”之后,不再是注意力的焦点。使用何种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界面”,是“肌肤”。注意力和关怀又回到人身上。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承受之空”(虚拟现实)、“不可轻承受之轻”(没有重量的比特)、“不可承受之快”(信息的光速传播),当我们在使用技术时,经过艺术的设计,使得技术实现可空可实,可轻可重,可快可慢,这时技术将成为一种自然,从而使人重新获得了主体性地位。艺术的设计是人和技术关系和谐的惟一途径。
  
  3 艺术的设计——人获得最佳延伸的惟一途径
  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媒介时代。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媒介未来发展可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让未来的媒介对人类产生最大功用,同是也能避免负面影响,是我们该严肃思考的问题。惟有在我们清楚了解未来的媒介后,才能更进一步知道如何去善用媒介,而不是受制于媒介。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们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专制力量。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媒介。以人为中心的,尊重人的主体性、个人性的媒介,才能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
  麦克卢汉说,“电子时代我们以全人类为自己的肌肤”,这个理想在电子时代并未实现。而在网络时代,数字媒介将使这个预言最终实现。因为在网络时代,媒介的应用已经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它可以覆盖全人类,因此人们在设计文化肌肤时,可以结合全人类的理解,把它放在全人类这样一个最广泛的范围中去理解,并进行艺术的设计,从而使人的延伸有了更健全的更合理的肌肤,人也就获得了最佳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409-410
  [2]巨乃岐,论人类社会器官的形成与发展——人与自然的新对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6):1-6
  [3][加]麦克卢汉著,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崔保国,媒介变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9
  [5]熊澄宇,数字媒介发展史课程资料,1998
  [6][美]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M],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7]朱红文,从哲学看工业设计的问题及其出路町,哲学动态2000,[5]:20-23
  [8][加]德克霍夫著,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M],汪冰译,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9]海德格尔,外国哲学资料(5)北京:商务印书馆,
  [10][加]德克霍夫著,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嗍,汪冰译,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11][加]麦克卢汉著,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2]Narcissus,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因爱恋自己水中的影子而淹死,化为水仙花
  [13]爱因斯坦,爱园斯坦文集(3):56
  [14]王浩,何娟,从工具合理性陷阱中拯救科学——兼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及相关管理策略[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4)
  [15]冈特·绍伊博尔德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董峻,技术之思——海德格尔技术观释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19-24
  [17][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18]威康·J·米切尔著,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9][美]埃瑟·戴森著,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2.0版[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20][加]麦克卢汉著,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1]温世仁,漫话媒体的未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其他文献
丽水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干部队伍建设。2008年,该馆抽集馆里7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设立了丽水市群众艺术馆艺术服务中心,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激活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团队精神,促进了年轻干部队伍的成长,繁荣了群众文化事业,服务了社会大众,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缘起  
期刊
[摘要]通过对比,使读者在认知信息过程中作用产生一种心理效应,“即受传者往往把与自己观点相差较远的观点看作比实际情况相差更远对比作用一与同化作用相反,它扩大了传受双方观点的差路,增大了不一致性”a具体说来,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找出优劣,增强信心。也有学者从对比方面来分析《柳毅传》,但并没分析人性与神性的差异。本文从勇、心、情、财四个方面比较,全面了解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对比;人性;神性    
期刊
畲族是个古朴热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水,经过千百年来的代代相传,其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丰富。而成立于一九八四年十月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我省畲族主要发源地之一。自唐永泰年间(公元765年)以来,畲族由闽迁浙,绝大部分先到景宁,然后再由景宁迁往各地。如《宣平钟氏家谱·新序记载,“大明洪武乙卯(公元1375年)八月章公由福建迁处州景宁”》。《平阳雷氏家谱·行第
期刊
[摘要]学校档案是反映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教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必不可少的资料。学校档案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从档案管理现状,阐述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    学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
期刊
[摘要]信息网络的普及,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对如何做好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    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按照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西安城市体育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城市已经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体育经济稳步发展。针对实际积极探索体育平台资源共享、体育市场互惠互利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全民健身;西安城市;体育经济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国将“全民健身日”定在8月8日,既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奥运梦想庄严时刻的最好纪念
期刊
提及古镇,今天的人们立即会联想起旅游。这是一个挺奇怪的逻辑。古镇存在了千百年,从来只是生活的所在。老百姓世世代代经营着这个空间,他们在狭小而熟悉的老街上完成商品买卖、亲邻交往、休闲娱乐,乃至终老一生——不奢华,却舒适,不匆忙,却惬意,那是一种多么恒定、安逸的生活啊。孰料,寻常百姓的居住区,如今变成了大卖场,每天充斥着无数游客和旅游纪念品。市河边的一片旷地,本来可以随意晾晒衣物,现在每一尺土地都站满
期刊
[摘要]通过对篮球运动三次浪潮的演变历史和系列规则修订的回顾,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篮球规则的改变对篮球运动的发展、传播、技、战术变化等有重大的影响,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脉络,为篮球运动的发展及规则的修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推动篮球运动向前发展。  [关键词]篮球规则;修订;规律;历史;演变    前言    篮球运动是世界文明进步的绚丽文化标志和社会人文现象。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性游戏,在特殊的
期刊
1    走进黄南州的同仁地界,麦子的颜色正在由青转黄,那立在大块麦田中央的稻草人吸引了我的视线。在童年的记忆中,我经常看见它们被农民扎绑在麦田当中,像一个守望者,看护着农民的劳动成果。事实上那些智慧的麻雀,早已看穿了人类的把戏,你看它们大胆地站在稻草人的肩头上,悠闲地左顾右盼。稻草人只是成了农民心头的一种安慰,但这种安慰折射出了农民关注自己播撒的汗水,珍惜劳动成果的朴素感情。因此,稻草人依然站在
期刊
一根白发,又一根白发,悄悄地从头顶飘落,飘落在我的肩膀,飘落在我的眼前……  这白发,使我想起秋天飘舞在风中的落叶,想起冬天覆盖着大地的严霜,想起一切隐喻着生命走向衰老的事物。  是的,我的黑发渐渐地变成白发。开始是稀疏的一根两根,而后是一簇两簇,到后来竟是密集的一片一片。这过程,我无法复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我的青春季节仿佛就是刚刚过去,那些少年的梦想和青春仿佛就在昨天,为什么霜雪已经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