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机 构】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 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在技术与市场双重冲击下,曾作为新闻报道塔尖的深度报道似乎渐趋式微.通过扒梳深度报道最新案例,本文发现智能技术也在重塑深度报道的边界.首先,虚拟数字作为新闻生产资料,延伸了新闻生产者的感官和触角,模拟数据使用“未来时”揭示事物的规律,使新闻从“对事实的报道”深化为“对本质的报道”,空间信息的采纳则让新闻更加全面;其次,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被用于挖掘新闻线索、处理海量数据,或可降低深度报道的成本;再次,包容性工具的不断涌现则使得新闻生产过程日趋开放.媒体对智能技术并非不假思索全盘接收,多个媒体都新设了“算法报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流调信息披露过程中如何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的问题值得新闻业关注.本文运用道德恐慌理论及其三种模型,对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对沈阳“一号病例”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对社交媒体舆论暴力的舆情文本数据进行挖掘,认为在疫情背景下,恐慌引发了媒体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舆论博弈,是造成舆论暴力的主要原因.这种由恐慌引发舆论暴力并进而制造道德恐慌的循环符合道德恐慌理论中的“草根模型”.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就始终存在着城乡二元对立的时差,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深入推进,这种时差正在被缩短.与此同时,乡村传播的理念与范式也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文化的流行,乡村传播被赋予了崭新的形式与内涵.短视频技术不仅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催化剂角色,而且直接推进了乡村传播模式的外向型转向.更为重要的是,乡村短视频以小博大,提振农业生产自信的同时,更促进了农业经济产能的释放,因而具有重要的产业启发价值.
与边沁之前的启蒙思想家们将公共舆论的道德基础追溯为对共同的传统、习俗、惯例等的信仰和不证自明的自然法教义或虚构的天赋人权不同,边沁从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中去寻求舆论的道德基础,即利益,并将其运用到推动现实的社会改革之中.这使得边沁的舆论观更有说服力.但是,边沁的这一学说也遭到了来自伦理学、道德哲学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挑战.本文通过重新检视边沁功利主义舆论观的道德基础,发现边沁的功利主义舆论观是作为其政府艺术与社会改革的一种策略,以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服务.
虚拟偶像环境的成熟吸引了品牌的目光,虚拟偶像代言人由此诞生.本文从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出发,以当下国内发展最为成熟的虚拟偶像“洛天依”为例,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虚拟偶像代言人广告运用何种策略取得受众心理认同,以及与真人代言相比,其策略运用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虚拟偶像代言人广告配合使用同情、对立、误同三种策略,但技术赋能下误同策略的内涵和机制进一步丰富.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的主流视觉媒介,画报的传播影响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并发挥特殊的社会文化作用.本文关切当代画报史研究,基于图像学研究和阐释史的理论方法路径,以创刊初期《人民画报》为对象,考察画报图像的视觉建构及其现代性话语塑造,进一步阐释其视觉现代性的实践如何形塑关于“新中国”的媒介图景.研究发现:《人民画报》生产出与四种典型主题类型相关的视觉框架,并形成了对应的现代性话语实践.而现代性话语形成社会影响的过程,一方面得益于经由主题图式继承后的画报图像对观者所开展的持续性的视觉培养,另一方面,画报图像对中国现代性
英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茶叶消费国,而英国与茶结缘却不过三百余年,其早期所需茶叶大多源于中国.从一种来自遥远中国的东方树叶,到普及全英的国民饮料,这背后是一部恢宏的跨文化传播史.文化结构学认为,文化变迁通常是由表及里的过程.荼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也依循这样的路径,经历了从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再到精神文化的过程.
报刊的奴化宣传在现代中国中不乏先例,却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借鉴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最大的汉奸报刊《新民报》的短评“新民声”进行了批判.通过统计与分析“新民声”评论,并以抗日报刊的相关评论为参照,可以发现“新民声”在报道国内外战争形势时采用了选择性呈现、甚至凭空捏造的策略,丑化国共两党的抗日行动、领导人物和方针政策,打压同盟国士气,并鼓吹法西斯必胜.而在美化日本殖民主义时,“新民声”则秉持双重标准,塑造日本“先进者”的形象,同时反衬中国的落
史量才的名言——“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不仅作为史量才报刊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参与建构了史量才的正面形象.由于史量才本人并未留下这一名言的直接文本,因此它实际上主要是作为一种学术话语而存在并流传至今.在学术话语的再生产中,诠释与传说似乎一直交织在一起.通过对相关近代文献的初步考察,我们相信史量才的确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其思想内涵并不简单.我们认为,若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一人一言,而将其置于中国近代新闻观念的较长时段演变框架之中,不仅较易于解读,也更能彰显它的思想史意义.
近代以来,“内参”成为民国政坛的关注要点,“九一八”事变前尚存的东北文化社即是典型样本.东北文化社受到国民党政权“党规”与“国法”的双重限制,被嵌入张学良主导的地方政府,具有对内指导、对外隐蔽的功能,稳固地方政权,由此展现出来的传播机制,有很大一部分是借助张学良结合“内参”的形式、以民间文化机构为掩护进行的.本文对1928年至1931年东北文化社“内参”传播机构的组成与特点、运作方式及相互间的博弈进行梳理,以图揭示这个长期被忽视的“内参”传播机构,并求略裨于新闻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