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人生密码”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1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深邃、学识渊博,他被后代学者尊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多才多艺、超群绝伦,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更被誉为“第一流的学者”;集美丽、优雅、才能于一身,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列奥纳多•达•芬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象征人类智慧的意大利画家、科学家。
  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在达•芬奇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他进行研究与探索,他的祖国意大利更是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人物小传】
  达•芬奇(1452——1519),生于佛罗伦萨芬奇镇,是律师皮亚洛•安东尼与农家女凯特里娜的私生子。达•芬奇自幼喜欢算术、音乐、绘画,15岁从委罗基奥学画,25岁接受美第奇家族的邀请去工作。1482年,达•芬奇以军事工程师和画家双重身份服务于米兰摄政。其后漂泊于佛罗伦萨、伊摩拉、米兰等地。1516年达•芬奇去法国,次年患麻痹性中风,1519年逝世。
  “一日操劳,睡得安逸;一生尽责,死亦无憾。”达•芬奇传世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另外,他还留有大量笔记,涉及科学、艺术、工程、哲学等各个领域。美学方面现有后人整理的《芬奇论绘画》等。
  【经典素材】
  天纵少年:恐怖的圆盾
  孩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14岁时,父亲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为一个圆盾画幅盾面画,他就想让小芬奇试试。尽管小芬奇起初对这个工作不屑一顾,但最终还是开始给那个弯曲不正、做工粗糙的圆盾作画了。烤直、车平、构思……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小芬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美杜莎。这幅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父亲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尽管父亲很难堪,但父亲由衷地佩服儿子的精妙绝伦的构思设计。在父亲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而且对列奥纳多的巧妙构思他也赞不绝口。父亲并没有将这个令人恐惧的构思交给那个农民,却暗自高兴儿子对他的这种恐吓恶作剧最终让自己赚了一百达克特金币。
  【精要点评】也许父亲“只知道价格,而不知道价值”,但是,透过小芬奇的奇妙构思,我们却看到了隐寓其中的极大的耐心、出色的天才和勤奋的品质,看到了小芬奇从小具备的认真态度和丰富的创造力。当一件工作来时,不要仰仗自己的才华敷衍,你必须根据题材的性质,投入大量时间构思、准备,要有不到理想不罢休的精神。
  
  生命涅槃:基督受洗
  韦罗基奥受圣萨尔宾诺教堂的委托绘制《基督受洗》,全画的人物虽已画完,但是还剩下背景没有画,根据规定本应在一年前完成任务,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韦罗基奥必须在复活节前交画,否则受罚。这时离复活节仅七天了,可是韦罗基奥又不愿敷衍了事,他决定带着达•芬奇去希莫尼湖写生,然后再画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韦罗基奥受寒感冒,高烧不止。
  由于任务紧迫,韦罗基奥只好让达•芬奇来画背景。达•芬奇赶回佛罗伦萨,反复琢磨体会老师的创作意图,模仿老师的画风,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全画。第二天早晨,当达•芬奇揭开画布时,他惊呆了。
  原来,老师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的那个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他感到事态非常严重,时间又紧迫,他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委托,为了维护老师的荣誉,他当机立断,自己动手来补画这个天使。他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儿,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韦罗基奥康复归来,看到《基督受洗》时,激动万分,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
  从此达•芬奇声名鹊起,成为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
  【精要点评】时代造就伟人。伟人的成就,凝缩和展现了此一时代精神的显著特质。因由别人“成全”,达•芬奇紧紧地抓住了机会,虽然他只画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他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本色之美、丰富人生的沉淀之美。
  
  追求完美: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创作《最后的晚餐》。为了重现当时的场景,达•芬奇对耶稣时代的生活习惯、餐具进行考证,请教了宗教中的相关学者。马提奥•班杰洛回忆说:“达•芬奇习惯于一大早就爬上脚手架,从太阳升起到夜幕低垂,画笔从未离手,甚至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他三四天不动一笔,面对壁画凝神发呆,一站一两个小时,对画出的形象审视思考良久。有时候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我也曾看到他从议会大厦跑出来,直奔修道院,爬上鹰架,为的只是给某个部位添加上一两笔。”
  修道院长经常看达•芬奇久久方才动一笔,以为他工作不力而频频到场催促,甚至一状告到史佛札公爵那里。公爵招来艺术家质问,达•芬奇不得不解释说,艺术家需要“冥思苦想,完善各种构思”后才能动手实现。目前未完成的部分只剩下耶稣和叛徒犹大的容貌,而物色适合的模特儿需要时日。
  这幅划时代巨作从构思到完成前后经过了4年的时间,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位院长的催促和米兰公爵的关注,还可能会拖延更久。《最后的晚餐》出现后,文艺复兴正式进入了全盛时期,人类的艺术才真正达到成熟。
  【精要点评】达•芬奇在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把人类的艺术带入了成熟和完美,他留给后世的,当然不只是那些少数的作品,人们还从他身上看到了可贵的追求“真实”与追求“完美”的精神,学到了如何真正地完成一件艺术品。
  
  神秘微笑:蒙娜丽莎
  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根据瓦萨里的记载,画中人可以确定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达•芬奇为她画像时正是丽莎24岁的时候。
  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颈项和手臂佩戴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唯美但奢靡的贵族气息。当她用目光注视着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时,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她焕发出夺人的光彩。模特灵魂深处的奥秘,被观察敏锐的画家一下子抓住了。
  为了维持丽莎的微笑,画家动用了智慧的脑袋,为她讲了精彩的愉快的故事,还请了各式各样的小丑、街头艺人为夫人表演。画家注意到夫人裸露的颈项和丰腴双手被金银珠宝所占有,便对丽莎说:“如果夫人不反对的话,我想描绘不加任何装饰的颈项和手臂,这是属于您最纯真的美。”于是丽莎急忙褪掉所有饰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一位毫无修饰、丽质天生、情趣天然的少妇。
  蒙娜丽莎勾起了达•芬奇美丽的回忆,《蒙娜丽莎》也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精要点评】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达•芬奇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达•芬奇成就了时代的传奇,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璀璨人格的闪耀。
  
  科学巨匠:广博的实践
  达•芬奇坚信科学,厌恶宗教,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与谎言的店铺”,坚持“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还发现了惯性原理,发展了杠杆原理,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
  达•芬奇长达1万多页的手稿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他的手稿也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在他的科学世界中,早就有了汽车的影子。事实上,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灵感之火的正是这辆“达•芬奇汽车”。同时,达•芬奇还将弹簧巧妙地运用在了钟表设计上。后来大型钟表采用的原理,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设想。
  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和陀螺仪……达•芬奇将他无数的奇思妙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的每一门类,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
  【精要点评】达•芬奇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践行自己的价值观,用生命的智慧、科学与严谨,达•芬奇开启了科学家的大门。
  
  和谐精神:神奇的密码
  “达•芬奇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但令他感到进退两难的是,当时他必须为军阀工作。他非常清楚,他的发明将被用于军事目的,成为战场上的杀人武器”。在达•芬奇的水下呼吸器设计图纸旁,达•芬奇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真正的魔鬼深藏在人类的心中,他们将学会如何在海底杀人。”
  不过,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100年以后的局面。”
  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大概都知道达•芬奇密码筒。而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件的保密工作。达•芬奇设计的这种密码筒造型古典,内涵着文艺复兴特质,设计优雅,符合达•芬奇的睿智风格。按照故事情节,密码筒里藏匿着关于郇山隐修会乃至整个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纸。达•芬奇设计的密码筒内有一个装着醋液的容器,如果强行砸烂密码筒,醋液就会流出溶解莎草纸。要打开密码筒,必须解开一个5位数的密码,密码筒上有5个转盘,每个转盘上都有26个字母,可能作为密码的排列组合多达11881376种。
  
  【精要点评】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涉及大量军事和机械领域,但他“和平”的精神却摒除了真正的魔鬼。也许达•芬奇是落寞的,但他灵魂的拯救却体现出璀璨的公民精神。达•芬奇不缺乏崇拜者,但他却需要同路人,他以他的坚持,为我们树立了高山仰止的形象。
  
  美丽生命:完美的百合
  达•芬奇还经常突发奇想,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即使到老年还乐此不疲。如瓦萨利的记载,六十多岁的达•芬奇旅居罗马时曾做实验,把黏土变成蜡状物,造出一些会发亮的兽形,据说受风吹时会飞在空中,风停时又落地。达•芬奇还在一只活蜥蜴背上,用水银混合物装上一对蜥蜴鳞片拼成的小翼,当蜥蜴走动的时候,背上的翅膀会微微颤动。他还为蜥蜴装上眼睛、角和倒钩,驯养在盒子里,展示给朋友看的时候总能把人家吓得够呛。达•芬奇还曾将牛肠刮去脂肪,清理后柔韧得可以握在手中,然后装在房内连上风箱,把牛肠吹得鼓胀起来充满整个房间,把人逼到墙角去。这些似乎不务正业的把戏倒显示了这位旷世天才童心未泯的一面。达•芬奇晚年为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所器重,成为法国首席宫廷画师。热爱机械的达•芬奇为法兰西庆典设计了一只机械狮子,在关键的时候狮子会打开,放出代表法国王权的百合花。
  不过达•芬奇最后可能很后悔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些游戏和过多的研究上,没有真正完成神赋予他的艺术使命。据说他在临终前的重病中,曾反复问身边的人:“请告诉我我究竟在世界上做了什么有益的事?”他坚信:自己因为“没有在艺术上尽到应尽的力量,所以触怒了神和全人类。”
  【精要点评】或许达•芬奇经常过于深入旁枝细节而无法自拔,或许旷日费时的科学研究往往延误了艺术的创作,或许他的艺术创作有时因为好高骛远或实验性太强而失败,但达•芬奇对于自己理念和兴趣的长久的坚持却让人钦佩。一个大格局的人生,即便不无遗憾却也无法终止你创造无限精彩的人生奇迹。
  【N眼关注】
  疯狂的《达•芬奇密码》
  19世纪80年代,雷恩城堡教区的天主教传道士阿比•贝伦格•萨尼尔从一贫如洗一夜之间变成巨富,1917年,萨尼尔死了,终年65岁,也将自己一夜暴富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曾在畅销小说排行榜上雄踞榜首长达34周的《达•芬奇密码》一书中的一主人公的名字也叫萨尼尔,人们也因此更加相信,雷恩城堡里藏有宝藏,于是数万名游客涌向了这里,开始了疯狂的寻宝。
  城堡的村长惠里尔说:“整个世界已经变得疯狂。这是部不错的书,但只是虚构的小说而已,不是历史文献。令我惊讶的是,一些读者最后竟然认为里面的故事情节是真的。这些人愚昧无知到了极点,竟然来到这里践踏我们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去年甚至想打通地道进入教堂,这就如同犯人想逃出监狱的电影情节一样。”
  在萨尼尔亲属的要求下,萨尼尔的尸体被重新埋在与教堂紧挨着的博物馆的地下。惠里尔说:“在把他放进3吨重的石棺里面后,他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石棺周围还用5立方米的水泥砌了起来。”
  【说说】在哂笑人们冲动的“疯狂”过后,我们心底会不会酸酸地想:什么时候,咱国家也出现一部让人如此“疯狂”的作品?
  【鞭辟入里】
  诸神复活
  梅勒什可夫斯基
  一
  时代造就伟人,伟人的成就,凝缩和展现了此一时代精神的显著特质。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经过一千余年基督神权统治的欧洲大地,最早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其中佛罗里达的宫廷画师,列奥那多•达•芬奇,这个天才的艺术家,即是这个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艺术家都是怪物,杰出的艺术家尤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有一种倍于常人的好奇心,敢于冲破伦常的制度,观念的因循,用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探询世界的奥秘。在这一点上,达•芬奇走得勇敢坚定。
  因为热爱而产生的求知欲念,令他在求索真理的人生旅途上,波及了越来越广泛的知识范围。因其博大,所以精神的世界充实和无悔。在另一方面,此种广泛的热爱,使得达•芬奇的一生,虽涉猎广泛,但并没有在哪一行当,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就。
  二
  达•芬奇疏远政治,对王朝的交替,冷眼旁观,甚至没有自己的立场。一个艺术家,在他自己的领域里况且应接不暇,替哪个君主效力,这是无关紧要的。对于基督,他自诩是最虔诚的信奉者,他的因为知而信,因为知识的力量,在意识到奇妙的大自然,生物的最完美的肢体构造,这周始无穷的力的运动中,他清晰地明确着,那个最初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那只能是全能的上帝,世界的主宰。
  三
  忘我的对世界的爱,看见眼花缭乱的世界,寻找和索求,情感将是艺术的源泉;有了原初的爱,这样的奉献的动力,它将成为艺术的源泉。
  疯魔不是过错,恣意地去爱去感受,在好奇心的催促下,勤勉和认真地去探索上帝的奥秘。这样的达•芬奇,难免陷入了孤寂的境地。艺术家的强处,就在于你的孤寂,在孤寂里得到上帝的力量,在孤寂里才能更密切的和上帝对话,接触被他们所轻视的多姿的世界。
  四
  每一个伟大人物身上,皆浓缩着时代的特征。文艺复兴时代的丰功伟绩,连绵到近代,是科学精神的再度启蒙时期,也是当代社会的主要性格特征。
  因为热爱,才去求知,因为知识,而压制着自己的热忱,把热忱转化成探索,热忱在探索的路上被回避。可这时的达•芬奇,在对知识的探索中,却经常迷失了方向,越来越多的困惑与烦躁,对恶行的冷漠,开始反省自我的内心,在无穷的探索之中,丰富了自己的同时,也找不回了自己。
  科学造就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科学不再需要去伪装虔诚,这是我们的悲剧,更确切地说,是性格懦弱,没有钻研精神,缺乏探索志趣的普遍民众的悲剧。在达•芬奇那里,他的探索与渴求,开创了文艺复兴的自由之路。他在信仰的诡辩下,况且有爱,有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的迷恋,而我们,难道达•芬奇所幻想的民众的狂欢,就是我们时代的这种状况?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14日,有“外星人”称号的一代足球巨星——罗纳尔多在巴西圣保罗科林蒂安俱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正式退役。他扛着一身伤病,在绿茵场上熬到了2011年,对他而言已是莫大的奇迹。但他的离去,还是让无数球迷感伤,同时也宣告了世界足坛“外星人时代”的终结。  1976年9月22日,罗纳尔多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贝利宣布退役的日子,冥冥中似乎是上帝为巴西人又带来了球王的接班人。三届世界足球先
期刊
《四世同堂》,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中文原版分为3个部分,共100段,总计近80万字。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该小说曾两次被翻拍为同名电视剧,并由大陆新锐导演田沁鑫改编为同名话剧。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
期刊
写作未必有捷径,满分、高分一定有原因。为了让大家对真正的高考考场作文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并博采众家之长,本期特选评了十几篇2012年各考区的满分、高分作文。这些考场里的优秀作文不一定是完美作文,但却是在严格的评分细则下打出来的高分作文。为了还原考场作文的原貌,让读者看到考场作文的真正面目,感受其中的真意,在编辑过程中,除了错别字,其他的差错都不作改动。聪明的你,是否明白其中的奥妙?
期刊
【魅力评荐】指导老师倪丽彬: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思想深邃感情细腻的美文,它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借助优美而蕴藉的语言轻易地叩开了你的心扉,走进你的内心,驻留;它让你感叹作者不竭的才情和广博的心胸,它让你折服于作者飞扬的文采和灵动的思绪。读这样的文字,真有一种精骛八级心游万仞的畅快,又有一种思想享受一场盛宴的快感,精神上获得一种满足。    契诃夫说:每逢不移开自己的眼睛,久久地凝望着深邃的天空时,那么不
期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意很好理解,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色。可当人们走近时,却发现绿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从文学的角度评价,韩愈的诗句是美的,但我觉得,退之先生的这两句诗用来概括生活中的某现象也是再恰当不过的。  人们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时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现在遥远的地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呼啸的汽
期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做大事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爱因斯坦也说:“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所谓“搞文艺”的,其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在悲苦中独自走在寂寂的荷塘边,看
期刊
人的手,可以触摸到一个生命的灵魂。一生之中,我用双手感受过无数事物,终于有一天,我真切地感觉到了灵魂的温度。  我第一次参加葬礼,刚十六岁。  殡仪馆积聚多年的寒气仿佛全部集中在这间小侧屋里,人站在里面,仿佛浸泡在蓄满冰啤酒的湖里,冰凉麻木,昏昏欲睡。  我的左手轻轻停在她的脸颊上,力度真的轻得不像话,即使再用力,也弄不醒这个陷入沉睡的女人。我幻想着她会再次睁开那双漂亮的眼睛,然后站起来,走出这座
期刊
女钢琴家衣着简朴,看似是华美舞台上的缺憾,其实惟其如此,才让人更好地聆听音乐而不三心二意。因为缺憾,所以臻美。  楚人卖珠于郑,以沉香为匣,熏以兰桂,饰以珠玉,插以翠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传国玉玺在西汉时摔去一角,以金补之,其后竟愈发价值连城,以至相传千年。一反一正,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非独国人信奉“因缺憾而臻美”,西方人亦如此,诸君试看:  罗丹塑成巴尔扎克像,听到众人赞叹:“看那手仿佛有
期刊
竖放的长梯,终究不会因一句机械的标语而削损伤人的威力,敏感睿智的头脑搭配高效有力的方案,才是医好心头之病的最佳良药。不论是有形的危险,还是种种无形的威胁,都必须深入剖析,追根溯源,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之法,才能真正地治服它们,扫清征途的障碍。  回首中华厚重深邃的历史,梁惠王的声音依旧在大殿上回响: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自认比邻国君王更加用心的梁惠王,挠破脑袋也没想通为什么“邻国之民不加
期刊
找寻了好久,那把曾经的旧锄头终于在一堆垃圾中现了身。它的金属光泽已不在,长长的竹棒现在已变成黑炭色,刃已不再锋利,仅有的只是一片斑斑驳驳的锈迹。是啊,它已经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可我脑海里还浮现着父母田间劳作的画面和儿时美好的回忆,这又该到哪儿找寻呢?  每年布谷鸟一叫,农村便开始热闹非凡。清晨,当天空还被蒙上一层淡淡的铅墨色,劳动的步伐就开始了。母亲会像往年一样,照例拿出那根旧锄头,取下锄板,沾了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