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选择的依据以及评价标准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已成为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对于不同的学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研究领域(即不同的学科)如何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有哪些不同评价的标准,笔者试图以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探究为例谈谈个人的实践认识,谨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模式选择的依据
  对历史学科而论,教学模式的选择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从学生的角度看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即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对所学前期内容认识认知的程度。无论是讲授新课,还是复习旧课,在课前,学生都必须有一个自主复习的过程,即对以前的知识作一概括分析或梳理,通过这一过程的实施,就是使授课教师对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作一个基本了解,为本节课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提供条件。
  2.学生已有的各种能力,即學生对历史学科知识掌握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孔子曾说:“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其道理亦然。历史课堂模式选择时,对学生已有的分析、比较、理解、表达等能力的了解也十分重要。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选择的教学模式不同。例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前,文理学科并未划分,学生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复习必修模块时,其选择的模式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在如何提高和强化知识要点上多加指导,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测任务;高三文科学生必须以培养各种高考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能力的培养为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答题方法、语言表达等多加指导。
  3.学生潜在的意识或欲望,即学生通过某时段的历史知识学习,个人期求以走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历史课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要求对自己能力的培养潜在的欲望不同,这里涉及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问题和教师人格魅力问题。一方面,学生兴趣越浓,个人的期求值越高;另一方面,教师的修养、亲和力、知识面的宽度、授课艺术的高超等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亦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探讨课堂模式时,必须考虑以上学生的特殊性,在课上必须“照顾”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
  1.对学生研究的程度。历史备课时,首先要研究学生,研究其对历史学科的认知水平,已有的心理状态,原有的基础、兴趣的大小等。
  2.对教材的研究。在新课改下,无论使用哪种版本的教材,历史老师必须尽最大可能去吃研透教材,在课上用好教材,笔者反对“讲授教材”,教师只有在课上做到对知识有机整合,融会贯通,高屋建瓴,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3.对新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研究。探索历史教学模式,是一个实践过程,必须有相关的理论来进行支撑,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新课程目标实施的评价标准、指导思想。
  (三)从学科知识特点看
  1.本学科知识的具体特点,如历史学科的客观性、科学性、情感性、趣味性等,特别是教学的情感性,历史学科与数理化不同,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
  2.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与展示的方式方法的特殊性,例如,知识的回放、历史遗址的考察、历史人物的访问等。
  二、教学模式评价的标准
  如何评价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一)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历史教学模式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各类知识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品德的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笔者认为这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像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即美德”。
  (二)能否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在历史课堂互动过程中师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索过程中让师生都体会到是一种幸福的教育和被教育,即让学生感觉到是愉悦教育,让教师体会职业的幸福,这是一种历史课堂的境界,让历史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能否将知识的特点尽情地鲜活体现。将学科内容的素质情感教育尽情地展示放大,在历史课堂模式探究的过程中不可轻视师生双方的情感因素,一方面,老师心里要阳光,充满情感,喜怒哀乐分明,不断调谐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或手段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该“情境”和“氛围”中受熏陶,不断地净化心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方面历史课堂模式的改革是新课程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因此课堂模式的探究要遵从客观教学规律,寻求科学理论指导,即“教学有法”;另一方面,对于历史课堂模式的选择及其评价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模式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任何一种模式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实,或在历史教学中几种手段交替综合使用,来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固定、不确定的模式,即“教无定法”。
其他文献
五河汇聚,山水相依。一座山水卫星城,渡来新津的幸福教育梦。新津这座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县城,正在将教育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14年工作会暨新津县教育岛区域推进农村生活教育现场会近期在成都市新津县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新津万和小学、新津三中、花桥小学、新津中学、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等五所学校,并给予了一致好评,专家指出:新津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坚持生活教育理念
期刊
早期阅读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美国在50年代就开始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因此,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教界的广泛重视。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爱读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实则环境也是教育。语言与环境、思维的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是根植于情
期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話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可是谁又曾想过,有一个职业同时兼备了将军与士兵这两种角色,甚至更多职业功能,那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班级带的久了,那些孩子做事的风格潜移默化中就有了这位班主任的影子,可想而知班主任该有多大的魅力。换言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付出了多少时间与心血在那些孩子身上。班主任不仅在学校要时刻观察着“他的孩子”,甚至下班回到家还要心系孩子,甚至半夜失眠也
期刊
《教育策划与管理》:彭校长,最近《教育策划与管理》杂志刊载了贵校的《“三疑”课堂导学模式》(注:原来模式名称改为“三疑”五段导学模式”,或“三疑”问题导学模式。以下简称“三疑课堂”、或“红花模式”),有不少读者对此很感兴趣。我想就“红花模式”有关问题,向您请教,可以吗?  彭校长:说不上请教,谢谢你们的关注,欢迎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因为“‘三疑五段导学’红花模式”,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生儿,需
期刊
引 言  观课、评课是一个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抓好常规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重大。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致力于课堂观摩评价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例研究》为载体,观摩研究《“三疑”课堂导学模式》。学校课题组成立了教学设计组、课堂信息反馈收集组、课堂观察1组、课堂观察2组、课堂观察3组、课堂观察4组等。每组分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园市级科研课题“主题目标引领下的区角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通过每周的区角活动材料交流检查活动中,我们发现各班的区角活动材料从无到有、种类和数量逐渐丰富起来,很多班级鼓励家长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纸盒纸箱,有的班级对废旧纸盒纸箱已经开始进行开发与利用,将纸盒纸箱投放在建构区让孩子自由建构、玩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各班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纸盒纸箱,
期刊
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探究能力是需要训练与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探究方法:  一、合作交
期刊
一、“以学定教”是灵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我以“以学定教”作为导学《学弈》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学生的认识、心
期刊
从教近二十年以来,一届届的学生从我眼前毕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一种感受想要诉说已久,那就是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和习作水平一届比一届低,班里真正能把文章写好的只有几个平时爱看书,学习态度相当认真的同学。为什么教材没有变,教学方法没有变,学生的质量却逐年下降呢?究其根源,由于时代的影响,随着网络视频手机以及各种现代化媒体的不断普及,导致现在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漫画等,孩子们满足于一种肤浅文化
期刊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