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语文人物对话的教学价值与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中人物对话的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时要清楚对于人物对话,应该教什么,应该用什么方式教,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只有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真正实现人物对话描写的教学价值,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年级 人物对话 策略
  在小学中年级教材中,接近50%的课文都有人物对话描写,课文中人物对话的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进行人物对话的教学呢?我们丹阳市小学语文名师班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问题一:人物对话,应该教什么
  人物对话描写的教学价值是什么?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学生的获得感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学最基本的立足点。通过人物对话教学学生能获得什么?从形式看,能认识到对话描写是一种书面语言表达形式;从内容看,能准确理解人物说话的意思;从情感看,能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从表达看,学会合理表达相似的情感。这四个方面有机统一,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根据以上思考,反思我们的教学会发现,对中年级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一是理解对话内容,二是感悟对话形式,三是练习分角色朗读,四是学写对话片段。《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孙中山与妈妈的对话,教学这部分对话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孙中山与妈妈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谈的,谈论了哪些内容。其次要让学生搞清楚课文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运用哪些方法来叙述孙中山与妈妈的对话的。接着要引导学生走进孙中山与妈妈的内心世界,练习分角色朗读,读活人物对话。人物对话教学,学的是表达,最后要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对话策略,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文中只有孙中山和母亲的一段对话,而姐姐这一重要人物形象,却没有一句语言描写。作者不予关注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人物语言的缺失却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围绕“孙中山和姐姐对话”的主题,仿照课文对话的形式,学写对话片段,把自己对课文人物的情感体验以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
  问题二:人物对话,应该用什么方式教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对中年级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读写结合的方法。教学中可以分以下四步来实施:一是圈画关键词语,读懂对话内容;二是对比标点符号,读出对话语气;三是比较提示语,读出角色形象;四是创设对话情境,学写对话片段。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部分时,我们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教学:一是引导学生自读对话。“思考孙中山与妈妈两人对话中的哪些词语打动了你,请你圈画出来,并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既然……就……”“受罪”等词语的理解读懂孙中山说的这些话的意思,体会孙中山对缠足陋习的憎恨与抗争。通过对“祖宗”“笑话”“也”“可”等词语的朗读和对教师补充的一段关于封建社会缠小脚的图文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姐姐的痛苦、母亲的不情愿,读懂妈妈说的话的意思,体会妈妈对缠足陋习的无奈与盲从,体会到缠小脚对于中国妇女的迫害,弄懂孙中山破除陋习的深层原因,读出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温度。二是引导学生发现孙中山与妈妈两人对话中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体会两人说话的不同语气。抓住孙中山话语中的“?”和“!”,分别读出孙中山责问和抗争的语气,抓住妈妈话语中的“!”和“……”,分别读出妈妈无奈与心疼的语气,读懂妈妈“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的话外音和“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的话中话。三是引导学生抓住孙中山和妈妈对话中两处提示语位置和内容的不同,通过提示语与对话的分离、位置的调换、内容的推敲,想象两人对话时的动作、表情和心情,借助分角色朗读,读出两人对话时的画面,把两个人物心情变化的过程鲜活地演读出來。四是引导学生想象孙中山走进姐姐的房间,看到姐姐因为缠小脚而痛苦地流泪时,是如何与姐姐对话的,对话时两个人有怎样的动作、神态,说话的语气、声音怎样。仿照课文中对话的形式,练写对话片段,要注意通过对话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合理想象提示语内容,适当变化提示语的位置,恰当运用标点符号。
  问题三:人物对话,应该教到什么程度
  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年级课文中人物对话教学必须让学生完成以下目标:一是读懂对话内容,二是读清对话形式,三是读活对话角色,四是学会仿写对话。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部分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借助对 “祖宗”“笑话”等关键字词的理解和反问句式的朗读读懂孙中山与妈妈对话的内容,知道孙中山与妈妈是围绕缠足这个话题来谈的,主要谈论人们缠足的原因和对缠足的态度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夯实对话教学的基础。二是要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对话的呈现方式是随情境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篇课文中孙中山和母亲围绕“缠足”这个话题进行了两次对话,先谈了人们缠足的原因,再谈了人们对缠足的态度,整个对话是以孙中山责问的形式来展开的。对话先“问”后“责”,标点的变化是先“?”后“!”, 提示语是先“前”再“后”,三者的变化,正是为了体现孙中山内心情感的变化:对姐姐的同情,对妈妈的埋怨,对缠足的痛恨。正因为课文中对两个人物对话的描写注意了人物说话语气、标点、提示语位置等三者的变化,才使得人物的语言如此生动,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如此清晰,人物的形象如此鲜明。三是要让学生读出孙中山与妈妈对话时的画面,想象出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感同身受,走进孙中山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孙中山的愤怒与抗争、妈妈的无奈与痛苦,并借助提示语、标点符号、关键词语等读出“话外音”,读懂“话里话”,丰厚话中“情”,丰满话中“形”,化解对话教学的难点。四是要让学生在“读进对话,明了人物”的基础上,走出教材,练写对话,化知为能,在教材里走个来回。通过对课文人物对话的学习,学会围绕一个话题,采用责问的形式,通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的变化,把对话的情景写具体生动,把对话的意思表达清楚,写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同情、对缠足的痛恨和姐姐缠足后痛苦、无奈的形象,把自己对课文人物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从语言习得走向语言运用,从阅读走向写作,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把中年级片段训练的目标落到实处。
  (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2123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巨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子宫大小超过12孕周的患者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
对兰州市区域自然条件下2002-2004年覆膜洋芋全生育期需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平均需水量在400 mm左右,全生育期需水强度2.64 mm/d,分析得出土壤适宜的下限,制定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手术的最佳方案.方法对33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33例中治愈21例(60.6%),好转5例(15.1%),无效7例(24.3%),
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应侧重于指导学生观照文本,整体着眼,掌握篇章的文法结构,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从品味课文题目、关注角色人称、研究谋篇技巧、探
2008年6月27日,新丰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流域上游新丰县城及各村镇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对造成这场特大洪水的降雨和本场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新丰江上游洪水的水情预
颈总动脉注射蝮蛇抗栓酶治疗脑梗塞Svate-3therapyforcerebralinfarctionwithinjectionincommoncarotidartery魏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收治160例脑梗...
对博尔塔拉河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博尔塔拉河的水文特性、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径流的年际变化因受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三种类型混合补
下颌骨占据面下1/3部及两侧面中1/3的一部分,面积大,位置突出,骨折发生率高[1]。下颌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钢丝钢板内固定和颌间结扎固定。作者1993~1997年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患者122例,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喘汤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无急性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冬至前服平喘汤连服1周,并遵守严格的服药禁忌.结果 56例患者中,治愈4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
目的:掌握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的病因及相关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无锡市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因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