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中孕含着新课程的内涵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2006年中考;实验区;化学试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18-03
  
  2006年河北省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体现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尤其突出了对学生双基知识的考查,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符合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但有的试题区分度、梯度以及整套试卷的创新度还不太理想。
  
  一、试题特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化学主干内容的考查。
  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试题中考查的“双基”内容没有超出《课程标准》的范围和要求。试题在尽量增大知识覆盖度的同时,还特别突出了对化学主干内容的考查。如试题中重点考查了以下内容:①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③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⑤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⑥几种重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的制法、性质和检验;⑦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⑧常见酸、碱和盐的性质和用途;⑨pH值的应用;⑩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2.试题体现了《中考说明》的各项要求。
  (1)试题符合《中考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
  试题中所考查的内容没有超出《中考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的范围,并且《中考说明》中所规定的各部分考试内容在试题中都有体现,其中重点考查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三部分,这三部分恰是九年级化学中的核心理念和主干知识。
  
  说明:①以上知识结构表中包含理化综合部分;②各小题一般包含几个主题的多个知识点,主要按正确选项进行划分。
  (2)试卷结构与《中考说明》中的样卷一致。
  200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无论是题数、各大题和各小题的分值,还是物理、化学与综合每一部分的分值以及这三部分的排列顺序均与《中考说明》中的样卷结构一致。因此,学生不会因对试卷结构的陌生而产生解题障碍,从而使学生能在似曾相识的试卷面前,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3)试题不难。
  试卷中无偏题、怪题,很多题目取材于教材,重视 “双基”,试题不难。
  3.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
  《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学内容要广泛联系科学技术,联系社会实际,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006年试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编制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如:粮食防霉变、肥皂水的妙用、洗涤精清洗餐具、油锅着火的灭火方法、硬水的软化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识;饼干潮解、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硬水软化、土壤改良、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等生产、生活问题;导电塑料、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淡化海水、废旧电池回收、垃圾的处理、烟花燃放等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关注“禽流感”等社会热点问题。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又考查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
  4.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为了让中考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中考命题应该以能力立意,使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如:36题和37题,这两个题目都不同程度地呈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描述现象、总结结论、反思与评价等科学探究的要素,其中37题所包含的探究要素较36题要多一些。这两个题目除了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外,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两个题目从一定程度上还考查了学生描述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运用实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以及文字表达等能力。又如:28题的(4)、29题的(1)、30题的(2)和(3)、31题的(3),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唯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
  
  二、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错因分析
  
  1.审题欠仔细。
  一些学生为了提高解题的速度,不注意认真审题,造成失分。如:28题(2),题目要求写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很多学生写成了-1价。其原因可能是一部分学生把氯酸钾看成了氯化钾。再如:36题(2),题目要求描述当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一些学生因没有仔细审题,没有认真观察装置图,因此没能发现集气瓶中在实验前已加入了少量水,因此错答为“水流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1/5”。其实命题者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此问题,在题目中特意在“标记以上”的文字部分加了着重号,只要认真审题,注意加着重号部分的提示,就不会出现错答了。
  2.基础不扎实。
  一些学生因“双基”掌握的不扎实,造成错答而失分。如:29题,一些学生将“水蒸气”答成了“二氧化碳”,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缺乏有关的生活常识。又如:试卷中共考查了四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但一些学生不能正确书写,主要问题有:化学式书写错误、不配平、缺少条件和沉淀符号等,这反映了一些学生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连最基本的化学用语还没能掌握,化学基础较差。再如:28题(2),一些学生把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写成了-1(或+1)价,除了审题不认真外,也有不会正确书写氯酸钾化学式原因;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氯元素在所有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值均是1的原因;另外也可能是机械地背诵化合价顺口溜:“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灵活运用所造成的。
  3.文字表达能力差。
  2006年中考化学部分文字表述题共14分,约占第II卷分值的54%,可见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一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尤其对36、37题实验目的、现象、结论等的表述错误较多。
  4.计算题得分率不高。
  38题的计算题难度不大,但一些学生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和书写不规范而造成失分,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5.一个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第37题【知识拓展】若取用其他人的头发重复上述实验,是否也得出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原因:。标准答案为:“是。因为头发的主要成分相同”。阅卷中发现不少另外的回答:“否。因为不同的人发质不同”;“否。有的人发质特殊”;“不一定。有的人头发成分特殊”;“不一定。有的人由于生病,发质发生了变化”……学生如此回答,从科学素养提升角度分析,应是一种进步,因为他们有了对科学探究中样本选取、数据采集合理性的思考。事实上科学研究中样本的选取有着诸多的要求,如:性别、年龄段、民族等;对样本的实验也与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故本题通过“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min。”得出一个结论有些片面,若再增加一个否定的答案是否会更科学一些呢?
  
  三、教学建议
  
  1.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近几年河北省的中考试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我们当前乃至以后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训练的做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主动、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渗透,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加强双基教学,夯实化学基础。
  考生在中考答题中常出现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不能正确规范地解答计算题目等问题,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够扎实。
  “双基”既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离开“双基”就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不论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总复习中都要重视“双基”教学。在教学中要(下转第53页)(上接第19页)特别注意防止因强调组织开展探究活动而忽视对“双基”学习的倾向。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加大了考查化学实验的比重,特别是增加了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力度,如增加了实验考查的思维容量,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及评价能力等,但学生在解答实验探究题时往往得分率都较低,这突出反映了学生平时动手实验少、实验探究能力较差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创设条件组织好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实验过程中的思维容量,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社会和生产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是近几年河北省的中考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要尽可能多的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等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加强信息的积累和生活知识的储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双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喻之之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马会出现在我梦里。甚至在感到困惑或焦虑的时候,我渴望马出现在我眼前。在人群中,在机关里,甚至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我幻想一匹高头大马,白色的,或是枣红色的,从人群中穿梭而过,微风吹动着它漂亮的鬃毛,它奔驰到我面前,打着响鼻,一低头,我跃上马背。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K,一位知名画家,拿着事业单位的薪酬,享有足够多的声誉和自由。他跟我一样,对马怀有梦想。他有着外人羡慕的光鲜生
Tanja Deman,来自克罗地亚的视觉女艺术家,擅长于摄影作品、拼贴、视频和公共艺术等,影像中,她通常极具个性地糅合各种建筑、时间、空间、自然、人体等因子,并呈现出充满了冲突元素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以此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社会动态等之间微妙的关系。  怪诞的“集体叙事”  《集体叙事》,一组充满怪诞风格与冲突元素的作品,是Tanja Deman展现自然和社会环境沉思的系列影像集。不同建筑构
摘 要:《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化学”概念定义采用了新表述。这既基于课程目标、理念、视野、价值追求的新认知和化学科学的新发展,又基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种新表述对于“化学”概念内涵的揭示更精准、更明确、更简洁,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更有助力。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研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从2014年开始,韩寒从写小说转型到影视导演,第一部电影是暑假档上映的《后会无期》,此后五年里,《乘风破浪》与《飞驰人生》也分別上映,这三部电影不仅都融合了韩寒作为作家、赛车手与导演的多重身份,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他所理解的关于“成长”的故事。   在《后会无期》中,韩寒所讨论的成长表现为青春的“在路上”。从中国最东边的东极岛作为出发点,故事的主人公江河、浩瀚与胡生一路向西而行。旅途中,闯荡
摘 要:博物馆文化主要包括为广大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充分挖掘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从而和校园教育联姻,对丰富和拓展教育渠道、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文化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校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18-02  
已是深春,我们尚未学会歌唱  却在春天恸哭我们的父亲  一位步入鄉村晚年的父亲  一位枯藤老树昏鸦的父亲  一位头颅流血,心底流血的父亲  一位茅屋为春风所破的父亲  他的屈辱,与赴死之心  再一次纠正我,在人间走夜路的姿势
芭蕉的阴影  绿是一种什么朝代?  不施粉黛的清凉  仰面叩问更高的同类和苍穹  阴影是从它体内滑落的薄纱  我肉身沉重,无法捡起来为它披上  许多人经过了,白昼仅仅是玩笑  我过于蠢笨,不能辨认它狡黠的真实  那么炎热究竟来自何地始于何时?  我爱过的事物都在吉光片羽中坍塌  它们边缘虚白  还要无数次破碎才汇聚成塔  模仿不能抵达的低处  在我头顶绵软、荡漾、结网、勒紧  我就要飘起来,我快要
又是一年秋季,然而却发现挤不进满地秋叶的拍摄胜地,想把叶子带回家拍却又想不出好的创意?摆脱普通叶子带来的单调视角,从叶脉探寻更炫目的状态,利用简单家中两大神器,教你足不出户拍摄炫彩的叶脉。  锡箔纸 厨房中的炫光神器  如果仅仅是拍叶脉,会显得单薄不够有创意,为了使画面更加充实、更有梦幻的效果,我们在背景上做一些简单的创新吧!  锡箔纸打造炫光背景  你一定不知道锡箔纸除了烘焙美食,还可以做拍摄背
爬楼这样的拍摄行为已经不是太过新鲜的拍摄方式了,但是当你“会当凌绝顶”的时候,不妨先不要看向远方,利用建筑的玻璃向下俯拍绚烂夜都市。  名师有话说  Q:爬楼夜景会不会太平庸?  A:新建筑的兴起,与每个城市中央商务区的落成都会造就新世纪的城市景观,配合不同建筑的夜景照明,一座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夜晚世界就会呈现在城市人的眼前。爬楼远眺只是一种观景拍摄的方式,很多时候它都太过局限于向远处眺望了,而这次
摘 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艺”思维,其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技术与艺术的整合能力。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以操作演练为主,即侧重于相关技术的使用,在艺术培养方面关注度不够。以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七年级“定格动画”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创艺”思维的培养,并对 “创艺”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总结,以此为培养“创艺”思維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