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七大报告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要真正领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两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体制机制的转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时代背景; 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4-0005-0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特征、精神实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又作了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精辟地阐述,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命题。以下,仅就其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看,正面临由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奋斗,到1990年我们已经走完了第一步,即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到2000年又走完了第二步,即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这时,我们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达到前两步的目标之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表明,在进一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现在正处于由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转变。所谓总体达到小康,虽然比解决温饱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特别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过程中,有些差距,例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东西部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相对拉大。再如,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有些社会问题,包括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公共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矛盾相对突出。这些矛盾如果不注意解决,不但会影响社会安定,也会影响经济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是说,如果在我们的国家,城市发展了而农村还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了而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平均起来可以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绝不能说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为此,十七大报告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之所以说是“新”,主要就表现在它更加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协调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强调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加强调发展中的公平和公正。而所有这些,正是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二)从我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水平来看,正面临着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向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转变。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不但是指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农业和手工业还占较大比重的阶段,而且也是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的阶段。所谓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不但是指第二产业,特别是能源和钢铁、汽车等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也是指一个国家已经开始步入中低收入水平阶段。因此,国际上通常也用人均GDP水平作为划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目前,大家都在结合国外的一些经验教训,研究为什么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转变阶段。实际上,这里不但有经济原因,还有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从经济原因来说,一个国家发展到这样一个时期,基本上走完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之,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必然带来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较大变化(有人说将会带来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从而引起经济发展主导部门乃至整个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较大变化。一般说,在这个时期会出现重化工业的急剧增长,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需求会急剧增大。因此,煤电油运紧张、环境污染等矛盾会格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容量已经非常有限的国家,必然会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否则,就可能产生严重的供需矛盾和重大的比例失调,甚至引发经济危机。从社会原因来说,由于这一时期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追求效率和数量的增长仍处于优先地位,因此收入差距的拉大、就业矛盾的突出,乃至社会阶层的分化,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高速发展的代价。为此,此时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先富与后富的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等也会格外突出。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还要继续鼓励发展,因为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述矛盾才能得到一定缓解;另一方面也应十分重视解决由此所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否则,如果任其激化,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展。从政治原因来说,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上层建筑领域,包括意识形态也必然会发生变化。随着广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层次和精神追求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总体上说,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意识等会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治国理政和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是在减小,而是在增大,这就必然要求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此,作为执政党及其各级政府,就特别要重视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以不断转变执政理念、改革执政体制、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否则,如果我们的执政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和人们需要层次的新变化,甚至产生严重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这就难免会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三)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正面临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恰恰事隔十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固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十年前的建立到十年后的完善,说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里的所谓完善,并不是轻轻松松的修修补补、填平补齐或锦上添花,而实际上是攻坚,是决战。之所以说是攻坚,是因为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好改的、能改的,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需要完善的大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或者说是一些更为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之所以说是决战,是因为我们离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剩下不到3年的时间,离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不到13年的时间。因此,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于“爬陡坡”的关键阶段。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果大家思想统一、勇于攻坚,就能攀上顶峰,达到预期目标。否则,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则退,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四)从对外开放的水平看,正面临由选择性、低水平的开放向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转变。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一是得益于改革,二是得益于开放。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改革推动了开放,开放促进了改革。但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前,我国对外开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开放的范围,还是开放的方式、水平还都不是很高。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变阶段。首先,在对外开放的范围方面,已由仅对少数国家选择性的开放,转变为必须面对世贸组织所有国家的全方位开放;其次,在对外开放的规则方面,已由可以自定各种保护或优惠条件等政策性的开放,转变为必须严格按世贸组织规则办事的法律性的开放;最后,在对外开放的形式方面,已经由以“引进来”为主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开放,转变为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既要进行加工贸易,又要能够跨国经营的开放。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企业能够跨国经营,才能真正做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由此才能真正获得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要真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除了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外,必须要解决的另一重大课题,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否则,不但充其量只能跟在别人后头爬行,各种对外开放的负面效应也会逐渐显现。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与精神实质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它首先强调和重视发展,而不是否定和减弱发展,只不过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也强调“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求实的发展观。它强调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从实际出发,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客观发展规律,又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里所说的客观规律,既包括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也包括自然规律和人类思维规律。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仅把他们看作是积极性的调动对象。为此,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不但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观。它不但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而且强调要用系统辩证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而不能用孤立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此,十七大报告强调,在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不但要做到原来所强调的“五个统筹”,而且还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三、关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更应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一点。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则是富民之本。如果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广大劳动人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然后由其中的成功创业者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使更多的人有工作可做,这就不但能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而且还能使他们在创业或就业的劳动中得到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才是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之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之所以发展很快,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力支持“民众创业”,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而政府则主要是为民众创业和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此,我们可以把浙江经济称之为“民本经济”。其基本运行模式就是: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是在发展中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模式。浙江省坚持了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模式,走出了这样一个科学发展之路,所以才创造了诸如“没有资源可以无中生有”、“普通农民可以成为大老板”等种种奇迹。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理论,真正从大多数人的本性和需要出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管理。
  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如何管理的研究中,基本是以人性假设理论为主线的。亚当·斯密从人是“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的主张。行为科学从人是“社会人”的假设出发,提出了主要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来激发人的积极性的管理理论和措施。如此等等。综观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尽管他们所提出的政策主张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对它们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我们也未必赞同,但他们这样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却体现了人本观念。仅就这一点来说,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目前,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理论尚无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因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如何发展、企业经营机制到底如何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体系到底如何建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底如何激发等等,尚难以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其主要表现是有些政策的制定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是脱离现实,因此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有时甚至是说做两张皮。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人性假设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由此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实际而管用。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中所说的“人”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人本观中所说的“人”是有所不同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在对人的本质分析时,只是把人看成是自然人、抽象人、一般人。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谈论人的“理性”、“意志”、“感情”、“需要”。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所说的“经济人”、“社会人”等都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分析则不同,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观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但是,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的存在。恩格斯曾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0页)为此,马克思指出:研究人的本性“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应当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我们不但要考虑人的自然本性和一般本性,而且还要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和相应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等对人的本性的影响和打下的“烙印”。
  其次,我们要明确: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其中也包括对于人的生活关心和人格、权益等的尊重。资本主义的人本假设理论,主要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他们从这些理论出发所提出的诸如“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科学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我国古代也有丰富的所谓仁民、爱民、为民、利民的提法,甚至很早就提出“民惟邦本”的思想。但所有这些,实际都不是真正的民本思想,充其量只能说是“重民思想”。这里的主要区别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所谓爱民、为民,不过是为了“得民心”,而“得民心”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得天下”,而一旦得了天下,又不过把“民”看成是“载舟”的“水”(即维护统治的工具),甚至不少是反过来压迫和剥削人民。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者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应当、而且必须真正做到。这一点正如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所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的区别。”
  
  四、关于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此,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真正在实践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头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仍是今后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已作了很多研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大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指导原则和重大措施。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转变体制机制)、“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六条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七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近几年的经验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对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要求。其中,概括起来主要是“六个必须”(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个着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八个坚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四学四提高”(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等等。在以上种种要求和部署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又作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部署。其中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个要求”,实际是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保证”。这就是政治路线保证、体制机制保证、社会环境保证和组织领导保证。有了这“四个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最根本的保证。除此之外,十七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各项战略部署中,也都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具体部署。所有这些部署都很重要、很全面、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真正领会、真正落实。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在于“两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体制机制的转变。所谓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是要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确实使广大领导干部从思想认识上想去按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做。所谓体制机制的转变,就是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绩考核标准,确实保证广大领导干部能去按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去做。解决了“想”和“能”这两个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真正的保证和动力。为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发展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认识问题和改革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观念,没有一个有效的体制机制保证,道理说得再多,措施订得再细,也很难真正从内在因素和动力上付诸行动、贯彻落实。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教授)
  责任编辑柳波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传统的蜂窝网络很难再进一步地增大系统容量和提高用户数据速率。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
第二十一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暨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9月6日~7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次活动集聚江苏产业集群及品牌精英,展现时尚潮流,突显产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the coke handling and storage system on the emission of PM10 particulate material.The methodology was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情况出发,进一步明确了
时值阳春三月,在这个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季节,服装名城虎门也生机勃勃,活力无限——为期一个月的2019虎门时装周正徐徐拉开帷幕,虎门会展中心,虎门创意时尚公社,美斯威尔顿
在化工、制药、食品、冶金以及硅酸盐等工业中,得到均质的产品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因而使得为确保产品均质而设置的混合单元操作显得至关重要。以往,研究人员往往通过实验或理论建模的方式来对混合设备中颗粒的流动与混合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运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对颗粒体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很多尝试和广泛认可。本文以工业上应用
你家有“格兰仕”微波炉吗?你穿过“红豆”衬衫吗?你用的是“舒蕾”洗发水吗?你知道这些名牌商品是什么企业生产的吗?告诉你吧,乡镇企业!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运用到各领域的管理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高校的各个工作环
作为G20后的首场活动,第17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丝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变革产业未来",是迄今为止丝绸产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