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结构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技术探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hw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工程随之增多。由于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使得很多工程都趋向超高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施工中,常采用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超高结构工程的建设当中。基于此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超高结构混凝土高架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超高结构混凝土高架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超高结构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技术
  1 超高结构混凝土施工流程及要点
  1.1 结构构造的具体要求
  由于是超高结构,故此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构造
  要求如下:
  1.1.1 采取搭接方式的水平杆,接头严禁设置在同跨或同步内。
  1.1.2 梁底位置处的水平横杆应设置在主节点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使荷载得到充分扩散。
  1.1.3 在每一根立杆的底部都应设置垫板或是底座。
  1.1.4 必须保证立杆设置的垂直度,对于2m高度的立杆,其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5mm。
  1.1.5 安装脚手架时,应设置横向及纵向扫地杆,并使用直角型扣件将扫地杆固定于距离垫板2m左右处的里赶上,若遇到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内的情况,应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通长然后固定于立杆上。
  1.1.6 当立杆需要接长时,应采用对接型扣件,严禁使用搭接方法进行接长,对接扣件应呈交错状布置与立杆上,相邻的两根立杆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各个接头的中心到主节点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步距的1/3位置上。
  1.1.7 在满堂模板支架的中间及四边位置处,应每隔4排设置一道纵向剪力撑,并由底部至顶部进行连续设置。
  1.1.8 所有高架支模部位以下的支撑体系均不得拆除,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以后,支撑体系可与高架体系一起拆除。
  1.2 施工流程
  由于高架支模的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较多,加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且安全隐患较多,故此,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做到按计划方案和相关程序进行施工。高架支模的施工流程如下:
  下部结构施工——测量放线——准确定位立杆——搭设架体——检查验收
  1.3 施工要点
  1.3.1 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以此来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均衡受力,混凝土浇筑应从中部位置向两侧施工。
  1.3.2 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方案的具体规定要求,应对架体使用的全部构配件进行质检及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分堆存放以备施工使用,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未经质量位验的构配件。
  1.3.3 架体搭设前,应将搭设现场中所有的杂物清除干净,并运用放线测量准确测定出立杆及杆件的搭设位置,借此来使立杆上下位置重合,这样有助于传力明确,施工中严禁随意搭设。
  1.3.4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建立工程师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做好日检记录,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时整改,以此来确保施工安全。
  1.3.5 应确保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与设计要求相符,严禁超载。同时,混凝土泵送管、模板支架以及缆风绳等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起重设备:票悬挂,应有专人负责对支架荷载进行跟踪控制。
  1.3.6 脚手架搭拆过程中,应在地面设置警示标志及围栏,同时应有专业复杂看管,非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入内。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除横杆。
  1.3.7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支架的支撑情况进行认真较差,若发现支架松动或变形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2 超高结构混凝土高架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超高结构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质量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在脚手架施工前期阶段,技术部门应当按照预定施工方案对架体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按照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检查所有架体所使用的构配件质量,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分类堆放严禁使用未经检查的构配件。
  2.1.2 准确定杆件搭设位置的放线标定,杜绝盲目搭设。
  2.1.3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模板支架施工,做好施工阶段的检查工作,并将检查过程记录在案,确保会签完整,若发现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应当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施工安全。
  2.1.4 落实架体构造措施以达到安全施工的标准,支架立杆间应当设置双向水平杆,并将两道拉杆设置于工字刚两侧,水平杆和立杆应设置在不同隔层中。
  2.1.5 施工人员须持证上岗,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在施工中必须装备安全带、安全帽和防滑鞋。
  2.1.6 在作业层上进行施工,应当确保施工载荷满足相关设计要求,杜绝超载和悬挂起重设备的情况发生,不可以将缆风绳、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在脚手架试用期间内不得随意拆卸杆件。在搭拆脚手架时,应当在地面设置警戒标志和围栏,配备专人看管,控制非操作人员进入警戒区。
  2.1.7 在雨天或遭遇六级以上大风的天气条件下,应当禁止进行脚手架的安装与拆卸工作。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必须对杆件设置、工字钢、连接件和构造措施实施检查,并于搭设完毕后至支设模板前,验收整个架体,使架体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和构造标准。
  2.1.8 混凝土浇筑前,验收模板系统以及其支架系统,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检查是否存在超载情况,并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日后备查。
  2.2 混凝土梁高架支模施工的安主控制
  项目部应当根据施工概况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以安全管理员为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并且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施工职责。技术部门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具备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并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在专项方案获得审批之后,技术部门负责人应当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班组遵循施工方案进行模板施工。安全员应当监督整个施工过程,确保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到位。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各负其责,确保安全保证体系覆盖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应当熟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准确掌握模板构建和安装规定,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从管理角度着手杜绝安全事故的發生。
  3 结论
  总而言之,超高结构混凝土高架支模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由于结构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施工人员经常要在高空作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施工人员在熟练掌握施工技术的前提下,还应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人身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田广林,才素平.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粱施工技术[J].包钢科技,2010(36).
  [2]卢伟,邓毅.大跨度结构混凝土梁新型架体高架支模施工[A].2010年全国建筑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9).
  [3]周芳.论某工程大模板高架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4]熊凯越.论高大模板支模施工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9(2).
  [5]于全怎,高善友,刘涛.烟台广电中心扣件式高架支模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09(4).
其他文献
新时期我国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带动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在这样的时代发展前提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日益深入,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类生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将变质的陈种子煮沸后混在新鲜种子中销售的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损失.一般来说,陈种子色泽暗淡无光,变质的陈种子还有霉味,与好种子混在一起
RFID技术简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对各种异常信号快速感应,并及时反应,提醒用户快速处理,有效提高了防盗功能。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防盗意识逐渐增强,RFID技术逐渐
低碳经济是当下唱响的经济模式和生态环保理念,其凭着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等精神理念引起了受众的密切关注。公路运输本身具有能源耗费大、废气排放多等特点,这些显著特点使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的税务风险不断变大大,如何对税务风险进行预防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出发,重点分
目前我国建筑楼板方面一直都是采用的是钢筋桁架楼承板。因为,这种楼板技术对传统建筑楼板而言,存在着许多便利的因素,有增加了工程施工的效率,而且这种楼板比传统的楼板的受力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且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传统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升。本文对新
采购作为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与企业的发展与运行息息相关,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稳定的发展,采购工作的工作效率与成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当前企业中
为了保证混凝土碾压类型的施工技术能在当前的水力项目中有良好运用,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以及碾压施工的环境,制定科学的碾压施工方案,并做好项目建造阶段材料选择、技术运用等
摘 要:混凝土裂缝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就由于混凝土自身因素产生裂缝的处理技术进行阐述,与大家交流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自身因素裂缝;处理技术  1 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1.1 产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中骨料级配差、加水量大、构件厚度大、捣振不均匀等原因,致使混凝土固化缓慢、粗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下沉的粗骨料被钢筋阻隔而产生不均匀下沉,致使被阻隔的部位出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