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场航站楼作为一个人员来往流量巨大的公共交通区域,不仅承载着单纯的交通运营功能,同时也是商业信息、艺术展示的优质平台。旅客在机场航站楼的停留时间或长或短,长时间无聊的等待会使旅客的身心感到疲惫,给出行体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的消化大量枯燥的候机时间,需要在空间设计和内容设计上给与更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个平台的合理设置和规划不仅能够为往来于机场的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而且能够成为往来旅客文化与艺术亲密接触、产生互动,进而增进旅途中精神享受的一个理想场所。当代新媒体艺术和技术在硬件设备的不断革新下,也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塑造国家、地区形象的宣传作用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好机场航站楼区域的空间,把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艺术作品进行有机的结合,为作为交通职能的机场航站楼公共空间设计的再开发提出了新的发展概念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 机场航站楼公共空间 现当代艺术 文化氛围体验
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指数的赶超转变为包含城市形象塑造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城市形象不只是一种外观意义上的“美化”,它是人们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城市所彰显的精神符号,也是城市之间竞争中的一种“文化软实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在硬件制造和软件设计日新月异的技术背景之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大众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环境下生活,通过媒体获取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事生产、生活、娱乐、社交等活动。艺术领域也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入了一个多媒体的新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展厅、博物馆、书本上的事物,而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进入到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人流和货物流通最为密集的节点区域,尤其以国际机场航站楼为载体的客流区域,更是旅客们对于一个地区、国家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场所。作为旅客到达该地区、国家首先接触到的公共空间,机场航站楼的整体面貌,以及配套的硬件设施一定是旅客体验的关键环节。而对于一个国际性大型机场的航站楼区域来讲,除了现代化、高规格的硬件设施,还需要贴心到位的人性化服务,其中能够充分体现该国文化气质、历史传统、人文风貌的软性内容更是为旅客带来良好旅行体验的关键组成。
通常来说,无论是否属于数字化的艺术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能够同时具备感觉、情绪、思想和精神四个层面的价值,正是这种基于思想、生理和心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特征有助于确定我们的艺术感觉。而新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感官刺激。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我们都有不自觉地注视移动物体的经验,新媒体艺术恰恰在“动画”和“视频”表现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新媒体艺术的“视觉、听觉”和“触碰、感知”特征在艺术表现和欣赏方面同样重要。例如:对于许多新媒体艺术来说,作品与观者的互动甚至是触摸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博物馆和画廊通常会在作品旁边设置“只许看,不许摸”的指示牌,新媒体互动艺术恰恰需要得到观众的参与和合作。
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在坐拥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出现各种问题与不足,目前各地应时而起的艺术区面临着诸多问题——从物理形态到社会形态的规划设计上都难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公共空间的多媒体设置不仅能够为旅客提供必要的旅行信息,还能作为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文化创意、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丰富有效的媒体平台。作为旅途中的旅客群,在机场开放的公共空间当中得到便利的旅行体验的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视频内容得到很好的放松。在旅客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之外,旅客也可以通过参与互动的形式,在多媒体的资源之中获取及时有效的各种信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国际大规模新建机场,同时承担着国际国内客流的交通枢纽以及展现中国现代化发展面貌的重要作用。当代艺术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设置的先进多媒体硬件设备平台上加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更成为了大兴机场运营过程之中所要研讨的课题。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公益文化、亚市场文化、市场文化。
一、机场的设置作品类型及特征
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已经无法脱离各种数字化设备终端。特别是外出旅行的过程之中,随身可携带的物品有限,传统的纸质媒体由于很难做到方便携带且在印制发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新媒体的概念融入空间形象塑造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形象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也因此赋予了空间形象新的审美特征,新媒体艺术本身带有多元化、民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公共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新媒体艺术相互结合,这种新的结合一方面促进公共艺术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使公共艺术更加具有亲和力。
机场航站楼一般包括室外交通站和停车场区域以及建筑内功能区,占尽管根据机场的级别不同地规模会有不小的差异,但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充足的室内外空间可用于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室外环境下由于考虑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不宜设置与交通功能无关的艺术作品,作品一般适合采用户外抗风、防水的多媒体广告看板的形式呈现。作品的设置和陈列主要放置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之中,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商品购物区和值机等待区适合采用LED显示器及虚拟投影技术的小型多媒体设备以滚动播放形式的动影像作品;在空间相对宽敞的大厅休闲区、绿化景观区以及通道及扶梯的区域适合采用具有相对大幅的多媒体互动展示装置,将旅客经过此处时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导引到多媒体艺术设置作品之上。和传统的实体作品设置方式相比,利用LED显示屏和多维成像投影技术的作品可以省去因更换带来的拆装过程,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元,节约了机场运营的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二、机场事例分析
机场给人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上,它似乎很难在内部设计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新建成的仁川空港2号航站楼在设计之初则秉承机场亦可以成为美术馆的理念,将艺术灵感融入到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首先从出发大厅的天花板上着手,将流线型线条用对称结构一气呵成的勾勒出来,宛如一只只象征吉祥与高贵的凤凰腾空而起;东方韵味在此得到彰显。不仅如此,在出发大厅正中央由千余个色彩不一的韩文字母造型LED組成的HELLO作品也显得格外引人瞩目。似乎透过这一个个生动的字符,在向来到韩国的旅客们热烈地打着招呼。除了出发层以外,候机大厅与入境大厅等场所内也隐藏了许多造型别致、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不妨在旅途的闲暇之余将这些作品一一找出,让心灵也享受一回额外的艺术之旅。 旅行有时来说,迈出第一步就让人感觉很糟糕。比如,当你睡眼惺忪地穿梭在机场还要面对繁琐的安检和冗长的队伍时,负面情绪难免蔓延。但这一切在新加坡樟宜机场(Singapore Changi Airport)得到缓解,这里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艺术品的展示,事实证明,艺术品的注入的确带给旅客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位处亚洲航空枢纽中心的新加坡樟宜机场每年要接纳55万以上人次的游客,这里曾多次被评选为全球最佳机场。据樟宜機场负责人Dennis Yim介绍:“艺术是我们专门纳入未来规划的领域,以吸引不同背景、身份和文化的旅客。”从1号航站楼里由柏林ART+COM工作室带来的1216个铜质水滴上升装置《运动的雨》(Kinetic Rain),到第3航站楼轻轨站旁出发大厅里展出的韩少芙(Han Sai Por)的极简主义大理石雕像。艺术提升樟宜机场精神面貌的同时,也欢迎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座花园城市。
Moment Factory 是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娱乐新媒体工作室,这个媒体工作室所从事的业务主要包括视频动影像、灯光照明设计、建筑、动画、声音和特殊效果打造综合多媒体环境。坐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Tom Bradley航站楼,Moment Factory和机场展开了深入的合作,通过他们提出的改造方案,使旅客在机场航站楼候机区就可以享受到如同置身影院一般的视觉效果和交互式的多媒体体验。
三、结语
在机场航站楼旅客区域设置丰富多样的媒体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为过境旅客在短暂的停留过程当中消除疲劳、打发时间的消遣,更能作为推广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的宣传平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世界级大型国际航空港,优质的硬件设置和服务是必要条件,但对于打造更加舒适完美的旅行体验来说,在机场航站公共空间内设置的多媒体艺术展示平台更是需要潜心研究的课题。利用多媒体艺术装置的手段,提升旅客的直接参与与互动效果,通过多媒体艺术装置带来的互动体验来对旅客的情绪进行有效安抚,可以降低旅客待机过久的负面情绪。世界上很多国际大型机场内部设置了很多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多为定时定点的歌舞、传统工艺现场体验等真人秀。作为新时代媒体环境下的国际大型机场,真人秀演出不仅耗费人力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观众的聚集和演出的需要会占用公共空间。多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入是需要机场运营机构和相关学者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谭亮.城市意象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设计艺术研究,2014(3).
[2]李四达.后影像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J].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7(4).
[3]陈炯.艺术区形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4.
[4]韩永进.“文化产业”概念的正式提出及其背景[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新媒体 机场航站楼公共空间 现当代艺术 文化氛围体验
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指数的赶超转变为包含城市形象塑造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城市形象不只是一种外观意义上的“美化”,它是人们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城市所彰显的精神符号,也是城市之间竞争中的一种“文化软实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在硬件制造和软件设计日新月异的技术背景之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大众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环境下生活,通过媒体获取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事生产、生活、娱乐、社交等活动。艺术领域也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入了一个多媒体的新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展厅、博物馆、书本上的事物,而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进入到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人流和货物流通最为密集的节点区域,尤其以国际机场航站楼为载体的客流区域,更是旅客们对于一个地区、国家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场所。作为旅客到达该地区、国家首先接触到的公共空间,机场航站楼的整体面貌,以及配套的硬件设施一定是旅客体验的关键环节。而对于一个国际性大型机场的航站楼区域来讲,除了现代化、高规格的硬件设施,还需要贴心到位的人性化服务,其中能够充分体现该国文化气质、历史传统、人文风貌的软性内容更是为旅客带来良好旅行体验的关键组成。
通常来说,无论是否属于数字化的艺术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都能够同时具备感觉、情绪、思想和精神四个层面的价值,正是这种基于思想、生理和心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特征有助于确定我们的艺术感觉。而新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强化我们的感官刺激。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我们都有不自觉地注视移动物体的经验,新媒体艺术恰恰在“动画”和“视频”表现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新媒体艺术的“视觉、听觉”和“触碰、感知”特征在艺术表现和欣赏方面同样重要。例如:对于许多新媒体艺术来说,作品与观者的互动甚至是触摸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博物馆和画廊通常会在作品旁边设置“只许看,不许摸”的指示牌,新媒体互动艺术恰恰需要得到观众的参与和合作。
文化产业在我国属于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在坐拥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出现各种问题与不足,目前各地应时而起的艺术区面临着诸多问题——从物理形态到社会形态的规划设计上都难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公共空间的多媒体设置不仅能够为旅客提供必要的旅行信息,还能作为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文化创意、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丰富有效的媒体平台。作为旅途中的旅客群,在机场开放的公共空间当中得到便利的旅行体验的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视频内容得到很好的放松。在旅客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之外,旅客也可以通过参与互动的形式,在多媒体的资源之中获取及时有效的各种信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国际大规模新建机场,同时承担着国际国内客流的交通枢纽以及展现中国现代化发展面貌的重要作用。当代艺术和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设置的先进多媒体硬件设备平台上加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更成为了大兴机场运营过程之中所要研讨的课题。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公益文化、亚市场文化、市场文化。
一、机场的设置作品类型及特征
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已经无法脱离各种数字化设备终端。特别是外出旅行的过程之中,随身可携带的物品有限,传统的纸质媒体由于很难做到方便携带且在印制发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新媒体的概念融入空间形象塑造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形象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也因此赋予了空间形象新的审美特征,新媒体艺术本身带有多元化、民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公共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新媒体艺术相互结合,这种新的结合一方面促进公共艺术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使公共艺术更加具有亲和力。
机场航站楼一般包括室外交通站和停车场区域以及建筑内功能区,占尽管根据机场的级别不同地规模会有不小的差异,但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充足的室内外空间可用于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室外环境下由于考虑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不宜设置与交通功能无关的艺术作品,作品一般适合采用户外抗风、防水的多媒体广告看板的形式呈现。作品的设置和陈列主要放置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之中,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商品购物区和值机等待区适合采用LED显示器及虚拟投影技术的小型多媒体设备以滚动播放形式的动影像作品;在空间相对宽敞的大厅休闲区、绿化景观区以及通道及扶梯的区域适合采用具有相对大幅的多媒体互动展示装置,将旅客经过此处时的视线自然而然地导引到多媒体艺术设置作品之上。和传统的实体作品设置方式相比,利用LED显示屏和多维成像投影技术的作品可以省去因更换带来的拆装过程,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元,节约了机场运营的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二、机场事例分析
机场给人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上,它似乎很难在内部设计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新建成的仁川空港2号航站楼在设计之初则秉承机场亦可以成为美术馆的理念,将艺术灵感融入到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首先从出发大厅的天花板上着手,将流线型线条用对称结构一气呵成的勾勒出来,宛如一只只象征吉祥与高贵的凤凰腾空而起;东方韵味在此得到彰显。不仅如此,在出发大厅正中央由千余个色彩不一的韩文字母造型LED組成的HELLO作品也显得格外引人瞩目。似乎透过这一个个生动的字符,在向来到韩国的旅客们热烈地打着招呼。除了出发层以外,候机大厅与入境大厅等场所内也隐藏了许多造型别致、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不妨在旅途的闲暇之余将这些作品一一找出,让心灵也享受一回额外的艺术之旅。 旅行有时来说,迈出第一步就让人感觉很糟糕。比如,当你睡眼惺忪地穿梭在机场还要面对繁琐的安检和冗长的队伍时,负面情绪难免蔓延。但这一切在新加坡樟宜机场(Singapore Changi Airport)得到缓解,这里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艺术品的展示,事实证明,艺术品的注入的确带给旅客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位处亚洲航空枢纽中心的新加坡樟宜机场每年要接纳55万以上人次的游客,这里曾多次被评选为全球最佳机场。据樟宜機场负责人Dennis Yim介绍:“艺术是我们专门纳入未来规划的领域,以吸引不同背景、身份和文化的旅客。”从1号航站楼里由柏林ART+COM工作室带来的1216个铜质水滴上升装置《运动的雨》(Kinetic Rain),到第3航站楼轻轨站旁出发大厅里展出的韩少芙(Han Sai Por)的极简主义大理石雕像。艺术提升樟宜机场精神面貌的同时,也欢迎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座花园城市。
Moment Factory 是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娱乐新媒体工作室,这个媒体工作室所从事的业务主要包括视频动影像、灯光照明设计、建筑、动画、声音和特殊效果打造综合多媒体环境。坐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Tom Bradley航站楼,Moment Factory和机场展开了深入的合作,通过他们提出的改造方案,使旅客在机场航站楼候机区就可以享受到如同置身影院一般的视觉效果和交互式的多媒体体验。
三、结语
在机场航站楼旅客区域设置丰富多样的媒体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为过境旅客在短暂的停留过程当中消除疲劳、打发时间的消遣,更能作为推广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的宣传平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世界级大型国际航空港,优质的硬件设置和服务是必要条件,但对于打造更加舒适完美的旅行体验来说,在机场航站公共空间内设置的多媒体艺术展示平台更是需要潜心研究的课题。利用多媒体艺术装置的手段,提升旅客的直接参与与互动效果,通过多媒体艺术装置带来的互动体验来对旅客的情绪进行有效安抚,可以降低旅客待机过久的负面情绪。世界上很多国际大型机场内部设置了很多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多为定时定点的歌舞、传统工艺现场体验等真人秀。作为新时代媒体环境下的国际大型机场,真人秀演出不仅耗费人力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观众的聚集和演出的需要会占用公共空间。多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入是需要机场运营机构和相关学者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谭亮.城市意象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设计艺术研究,2014(3).
[2]李四达.后影像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J].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7(4).
[3]陈炯.艺术区形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4.
[4]韩永进.“文化产业”概念的正式提出及其背景[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