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练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有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课堂练习又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起着重要作用。可是,有的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只讲数量不求质量,甚至在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题海战术;而有的则针对考试“疯练”“狂练”,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其实,我们需要的语文课堂很简单,那儿没有花花哨哨的场面,有的是学生的静思默想,有的是扎扎实实的练习。
  一、字词学习,形式多样
  字词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字词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孩子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决定了孩子语文学习的发展。所以,字词教学尤为重要。关注字词,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抄写,而应将词语的理解自然地渗透其中。
  如三年级下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威武”这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学生特别容易写错。教师可以这样安排课内练习:(1)抄一抄:威武( );(2)填一填:大龙虾的样子真( )。(3)写一写:用“威武”造句。布置这样的练习,“威武”一词的书写就能达到三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还可以用“我们也来威武地写写字”等评价语,及时提醒与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这一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固然是巩固基础字词,但是“练习点”却都完全不相同,既涉及了课文知识,又适当地做了提升,学生喜欢做,语文能力也能得到切实提高。
  二、读写结合,融入句段
  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形影不离。因此,课堂练习要注意读和写紧密结合并融入句段。
  如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第四自然段在讲述20世纪人类的重大发现时,有一连串不同动词的搭配。在感受文本之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外有哪些发现,学生说得很起劲。教师接着出示课堂练习内容——让学生也和课文一样,用上不同的动词来表述这些不同的发现与进步。为了体现差异,教师还给出了一连串动词,可供部分学生使用。这样的课堂练习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作了必要的拓展;不要看切入点很小,但是几句话就连成一个段落,学生很自然地进行了一次“仿写”训练。
  三、面向实际,贴近生活
  有时候,课堂练习会让学生“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来几个字来。出现这种情况,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练习能引起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联想,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如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一文,从彼得和妈妈的两份账单中,体现出母爱的无私、无声、无价。某教师在让学生做补写的课堂练习前,先进行了如下引导:先让学生说说,小彼得一边开账单一边心里想些什么?学生的答案大多是:“妈妈会不会给我钱呢?”“我是不是该多要一些呢?”显然,没有达到要求。教师又说:“同学们,大家看这账单,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呢?取回生活用品,多重啊,每一次都弄得我筋疲力尽,身上还都是臭汗,问妈妈要个20芬尼不算多吧?”稍加停顿后,教师又说:“他还会想什么,请你看着账单,写一写”。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由文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笔下也就随之“生花”。“在花园干活可脏啦!有的时候,浇水会让我的裤子弄湿了。有的时候,泥巴都在我的鞋子上,问妈妈要20芬尼不算多吧?”“我已经做了10年听话的孩子,每天都要根据爸爸妈妈的要求做事,玩的时间也很少,我也没有闯祸,我容易吗?10芬尼一点也不多!”学生补写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真实。
  四、捕捉冲动,体验升华
  “文以载道”,好的文章往往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在深入感悟文本之后,也常常有“一吐为快”的冲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这种冲动,作为设计练习的“契入点”。
  如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在《生命生命》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写学了最后一段后的理解与感受;在学了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的感受,学着书上名人的样子,也来写写“名人名言”。这些课堂练习,一般都在学完课文之后,看似只是谈谈学习后的感受,其实在倾吐情感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先前的教学内容,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极好的练习方式。
  五、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练习就免不了要动笔,但动笔不一定是“写字”“写话”,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这也可以是一种有趣的课堂练习。
  语文教材中,基本上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学生喜欢看插图,也喜欢自己尝试去画。如三年级下册的《惊弓之鸟》一文,配上的插图不是文章的重点内容;在学习文本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配合重点内容也自己画一幅简单的插图。又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插图只反映了文本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结合文本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补画插图。在文本学习之后安排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文本内容,同时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努力设计“精品”习题,以少胜多、以质为上,求新、求近、求活、求趣,让课堂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发源地,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充满活力、精彩绝伦。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习作内容    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提起好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你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可以介绍他的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互相帮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扬的,发生误会的……总之,要通过你的介绍,人们能对你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如果你不想写朋友,也可以写其他人。    设计理念    习作要抒发真情实感。本次习作旨在引
设计理念    新课标在对本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很强调让孩子“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孩子从纷繁复杂的素材库中提取最为新奇生动的内容来组织成文,并在此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具体、有序、个性化地表达。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其将观察发现
小学语文姓“小”、姓“语”、姓“文”(这个“文”可以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这个基础的基础,一旦有了缺失,那是很难补回来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就应当实实在在地从我做起,认认真真地从“小”做起,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以胜任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一、拼音拿手    老师要有一口纯正流利、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什么平舌音与翘舌音,什么前鼻音和后鼻音,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制约。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其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要根据学习对象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一、活用教材资源  苏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照片、图片,从课文到课后练习,再到每单元练习的设计,无不蕴涵着语言积累的资源。一个真正善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师,首先就应把这些资料有效地利用起来。  (一)活用教材中的图像  
学生年龄不同,阅读兴趣、认知水平也就不同,一、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就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因此,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有个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开始,让孩子慢慢来。    一、朗读,从音乐声里找感觉  下面是山东常丽华老师《泉挂岩而成瀑》的教学片断:  (放《致爱丽丝》的钢琴曲。配乐再读。)  师:听音乐,自己找拍子,看看从哪里开始读,要让音乐进入到你心里,进入到
【设计特点】  该教学设计为“非指示性”教学中的“基于自主点评”的设计。主要用于语言有意味、思想有深味但其语言味、思想味又不容易领悟到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俱佳的文学类文本。学生在一次次的点评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在教学实践上体现为: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该设计的“自
李镇西,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于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期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怦然心动》《心灵写诗》《听李镇西老师讲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语文园地”中出现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合编在一起的题型。这种“合”的编排方式是在“分”的基础上的“超越”,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教学板块,“合”了之后,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谁应该先教。通常情况(看过一些课也确实如此)是把口语交际的教学置于前,即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后再转向习作的教学。这当然是一种“序”。但除此是否还可
题记:  有一次,我校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正对本班学生进行预习作业的训练,那节课是对科普童话《蚕姑娘》的教学。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蚕姑娘的认识,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通过查找书籍或网络对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生字教学时,学生更是热情高涨,拿出了人手一本的“我的字库”和大家交流。学生因此对生字的音、形、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再稍作引导,大部分学生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