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来袭,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虽不时地在小范围內发生,但随着有效防治措施的顺利开展,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了常态化。有专家认为:疫情常态化下抑郁风险增加,全社会更需关注精神心理健康问题。
回想疫情发生以来,你曾面对过哪些困境和焦虑?是否曾因恐惧病毒而不知所措?曾因无法出门而心情抑郁?曾因公司裁员而悲观绝望?曾因无规律的生活而彻夜难眠……我们本期的互动话题就聊一聊:疫情常态化下,如今的你是否已经走出了“疫情焦虑”?
很多读者朋友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参与到了此次的互动话题之中,交流了疫情常态化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影响,也分享了他们在疫情中应对焦虑的宝贵经验。
@心然:
经历了去年最严重、最紧张的那段时期,见证了国家雷厉风行、安全有度的防疫措施,习惯了戴口罩、日常防疫排查、打疫苗,即使看到偶有确诊病例的新闻报道,也放松多了。因为内心有个声音说,不怕,一切都可以解决,一切都可控,一切都有人顶着,只要安安稳稳地照顾好自己就可以。相信政府,相信国家,相信自己,我们一起前行!
@榆钱儿:
作为医务工作者,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因为有了重重关口的驻守,才有了我们如今自由的生活!工作虽辛苦,我仍为自己身为医务工作者而骄傲!
@张*宾:
应对疫情焦虑,首先,要进行身体调整。通过放松身体来缓解焦虑,加强体育运动,练习瑜伽,正念,冥想。其次,寻求支持帮助。有一般焦虑情绪时,主动找人倾诉,与亲密关系人员建立联结。如果遇有不能解决的焦虑问题,会向专业人员求助。最后,疫情焦虑问题,重点还是掌握一些情绪应对技巧,时刻学会感知和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被极端情绪奴役。
@新形势下又红又专的好先生贝贝:
《夏目友人帐》中有句台词:“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疫情期间,因未知而害怕过,因分离而焦虑过,而让自己迅速成长的动力是:我心中有想见的人,有想守护的人,我们彼此支持,彼此鼓励,想象着春花烂漫时的相见。如一句话,彼此思念的人相见才更有意义。思念的力量让我更加坚定。
@Cassie(霞):
6月,我在疫情风暴的中心——广州。这座城市经历了非典,去年的疫情,面对再一次“加强版”的疫情来袭,我们一边排队测核酸,一边排队买烧腊,大家互相调侃,互相提醒,没有一丝慌乱。高考时期也是举全城之力,做到一个考生也没落下。一个城市的性格,在大灾大难面前更加明显。疫情很快会过去,加油!必胜!
@Something: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让我们对健康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未知、强制隔离我们难免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不适情绪。如何自我关怀、增进个人精神健康福祉呢?我想起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在实践发展的全人健康干预模式(I-BMS),我自己尝试后也覺得很受用的。I-BMS以东方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和传统医学中的身心互动理念为基础,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强调身体、心理、灵性和社会的和谐互动,重视发掘个体的内在潜能和正面能量。技巧方面具体包括呼吸练习、瑜伽、健康饮食、正念冥想、内观自省、艺术性自我表达等。如果出现难以应对的不适情绪,我们不妨多多学习和尝试练习。
@茶米:
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疫情就像催化剂,加重了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怎样更好地做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目前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仅仅做好“救火队员”是不够的,还要做好全员心育。做好全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师心理健康的保健,从而提高大家的心理求助意识,降低病耻感,建立良好的心育氛围。同时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是系统性问题,每个人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疗愈自己照顾好自己,也才能将更好的能量传递出去。
@茗心心理咨询卿*仪:
对于这次疫情,我真是感慨很多: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因疫情不能出门赚钱,顶着房租的压力以及铺天盖地的消息带来的焦虑感,同时还要参加疫情心理救援工作。疫情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网上开了很多心理课程,让我们有了很多的学习机会,眼界得以提升。同时疫情也让广大的民众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渐渐理解我们这个行业。如今,我已基本走出了疫情焦虑,想分享的经验就是停下来听一听内心,你焦虑的是什么?接纳它,安抚它,不忙着去阻抗。
编者的话:
正如我们的读者留言一样,疫情让我们经历了很多个人生中的第一次,也让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口罩成了我们必备的生活用品;良好的卫生习惯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网上工作和学习变得不再陌生;以往是“小孩子专利”的疫苗接种也成了我们每个人必备的防病利器……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都在这场“战役”中承载了太多压力和情绪,而且随着疫情常态化,这些改变和情绪可能也会常态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放松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正视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情绪管理,让疫情负面影响最小化……转“危”为“机”,让我们在不断改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本期话题的关注,期待更多朋友关注我们杂志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xinliyujiankang)并参与到互动话题之中。